高考地理总复习广东专版课件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ppt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广东专版课件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ppt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广东专版课件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ppt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广东专版课件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ppt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广东专版课件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 地轴空间指向 运动周期现象周期 1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 365年6时9分10秒 1太阳日 24小时 昼夜更替现象周期 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真题1 2010 江苏 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依次是 A 甲 乙 丙 丁B 乙 丙 丁 甲C 丙 丁 甲 乙D 丁 甲 乙 丙 2 四地自北向南排列 依次是 A 甲 乙 丙 丁B 甲 丙 丁 乙C 丁 乙 丙 甲D 甲 丙 乙 丁 解析 6月22日 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当地纬度为23 26 N 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 左右 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 左右 且为四地中最小 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 左右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 可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乙地接近南回归线 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 丁地12月22日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 说明丁地比甲地更接近回归线 纬度比甲地低 因此 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 丙 丁 甲 自北向南依次是 甲 丙 乙 丁 纬度越高 线速度越小 所以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为 乙 丙 丁 甲 答案 1 B 2 D 规律技巧总结 地球自转的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 线速度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线的长度 角速度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除两极点为零外 而线速度是低纬度大于高纬度 但题目往往不会直接告诉你纬度的高低 而是给出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信息 所以我们要知道某地区纬度的计算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注意首先判断该地所处的南北半球和纬度范围 热带范围还是温 寒带范围 利用北极星的仰角计算 北极星的仰角 当地纬度 北极星与天顶的角距离 90 当地纬度 只能是北半球 利用昼长确定 当北 南 半球某纬度的昼长是X小时 而所求地区的夜长也是X小时时 当地纬度数即与上述纬度数相同 当然南北纬符号相反 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 昼弧 夜弧与昼夜长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 3月21日 9月23日 的三种不同视角 由以上三种视图 可以总结晨昏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由于晨昏线把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晨昏线的摆动导致昼弧和夜弧的增加或缩短 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当晨昏线离开极点时 极点周围出现极昼或极夜 其范围为与晨昏线相切的那条纬线到极点 晨昏线把所有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昼弧弧度数越大 表示该地白昼越长 南北半球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 北半球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 北半球夜长等于南半球的昼长 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与直射点之间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哪个半球的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的回归线上 哪个半球的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长 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达到最大 另一半球各地的黑夜时间达到最长 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达到最大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 哪个半球昼渐长 夜渐短 真题2 2011 江苏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 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 1 2 题 1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2 若 地为北京 则此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表格数据的计算分析能力 从表格中可以算出 当日昼长为14小时 次日昼长为14小时4分 当日昼长为11小时22分 次日昼长为11小时20分 当日昼长为13小时8分 次日昼长为13小时10分 由于赤道昼长为12小时 三地昼长和12小时的差值越小 说明越靠近赤道 纬度越低 由此得出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是 地为北京时 当日为昼长夜短且昼变长 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在春秋分日为最小 答案 1 B 2 C 规律技巧总结 昼夜长短的计算 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 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求算 方法是 白昼长 2 12 日出时间 或白昼长 2 日落时间 12 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相同 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 如北纬40度的地区昼长是15时 那么南纬40度的地区夜长为15时 注意极昼区 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 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 考点3时间计算和日期确定 1 时区和区时 时区 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 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如图所示 区时 每个时区统一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中央经线与时区范围 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为15 的整数倍 如东8区的中央经线为15 8 120 E 北京时间即指东8区的区时 或120 E的地方时 在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经度上加减7 5 就是该时区的经度范围 2 地方时的计算某地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4分钟 1 两地经度差 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 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点的东边 用加号 在已知地点的西边 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 两地在0 经线的同侧 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 两地在0 经线的两侧 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计算地方时的步骤 a 确定两地的经度差 b 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 c 确定两地中一地的地方时 d 代入公式计算 3 区时的计算 确定时区 若题目中只有某地点经度 必须先判断出该经度所处的时区 方法是 已知经度 15 若余数小于7 5 则商的整数为时区数 若余数大于7 5 则商的整数加1为时区数 求时区差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 则时区数相减 若两地分别属于东 西时区 则时区数相加 求区时 根据东早西晚的原则 采用知西求东加时区差 知东求西减时区差的方法 注意问题 a 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 b 因一天为24小时 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 则为第二天 该数值减去24小时 原日期加一天 即为所求时间 若区时小于0 则为前一天 需用24小时减去所得数的绝对值 原日期减一天 即为所求时间 4 日期范围的确定 首先清楚国际规定的日界线 180 经线 原则上 该线在图中经常应用 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 实际日界线 实际日界线与180 经线并不完全重合 有三个弯曲 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过日界线处 日界线在此处是否与180 经线重合 明确地球上今日与昨日的分界线共有两条 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理论上是180 经线 简称日界线 它是固定不变的 另一条则是地方时为0时 或24时 的经线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地方时为0时的日界线也就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 其速度为大约每小时向西移15个经度 因为日界线是新的一天的起点 所以180 经线 向西 0时经线之间的地区为新的一天 0时经线 向西 180 经线之间的地区为旧的一天 且新旧两天的范围大小随着地球自转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有以下规律 a 当0时所在经线与零度经线重合时 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相等 b 当0时所在经线与180 经线重合时 全球属于同一日期 c 当0时所在经线在东经度范围内时 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小于旧的一天 d 当0时所在经线在西经度范围内时 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大于旧的一天 因此 从题中所给信息中找出0时经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真题3 2011 山东 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 船员在图中 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 此时为世界时 中时区区时 4时 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四幅图中 与 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时差计算 晨昏线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主要能力要求为 地理概念的理解 地理计算及运用示意图表达地理事象的能力 地经度为45 E 根据 此时世界时 0 经线的地方时 为4时 可推算 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时 由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 地7时日出 该地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由北半球昼长夜短 或南半球昼短夜长 及 地位于晨线上 可判断选项设置的四幅太阳光照图中C图符合 答案 C 规律技巧总结 时间的计算 根据已知时间求经度时 注意用时间的早晚来确定经度的东西方位 区时 各地在没有特殊说明情况下使用的时间 先掌握时区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原则相同 注意地方时与区时的相互转换 标准时 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绝大部分国家只有一个标准时 多采用这个国家东部时区的区时 也有采用半区时的国家 如印度等 少数大国有两个标准时 如美国 俄罗斯等 注意一个国家的任何地区 所使用的时间都为标准时 除非有特别说明是所在时区的区时或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时例外 北京时间 我国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即东八区的区时 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注意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地方时 在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题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时 世界时 即格林威治时间 零度经线的地方时 考点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计算 1 同时间不同地点 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 是图中所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 可见同时间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只与当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距离有关 2 不同时间同一地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春秋分 太阳直射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某点A 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S1AB 夏至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这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南半球达到全年最小值 某点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S2AB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这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北半球达到全年最小值 某点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S3AB 显然 S2AB S1AB S3AB 也即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某点A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好相反 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计算公式 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90 所求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 即H 90 注意 如果所求地与当日太阳直射点在同一个半球上 南半球或北半球 则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取负值 如果在不同一个半球上 则取正值 真题4 2011 安徽 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1 该地可能是 A 刚果盆地B 撒哈拉沙漠南缘C 巴西高原D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 仅考虑地球运动 图示窗户 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利于夏季遮阳 冬季采光 冬至到春分 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春分到夏至 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 B C D 解析 本组题利用节能住宅考查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影响及区域分布问题 第 1 题 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的原因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的 所以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与直射点移动和当地所处纬度有关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年内变化最大为46 52 南北回归线之间和纬度 66 34 的地区则 46 52 可以通过计算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来说明 且该地正午太阳均位于南方天空 由此可以判断该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由各选项所在地区纬度分布特点 不难判断出北美洲五大湖地区为正确答案 第 2 题 由图示很容易判断冬至日采光面积最大 并由此判断 错误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1 D 2 C 规律技巧总结 此类题目我们可以借助太阳的回归运动来分析 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就是两地的纬度差 回归线之内任意纬度 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与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差为 23 26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与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差为46 52 极圈以内的地区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与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差为23 26 90 正午太阳高度与室内的日照面积大致呈负相关 2011 泉州地区高三质检 当下图为西半球且为昼半球时 回答1 2题 1 北京时间是 A 3 20B 12 40C 3 40D 12 202 这一天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可能是 A 在北半球 向北移B 在赤道 向北移C 在南半球 向北移D 在赤道 向南移 A B 解析 第1题 由题干西半球且为昼半球及地球的公转方向 可确定110 W的地方时为12点 进而算出东八区的时间 第2题 由图可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再结合公转方向 判断出此时为春分 进而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2011 福州一中高三质检 北京时间2011年2月2日0时 中国进入兔年春节年 据此回答3 4题 3 此时英国伦敦 0时区 的区时是 A 1日8时B 1日16时C 2日8时D 2日16时4 此时 全球属于2日的区域占全球的 A 刚好一半B 不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