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 乘法分配率教学设计 淮阴区袁集中心小学 郑姝珏(本教案获市级一等奖)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455页。 内容简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算律的有关知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这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率奠定了基础。本课时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交流出现的两种算法,把两个式子写成一个等式,通过比较,发现等号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接着让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概括它们蕴含的共同规律,并用字母式子表示,从而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通过计算说理,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数学方法学习知识,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54 25 1258 3023 933 680+120= 356 1254 2、(1)(34+6)9 310+107 (2)125698 25654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学习埋下伏笔】 师引导:(1)口算算式的结果,用文字叙述每一组算式的意思 (2)表达口算过程 1 在学生口答(2)讲到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的基础上导入:“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应用它们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 【设计意图:这样安排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展开 1、激情导入 师:六一儿童节就快到了,袁集小学四年级的全体师生准备买一些衣服作为礼物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做回小会计帮老师算一算需要花多少钱吗?(课件出示商店场景)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2、探究新知,掌握规律 (1)教师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买夹克衫用去多少元?买裤子用去多少元?买5套衣服一共用去多少元?夹克衫比裤子贵多少元?)【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选择买5套衣服一共多少元?或夹克衫比裤子贵多少元?(其他一步计算的问题随机口答解决)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出“买5套衣服一共多少元”需要哪些条件呢?你们可以帮助郑老师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吗? 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解答, 然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每一步都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列式解答,完成后汇报解法和想法。 A: 655+455 B: (65+45)5 =325+225 =1105 =550(元) =550(元) 师:第一种方法是先求什么的?再求什么的?(先求5件夹克衫要多少钱,再求5条裤子要多少钱,然后把两次的结果合在一起。)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什么的?再求什么的?(先求一套衣服要多少钱,再求出5套衣服要多少钱。) 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又什么发现?(随机评价“原来变和不变可以如此和谐的溶于一道算式中”) 师:结合实际你能说说为什么左边的算式会和右边的算式相等吗?(小组轻轻的讨论) (3)这两个算式能写成等式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要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算式算出的得数都表示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钱,应该相等;两个算式都等于550,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 2 课件出示:(65+45)5=(65)(5)+(45)(5)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交流,通过合作发现知识规律,并进行归纳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探究品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举例探究师: 像这样的情况,是偶然巧合还是有其中的规律呢?你能举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来验证一下吗?学生举例,算出得数,如果相等,用等式表示出每组算式的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计算规律,再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进一步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严谨 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自己写,自己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挑选几组板书: (80+50)5805+505 (25+50)4=254+504 (4+8)125=4125+8125 (73+27)4=734+274 2、体验感悟 (1)师:大家举了很多例子,能说得完吗?看来情况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巧合,而是有其中内在的规律的,小声地读一读这些算式,看看这中间隐藏着什么规律呢?请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规律?(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2)小组讨论交流: 有的可能用文字表示:(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丙数+乙数丙数;也有的可能画图表示:(+)=+;还可能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探究的规律表达出来,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全班交流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规律表达清楚。 结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把两个积相加(注:多找几个学生回答) (3)如果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这个等式怎么写?结合文字说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也可以写成c(a+b)= ca + cb 介绍一种记忆方法:a代表爸爸,b代表妈妈,c代表我,代表爱。即: (a b)c a c b c 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3 或 C(a b) c a c b 我爱爸爸和妈妈,也就是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乘法分配率。教师板书:乘法分配率。 第二个问题“夹克衫比裤子贵多少元?”能求出来吗? (1) 生独立完成 (2) 汇报 (3) 师指着减法算式:是不是也符合这个规律,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怎样补充规律?得出: (ab)c=acbc 引导反思:这里的a、b、c表示上面等式中的哪些数?还能表示哪些数?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分配律的算理,使得抽象的运算定律不再难理解其实学生很早以前就接触过分配律,在观察、比较中感知分配律的外在变化规律,最后通过举例验证从乘法的意义角度进一步理解算理,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同时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及时对规律进行拓展。】 1、同桌对口令(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一生说出一边的算式,另一生说出另一边边相应的算式)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形式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学生乐于参与。针对分配律的左右算式的变化规律设计的练习,强化对规律“外形”的感知掌握】 三、总结 目标检测 1、填空 458+455表示( )个( )加上( )个( ),一共是( + )个( ) 458-455表示( )个( )减去( )个( ),一共是( - )个( ) 240(a+b)可以看成是( )个240加上( )个450的和。 【设计意图:针对分配律的理解安排的专项练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42+35)2=42+35 2712+4312=(27+) 1526+1514= () 72(30+6)= 4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两种形式,使学生都能顺利变化,做完填空后让学生试着再进一步口算结果,让学生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为下面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作好铺垫。】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 (28+16)7 287+167 1539+4539 (15+45)39 74(20+1) 7420+74 4050+5090 40(50+90) 学生自己判断?师:你是怎样判断的?你能说说第三组两道算式为什么是相等的吗?(把74看成741)第四组的两道算式为什么不相等。怎样改一下能使它们相等? 4、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如下图)的周长,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26米 64米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是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插漏补缺。】 5、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实践活动: 先在前两题的里填上或=,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再在最后一题的 里填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板演。(64+26)2 642合适的数。 + 262 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这两种方法也是乘法分配率的运用。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算一算,比一比,每组中哪一题的计算比较9999199100100 简便。 99910001000 9991999(1)648+368 (2)2517+253 999919999= 9999 (64+36)8 25(17+3)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率 A: 655+455 B: (65+45)5 =325+225 =1105 =550(元) =5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专项训练:书面表达(含答案解析)-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光子雷达系统信号处理实时性分析考核试卷
- 智能化生产线的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考核试卷
- 社交媒体对专业学习态度的影响考核试卷
- 美容仪器召回风险评估模型考核试卷
- 化学反应速率(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卷版)
- 集合中的新定义 重点练-2026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
-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知识产权巩固
-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测试物理试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网络培训考试答案
- 2025年度辽宁省养老护理员资格考试技师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社工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 推拿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 碧桂园工程技术管理方案
- 时间管理课件下载
- 让营养与健康同行-科学月子餐服务方案
- 工资管理课件
- 电商客服培训 课件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