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融合频率实验报告.doc_第1页
闪光融合频率实验报告.doc_第2页
闪光融合频率实验报告.doc_第3页
闪光融合频率实验报告.doc_第4页
闪光融合频率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实验报告(2013232119 13心理1班 孙洁)摘 要:本实验为了探讨左右眼的闪光融合频率临界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JGWB型心理实验台-光点闪烁仪单元来比较,随机抽取江苏理工学院2013级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的16个被试为对象,每个被试先进行右眼实验再进行左眼实验,实验得出左眼平均值明显低于右眼平均值,且在递增系列中,左眼的频率明显低于右眼的频率。关键词:最小变化法 递增递减系列 闪光融合频率 平均值1. 引言 当某一间歇闪亮的光源,其闪烁频率由低逐渐升高并达到一定数值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是连续或者稳定的光,这一现象称为闪光的融合,此时的频率值就是临界闪光融合频率值(CFF)。关于闪光融合频率,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闪光融合频率的测定,常常被应用于视觉功能、脑功能和疲劳状态等生理心理学指标的研究。有研究就指出,击剑运动员晨起安静状态下CFF值较高,运动后即刻CFF值明显高于运动前,根据CFF值变化趋势,击剑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最好在上场前10-15分钟结束。另外有人就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对游泳运动员闪光融合频率及速度素质的影响做了研究,得出了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能很好的调节运动员的大脑皮层和机体机能,提高大脑工作效率以致机体效率,从而提高速度素质的结论。关于闪光融合频率,还有研究发现,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训练对提高视敏度有一定的作用,相信这真的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基于对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如此丰富的研究结果,本次实验主要是想通过最小变化法来对闪光融合频率进行测定,进而学会运用最小变化法。最小变化法,也叫极限法、最小可觉差法、序列探索法,是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其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本实验测定了左眼和右眼的CFF值,并将之进行比较。实验设想双眼的CFF值会有一定的差异。2.方法2.1被试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13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16位学生为被试2.2研究工具JGWB型心理实验台-光点闪烁仪单元2.3实验程序本实验采用二因素组内重复实验设计,使用JGWB型心理实验台-光点闪烁仪单元来比较,每个被试先进行右眼实验,然后进行左眼实验。每只眼睛渐增、渐减系列各做16次。通过最小变化法来测定闪光融合的频率,并且两个系列按照ABBBAAB的顺序来进行平衡。以江苏理工学院2013级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的16个被试为对象,根据测定并记录下数据进行分析。以递增和递减两个系列的频率来呈现给被试,让被试报告闪或不闪,最后计算出平均值。3. 结果 表1平均数标准差tp左眼递增25.46724.713902.073.056左眼递减23.72456.69317右眼递增26.97774.945661.799.092右眼递减25.10186.83838左眼平均值24.28434.96751-3.407.004右眼平均值26.01065.56907左眼递增25.46724.71390-2.182.045右眼递增26.97774.94566左眼递减23.72456.69317-1.761.009右眼递减25.10186.83838 由上表可知左眼递增序列的闪光融合频率临界值明显低于右眼递增序列的闪光融合频率临界 左眼平闪光融合的频率临界值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右眼闪光融合频率的临界值 4.讨论本实验采用的是最小变化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会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所以可能测出左眼与右眼的cff值不是那么精确。研究发现左眼与右眼的差异是比较显著的。这可能是因为被试两支眼睛的视敏度不同造成的,还有左眼和右眼的实验顺序不同造成,后做的那支眼睛可能会因为疲劳效应和习惯引起误差。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另外实验环境比较嘈杂会影响被试的心理状态,主试有时也不小心报告出了频率,这会影响被试的判断。而且仪器调好的频率不是很稳定,存在一定的波动,这会让被试不好判断,让被试的眼睛感到不舒服,使得结果不精确。但是本实验还是发现了一定的问题,有一定的意义。在生活中如运用到闪光融合频率时,需做进一步的分析,左眼与右眼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闪光融合频率对运动领域是非常有用的,我们测出的左右眼的cff值可以给一些需要用到的运动员一些参考。如果要继续更深一步的研究,可加大被试的样本容量和拓宽研究对象的范围。5.结论 (1)左眼递增序列的闪光融合频率临界值明显低于右眼递增序列的闪光融合频率临界值。 (2) 左眼平闪光融合的频率临界值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右眼闪光融合频率的临界值。6. 参考文献郭秀艳 杨志良.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邓铸 吴欣 实验心理学导论.中国轻工业出出版社左眼右眼左眼平均值右眼平均值2班1729.1 28.2 29.6 31.0 28.6 30.2 2班1825.2 26.2 25.4 28.1 25.7 26.7 2班3027.2 23.0 31.5 30.8 25.1 31.1 2班3126.3 29.9 29.5 32.2 28.1 30.8 2班3623.6 24.9 25.9 28.6 24.3 27.2 1班219.8819.0619.6519.5819.4619.611班1021.0315.9820.1116.1618.518.131班2021.8815.3221.7515.7118.618.731班620.613.722.214.4217.1518.311班528.9129.5733.5728.9429.2431.251班021.5724.2222.325.0322.8923.671班19号20.513.725.9514.2517.120.12班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