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再构的实践.doc_第1页
幼儿园课程再构的实践.doc_第2页
幼儿园课程再构的实践.doc_第3页
幼儿园课程再构的实践.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幼儿园课程再构的实践内容摘要:什么样的课程是适合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教师是否需要进行课程的再构,如何进行课程再构,课程再构与幼儿发展的适应性等是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课程再构的价值、内容、方法等方面,探讨、总结了我园近年来通过课程再构形成园本课程的实践经验。关键词:幼儿园 园本课程 课程再构 问题的提出:近些年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使众多的幼儿园老师感到困惑与无所适从。从传统的分科教学到整体课程的实施,从瑞吉欧教学到探索型主题活动等。方案教学,幼儿园整体活动课程,快乐成长课程,和谐发展课程,从分科到整体又到分科。 “在近20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中,广大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摸着石子过河,尝到了课程改革的各种酸甜苦辣。”在这个过程中,专家、权威人士的话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成为制订政策的依据和评价的标准,好像风向标,而众多的幼儿园则随风起舞。幼儿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什么样的课程是适合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教师是否需要进行课程的再构,如何进行课程再构,课程再构与幼儿发展的适应性等是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的问题。一、通过幼儿园课程再构形成幼儿园园本课程 “幼儿园课程会影响人的一生,高品质的幼儿园课程会让人一生受益”。过去幼儿园选择使用的是由少数专家编制好,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幼儿园教材,老师按图索骥,组织各项教学活动。美国课程专家塞纳把课程比做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比做一场球赛的方案,比做一个乐谱,就像并不是所有的建筑工能够设计图纸,所有的球员能够制订比赛方案,所有的演奏家能作曲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老师都能编制课程。当建设园本课程的新观念提出时许多老师感到很茫然。既然有现成的教材,现成的课程,为什么还要我们老师来编制课程?什么是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为什么要建设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园本课程?带着问题我们组织老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探讨冯小霞、朱家雄的课程理论、观点,学习陈鹤琴、杜威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讨论,大家明确了园本课程与编制好的课程的区别所在,明白了虽然课程的编制不是一般的幼儿园的老师所能做到并做好的,但是课程的再构却是必要也是老师能够做到的。大家明白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应该是基于编制的课程根据幼儿园的不同条件和环境,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发展水平,教师的专业能力等经过教师的思考、选择、重组,形成的适合本班幼儿需要的活动。换言之课程再构就是老师在编制好的课程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我们定义为“非独立的园本课程”。至此,我园确立了“非独立的园本课程”模式框架。核心就是课程的再构。二、通过幼儿园课程再构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1、课程再构的价值: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幼儿园课程再构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体。课程再构的价值所在就要看是否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否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是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是否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而不应只是去追逐所谓的新理念、新名词,与潮流的一致性等。凡是能够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再构就是有价值的园本课程。2、课程再构的内涵:一个教学方案包含目标、准备、内容、活动形式、反思与评价,课程再构就是整个方案的再构。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根据幼儿园的环境、资源,教师素质、班级人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选择或创造适合本园实际、本活动需要的再构课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幼儿园都处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及文化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与幼儿的生活直接相关的,是幼儿感兴趣的,也是最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一个开放的课程方案应为这些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适宜的空间,应该允许课程内容的更换、补充及调整。1)目标的再构关于目标的把握,每个老师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行为,关键是要有目标再构的意识。有全局的观念。目标要全面,涵盖情感、知识、能力。幼儿园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方案设计、过程、评价的整个过程。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目标决定着内容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再构时要根据国家对幼儿发展的要求及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关系,及时依据幼儿生成的内容调整预设的目标,生成新的目标。2)内容的再构课程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课程内容的再构可以根据目标进行,做到满足幼儿需要,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发展。通过自己的选择,增减,重组,达到课程的最优化。例如:我园使用的是和谐发展课程,教师在主题活动春天的游戏的基础上,根据我园绿草如莹、春花烂漫的自然环境,设计再构了课程快乐的草地,让幼儿在与草地的亲密接触中感受春天的美丽与快乐。小班老师在主题活动会说话的身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音乐、舞蹈特长及班级幼儿兴趣、经验再构了以艺术领域为主的课程能干的小脚,此活动获得了襄樊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已经被教师所接受。大家明白严格按照备课本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合现代幼儿教育的需求,教师必须要有生成课程的意识,教学活动的安排应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在幼儿最需要的时候安排相适宜的课程。有一天,孩子们在我园的树丛中惊奇地发现了一个鸟窝,几只小鸟嗷嗷待哺。小朋友们可感兴趣了,纷纷议论着。鸟妈妈到哪里去了?小鸟饿了吗?晚上黄鼠狼把小鸟吃掉怎么办?老师随即结合教材中的会走动的鸟窝再构了课程我帮小鸟找个家。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想出了许多办法帮助小鸟,很好地满足了幼儿的需要。既培养了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又培养了幼儿发散性思维的能力。3)活动形式的再构一个课程采取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是集体教学活动还是区域活动等,不能千篇一律。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什么样的手段也同样重要。纲要规定“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切以调动幼儿兴趣为出发点,注重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效结合,根据本市和本园的特点、教育资源等创设相适应的区域活动,把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前奏与延伸,同时利用丰富的区域活动促进主题活动的开展。例如在你快乐,我快乐活动中,老师从网上下载了 “最感人的公益广告(老爷爷为晚归的人照明)”和“洗脚” 电视公益广告片,并自己拍摄了“襄樊旅游”和“放风筝”的视频短片。通过幼儿观看、讲述、表演故事中发生的事情,体验故事中的情感,知道关心他人不仅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很快乐。既培养了幼儿关心他人的品质,又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我园设计的活动树上有只小小鸟,要求幼儿根据图片内容,按自己的想法给图片合理排序,创编故事,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将图片排序整理好后,在讲述的过程中,由于声音小,别的幼儿看不到讲述者的图片内容,缺乏倾听的兴趣,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来我们将形式进行了改进,改用投影仪将幼儿自由排序的故事图片投影在白板上,让所有幼儿都能看到图片内容,并以开展故事大王比赛的形式,让幼儿自己当评委,使整个活动实现了很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说,没有最好的课程,只有最适合的课程,课程的再构不能为了再构而再构,在原有课程已经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老师的任务是最有效地做活动的组织者,幼儿学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