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鲁迅的“人间”心态以伤逝结尾为分析对象第26卷第6期2011年6月乐山师范学院JournalofLeshanTeachersCollegeVo1.26.No.6Jun.201l试论鲁迅的”人间”心态以伤逝结尾为分析对象袁媛及(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安徽蚌埠233000)摘要:”人间”心态是1925年鲁迅的基本心理状态.伤逝结尾中的”跨出去”与”遗忘和说谎”就是例证,对于前者.鲁迅深以为然,但对于后者.鲁迅是极力排斥的.尽管鲁迅对”遗忘和说谎”有着不同于涓生的认知,但对于”走出去”这样的欲望状态,他是认可和提倡的,”人间”心态亦构成了他所独有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的重要成分.关键词:心态;”走出去”;遗忘和说谎;伤逝结尾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1)060041-04心态,即心理状态,指人在某一时段的内心状态.所谓作家心态,按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指作家在某一时期,或创作某一作品时的心理状态,是作家的人生观,创作动机,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多种心理因素交汇融合的产物,是由客观的生存环境与主体生理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tip就文学研究而言,对作家复杂心态的关注,实际是以作家生命状态的整体性为核心,立足于作品阐释的,而鲁迅所言的”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亦与此一致.心态与创作的关联因而为解读鲁迅作品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1925年鲁迅创作了他唯一一篇爱情题材的小说伤逝,对它的解读素多争议,周作人就曾感叹过它”在鲁迅作品中是难解的一篇”214o.而对结尾的解读几乎是最难以把握的.本文试图采用以鲁释鲁的方法解读伤逝,不过依据的不仅仅是鲁迅的作品,而更多的倾向鲁迅当时的创作心态.在回顾1925年时,鲁迅这样写到:”我今年偏遇到这些小事情,而偏有执滞于小事情的脾气.”(华盖集?题记)但实际上这一年对鲁迅而言是极不平常的,所谓”几件小事情”也都是他一生中的大事件.这时的鲁迅已倾向于支持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力量,但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又”经历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加深了他的彷徨;加之,北方革命形势暂处低潮,军阀统治更迭不断,鲁迅虽一方面不懈斗争,但同时亦感到黑暗势力的强大以及个人奋斗的孤单.尤其,之前的一年,婚姻的持续压抑,手足绝交以及此后的患病,加剧了鲁迅的消沉失望,而”身外的青春”的逝去,青年的沉寂更使他痛苦且忧虑着.于是在1925年的第一天,他作希望以励青年,同时亦是自勉;只是这”希望”又可能是”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然而仅仅是半月之后,女师大风潮正式爆发.这一事件直接冲击了年初鲁迅所担忧的青年的消沉之气,并且也贯穿了鲁迅这一年的生活.同年3月11日,鲁迅收到一封署名”一个小学生许广平”的信,许广平是鲁迅当时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小说史略的学生,她向鲁迅求教如何在不良的学校教育中坚持自强的姿态.鲁迅热情地回信解答,由此他们开始了连续四个月的频繁通信.在女师大学潮的深入开展中,随着接触收稿日期:2011-0110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0SQR.W081o作者简介:袁媛(1979一),安徽蚌埠人,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小说和传记文学.41次数的增加和不断的信笺交流,他们渐渐熟稔起来,甚至会开些玩笑(参见两地书一集).两地书一集中的鲁迅文字保持了一致的真诚态度,初始部分他真诚却有所保留地表述观点,随着他们由客气到熟稔起来,他亦渐渐向许袒露自己的真实,矛盾的内心:承认自己灵魂中的”毒气”与”鬼气”,以及对于指导青年的两难境地.他说:”总而言之,我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两地书)对此,许广平是有着充分地理解的:”先生总不肯让后生小子灰心失望,所以谈吐之间,总设法找一点有办法有希望的话”,还有一段被引用以至失之过滥的话:”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与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有可为,向前的走去,这种精神,学生是应当效法的,”(两地书)或许鲁迅是不易也不愿为人所理解,但他在两地书中却努力袒露他真实的内心,值得庆幸的是,许广平读懂了这些文字.这份渐渐深厚起来的感情为鲁迅的生活带来了某种转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纵酒嗜烟似乎是鲁迅消极绝望情绪的一种现实排遣方法,他甚至一度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他抱着厌世的思想,对一切都持一种置之不顾的决绝态度,若非眷恋老母,鲁迅甚至会有某种极端的念头,自号”俟堂”就是这种极端情绪的真实流露.然而,1925年的鲁迅却屡屡表述”活下去”的想法,后来,他更加明确地表示,要为”爱我者”保存生命.具体说来,这一时期鲁迅的主要精力是在女师大事件,一方面他积极参加学潮,勇敢参与校务,另一方面他大量着文如忽然想到(七)并非闲话”碰壁”之余,以支持青年学生的斗争,怒斥教育当局的卑劣行径,并联合进步教师,作关于北京女师大风潮的宣言,严正声明他们对女师大事件的鲜明态度.作为这一年的主要杂文集,华盖集更是从整体上呈现出积极明快的色调.可以说,这是一本给青年的”训诫书”(尽管鲁迅从不愿以导师的身份对青年进行人生指导),多有鼓励,光明的语句,颇能撄动当时青年的心弦,并鼓舞了他们的斗争.而鲁迅亦从他们身上看到中国的希望,因此,这一时期的鲁迅虽然有着一贯的虚42无主义色彩,但他因亲身感受到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与勇敢无畏而坚持”冀将来于万一之希望”,悲观愤激便有所减弱.我们承认鲁迅与生俱来的坚韧的战斗力,但1925年他由消极弃世到自愿存世的转变力量不能不说是与恋爱有关的.”活下去”并且不是苟活,成为结识许广之后鲁迅的基本生活态度;只有“活下去”,方能战斗,而惟有战斗,才能更好地生活.这种生活态度的转变亦影响了他思想,并在他这一年的文字中表现出来.伤逝结尾写道:”但我不知道怎样跨出那第一步,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在对结尾解读的众家纷纭的中,曾华鹏,范伯群的见解是得到了学界大多数人的认可的.他们认为,涓生要遗忘已经逝去的一切,他在”伤逝”之后还要”忘逝”,这倒是个可喜的迹象,”说谎”指骗人和自欺;涓生一方面想忘却过去,勇猛进取,另一方面又不知什么是新路,靠说谎和自欺鼓励自己前行,时时自慰自己能找到新路.他们的依据是鲁迅杂文中的两段话:”记得有人说过,回忆多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了,因为他眷恋从前,难望再有勇猛的进取”(华盖集?忽然想到(九)和“为了希求心的暂时的平安,作为穷余的一策,我还发明了别样的方法了,这就是骗人”(且介亭杂文末集?我要骗人).只是,二位先生在作这样的分析时,实际已将人物涓生的声音和鲁迅的声音视为二而一的了.如果我们将1925年鲁迅心态引入对作品的阐释中,便可以发现鲁迅并不完全认同涓生的言论.结尾中的”跨出去”与”遗忘和说谎”是关键词汇,它们集中表述出涓生的求生意志和自慰心态.对涓生来说,”新的生路”令他向往,但前提必须是“跨出去”,这里有两种指向,一是跨出曾经停滞的生活状态,这是令他苦不堪言的现实处境;二是指子君的死所带来的困扰,这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内心痼疾.但无论哪一重指向,都令涓生感到棘手,于是他以”希望”来摆脱”现实”.希望是”新的生路”与前行,但现实却有如”初春的夜,还那么长”,于是涓生的内心便交织着希望与失望的矛盾.进一步地说,每当希望渺茫时,涓生便感受到现实的黑暗,同时亦能体会到子君所承受痛苦与冷漠,所以他要自责,但这自责又让他寝食不安,裹足不前,于是想望生路似乎可以将他拯救.正因此,涓生要将子君忘掉”新的生路”既是他向上的目标,也是他得以摆脱子君困扰的托词.不管鲁迅对涓生有无道德谴责,鲁迅对涓生的”要向着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无疑是肯定的,他相信这就是希望.如果说青年是1925年鲁迅思考的核心问题,那么,这”走出去”几乎就是这一年华盖集的主题.鲁迅对这一年最严重的指责是:”二十七年了,还是这样,岂不可怕!”(华盖集?通讯)民国失传的现状使他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改造国民性的艰难与必要;即便环境如此恶劣,鲁迅依然毫不退缩,他号召青年”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华盖集?忽然想到),他相信”真的愤怒”的时代的到来.鲁迅把这一切冀望于思想革命以及思想革命战士,冀望于青年的”行”,呼唤他们勇于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鲁迅说,”我想,我们总得将青年从牢狱里引出来,路上的危险,当然是有的,但这是求生的偶然的危险,无从逃避.”(华盖集?北京通信)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勇敢地肩负起引路人的重任,建议前进的青年联合起来,逢山开山,遇河架桥,”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华盖集?北京通信).”走”不仅仅是鲁迅对青年的一种启示,也是他自己的”反抗绝望”哲学的外化行动,”不走”则是他最抗拒的声音.那么,什么是涓生的”遗忘和说谎”呢?而且,这样一种内心的交战,能否看成是鲁迅的真实观点与建议呢?涓生反复说到”我应将真实隐瞒”,他所谓的“真实”就是指对子君说出不爱她的事实,他以为,既然真实导致死亡与痛苦,那么为了不再痛苦,就应该将真实隐瞒.所以涓生的以”说谎”为前导,其实隐含着他对子君逝去的愧疚以及对宽恕的渴望,他企图以此摆脱无止尽的精神折磨.但是宽恕,会有么?鲁迅是不肯宽恕的.他在1925年的坟?杂忆中表示:”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的,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的,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坟?杂忆)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年,他也坚决地表示:”我一个都不宽恕.”(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鲁迅不肯宽恕他人,那么,他对自己呢风筝中有这样一段话:”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野草?风筝)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可消除的负罪感.而涓生未尝没有咀嚼过这种滋味.因此,”遗忘”是一个非鲁迅式的命题.由鲁迅原话”记得有人说过,回忆多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了,因为他眷恋从前,难望再有勇猛的进取”来理解,认同涓生的选择”遗忘”似乎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涓生的”遗忘”,是将子君以及因子君而产生的悔恨与痛苦遗忘.这于他的”无挂碍的前行”是十分有益且必要的;同时这与他当初放弃子君的目的”救出自己”是一致的.但正是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涓生的言论并不能等同鲁迅的观点,因为鲁迅向来是不惮牺牲自己的,在那篇着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他就这样说过“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自己背负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是时刻警惕”遗忘”的,他以为国民的麻木就在于”他们忘却了愤怒”(华盖集?杂感)同时,他也解剖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许多人,”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但我们还是有一点记忆.”(华盖集?导师)尤其对于进步的科学的思想意识,鲁迅更认为”我们应该时时记得的.”但鲁迅并非是”劝人们对于过去生敬畏心,以为它已经铸定了我们的运命”(华盖集?这个与那个),而是主张在反思以往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把握前进的方向.正是由这重认识出发,鲁迅才力主”记性”而排斥”遗忘”的,他几乎以遗忘为停滞的同义词,而停滞又与灭亡相近;尤其这一年女师大风潮中青年学生奋起斗争,鲁迅在欣慰之余,亦有隐忧,担心他们在使人健忘的社会中沉寂,过客中与过客对应的形象是那位老翁,他年轻时也曾感受到”前行”的召唤,但是“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野草?风筝)对于这样一种停滞,鲁迅一直是排43斥和警觉的,他是不肯将记忆忘却的.这从他的许多文章中都可看出.此外,还有一点需提及,曾范二位先生所引的仅是鲁迅杂文的片段,原文是”记得有人说过,记得有人说过,回忆多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了,因为他眷恋从前,难望再有勇猛的进取;但也有说回忆是最为可喜的”在接下来的篇幅中,鲁迅由一则新闻触动而答复一两年前某君对阿Q正传的指摘,实际上是倾向于肯定记忆的.“说谎”也是一个非鲁迅式的观点.鲁迅是深以”瞒和骗”为恨事的,”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中国的文人也一样,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瞒和骗.”(坟?论睁了眼看)接下来还有一段更为犀利的剖析:”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坟?论睁了眼看)可见,鲁迅虽有时相信”骗人”聊可自慰,但更多时候,他并不贪图内心的暂时的平静的.他呼唤道:”不再说诳的时候应该到来了,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看见希望的萌芽的时候了.”(华盖集?补白)他一贯严于解剖人的灵魂,每以真实打破人们内心的平安,是因为他相信,惟有内心的不平,才会促人反省,猛进并不至于停滞不前.因此,可以认定,涓生用以救助自己的”说谎与遗忘”的本质是逃避,”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而鲁迅以为欺骗自己是最为无益的,应该大胆地看取人生,不回避血泪,不逃避悲苦,勇于拷问灵魂.涓生意识到前行的必要,对此鲁迅是深以为然的,但是涓生尚不能正视自己的灵魂,甚至在他的忏悔中还不时流露出卑怯的色彩,鲁迅对他的新生是持一定的怀疑态度的,并极力排斥人物所谓的”遗忘与说谎”.涓生的言语并不能全盘等同鲁迅的观点.涓生的三度幻想便是这个人物不确定性的最注释:本文引文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参考文献:【1】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3僧华鹏,范伯群.鲁迅小说新论【M】.北京:人民丈学出版社,1986.好例证:”上有蔚蓝的天,下是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明的闹市,黑暗的夜,”“渔夫兵士,贵人,投机家,豪杰,教授,运动者和偷儿”这是一系列杂糅的意象,其中的人物都处在适得其所的”飞扬状态”,他们对处于凝固状态的涓生构成巨大的吸引,但对于该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租赁居间合同范本
- 2025企业管理资料大学生村官聘用合同书文档范本
-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控要点
- 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学期末测试卷
- 高中历史选修一表格总结模版
- 互联网常见术语
-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
- 泪溢的临床护理
- CSS样式总结模版
- 透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 血液学检验51第九章-第6节-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 广州国际轻纺城项目分析ppt课件
- T∕CNTAC 23-2018 医护职业服装
- 芯片生产全过程从沙子到封装课件
- 水泥混凝土路面翻修施工方案完整
- 怡口软水机中央净水机安装调试指南.
- 暖通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情况调查表
- 小学英语正在进行时用法及习题(含答案)
- 小黄瓜种植观察日记(课堂PPT)
-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