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广播子系统a) 系统概述本系统为*地铁7号线广播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广播和28个车站广播;按功能区分包括客运广播、维修作业广播和防灾广播。平时作为车辆进出站自动广播,也在公共区域播放背景音乐,自动循环播放,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也可以起到宣传、播放通知、找人、地铁关闭等日常业务;紧急情况下广播疏散作用。地铁7号线有线广播系统主要用于地铁运营时对乘客进行公众语音广播、通告列车运行及安全、向导等服务信息;发生灾害时兼做救灾广播。从而保证了地铁运营的服务管理质量,为运营管理及维护人员提供了更灵活、快捷的管理手段。地铁有线广播系统由正线(含中心、车站)广播、车辆段/停车场广播三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组成。7号线广播系统只包括正线广播系统。b) 系统构成地铁正线有线广播子系统由中心级广播和车站级广播两级广播构成,它们之间通过有线传输网提供的以太网通道连接,传输语音、控制数据和网管信息。本系统音频信号传输采用COBRNET协议。在NOCC大楼的中央控制室内,实现中心行调、中心环调和总调的播音控制功能。控制中心输出的话音信号和控制信息,由专用通信传输系统传输到各个车站,并由车站广播控制设备接收。根据中心发来的指令,控制启动车站广播执行装置,语音经放大均衡后播送到指定的广播区域。同时车站广播控制设备将本站执行的状态反馈传送到控制中心,并在控制中心有关调度员广播操作台上显示,完成中心调度对车站的选站、选区遥控操作和指挥。当控制中心不操作时,各车站广播均能独立自主地实现自控操作。控制中心网管终端通过语音和控制数据通道能检测各车站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发出声音报警。i. 系统组网图系统网图中包括控制中心内部结构框图、车站架构框图和车辆段组成。车站中包括普通车站、换乘车站及商业区车站。不同类型的这车站,广播区数量和车站广播控制盒数量也不同。控制中心、各车站和车辆段通过10/100M以太网连接至传输系统。 ii. 车站级广播车站设备由车站后备广播控制盒、综合监控前级话筒、网络音频控制器、数字音频前置放大器、8*16数字音频矩阵、应急广播切换器、噪声智能检测处理器、功率放大器、输出切换装置、输出接口装置、系统电源控制器、可编程电源控制、网络交换机、噪声探测器等组成。其中,另外提供一个音频话筒与车站控制终端的广播控制功能配套,供车站值班员播音使用,并且保证与控制中心设备的语音及数据(10M以太网)接口满足需求。车站广播系统图:1. 广播区的划分根据地铁车站的类型和运行管理特点,对于典型站(一岛或二侧式站台车站)播音区按上行站台、下行站台、出入口、站厅、办公用房五个区域进行设置。2. 机柜的设置车站级广播设备机柜(含广播主机、功放、电源、接口、交换机等设备)设于车站通信设备用房内,机架上配备有以下的接口:与控制中心设备的数字音频信息和控制数据接口(10/100M以太网)一个。3. 扬声器的设置及连接在保证末端扬声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线路压降在指标规定的范围内),各路扬声器通过广播电缆连接,每一播音区组成一个扬声器网。且每回路扬声器配置扬声器故障检测装置,以检测扬声器的故障信息。c) 站台广播区站台广播区扬声器以小功率大密度的方式布置,扬声器功率不大于6W,采用两路跨接方式连接。扬声器以装修顶棚镶嵌方式安装,但也满足吊挂的安装方式,扬声器有外护罩。d) 站厅广播区站厅广播区扬声器以小功率大密度的方式布置,扬声器功率不大于6W,采用两路跨接方式连接,当一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能够正常工作。扬声器以装修顶棚镶嵌方式安装,但也满足吊挂的安装方式,扬声器有外护罩。e) 办公广播区办公广播区扬声器设在办公区走廊和管理用房,每个车站暂按40个扬声器计列,走廊采用镶嵌方式安装,管理用房内采用壁挂式扬声器,功率不大于6W,采用站台和站厅办公广播区扬声器分路串接方式连接。f) 出入口广播区出入口广播区扬声器设在地铁车站各出入口、商业区连接通道等处,每个车站暂按40个扬声器计列,采用镶嵌式或吊挂式安装方式,功率不大于6W,每个出入口扬声器一路串接。1. 车站广播数字功率放大器设置每个典型车站数字功率放大器输出总功率可按1600W计,可连接的音频信号输出接口为16路,采用定压式网络功放。典型车站站厅区2路、办公区1路、站台区4路、出入口1路。每个车站配置数字功率放大器采用N+1方式。典型站每站设置6台360W数字功率放大器,各自对应一路广播区,其中一台备机,换乘站需根据换乘站技术方案增减扬声器广播区,对应增减功率放大器。西丽站增加下行站台广播区,配置7台功率放大器;*站减少站厅广播区,配置5台功率放大器*减少站厅广播区,配置5台功率放大器*增加换乘通道广播区,配置6台功率放大器*加两个换乘通道广播区,配置8台功率放大器*减少站厅广播区,配置5台功率放大器*增加换乘通道广播区,配置7台功率放大器*减少换乘通道广播区。配置5台功率放大器*站7号线增设两个站台广播区,上行,下行各增加一区,配置8台功率放大器*站与9号线同厅换乘,7号线不增设换乘广播,配置5台功率放大器*站增加换乘广播区,配置7台功率放大器*增加换乘广播区,配置7台功率放大器2. 车站值班员播音功能的实现在各站车控室内设车站广播操作台1个,包括信源、选区控制、监听装置等,设于车站值班员操作台上,与广播机柜设备通过以太网电缆连接,最大连接距离150米。3. 噪声感应器的设置及连接在站台、站厅播音区等环境嘈杂区域,分别设置噪声感应器。每个广播分区设噪声感应器2个,采用装修顶棚镶嵌方式安装,与广播机柜设备通过广播电缆连接,其通常距离为150米。ii. 中心级广播控制中心设备由控制中心后备广播操作台、网络音频控制器、输出接口装置、数字音频前置放大器、8*16音频矩阵、网络交换机、系统电源控制器等组成。另外,提供话筒与中心控制终端的广播控制功能配套,供中心调度员播音使用。控制中心广播系统图:(1)中心广播系统设备(含各种中心广播设备、实时录音装置、监测设备、电源、接口等)设于OCC大楼的通信设备用房内。(2)中心和各个车站是由传输提供的10/100Mb/s总线型以太网信道进行连接。(3)广播系统与中心综合监控系统(ISCS)互联,广播系统开放相关接口协议,与中心ISCS的相互配合。(4)广播系统与中心信号系统互联,接收ATS信号。1. 机柜的设置中心级广播系统设备机柜(含各种控制及网管设备、实时录音装置、电源、接口、交换机等)设于NOCC大楼的通信设备用房内,机架上设置以下接口:与各车站设备的数字音频接口和控制数据接口(10/100M以太网)一个。2. OCC中心调度员播音功能的实现中心广播控制台、音频话筒(包括:话筒/语音合成信源选择等),与广播机柜设备通过音频线缆与控制线缆连接,其距离不低于200米。根据运营管理模式要求,在各OCC中心调度员处设中心备用广播操作台1个,包括麦克风、选站、选区控制装置等,分别设于中心行调1、中心行调2、中心环调、中心总调值班操作台上,与广播机柜设备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其距离不低于200米。3. 中心网络管理终端中心网络管理终端设于NOCC大楼通信设备室内,通过有线传输网提供的语音和数据传输通道(10/100M以太网),实时监测全线广播系统的运行状态。4. 中心级广播至车站级广播的传输通道中心一级广播与车站广播是通过有线传输网连接(语音和广播设备控制信号),其中广播语音和广播设备控制数据采用总线传输方式,语音及控制数据接口类型为总线式以太网接口(10/100M端口)。iii. 广播机柜中主要设备人机界面(2) 功放的人机界面是在面板的液晶屏上显示,可通过点击旋钮进行切换界面,并可通过转动旋钮进行调节,界面包括,音量、温度、状态、地址等。(3) 可编程电源控制器的人机界面在面板的液晶屏上显示,可通过点击面板上的按钮进行设置。其中,数字代表对应的功放,每台可编程电源控制器可控制8台功放。数字下的方框代表状态,上电后为黑色实心方块,未上电为空心方块。(4) 3.8*16数字音频矩阵的人机界面在面板的液晶屏上显示。其中第一行数字代表输入通道,共8路。第2行方块是代表输入通道状态,空心为未打开,实心代表打开。第3行数字代表输出通道,共16路。第4行方块代表输出通道状态,空心为未打开,实心代表打开。i. 网管界面功能简介系统网管设备是本系统网络中负责状态监测(正常、故障)的核心设备,检测到的所有设备状态信息都保存在本设备中。软件界面采用中文用户界面。软件能够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自动诊断(判别式设备故障、何种故障)、能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自我维护(远程重启)、对整个系统中的设备能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配置设置、登陆设置等等)。1. 地铁线、站组态功能系统可灵活的实现地铁线、站、设备的组态功能,对于变化的系统配置可做到实时人工编程。2. 编组广播功能系统可以将任意广播区进行组合。3. 人工编程功能可对车站广播的编组设定、语音合成信息设定。实现了对广播控制盒播音、控制优先级、站内广播区的编组、语音合成信息键位内容设定的可在线编程。4. 系统检测功能通过对网管控制器循检的设置,可实现对线、站、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检测,此功能可实现人工编程。5. 通信测试功能给工程人员预留的测试接口,方便测试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6. 实现对负载检测功能可以对站内各个广播区负载进行检测,对有问题的负载可以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对系统产生的破坏。ii. 系统寿命本系统所提供的广播系统设备正常使用寿命为30年。iii. 系统软件广播系统网管终端硬件平台可以运行在Window操作系统。实现网络功能的维护管理软件,为自主研发的BLW-TCPGLCsoftv3.0软件,若需要增加、修改、删除某些网管功能,只需更改软件的程序文件及界面即可。b) 系统功能广播系统采用网络化管理、网络化控制与网络化扩展的AV三网技术,利用CobraNet音频网络传输技术搭建整个系统,用TCP/IP网络管理整个系统。本线路广播系统与既有线广播系统覆盖和互连是通过音频输入输出、控制信号来实现的。i. 正线广播子系统正线广播子系统的组成按中心级广播和车站级广播两级方式设置,以满足控制中心、车站管理人员对相应广播区进行广播。广播系统管理及组网采用网络化结构,中心级广播设备能对全线广播系统进行编程设置、监测和集中控制,车站级广播设备可对本站广播进行操作。 中心级广播:具有八路信源。(控制台4路、音频话筒4路) 车站级广播:具有八路信源。1. 中心广播控制台功能中心控制台为中心调度员提供广播控制功能。在中央控制室,共配置四套中心广播控制台,分别设于行调1、行调2、环调、总调工作台上。控制台带音频话筒,供中心调度员播音使用。具有以下几种工作模式:(5) 编组广播模式(组选模式): 向已设定的固定组合广播区域进行广播。任意车站的组合和任意广播区的组合,均可通过编程灵活设定。选站、选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6) 对所有车站;(7) 对一组车站;(8) 对一个车站的全部或部分播音区;(9) 对所有车站的站台;(10) 对所有车站的公共区;(11) 对所有车站的设备区。(12) 单选广播模式 向全线任意一个车站内的任一区域、多个区域、全部区域进行广播。(13) 话筒/语音合成广播模式(信源选择) 广播系统提供音频话筒,并设有线路输入插口,可接入外接音源设备,如CD机、MP3等,用于播放线路输入的内容。语音信源音质达到CD级,储存空间大于4G,存储时间大于4小时,语音内容能方便的更改,并具有语音排队和循环播放等功能。语音信源的存储格式为MP3。(14) 人工编程模式 用于人工对车站广播的编组设定、语音合成信息键位与内容、优先级设定等,设定内容掉电时不丢失。(15) 监听选择模式 可对语音合成的广播内容进行监听,也可对话筒、音源和输出分区进行选择监听,并音量可调。(16) 显示模式: 操作台上的显示屏具备显示以下内容:a) 全线各站的工作、空闲、故障状态(以站内各区为单位,分为工作、空闲;以站为单位,分为正常、不正常状态);b) 单个车站的广播占用状态(以站内各区为单位,分为占用、不占用两种状态);c) 中心控制室对各站广播时的车站反馈状态(以站内各区为单位,分工作、不工作两种状态)。1. 车站控制台广播功能在车站值班员控制室设置一套车站控制台,为车站值班员提供广播功能。控制台带音频话筒(含监听扬声器),供车站值班员播音使用。音频话筒为一放在桌面的盒式装置。具有以下几种工作模式:(17) 单选广播模式(站选模式): 向站内的任一区域、多个区域、全部区域进行广播。(18) 话筒/线路(预留)/语音合成广播模式(信源选择)广播系统提供音频话筒,并设有线路输入插口,可接入外接音源设备,如CD机、MP3等,用于播放线路输入的内容。语音信源音质达到CD级,储存空间大于4G,存储时间大于4小时,语音内容能方便的更改,并具有语音排队和循环播放等功能。语音信源的存储格式为MP3。(19) 编程模式:用于对站内广播区的编组设定、语音合成信息键位与内容设定 、优先级别设定等。(20) 监听选择模式 可选择车站内任意区域的广播内容进行监听。(21) 显示模式: 操作台上的显示屏具备显示以下内容:(22) 中心控制室对车站广播时的车站占用状态(以站内各区为单位,分占用、不占用两种状态);(23) 广播系统故障指示(以站为单位,分为正常、不正常状态);(24) 车站广播区使用指示(以站内各区为单位,分为占用、不占用两种状态)。1. 车站站台监控亭广播功能在各相应站台(监控亭内)设置站台广播台,供站台站务员在必要时插入广播系统对站台播音区进行话筒定向人工广播。对于侧式站台车站站台广播台不存在广播区选择,但对于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广播台可进行上行站台、下行站台广播区选择。2. 平行广播功能 广播系统可实现多信源、多信道、多负载区域平行广播,各信源可经不同的播音通道同时播向不同的负载区域。3. 优先分级功能 广播系统按用户的需求设置播音优先级,以环控(防灾)广播为最高优先级,排列顺序如下:中心环控(防灾)调度员、车站控制室值班员、中心行车调度员1、中心行车调度员2、中心总调。高优先级能自动打断低优先级的广播。4. 噪音探测功能 在站台层和站厅层的旅客公共区域内设置的环境噪音传感器,通过广播系统中的噪声智能检测设备,可根据回授的背景噪声大小,自动调整输入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及频率特性,使广播的输出保持一定的声压级,以达到最佳的播音效果。环境噪音传感器中还有话音识别电路,防止将广播声音当作噪声处理。5. 扬声器故障检测功能 每车站内设置2台扬声器故障检测装置,每台扬声器故障检测装置可检测16回路,可实现自动检测每回路扬声器工作状态的功能。通过广播子系统中心网管软件界面显示检测状态:1、正常,2、开路,3、短路,4、阻抗异常。可精确定位故障扬声器故障扬声器,并在故障时通过广播子系统中心网管软件界面显示故障扬声器的位置信息。6. 系统网络管理功能中心网管终端能够实时监测全线设备(含控制中心、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的运行状态,经传输设备提供的以太网通道,直接与全线各站广播交换机相连,实现中心网管与全线各站设备机柜的信息交换。可监测中心接口及各车站每个模块和设备的状态,并以图形及菜单方式进行显示。可监测到的信息为:电源状态、设备状态、播音区选择指示、信源指示、中心的各项操作等。并可对启用/停用备用广播控制盒进行记录。中心网管还具有自动和人工遥控检测、故障定位、故障报警及远端维护功能,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发出声音报警。各车站广播机柜还留有标准监测接口(RS232),通过与便携式监测计算机连接,可查看全线任一车站设备的运行状态,显示的内容与中心网管终端相同。系统网络管理还具有如下功能:(25) 检测中心接口及各车站每个模块和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如有故障,在网管终端显示出故障设备的具体位置和故障类型。(26) 车站广播设备全部故障时(包括与综合监控系统中断联系),或传输通道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中心网管终端将接收不到该站的有关信息,这时中心网管终端将发出报警,提示维修人员线路故障或某个车站广播设备出现故障。(27) 系统具有自动检测每回路扬声器工作状态的功能。检测状态:1、正常,2、开路,3、短路,4、阻抗异常。可实时检测故障扬声器的位置信息、故障状态,并在管理图形界面上自动报警,图形化显示故障扬声器的位置信息。(28) 对工作不正常的功放及出现问题的广播区,通过中心网管终端进行操作,可向远端相车站发送控制命令,关掉该功放或摘除出现问题的广播区。(29) 对任一功放可以任意加载或减载。当一台功放挂满负载后自动启动另一台功放,自动排队轮流使用,均衡各功放的工作时间,延长功放使用周期,各功放处于热备份的状态。(30) 具有功放监控功能,对功放各运行状态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监控信息通过以太网,实时传输到广播管理系统。(31) 系统具有不停机检修功能。(32) 系统中功率放大器采用n主用+1备用的配置方式,备机处于热备份状态。(33) 安全管理:a) 网络监视:只能看信息,不能修改任何数据。进入系统需登录,具有不少于8个的登录口令。b) 网络维修:能对一般维修所需的数据进行修改,不能对数据库进行修改。进入需登录,具有不少于8个的登录口令。c) 网络管理:能修改数据库的任何数据。进入需登录,具有不少于3个的登录口令。d) 网络管理运行中对所有登入者、操作内容进行实时监视,监视过程用文件记录方式(含有时间、登入口令)并保存。该文件可查看、打印,不能删除。e)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的创建、修改与删除。每个用户必须分配一个密码。f) 用户授权,即为指定用户赋予一个或多个的操作权限。g) 用户登录鉴权,当一个用户登录网管系统时,系统提示操作人员输入密码,并校验该密码是否正确。只有成功通过鉴权的用户才能登录本系统。鉴权失败时系统给出提示信息。h) 用户操作鉴权,当用户执行网管系统某个功能时,系统自动校验该用户是否有执行该功能的权限。只有成功通过鉴权的用户才能执行该功能。鉴权失败时系统给出提示信息。i) 自动注销功能,当成功登录本系统的用户,在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内没有执行任何操作,系统自动注销该登录。本系统的故障信息能够以太网方式传输到通信系统集中告警终端,以便于地铁通信系统的集中管理。能接收时钟系统发来的标准时间信号,使本系统的定时设备同步于标准信号。1. 自动广播功能及实现方式(34) 广播系统在OCC、信号设备集中(联锁)站接受信号系统综合列车信息,分别发送到不同车站,在列车即将到达、到站、离站、晚点时,启动自动广播。自动广播的语音预存在芯片中,由三种语言组成。(35) 列车到发自动广播根据信号系统所提供的列车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变更和调整(如:大小交路变更及越站列车等)。(36) 在换乘站,能将接受到的相应列车信息发送到其他线路广播系统控制器,启动其他线路广播系统自动广播。实现此功能所需软件、硬件和服务费用含在本合同中。(37) 广播系统提供2路干节点信号,作为车站站台LED灯照明触发信号。当列车即将到站时,触发站台LED灯开启;列车驶离本站后,触发LED灯关闭;触发信号区分上、下行站台。广播系统在OCC、信号设备集中(联锁)站接受信号系统综合列车信息,广播系统网络音频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将根据车站IP分别发送到不同车站。车站网络音频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将根据信号内容,在列车即将到达、到站、离站、晚点时,启动自动广播,播放对应的语音信息。自动广播的语音预存在广播系统网络音频控制器芯片中,由三种语言组成,包含中文、英文、粤语。列车到发自动广播根据信号系统所提供的列车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变更和调整。根据信号系统发来的终点站ID广播系统可以确定是下一列车是大交路还是小交路,并播出对应的内容。如信号系统发来的信息中标志下一列车为越站列车,则广播系统将在列车经过时播出对应的越站信息。(38) 在换乘站,广播系统网络音频控制器接收本线路ATS信息,并能通过RS422通信端口将接受到的相应列车信息发送到其他线路广播系统控制器,启动其他线路广播系统自动广播。实现此功能所需软件、硬件和服务费用已含在本合同中。(39) 大小交路自动广播控制可通过广播子系统网管软件由用户进行设置。(40) 如果信号系统满足车站级触发,广播系统响应3级触发,但是数量不超过9个。1. 紧急广播功能(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兼做消防应急广播)综合监控系统给广播系统发送紧急广播信号,广播系统中的网络音频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开始播放存放在网络音频控制器SD卡中预先录制的应急广播音频,循环播放。直到综合监控或车控室广播控制盒发送终止紧急广播信号。紧急广播预置火灾报警的语音合成,显示操作提示,彻底消除人工广播报警可能带来的指挥不当或不及时引起的失误或慌乱。紧急广播控制具有与区域相对应的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端口,与火灾报警设备的区域报警输出联动,自动进行起动、分两个阶段的警报扩声动作,第一阶段为预报警,第二阶段为正式报警、并带有警报解除扩声动作,构成完整、规范的自动火灾紧急扩声控制系统功能。内置的语音合成器进行音声警报广播和警报解除广播。备有附属的呼叫话筒和操作键盘,可手动启动紧急广播、由人工进行疏散指挥。紧急广播操作优先于其它任何音源(包括播音员的区域寻呼话筒),可对所需广播区域按规定的区域广播,也可以进行全呼操作,对整个区域同时进行紧急广播。紧急广播启动时,对于非紧急区域不影响正常广播,避免引起恐慌和混乱。2. 预示音功能在中心、车站操作员每次广播前,自动向选通的广播区播放标准的预示音信号。系统设计预示音的种类不少于六种,供用户选择。3. 广播退出功能高优先级的使用可自动打断低优先级的广播,高优先级广播退出后,可自动恢复低优先级的广播。话音广播完毕后,510秒(可调)如果没有话音信号,将自动关闭话筒广播,释放话筒广播占用的广播区(防灾广播除外),其他各种音源广播完毕立即自动释放选区,退出广播状态。4. 自动录音功能对中心级的所有广播内容及车站人工广播时的广播内容进行录音,录音设备由集中录音系统提供,广播子系统提供相应的录音接口,暂定音频接口,具体接口形式、内容设计联络阶段确定。5. 自动延时开机功能广播系统具有延时开机功能,可编程电源控制器能够延时对系统中的功放及重要控制模块逐台加电,以有效地防止电网瞬间断、通电时对本系统运行程序的干扰和系统设备开机时对电网的冲击。6. 日志功能广播系统可以存储所有的操作日志、接口日志、运行日志等,包括广播操作、按键操作及与综合监控接口所有的来往数据,至少可存储90天。广播系统所有的接口模块都带有SD存储卡,接口来往数据实时存储。并且中心可以通过网管调看所有车站的接口日志。日志功能的优势在于:(41) 系统之间接口问题(如综合监控、信号系统等等),往往困扰业主,需花很大力气协调各方处理此类问题,还常常无法判决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如我们正在运营车站常见的到站广播、火灾广播误触发等问题。厂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的日志文件查找造成问题的真正原因,通过证据说明造成问题的责任方,为业主提供事实依据。(42) 日志还记录广播系统其他数据,在广播系统调试阶段,现场很多偶发广播失效问题(如误播、漏播),若没有故障发生时的日志,很难捕捉到造成问题的原因,问题往往久拖不决。若增加日志功能,重现故障现象,使得问题迎刃而解。(43) 技术人员可以远程处理现场故障,节省时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为尽早解决问题创造条件。i. 系统网络管理功能中心网管终端能够实时监测全线设备(含控制中心、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的运行状态,经传输设备提供的以太网通道,直接与全线各站广播交换机相连,实现中心网管与全线各站设备机柜的信息交换。可监测中心接口及各车站每个模块和设备的状态,并以图形及菜单方式进行显示。可监测到的信息为:电源状态、设备状态、播音区选择指示、信源指示、中心的各项操作等。并可对启用/停用备用广播控制盒进行记录。中心网管还具有自动和人工遥控检测、故障定位、故障报警及远端维护功能,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发出声音报警。各车站广播机柜还留有标准监测接口(RS232),通过与便携式监测计算机连接,可查看全线任一车站设备的运行状态,显示的内容与中心网管终端相同。 系统网络管理功能:(44) 检测中心接口及各车站每个模块和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如有故障,在网管终端显示出故障设备的具体位置和故障类型。(45) 车站广播设备全部故障时(包括与综合监控系统中断联系),或传输通道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中心网管终端将接收不到该站的有关信息,这时中心网管终端将发出报警,提示维修人员线路故障或某个车站广播设备出现故障。(46) 系统具有自动检测每回路扬声器工作状态的功能。检测状态:1、正常,2、开路,3、短路,4、阻抗异常。可实时检测故障扬声器的位置信息、故障状态,并在管理图形界面上自动报警,图形化显示故障扬声器的位置信息。(47) 对工作不正常的功放及出现问题的广播区,通过中心网管终端进行操作,可向远端相应车站发送控制命令,关掉该功放或摘除出现问题的广播区。(48) 对任一功放可以任意加载或减载。当一台功放挂满负载后自动启动另一台功放,自动排队轮流使用,均衡各功放的工作时间,延长功放使用周期,各功放处于热备份的状态。(49) 具有功放监控功能,对功放各运行状态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监控信息通过以太网,实时传输到广播管理系统。(50) 系统具有不停机检修功能。(51) 系统中功率放大器采用n主用+1备用的配置方式,备机处于热备份状态。(52) 安全管理:a) 网络监视:只能看信息,不能修改任何数据。进入系统需登录,具有不少于8个的登录口令。b) 网络维修:能对一般维修所需的数据进行修改,不能对数据库进行修改。进入需登录,具有不少于8个的登录口令。c) 网络管理:能修改数据库的任何数据。进入需登录,具有不少于3个的登录口令。d) 网络管理运行中对所有登入者、操作内容进行实时监视,监视过程用文件记录方式(含有时间、登入口令)并保存。该文件可查看、打印,不能删除。e)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的创建、修改与删除。每个用户必须分配一个密码。f) 用户授权,即为指定用户赋予一个或多个的操作权限。g) 用户登录鉴权,当一个用户登录网管系统时,系统提示操作人员输入密码,并校验该密码是否正确。只有成功通过鉴权的用户才能登录本系统。鉴权失败时系统给出提示信息。h) 用户操作鉴权,当用户执行网管系统某个功能时,系统自动校验该用户是否有执行该功能的权限。只有成功通过鉴权的用户才能执行该功能。鉴权失败时系统给出提示信息。i) 自动注销功能,当成功登录本系统的用户,在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内没有执行任何操作,系统自动注销该登录。j) 故障信息能够以太网方式传输到通信系统集中告警终端,以便于地铁通信系统的集中管理。能接收时钟系统发来的标准时间信号,使本系统的定时设备同步于标准信号。网管日志k) 子系统技术方案i. 换乘站技术方案换乘站是多路地铁线路的交汇点,每条地铁线路各车站拥有一个独立的广播系统以满足对本线路站台,站厅进行广播,及线路控制中心对车站广播的控制要求。由于各线路修建时间不同,换乘站内公共换乘区(站厅,换乘通道)可能分属于不同线路的广播系统。两线换乘是在各线广播设备配备共享控制的接口设备, 实现广播区共享、功能。这个共享控制的接口应具有如下的接口:音频输入接口1路,音频输出接口1 路,RS422控制接口1路两线接口模设备音频输入、输出互联,RS422控制接口互联,一主,一从。在这种连接形式下,RS422控制接口用于命令和信息的交换。一方(主方)的广播信息(话筒、DA)可传送到对方(从方),经由从方接有共享广播区声场的PA设备对共享广播区进行广播。在综合监控或广播控制盒上配置相应的界面和按键,发出控制命令,经接口设备音频输出接口,发出对共享广播区的广播内容。以上共享广播区方案,需要从方设备开放控制通信协议,以便对方能够发出控制命令。如果从方不能开放控制协议,需要改变原扬声器的连接方式,变更施工图纸,将既有声场区接到新线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将既有线对应功放的输出进行降压后接到新线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二次放大后输出至既有声场区。但此方案要求在新线对换乘区域广播时,既有线路不能对换乘区域广播,新线优先级高于既有线。另外,改变原扬声器的连接方式可能会造成既有线厂家不再对原布设的扬声器保修的风险。广播系统免费开放广播系统控制协议给后续线路,并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后续线路与*地铁广播系统的互联,实现换乘站的广播功能。1. 两线换乘方案两线换乘是在各线广播设备配备共享控制的接口设备, 实现广播区共享、功能。这个共享控制的接口具有如下的接口:音频输入接口1路,音频输出接口1 路,RS422控制接口1路两线接口模设备音频输入、输出互联,RS422控制接口互联,一主,一从。在这种连接形式下,RS422控制接口用于命令和信息的交换。一方(主方)的广播信息(话筒、DA)可传送到对方(从方),经由从方接有共享广播区声场的PA设备对共享广播区进行广播。在综合监控或广播控制盒上配置相应的界面和按键,发出控制命令,经接口设备音频输出接口,发出对共享广播区的广播内容。2. 开放控制通信协议以上共享广播区方案,需要从方设备开放控制通信协议,以便对方能够发出控制命令。如果从方不能开放控制协议,需要改变原扬声器的连接方式,变更施工图纸,将既有声场区接到新线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将既有线对应功放的输出进行降压后接到新线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二次放大后输出至既有声场区。但此方案要求在新线对换乘区域广播时,既有线路不能对换乘区域广播,新线优先级高于既有线。另外,改变原扬声器的连接方式可能会造成既有线厂家不再对原布设的扬声器保修的风险。ii. 换乘站设备设置原则1. 与既有线路换乘车站*等8个车站为7号线与既有线路换乘车站。各线路分线设置,7号线新设广播主机,车控室内7号线不再设置广播控制台,与既有线合用,通过广播主机互联实现广播系统统一管理。接口界面:既有线专用通信设备室配线架外侧。2. 与同期建设线路换乘车站*为7号线与同期建设的9、11号线换乘车站。其中车公庙站为11号线建设运营主体,广播系统声场覆盖由11号线统一负责实施,7号线新设广播主机,并与11号线广播主机互联;红岭北站为9号线建设运营主体,广播系统声场覆盖由9号线统一负责实施,7号线新设广播主机,并与9号线广播主机互联。接口界面:分别为9、11号线专用通信设备室配线架外侧。3. 与未来规划线路换乘车站*站为7号线与未来规划线路换乘车站。7号线新设广播系统车站级设备,负责本线路车站广播系统实施。iii. 声场模拟计算和检测方案地铁广播系统不同于歌舞厅或剧场,主要是用于背景音乐、语言扩声。而正常人能清晰听到的广播声压级在70dB左右(环境噪声为50-55dB)就比较合适。对于地铁广播系统的频响范围等指标要求也不像舞厅、影院、演出那样高,一般来说,公共广播系统的指标接近或达到“厅堂语言扩声二级标准”就可以满足要求。声压级的计算与许多因素有关,但主要是和输入功率、声源距离、扬声器的灵敏度有关,其计算公式也较多、较复杂,但自由声场公式较为简洁:10lgP=LP+201gR-Lo (1) 式中:P 扬声器的需要功率(输入电功率,W)Lp 供声范围内要求声压级(dB)R 扬声器至听音者的距离(m)Lo 扬声器轴向灵敏度(dB / W / m)例如,当扬声器的灵敏度为91dB,扬声器至听音者的距离为5m,要求声压级为75dB。用以上公式可求得P=0.63W。吸顶扬声器辐射角大约是900。在天花板上布置扬声器,其间隔与房间的高度及设计要求的声场声压级有关。扬声器排布间距小,声场均匀,但投资大。通常各扬声器间距大约等于扬声器辐射角在假想人耳高度平面的投影直径。因此,一般天花板高度为34m,扬声器间距为6-8 m,覆盖面积达3050m2。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具备条件时配合设计单位完成现场勘查设计,实现最佳的声场覆盖效果。iv. 传输通道需求传输系统在主备控制中心、各车站、车辆段/停车场为广播系统和网管系统共同提供1路共享的以太网通道,用于主备控制中心向各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发送广播语音信息(音源包括话音、音乐等)、传送监听音频信息以及网管和控制信号。v. 供电需求(53) 控制中心广播设备功耗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单位功率(W)合计功率(W)散热量(BTU/小时)1网络音频控制器BLW-G320152综合监控前级话筒BLW-G3206台5201003输出接口装置BLW-G3606台1252585.254系统电源控制器BLW-G3101台15050170.55数字音频前置放大器BLW-G3301台1181861.3868*16数字音频矩阵BLW-G3302台15050170.57网络交换机S5700台1200200682(54) 车站广播设备功耗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单位功率(W)合计功率(W)散热量(BTU/小时)1网络音频控制器BLW-G320152系统电源控制器BLW-G3101台15050170.53可编程电源控制器BLW-G3103台15050170.54输出接口装置BLW-G3606个1252585.255数字音频前置放大器BLW-G3301台1181861.3868*16数字音频矩阵BLW-G3302台15050170.57应急广播切换器BLW-G3203台13030102.38输出切换装置BLW-G3501台1252585.259回路保护装置BLW-G3504台13030102.310噪声智能检测处理器BLW-G3502台13030102.311网络交换机S3100-8TP-SI个120020068212功率放大器BLW-G3424台536018006138a) 安装规范i. 广播设备环境指标序号设备名称工作时温度仓储时温度工作时湿度仓储时湿度1广播控制盒0+500+55590%5100%2广播机柜内设备0+500+55590%5100%3扬声器0+500+55590%5100%ii. 接地措施1. 接地的分类和目的接地的作用,总的可以分为有两个:保护人员和设备不受损害叫保护接地;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叫工作接地。(55) 保护接地防雷接地是受到雷电袭击(直击、感应或线路引入)时,为防止造成损害的接地系统。常有信号(弱电)防雷地和电源(强电)防雷地之分,区分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要求接地电阻不同,而且在工程实践中信号防雷地常附在信号独立地上,和电源防雷地分开建设。机壳安全接地是将系统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原因是系统的供电是强电供电(380、220或110V),通常情况下机壳等是不带电的,当故障发生(如主机电源故障或其它故障)造成电源的供电火线与外壳等导电金属部件短路时,这些金属部件或外壳就形成了带电体,如果没有很好的接地,那么这带电体和地之间就有很高的电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触到这些带电体,那么就会通过人身形成通路,产生危险。因此,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地之间作很好的连接,使机壳和地等电位。此外,保护接地还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56) 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为了使系统以及与之相连的仪表均能可靠运行并保证测量和控制精度而设的接地。它分为机器逻辑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57) 机器逻辑地,也叫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等电源的输出地。(58) 信号回路接地,如各变送器的负端接地,开关量信号的负端接地等。(59) 屏蔽接地(模拟信号的屏蔽层的接地)。(60) 本安接地,是本安仪表或安全栅的接地。这种接地除了抑制干扰外,还有使仪表和系统具有本质安全性质的措施之一。本安接地会因为采用的设备的本实措施不同而不同,下面以齐纳式安全栅为例,说明其接地内容。(61) 安全栅的作用是保护危险现场端永远处于安全电源和安全电压范围之内。如果现场端短路,则由于负载电阻和安全栅电阻R的限流作用,会将导线上的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使现场端不至于产生很高的温度,引起燃烧。第二种情况,如果计算机一端产生故障,则高压电信号加入了信号回路,则由于齐纳二级的嵌位作用,也使电压位于安全范围。1. 接地的要求与方法该系统总共用到了五种接地:供电系统地、保护地、屏蔽地、安全栅地、信号回路地。对这五种接地,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欧姆。(62) 供电系统地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接地必须和供电系统地以及其它(如避雷地)严格分开,而且之间至少应保持15m以上的距离。为了彻底防止供电系统地的影响,建议供电线线路用隔离变压器隔开。如果该工程电力负荷很重,而且负荷经常启停的更应该值得注意。从抑制干扰的角度来看,将电力系统地和计算机系统的所有地分开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一般电力系统的地线是不太干净的。(63) 保护接地(CG)系统的所有设备均有一个保护地,该保护一般在机柜和其它设备设计加工时就已在内部接好,安装过程中必须将一台设备(控制站、操作员站等)上所有的外设的地或系统的地连在一起,然后用较粗的绝缘铜导线将各站的地连在一起,最后从一点上与大地接地系统相连。还有一点值得提醒的是,同一体统的所有外设必须从一条供电线上供电,而且一台设备(如操作员站位所连接的所有外设和主机系统(计算机、打印机、拷贝机主机系统)的电源必须从设备的供电分配器上取电,而不允许从其它地方取电,否则可能会烧坏接口甚至设备,对于不得不用长线连接的场合,或用较粗导线提供供电,或采取通信隔离措施。各站的地在连接时可以采用辐射连接法,也可以采用串行接法。首先,各站内的逻辑地必须位于一点,然后,粗绝缘导线以辐射状接到一点上,然后接到大地接地线上。(64) 模拟地(AG)模拟地(又叫屏蔽地)是所有的接地中要求最高的一种。系统都要求一点接地,而且接地电阻小于1。 DCS设计和制造中,在机柜内部都安置了AG汇流排或其它设施。用户在接线时将屏蔽线分别接到AG汇流排上,在机柜底部,用绝缘的铜辫连到一点,然后将各机柜的汇流点再用绝缘的铜辫或铜条以辐射状连到接地点。不仅各机柜AG对地电阻I,而且各机柜之间的电阻也要1。(65) 信号地的处理原则上不允许各变送器和其它的传感器在现场端接地,而都应将其负端在计算机端子处一点接地。但在有些场合,现场端必须接地,这时,必须注意原信号的输入端子(上双端)绝对不许和计算机的接地线有任何电气连接,而计算机在处理这类信号时,必须在前端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66) 安全栅的接地我们来看下图所示的安全栅线路图。图1 安全栅接地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三个接地点:B、E、D,通常B和E两点都在计算机这一侧。可以连在一起,形成一点接地。而D点是变送器外壳在现场的接地,若现场和控制室两接地点间有电位差存在,那么, D点和E点的电位就不同了。假设我们以E作为参考点,假定是D点出现10V的电势,此时,A点和E点的电位仍为24V,那么A和D间就可能有34V的电位差了,己超过安全极限电位差,但齐纳管不会被击穿,因为A和E间的电位差没变,因而起到了保护作用。这时如果不小心现场的信号线碰到外壳上,就可能引起火花,可能会点燃周围的可燃性气体,这样的系统也就不具备本安性能了。所以,在涉及到安全栅的接地系统设计与实施时,一定要保证D点和B(E)点的电位近似相等。在具体实践中可以用以下方法解决此问题:用一根较粗的导线将D点与B点连接起来,来保证D点与B点的电位比较接近。另一种就是利用统一的接地网,将它们分别接到接地网上,这样,如果接地网的本身电阻很少,再用较好的连接,也能保证D点和B点的电位近似相等。但注意,此接地一定不要与上面几种接地发生冲突。1. 特别说明AG的接地电阻一般要求I欧姆以下,而安全栅的接地电阻应4欧姆,最好1欧姆,PG和CG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ii. 温湿度指标项目控制中心设备室轨旁车上温度工作施工期5+450+505+450+50-25+70-20+50存储-20+55-20+55-20+70-20+70湿度工作590%590%0100%090%存储5100%5100%0100%0100%机械冲击4G4G10G10G振动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设备经销协议书
- 宁波市公路管理局招考编外高速路政管理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核酸采样协议书模板
- 框架协议与年度合同
- 框架民房砌砖协议书
- 个人档案委托协议书
- 桑拿转让协议书范本
- 档案审查保密协议书
- 桥梁拆除承建协议书
- 服装投资商合同范本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 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
- 食品安全论文
- 人工智能在飞行员模拟训练中的应用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2024-2030年中国轻钢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青年创新创业协会建设方案
- 高中与大学知识衔接
- GB/T 41247-2023电子商务直播售货质量管理规范
- GilAir-Plus高低流量空气采样泵操作规程和维护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