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对西洞庭湖区的影响(调查研究).doc_第1页
三峡工程对西洞庭湖区的影响(调查研究).doc_第2页
三峡工程对西洞庭湖区的影响(调查研究).doc_第3页
三峡工程对西洞庭湖区的影响(调查研究).doc_第4页
三峡工程对西洞庭湖区的影响(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水库运用后对西洞庭湖区防洪、水资源的影响调查研究常德市水利局 张铁牛一、基本情况我市位于西洞庭湖西部,湖区总面积64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4.3%,其中耕地面积334.52万亩,河湖面积78万亩,总人口303.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1.5%。长江三口河系的松滋东、中、西支、虎渡河、藕池中、西支以及省内四水中的沅、澧两水把湖区切割成37个独立的防洪圈,其中保护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27个,全市堤防总长2870.7公里,其中一线大堤1121公里,二线堤327.6公里,隔堤42.3公里,间堤100.4公里,渍堤1279.3公里,湖区大堤上共有各类穿堤涵管、交通闸1015处,机电排灌总装机1791处,2707台249395千瓦,占全市总装机的76.6%,其中大型泵站47处311台99500千瓦。西洞庭湖区是长江洪水的初始遭遇地,长江三口七支有六支由此注入洞庭湖。西洞庭湖三口河系地区共有安乡县的安保、安造、安澧、安昌、文化垸及澧县的澧松、西官、九垸等8个堤垸,堤防总长度540公里,面积21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0万亩,人口73万。二、三峡水库运行后对西洞庭湖的影响三峡水库的建成运行,无疑对我市西洞庭湖的防洪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大大减轻了我市沅、澧两水及湖区的防洪压力。尽管2003年三峡下闸蓄水以来,长江和沅、澧两水均没有发生大的洪水。按照专家的分析和模型计算,若重现1996年、1998年大水,无论按荆江补偿调度方式,还是按城陵矶补偿调度方式,均可降低城陵矶水位0.17m0.64m,相应可降低我市西洞庭湖区水位0.2m左右。同时,三峡下闸蓄水后,荆江三口入湖入沙量大大减少,虽然我们没有设立观测数据,但安乡有一个七家砖厂,原来土源来自松、虎河道的淤积泥土,现在,这个砖厂已无土可取,这充分证明了上游来沙量减少了许多。随着三峡水库的建成和完全调度方案的运用,必将对我市的防洪,发挥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对西洞庭湖区的河网生态、水资源等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1、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已开始对松滋等分流洪道发生冲刷,造成崩岸险情频发。根据专家们的研究表明,三峡蓄水运用后,无论藕池河水系还是松滋河水系,在前几十年为冲刷阶段,藕池河约在第10年左右冲刷达到最大,松滋河在第4045年冲刷达到最大,要达到冲淤平衡,时间要上百年。由于主汛期前(25月)三峡要加大下泄,空库待蓄,因此松滋河等入口分流量增加,造成汛前大量的大堤崩岸、垮塌。仅安乡县境内松滋东支2006年就发生崩岸105处,长15.2公里,2007年12处,长1.2公里,2008年15处,长1.8公里,2009年21处,长3.4公里。澧县松滋河堤防2003年以前很少发生大堤滑坡崩岸现象,但2005年就发生33处,长18.85公里。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发生垮塌、崩岸,如不及时处理将对防汛保安造成极大的威胁,但处理难度极大,费用高,当地政府财政无力解决。尽管如此,为确保安全度汛,所在地的党委政府每年还是千方百计挤出数百万资金应急除险,据统计2003以来安乡、澧县累计投入除险资金达亿元。2、枯水期水资源问题开始凸显,造成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生态环境开始受影响。按照三峡水库的调度,10月次年2月为蓄水调度期,因而造成长江来水减少,三口入湖流量减少,部分河流断流期增长。实测资料显示位于西洞庭湖出口的南嘴水文站2006年10月份平均流量仅593.2秒立米,水位只有22.123.82米。而三峡建成前10月份,多年平均流量为2540秒立米,减少了76.6%;多年平均水位为26.54米,下降了34米。藕池西支由于长期以来淤积严重,河床大部分已高出垸内地面,成了南方罕见的地上悬河,上世纪中后期断流时间在210天左右,而2006年达到341天;虎渡河上世纪中后期断流时间238天左右,而2006年断流时间达317天,松滋河在三峡运行后断流时间也由原来的12月底提前到了11月中旬。从长远来看,随着长江干流冲刷的加剧,枯水期进入西洞庭湖的水量将进一步减少,断流的时间将进一步延长,断流的河流也将会更多。由于缺少水源,严重影响了三口河系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许多水田不得不改作旱地,群众不得不自发打井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安乡县是典型的纯湖区县,长期饱受洪水困扰,是历史上洪灾最严重的地方,很少发生旱灾,但是现在许多乡镇都面临着缺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局面,特别是秋冬季更为严重。澧县、安乡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发生旱灾,尤其是2006年两县25个乡镇298个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造成46万人发生饮水困难,受旱耕地54.86万亩,减产粮食9865万公斤,减产棉花226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62亿元。据统计,近几年来仅安乡县就有28.3万亩水田因缺水而被迫改种了棉花等耐旱作物,有31.3万人发生饮水困难。同时枯水期河道水位降低,许多原来常年被淹没的洲滩裸露出水面,芦柳滋生,加速淤积,导致洲滩进一步发育。由于河道洲滩发育,湖洲钉螺孳生,血吸虫加速传播,血吸虫病卷土重来。据统计,至今安乡县58.7万人中有16.3万人生活在血吸虫疫区,其中5.3人万感染上了血吸虫病。3、部分提、引水灌溉设施功能受影响。枯水期由于河道水位降低,原有的进水闸底板高程高于近年来的外河枯水位,导致进水闸运行时间缩短,提灌机埠扬程增加,效率降低,部分甚至取不到水。汛前由于中低水位延长,减少了垸内部分自排闸的自排时间,增加了电排排涝时间和费用,据统计,我市湖区每年的抗旱排涝电费均在2000万以上,大大增加了湖区的农民负担。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诸如鱼类、鸟类、湿地生物等影响,我们观测掌握不够,在座的相关专业部门等一下可以作相应的阐述。但是总之一条,枯水期河道水量不够,甚至断流,已造成大量的危害,垃圾、畜粪、人饮安全困难人数逐年增加等等,此类问题我们认为的确值得重点研究和急需解决。三、对策研究三峡水库建成运用后,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目前的负面影响已经凸现,必须加快研究对策,我们建议:1、对岸坡垮塌问题加大投入治理力度。一是对西洞庭湖区三口河道当冲河段如松滋东西支、虎渡河进行护岸;二是对松滋东支等部分崩岸严重的堤段实施裁弯取直;三是对因冲刷导致穿堤建筑物破坏的进行除险加固。2、尽快研究并制定长江三口水系和洞庭湖综合治理规划,优先解决西洞庭湖区防洪、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问题。尽管三峡水库运用后对西洞庭湖防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专家们研究表明三峡工程防洪库容调节特大洪水能力有限,湘、资、沅、澧四水入湖流量很大,松滋河仍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大分流分沙量,虽然洞庭湖经过了一、二期治理,但受城陵矶设计水位的控制,目前重点堤垸的防洪标准仅10年一遇,大部分县城都没有建成独立的城市防洪圈,蓄洪垸、一般垸的堤防能力就更低。若遭遇特大洪水,洞庭湖不仅要负担湘、资、沅、澧入水,还要承担长江来水调蓄任务,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因此,应尽快研究、制定、实施以下工程措施:(1)三口建闸。尽管三口建闸有争议,但我们认为可以先考虑在松滋口建闸,专家们研究表明建闸可以有效减少来沙量并有利于防洪,结合枯水期水资源问题,建议采用深孔闸方案,方便调度生活、生产、生态用水。(2)堵支并流,强干弱支。建议一是堵松滋东、西支,疏扩松滋中支,虎渡河;二是堵藕池中、西支;三是可以研究在藕池中支、西支、松滋东支、西支,上、下游分别建节制闸,形成平原水库。(3)请求将南闸修建两孔深孔闸,将南闸底板高程由36.20m降到33.00m以下,扩大枯水期南闸下泄流量。(4)实施安乡县的西水东调工程,即从松滋中支引水,经金龟堡、董家垱、越虎渡河,保证安造、文化两垸的灌溉和生活用水。也可考虑从澧水滟洲以下取水解决澧县、安乡两县生产生活用水的大方案。3、增加对农村不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投入,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由于河流断流期增长,相应增加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原规划安乡饮水不安全人数为16万人,现已解决近9万人,实际调查饮水不安全增加为42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