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的临床特征.ppt_第1页
鹅口疮的临床特征.ppt_第2页
鹅口疮的临床特征.ppt_第3页
鹅口疮的临床特征.ppt_第4页
鹅口疮的临床特征.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儿科学 第七节鹅口疮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 要求掌握鹅口疮临床特征 诊断要点 治疗要点 熟悉病因病机 了解正常护理方法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临床特征 诊断依据与治疗要点 2 难点 正确理解本病病因病机 授课内容一 概述二 病因病机三 诊断四 辨证施治五 预防与护理 概述 1 定义 鹅口疮是以口腔粘膜 舌上满布白屑如白色乳凝块物 状如鹅口为特征 因其色白如雪片 又名 雪口 2 发病情况 多见于初生儿 尤其是早产儿以及久病体虚 久泻的婴幼儿 或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或激素 先天性免疫缺陷 轻症 口颊粘膜 舌上出现白屑 牙龈 软腭可见 重症 可蔓延至鼻咽部 气管 影响呼吸和哺乳 极重 真菌性肺炎 败血症 多为轻症 概述 古代认识 诸病源候论 鹅口候 中论述 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 乃至舌上生疮 如鹅口里 世谓之鹅口 外科正宗 鹅口疮 对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作了进一步描述 鹅口疮皆心脾二经胎热上攻 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 甚则咽间叠叠肿起 致难乳哺 多生啼叫 病因病机 病因 有虚实之分 实证因孕母体内积热 热伏胞中 遗于胎儿 复加初生时口腔不洁 感染秽毒 内外合邪 热积心脾 火热上炎口舌以致发病 口为脾之窍 舌为心之苗 脾脉络于舌 故发病以口腔舌上多 病因病机 虚证者 多由胎禀不足 如早产儿生长发育尚未完善 皮肤娇嫩 容易损伤皮肤粘膜 引起本病 又因久病 久泻 损伤脾胃 气阴皆伤 虚火循经上炎 而致鹅口 白屑散在稀疏 舌红 口干 烦躁 病因病机 胎热内蕴心脾积热熏蒸口舌感受邪毒鹅口疮胎禀不足气阴损耗虚火上炎久病久泻病位 心 脾 1 临床表现 1 主症及体征 口腔内 舌上满布白屑 周围无充血 不易擦去 强行擦去 局部粘膜潮红粗糙易出血 一般患处不痛 不流涎 轻者一般不影响吃奶 重者蔓延至咽喉 影响吸奶及呼吸 2 多见于初生儿 尤其早产儿或久病体弱者 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者 诊断 3 辅助检查 取白屑涂片 加10 氢氧化钠一滴 在显微镜下可见霉菌丝及念珠菌孢子 诊断 1 口疮 两颊 齿龈 舌上等处散在或满布黄白色溃疡点 周围充血红肿 疼痛 一般伴发热 多流涎 2 残留奶块 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可除去 3 白喉 初期多在咽部 呈灰白色 更难擦除 若强力擦除容易出血 且病情较严重 鉴别诊断 1 辨证要点细辨虚实 是治疗关键 凡病程短 口腔白屑堆积成片 周围红晕者多属实证 病程长 口腔白屑散在稀疏 周围不红者多属虚证 辨证论治 2 治疗原则根据临床证候的表现 本病可分为心脾积热与虚火上炎两类 前者治当清热泻火 以解心脾积热 后者治宜滋阴潜阳 引火归元 辨证论治 3 分证论治1 心脾积热主证 口腔满布白屑 周围见红晕 面赤唇红 烦躁多啼 吃吮时甚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红 苔白浊 指纹青紫或脉滑 治法 清心泻脾 方药 清热泻脾散加减 辨证论治 2 虚火上炎主证 口腔粘膜白屑散在 周围红晕不甚 形体消瘦 颧红 手足心热 口干不多饮 舌红 苔少 脉细或指纹紫 治法 滋阴潜阳 方药 知柏地黄丸加减 辨证论治 4 其他疗法1 辨证使用中成药 牛黄解毒片 口腔炎喷雾剂 知柏地黄丸2 外治法 冰硼散3 穴位按压法4 小儿推拿法 辨证论治 5 辨证施食本病多发于初生儿或婴幼儿 处于哺乳期 食疗针对乳母 本证病因为先天胎毒及口腔不洁或体虚感邪 以不洁与体虚感邪多见 故乳母宜食高营养又不滋腻 不燥热之品 不宜过食辛厚温补之物 辨证论治 1 鹅口疮在新生儿多见 为餐具感染或乳母奶头不洁所致 故本证防治 当积极宣传卫生观念 做好餐具消毒及乳母喂奶前消毒奶头 2 本证西医治疗 一般不能使用抗生素或激素 否则易致病灶扩散 加重病情 预防与护理 3 患儿家长一般不要以硬物 如汤匙 刮口腔或舌面上白屑 否则易致出血 更易引起感染 4 因本证患儿年龄幼小 抗病力低 故用药治疗时不宜攻伐太过 否则易伤阳气 令体质更弱 影响发育 预防与护理 5 食疗配合外用疗效佳 6 婴幼儿口腔粘膜嫩薄 故进行口腔清洁时动作要轻柔 以免损伤口腔粘膜 对久病久泻婴幼儿 更应积极注意口腔的合理护理 多喂温开水 预防与护理 小结 1 鹅口疮的临床特征 2 如何辨证论治鹅口疮 3 简述本病的西医治疗 1 病因 白色念珠菌感染 2 治疗 1 保持口腔清洁 餐具消毒及寝室卫生 2 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