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熔点聚酯切片的研制.pdf_第1页
低熔点聚酯切片的研制.pdf_第2页
低熔点聚酯切片的研制.pdf_第3页
低熔点聚酯切片的研制.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6 11 06 修回日期 2006 11 17 作者简介 王华印 1978 男 浙江平阳人 助教 硕士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结构及性能研究 低熔点聚酯切片的研制 王华印 1 罗海林2 封怀兵1 1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5 2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 研究不同改性剂及含量对共聚酯熔点的降低效果及实用性 确立了新戊二醇 己二酸 间苯二甲酸这 3种改性剂的合 理原料组成 结果表明 该组分的共聚酯切片熔点控制在 110 左右 并具有与常规聚酯切片相似的热稳定性能 流动性能 符合纺丝工艺要求 关键词 PET 低熔点聚酯切片 改性剂 中图分类号 TQ323 41 TQ316 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8261 2007 02 0025 04 0 前言 低熔点聚酯具有熔点低 流动性好的特点 其纤 维可广泛应用于纺织 无纺布行业 亦可直接应用于 建材 涂料等行业 1 我国化纤工业还不能大量提 供品质高 熔点范围大 可纺性好 黏结效果优良的 低熔点聚酯纤维 本课题组以新戊二醇 NPG 己二酸 AA 间 苯二甲酸 IPA 3种改性剂为基础 通过一系列的对 比实验 确定了最佳的原料组成 其共聚酯切片的熔 点控制在 110 左右 其热稳定性能 流动性能等均 与常规聚酯相似 符合纺丝加工要求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原料及设备 原料 PTA 纤维级 三星石油化工生产 IPA 纤维级 美国杜邦公司生产 AA 工业级 美国杜邦公司生 产 NPG 工业级 韩国 LG公司生产 EG 工业级 上 海试剂一厂 Sb2O3 催化剂 分析纯 上海试四赫 维化工有限公司 AcO 2Co 催化剂 分析纯 上 海试剂二厂 Ac ONa 催化剂 分析纯 上海化学试 剂采购供应站 磷酸三甲酯 TMP 稳定剂 分析 纯 上海试剂二厂 设备 5 L不锈钢通用缩聚釜 釜底夹套采用电加热循环 导热油 锚式搅拌器 以搅拌器扭矩变化表示釜内物料 黏度变化 附有自控系统 压力系统和冷却系统 1 2 实验方法 在 PTA EG混合的过程中 混入改性组分 NPG AA IPA 以 Sb2O3 AcO 2Co为催化剂 以 TMP为 稳定剂 酯化温度为 210 250 压力在 1 04MPa 左右 在缩聚阶段温度控制在 260 280 压力在 100 Pa以下 1 3 分析测试 1 3 1 特性黏度测试 切片特性黏度测试根据 GB T 14190 93进行 1 3 2 熔点测试 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制造的 XT 4型双目显 微熔点测定仪 目镜 10 物镜 20 温度计量程 为 0 210 1 3 3 DSC测试 美国 Perkin E l mer公司的 DSC 7型差示扫描量 热仪 实验条件 N2气氛 气体流速 20 mL m in 样 品质量 5mg左右 升温速度 20 m in 1 3 4 TG测试 美国 Perkin E l mer公司的热重分析仪 实验条 件 N2气氛 气体流速 20mL m in 样品质量 3mg左 右 升温速度 20 m in 1 3 5 流变性能测试 吉林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的熔融指数仪 实验条 件 毛细管直径 1mm 长径比 20 加热温度为 240 升 温速度为 5 m in 加料量 1 5 g 加压 6MPa 2 结果及讨论 2 1 熔点分析 2 1 1 NPG对熔点的影响 在 1 4 样品中 分别添加了不同含量的 NPG 其原料组成与聚合物的熔点关系如表 1所示 第 20卷第 2期 2007 03 聚 酯 工 业 Polyester Industry Vo l 20 No 2 Mar 2007 表 1 NPG组分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NPG m ole percent on m elting point of copolyester 样品 原料组成 x PTA x EG x NPG 熔点 特性黏度 dL g 1 1 10090102020 74 2 10080201850 76 3 10070301600 77 4 10060401510 79 由表 1可知 随着 NPG加入量的增加 共聚酯 熔点呈线性下降 这是 NPG的结构和无规共聚 2 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 共聚分子链比常规聚酯分子 链多 2个非极性侧甲基取代基 分子间距离加大 分 子间作用力减小 2 另一方面 无规共聚通常会破 坏链的规整性 从而使结晶能力降低 结晶完整性 也有所降低 因此熔点逐渐下降 2 1 2 AA对熔点的影响 在 2 样品的基础上 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 AA 制得 5 8 样品 各样品的原料组成和切片熔点如 表 2所示 表 2 AA组分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AA m ole percent on m elting point of copolyester 样品 原料组成 x PTA x AA x EG x NPG 熔点 特性黏度 dL g 1 5 95580201640 59 6 901080201520 63 7 851580201480 67 8 802080201370 73 由表 2得知 随着 AA加入量的不断增加 共聚 酯熔点也呈一定的线性关系下降 AA的分子结构 为一条碳链 分子链比较柔软 在聚合时 AA的分 子链是以主链的形式加入到高聚物的分子链中 这 就使得聚酯的分子链中的碳链的长度和数量增加 从而使得分子长链变得柔软 同时也破坏聚酯的有 序结构 使能够进入晶格的聚酯链段的有序长度大 为减小 结晶度降低 导致高聚物熔点降低 2 1 3 IPA对熔点的影响 在 6 样品的基础上 分别又添加了不同含量的 IPA 制得 9 12 样品 各样品原料组成和切片熔点 如表 3所示 由表 3可见 随着 IPA加入量的不断增加 共聚 酯熔点呈一定的线性关系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分子 链中引入了 IPA 破坏了聚酯分子链的规整性 分子 链在结晶时排入晶格需要更多的活化能 只有在较 高的温度下能结晶 即结晶温度升高 大大降低了聚 酯的结晶能力 导致结晶不完善 使形成的晶体在较 低的温度下熔化 即熔点有所降低 表 3 IPA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IPA m ole percent on m elting point of copolyester 样品 组成 x PTA x AA x IPA x EG x NPG 熔点 特性黏度 dL g 1 9 80101080201320 67 10 70102080201230 67 11 60103080201130 68 12 50104080201110 72 此外 比较各改性组分的含量及特性黏度发现 在 1 4 样品中 随着 NPG含量的增加 黏度逐渐 增大 因为 NPG 2个侧甲基的存在 分子中链段间 的距离增大 不能相互靠近 使得共聚酯分子在溶液 中的体积相对较大 流动受阻 特性黏度增大 在 5 8 样品中 特性黏度随 AA含量的增加 而逐渐增大 因为 AA是柔性链分子 它在共聚酯中 形成柔性链段 增加了共聚酯链段的活动能力 容易 发生链与链之间的缠结 造成单位流体力学体积增 大 使特性黏度增大 3 在 9 12 样品中 随着 IPA含量的增加 黏度 也逐渐增大 但影响较小 这是由于 IPA的结构与 PTA的相近 它在共聚酯中的柔性相当 只是苯环上 不对称结构形成的空间位阻效应 使得含有 IPA的 共聚酯分子在溶液中体积相对较大 流动时所受阻 力较大 导致特性黏度增加 可见 随改性剂的加入 共聚酯的特性黏度将增 大 反过来可以推导 在共聚酯特性黏度相同的情况 下 共聚酯熔体的表观黏度将随改性剂的加入而减 小 即改性剂可以增加共聚酯熔体的流动性 2 2 DSC分析 DSC是研究在温度程序控制下聚合物的 H 随 温度的变化 它除了可以测量聚合物的熔点外 还可 以研究玻璃化转变 晶相转变等热性能 对探讨聚合 物集聚态的结构具有一定意义 对 1 12 共聚酯 样品进行 DSC分析 并分别通过水煮处理 风干后 进行 DSC测试 以了解原料组成和水煮后对共聚酯 结晶等性能的变化 图 1为 1 4 样品的 DSC图谱 将上述样品分 别在沸水处理 3 h 风干 然后进行 DSC测试 如图 2 所示 由图 1可知 1 4 样品都有明显的玻璃化转 变峰 而结晶峰和熔融峰都不明显 这是随着 NPG 的加入 破坏了常规聚酯大分子的结构规整性 导致 结晶速度变慢 在同等的测试条件下 这种结晶过程 26 聚酯工业 第 20卷 和熔融过程就变得不明显了 随着 NPG的含量增 加 其玻璃化转变峰向右移动 这是因为 NPG的分 子两侧各有 1个甲基 这必然在大分子结构中产生 空间位阻效应 使链段的旋转变得困难 从而导致玻 璃化转变温度升高 图 1 1 4 样品的 DSC曲线 Fig 1 DSC curves of 1 4 sam ples 图 2 1 4 样品水煮后的 DSC曲线 Fig 2 DSC curves of 1 4 boiled sam ples 由图 2可得 水煮后的 1 4 样品都没有大的 玻璃化转变峰和结晶峰 只有较强的熔融峰 说明共 聚酯在沸水中完成了结晶过程 证明这 4种共聚酯 都有结晶能力 只是结晶速率很慢 而且这种晶体 的熔融温度只在 155 左右 比常规聚酯的熔点低 得多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NPG组分参与了聚合反 应和结晶过程 一般认为 1 样品的熔融峰比较小 是由于 NPG在聚合过程中加入的量不多 在大分子 结构中只要是对常规聚酯晶体造成破坏 形成这种 含 NPG成分的晶体比较少 因此熔融峰比较小 3 和 4 样品由于 NPG的加入量最多 对整体共聚酯的 规整性破坏得比较严重 导致结晶度变小 使熔融峰 退化 而 2 样品的共聚组成正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形 成这种结晶 据此 在共聚时加入 20 的 NPG 对 5 12 样品及水煮后样品的 DSC曲线进行 类似的分析 确立了低熔点共聚酯的原料配比 其中 包括有占总醇量 20 的 NPG 还有占总酸量 10 的 AA和 30 的 IPA 此样品即为共聚酯的 11 样品 2 3 热失重分析 对 0 常规聚酯 4 8 11 共聚酯样品在 N 2气 氛下进行 TG测试 失重曲线如图 3 受热质量减少 20 的温度分别为 423 02 429 56 421 04 434 43 图 3 共聚酯样品的热失重曲线图 Fig 3 TG curves of copolyester sam ples 结果表明 NPG AA IPA组分的引入对共聚酯 热失重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只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别 对比这几种样品 可以看出 4 样品的耐热性比 0 常规聚酯 样品好 这是由于在 4 样品中引入了 NPG 其对称的 2个侧甲基对酯键所起的盾形保护 作用 从而提高了酯键的耐热性能 4 8 样品加入 的 AA组分较多 由于 AA具有较长的柔性链段 比 苯环的耐热性要差 因此使共聚酯的受热质量减少 温度略有下降 IPA能使共聚酯的受热质量减少温 度略有提高 可能是因为其非对称结构 增大了分子 之间的空间 有利于热量的散发 因此具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 2 4 熔融指数分析 11 共聚酯切片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熔融 指数测定 所得数据如表 4所示 由于熔融指数的 倒数相当于共聚酯熔体的表观黏度 5 砝码质量与 剪切应力存在一定的关系 为了直观起见 用熔融指 数的倒数对砝码质量作图 如图 4所示 从图 4中可以看出 低熔点聚酯熔体的流动曲 线的变化趋势与常规聚酯熔体相似 说明低熔点聚 27 第 2期王华印 等 低熔点聚酯切片的研制 酯与常规聚酯一样同属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 在一 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 熔体表现切力变稀行为 切力 变稀是熔体可纺的必要条件 6 表 4 11 共聚酯切片在不同温度下的熔融指数 Table 4 M elting index of 11 copolyester chips at different te m perature g min 温度 负荷 g 3258251 3252 160 1702 115 8210 2216 98 1804 26712 5721 135 2 2007 821 4936 2859 1 2109 3525 2442 6869 31 图 4 11 样品熔融指数的倒数与压力的关系 Fig 4 Relation bet ween m elting indexes reciprocal and pressure of 11 copolyester sam ple 该样品即使在 170 的较低温度下 熔体也有 较好的流变行为 在一定的剪切应力范围内 在 200 以上 熔体表观黏度的变化较小 说明纺丝温 度可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动 这与纺丝实验结果相吻 合 实验结果表明 切片在 200 260 内均有较好 的可纺性 该切片可与各种聚合体复合纺丝 具有广 泛的选择性 对工艺要求也不太严格 对生产控制十 分有利 3 结论 1 随着每种改性组分加入量的逐渐增加 共 聚酯的熔点呈线性关系下降 其中 AA组分的加入 使熔点降低幅度最大 2 NPG AA及 IPA这 3种改性剂的加入都能 破坏聚酯的规整性 使共聚酯的结晶速度变慢 在 实验条件下 其结晶度很小 在 DSC 分析中难以分 辨 而经沸水处理后的样品都有明显的结晶 3 改性剂的加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共聚酯熔 体的表观黏度 使熔体的熔融指数增大 流动性更好 4 当 NPG占总醇量的摩尔分数为 20 AA 占总酸量的摩尔分数为 5 10 间苯二甲酸 IPA 占总酸量的摩尔分数为 20 30 时 其共 聚样品的熔点在 110 左右 纺丝性能较好 参考文献 1 瞿丽鹏 成康生 低熔点聚酯性能研究 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1 13 3 9 12 2 郭大生 王文科 聚酯纤维科学与工程 M 北京 中国纺织出 版社 2001 3 顾丽霞 仲蕾兰 李鑫 嵌段共聚酯的合成研究 J 功能高分 子学报 2001 14 3 53 55 4 杨建军 吴明元 查刘生 等 癸二酸 对苯二甲酸系共聚酯的 合成及耐热性能研究 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1 31 1 122 126 5 何曼君 陈维教 董西侠 高分子物理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 版社 1990 6 林生兵 姚峰 瞿中凯 低熔点聚酯流变性能研究 J 金山油 化纤 2003 22 3 4 6 18 Research of low melting pointPET chips WANG Hua yin 1 LUOH ai lin2 FENG Huai bing1 1 Yancheng Textile Vocat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