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_第1页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_第2页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_第3页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_第4页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专题布局 1 人类文明出现巨变的时期中国 奴隶社会瓦解与封建社会形成时期雅典 民主政治的沃土2 理性和真理的意识觉醒年代 时代 特征 代表人物 BC6世纪和BC5世纪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他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 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万世师表 一已之力 铸就华夏子民的心理模式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 是我国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 孔庙 孔府 孔林 孔子的故乡 一 孔子其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自学礼乐 从政生涯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 三十岁时建立起自我 四十岁时成为智者 不再迷惑 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 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 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志向专一 执着探索 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对孔子这段言论 你有什么感想 讲学收徒 孔子的出生 一 孔子其人 尼山降圣 生逢乱世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 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 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 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人皆谓之 长人 而异之 史记 据考证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 是宋国的一位大夫 做过大司马 在宫廷内乱中被杀 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 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 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 母亲叫颜征在 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 建立过两次战功 曾任陬邑大夫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 生9女 无子 又娶妾 生一子 取名伯尼 又称孟皮 孟皮脚有毛病 叔梁纥很不满意 于是又娶颜征在 当时叔梁纥已66岁 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 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 今山东曲阜城东南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 故名丘 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 叔梁纥卒 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 施氏为人心术不正 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 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 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 生活艰难 孔子17岁时 孔母颜征在卒 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一年后亓官氏生子 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 孔子感到十分荣幸 给儿子取名为鲤 字伯鱼 1 自学礼乐 15岁 一 孔子其人 2 讲学收徒 30岁 在鲁从政 51岁 一 孔子其人 孔子為魯司寇像 孔子五十一岁时 被任命为中都宰 中都地方的最高长官 只一年时间 就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远近各国听到这消息 都来参观 并且向他请教 第二年 他被升为司空 专管全国建设 不久调任司寇 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 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 以后再也没有为官 管理内政外交胜利改革碰壁失意去鲁 周游列国 一 孔子其人 孔子拜谒老子 孔子虽然很佩服老子 但是他觉得老子的人生哲学似乎太消极了一点 而他自己处世态度是积极的 存心为世人做事 不愿意遁世而独善其身 在齐国的活动 齐景公的顾问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君 臣 父 子各自都要按照应有之道去做 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 孔子周游列国 推行儒家学说 孔子周游列国图 探究问题 1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2 孔子曾非常自信地 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他周游列国是否达到目的 3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的原因 诸侯争霸 崇尚武力 轻视礼仪 晚年献身文教 一 孔子其人 诗经 书影 周礼 书影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 孔子曾整理出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等典籍 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问题 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哪三个方面 各举例说明 一 孔子其人 1 从政 2 教学 3 著述 儒家学派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立的 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时代背景 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 经济上 井田制瓦解 在这以前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这时出现了土地私有 政治上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文化上 私学的兴起 文化下移 逐渐形成了 士 阶层 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目的 通过恢复周礼 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主要内容 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礼 仁 中庸思想 1 礼 的思想 含义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礼的实践方法 克己复礼 正名 于社会 建立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的社会秩序于个人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评价 维护周礼 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 违背历史潮流 体现思想保守 追求统一安定 和谐有序社会 有积极意义 周礼 愛 仁者 人 2 仁 的思想 核心 含义 三层内容 爱自己的亲人 爱他人 统治者实行仁政 方法 表现 对于统治阶级 为政以德 爱惜民力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 尊敬兄长 亲亲为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评价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有进步性 仁爱有等级 爱人 忠恕 民本思想 子曰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 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 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 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 仁和礼的关系如果说 隆礼 是儒学的表层结构的话 那么 贵仁 就是它的思想核心 人而不仁 如礼何 克己复礼 为仁 儒家学说正是以 仁 释 礼 仁 礼 合一 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 再由个体自觉推广至整个社会 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 文化精神的根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例子体现了 仁 3 中庸思想 协调礼和仁的方法 中庸的含义 A 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 能恰到好处 B 达到中庸的做法 和而不同 将各种正确的原则 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 使他们互相补充 互相制约 中庸与仁礼的关系A 要实行仁和礼 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B 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一览众山小 1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 请你说说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3 你认为以上思想内容在当今社会还有意义吗 仁 礼 中庸思想 2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近代社会又有怎样的遭遇 回归现实 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 还有必要提倡它吗 为什么 1 儒家强调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的教育教学思想 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 儒家提倡 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 正身自省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 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 正常 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 仁 德治 民本 思想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5 儒家主张的 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事迹及思想创办私学 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在教育对象上 孔子倡导 有教无类 扩大了教育对象 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 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主动性 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 学习与复习的关系 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 学而优则仕 孔子还善于 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三 古代大教育家 1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使教育从 学在官府 向 学在民间 转变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 教学目的 使学生 成人 言行合乎 忠 信 终成 君子 孔子 教学目的 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 有利于社会发展 但重义轻利 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学而优则仕 又造成长期的官本位思想 三 古代大教育家 3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温故知新 举一反三等 4 教学内容 孔子整理过的 六经 影响 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5 影响 奠定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纵观孔子的一生 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 一部分是通过言传 通过学习古代文献 传授各种技艺 而更多的 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 他的勤奋好学 他对真理 对理想 对完美人格的追求 他的正直 善良 谦虚 有礼 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 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严格要求自己 以身作则 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 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 孔子爱教育 爱学生 诲人不倦 他能平等对待学生 做到教学相长 严格要求自己 以身作则 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孔子的弟子中 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其情感之深 胜于父子兄弟 孔子死后 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 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 为其服丧3年 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 为孔子守坟6年 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 第一位职业教师 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杏坛授业 万世师表 孔子被后世尊为 万世师表 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 孔子的得意门生 四 整理典籍 1 孔子整理了哪些典籍 2 这一活动有何影响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孔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 被追谥 文宣王 清顺治二年 1645年 御定文庙谥号为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十四年 1657年 改称 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学院 ConfuciusInstitute 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2004年11月21日 全球第一所 孔子学院 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截至2007年9月 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 包括孔子学校 孔子课堂 175所 分布在156个国家和地区 到2010年 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亚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 亚洲已有16个国家建有31所孔子学院 位列世界第二 欧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 欧洲所建孔子学院最多 共有41所 分布在19个国家 美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 美洲已建立孔子学院27所 分布在3个国家 非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 非洲已建立孔子学院6所 大洋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 大洋洲已建立孔子学院3所 2004年11月21日 全球第一所 孔子学院 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 9月28日 2007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 在今年的祭孔大典上 还宣布了 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 论语 经典 征集活动结果 选出了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句推荐给北京奥组委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 这五句 论语 经典名句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孤必有邻 礼之用和为贵 2003年10月到2004年2月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 孔子文化展 每天参观人数多达4000人 法国文化部长说到 孔子属于全世界 属于全人类 西方社会兴起了一阵孔子文化热 美国文化部长说 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 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 从久远的年代开始 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 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 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 只晓得求财富 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1981年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 在大成殿门前龙柱下席地而坐 似有所思 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 倾听三千年的回声 后改名为 倾听龙的心声 儒学在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 孔子在日本的影响不亚于在中国本土 例如 儒家的 民本 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 儒家的 义利之辨 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 儒家的 忠孝 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 儒家的 中庸 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等等 韩国尊儒最甚孔子在韩国被尊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 千百年来 韩国每年都举行盛大的 释奠大祭 纪念孔子诞辰 儒学外传的一千多年来 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 臺灣省高雄市孔子廟 五 孔子的历史影响 1 对中国 1 对古代政治影响 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 维护一统 3 对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影响 书本24页 2 对古代文化影响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4 对古代教育的影响 奠定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保持文化的连续性 2 对世界的影响 对亚洲 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汉朝以后 儒家典籍传入越南 朝鲜 日本等国 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 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对西方 欧洲启蒙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借鉴和鼓舞 3 当今 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一九八八年 全球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宣言 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从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 作为风华正茂的学生 作为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可以从孔子及孔子的思想中汲取哪些营养呢 追寻身边的孔子孔子离我们而去二千多年了 但他的思想已化作涓涓细流 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 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我们口头上的许多人生格言 一般人并不追究它的来源 但你若有兴趣去追寻 就会发现 它原来出自孔子之口 请试着收集时下与孔子有关的人生格言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个人修养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学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