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11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13 儿童配镜处方原则 王 清 文 1 近视 对近视同时伴有内斜视的儿童 应在扩瞳验光 基础上 适当减少负球镜片 以最低度数达到最佳 视力为原则处方配镜 近视伴外斜视者 在尽量提高视力的情况下配 足度数或适当过矫 以促进调节和辐辏功能的加 强 从而有利于眼位的恢复 如果条件许可 15度以内的外斜视还可通过过 矫加正位视训练来矫正眼位 可收到较理想效果 斜视角过大者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对真假混合性近视的儿童 应在睫状肌充分麻 痹后检影 矫正其真性部分 配镜以远用为主 对其假性部分仍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验光 以能达到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为原则 予以配镜处 方 处方时切记不能过矫 否则将造成调节痉挛而 引起眼胀 头痛 同时会进一步加深近视 2 远视 对有远视伴有内斜视的患儿 处方时应首先从 矫正眼位考虑 其次才是患儿的视力 如以较低的 度数既能矫正眼位又能保持较好的视力 可以适当 减去一些正镜片的度数 一般情况下是按验光结果 给足配镜的度数 对少数调节功能过强的患儿 甚 至可以过矫 1 00屈光度 尽管患儿因戴过矫镜片 感觉远视力明显降低而不乐意接受 为了矫正眼位 应鼓励他们坚持戴下去 如果戴镜3 6个月 眼位 完全矫正 说明内斜视就是调节性的 若眼位部分矫正 则为部分调节性的 剩余的 内斜视应辅以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如双光眼镜 手 术矫正等戴镜6个月以上而眼位毫无变化者 说明 这种内斜视不是调节因素引起的 应建议患儿尽早 用手术方法矫正眼位 如果进行手术 必须等视力 上升后进行 内斜视患儿远视屈光度完全矫正或过 度矫正的目的 是为了放松调节 恢复眼位 内斜 视一旦全部矫正或大部分控制 就应根据眼位及视 力情况逐渐减少正球镜片度数 否则 将可能因矫 正过度引起调节麻痹而形成外斜视 另一方面 长 期戴全矫镜片也会影响生理性远视的消退 验 光 与 配 镜 学龄前儿童眼球前后轴度稍短 有轻度远视 一般在 2 00 2 50屈光度以内 属正常的生 理现象 一般不需要配镜 随着年龄的增长 眼轴 的伸长 生理性远视可逐渐减少而成为正视 如患儿为中高度远视 应在原扩瞳验光的基础 上 根据视力的情况 一般可减去 2 00屈光度左 右处方配镜 远视伴外斜者 尽管远视度数不高但只要能使 视力提高 就应该将能提高的视力给予绝对远视度 的矫正 总之 应在视力提高的原则上给予最低 度数的镜片矫正 使其尽量使用调节 从而加强集 合 减少轻度 中度以上远视 双眼弱视不管是内斜还是正位 当作充分矫 正 视力相差仅1 2行 可不必施行遮盖 超出3 行 应行全遮盖或不完全遮盖 3 散光 散光有规则与不规则两类 不规则散光不能用 光学眼镜片矫正 可用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 而规 则散光用光学眼镜片矫正即可提高视力 提高视力 的程度取决于散光的程度 两者成反比 一般轻 中度散光的矫正视力往往达正常范围 高度散光就 难以得到良好的矫正视力 尤其是高度远视散光 视远视近均不能依赖调节来看清物像 如在幼儿期 不尽早矫正 视功能的发育受到一定的抑制 等年 龄大了才戴矫正眼镜 矫正视力就更差 往往成 中度弱视 而高度近视散光则好些 虽然视远不清 楚 但近视力还是较好的 视功能还能得到一定 的锻炼 没有完全抑制 矫正视力较高度远视散光 要好 但也应尽早矫正 高度散光矫正得早 不仅 能促进视功能的发育 而且物体变形和空间定位的 误差反应较小 患者能接受的程度较大 且易于适 应 散光配镜有以下原则 无论散光度低或高 千万不可过矫 轴向一定要正确 否则会给患者留 下新的屈光不正 从而带来患者所不能接受的干扰 症状 在不影响视力或消除症状的情况下 散光宜 作低度矫正 尤其是散光度数较高 轴向不在正轴 间错位消失 但是双眼都带来了未矫正的新散光 度数大致为0 50DC 此时需要试一下 完全矫正散 光度数后 下降0 50DC时 效果如何 R 1 50DC 55 1 0 L 1 75DC 150 1 0 此时又出现空间错位感 如果没有空间错位 感 可以单减散光度数 不作偏轴处理 最后的 处方就是 R 1 75DC 50 1 0 L 2 00DC 145 1 0 Optometry Glasses Fitting 114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1 2011 1 病例 某患者 男 民兵营长 48岁 主诉原镜看近 不清晰 容易疲劳 易不自主地流泪 打靶脱靶 率高 2 诊断 检测原镜R 4 00DS L 5 00DS 光学中 心距离70mm 双眼PH都是15mm 远矫正视力R 0 4 L 1 0 近处40cm矫正视力R 0 25 L 0 4 客 观 检 测 R 2 7 5 DS L 5 5 0 DS R P D29 5m m L P D33m m 综合测试屈光度为 R 2 00DS VCC1 0 L 5 00DS VCC1 0 ADD 1 75DS 近矫正视力0 8 症状1 看近不清晰 从调节功能上分析是由于患者有老视现象并 且右眼过矫所引起 右眼远用 远用为5m以外 由于过矫造成人为远视 所需要2D的调节 左眼 远用无需调节 近用右眼过矫2D加老视1 75D所需 3 75D调节 左眼1 75D老视 上述原因是引起看 近不清的主要因素 症状2 容易疲劳 原因1 如图1所示 右眼过矫 2 00D造成人 为的远视 看远引起调节 看近过矫 2 00D合并 1 75D老视引起过度调节 由于右眼长期处于过度 调节状态 而且左右眼看近 看远调节不平衡 所 以眼睛容易疲劳 原因2 由于原镜光学中心偏离视轴 引起水 平和垂直位置都产生比较大的棱镜效应 为了达到 双眼视 双眼必须付出更多的集合力才能达到满意 的效果 尤其是看近更为突出 由于眼外直肌一直 处于紧张状态下 所以眼睛很容易感觉疲劳 症状3 打靶脱靶率高 由于眼睛视轴偏离光学中心 如图2所示 右 眼原镜光学中心35mm 实际瞳距29 5mm 水平 互差5 5mm 左眼原镜光学中心35mm 实际瞳距 33mm 水平互差2mm 同时原镜双眼光学中心PH 为15mm 实际PH为23mm 棱镜效应计算公式 D H mm 10 产生的棱镜效应度数 D 透镜的屈光度 H 偏离光心的毫米数 棱镜底的朝向以字母代替 BI为底朝内 BO为 底朝外 BU为底朝上 BD为底朝下 如图中所示右眼水平位棱镜效应计算 4 5 5 10 BI2 2 右眼垂直位棱镜效应计算 4 8 10 图2 双眼透过镜片1m远水平物像移位现象 1m 移位 厘米 2 2 移位 厘米 1 左眼适度矫正成 像在视网膜上 右眼过矫2D成 像在视网膜后 图1 双眼平行光线进入眼球成像示意图 浅析错误配镜佩戴不适的原因 吴华胜 文 径间者 矫正应有所保留 充分矫正将会使病人感 到物像的大小和形状非本来面貌 而有所变形者造 成空间定位的误差 往往远视散光者比近视散光者 的这种干扰症状更重 如果散光度数低于 0 50DC 且近视散光轴在 180度 远视散光轴在90度 只要不产生眼肌疲劳 也可不配 如果散光度数过大 实在难以接受 可 适当减少 等适应后再分次给足 无论是内斜视 外斜视 还是正位眼 对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莫拐免渡河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密卷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包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检测卷讲解【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綦江区东林街道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课件-土地利用与建设规范》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2024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真题含答案
- GB/T 12008.7-2025塑料聚氨酯生产用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碱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2025年湖南韶山红旅教育培训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件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 社区用房使用协议书
- 麻醉术前评估制度
- 2025-2030中国茶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