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doc_第1页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doc_第2页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doc_第3页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黎岚1.背景介绍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音乐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提出“天赋人权”,反对专制、暴政。其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当时欧洲大陆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大量的民主思想诞生,以启蒙运动的英法德为代表,主张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到广泛传播,英国和荷兰先后开展了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的国家,前人伏尔泰从中借鉴要求实现开明君主,但这种民主思想似乎并不适合封建势力强大的像法国这样的封建农业国.思想家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其中就以卢梭为代表人物有人说,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的确,它探讨了政治权利的原理,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正如它的最大优势,它非常及时地提供了一种政治模型,并在历史进程之中满足了革命的理论诉求,在全球实现其主张。这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2.内容简介第一章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即“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接下来各章都是论述社会的,他指出家庭是唯一自然的社会,维护自身的生存是人性的首要法则。强力并不构成权利,不能迫使人民服从。他认为“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因为人类碰到了不利生存的障碍,需要在维护自身的同时,聚集全体的力量,这就需要每个人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而且作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时人类丧失了天然的自由,获得了社会的自由。第二卷的12章,论述的是主权、法律和人民。卢梭认为众意和公意是有区别的,众意是个别意志的总和,着眼于私人利益,公意着眼于公共利益,永远是公正的,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因而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和不可分割的。他认为要把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就需要有法律和约定,而法律只能是公意的行为。卢梭把立法权看作是人民主权的主要形式,因而法律是应该由服从法律的人民来制定的。第三卷包括18章,论述的是政府的体制。卢梭首先对政府这一概念的含义作了说明,他认为“政府就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所建立的一个中间体,以便两者得以相互结合,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护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政府能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国君制。这三种政府形式或者至少前两种形式是或多或少能变动的。因为民主制能包括全体人民,也能缩小到人民的半数,而贵族制则可以由人民的半数缩小到极少数的人。即使是国君制,有时也能在父子之间或弟兄之间或其他人之间分成几部分,至于哪种形式的政府最好,他认为每一种形式的政府都能在某种情况下成为最好的政府,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成为最坏的政府。他坚决反对贵族制和国君制,主张民主共和制,不过他又认为真正的民主制是从来不曾有过、也永远不会有的。第四卷包括9章,论述与选举有关的制度。他认为既然每一个人生来是自由的,而且是自己的主人,因此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寻找借口,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条件下奴役别人。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剥夺公民的投票权。卢梭介绍了罗马的人民大会,论述了罗马选举平民担任的保民官制、在紧急情况下采用的独裁制和从退职的执政官中选出的监察官制,最后论述了公民宗教。他认为公民的宗教服从本国的神及其教义,把对神明的崇拜与对法律的热爱结合在一起,君主就是教主,因而这种宗教全是谬误和谎话,是欺骗人民的空洞仪式。三:问题探究1.为什么认为卢梭是极权主义的鼻祖?极权主义是用来描述一个社会有着绝对权威并用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国家之政治制度。那么卢梭为何会与极权主义有关系呢?在论财产权这一章中提到“集体的每个成员,在集体形成的那一瞬间,便把当时实际情况下所存在的自己他本身和他的全部力量,而他所享有的财富也构成了其中的一部分献给了集体。”1在谈到土地的确认时,土地如何变成公共的土地?主权权力如何从臣民本身扩大到臣民所占有的土地,实现既是对于实物的而同时又是人身的权利?国王们由波斯人的王到法兰西王等这种称呼的改变,使他们既领有土地,又同时领有土地2.如何论述自由?卢梭认为,自由分为三种:天然的、社会的和道德的自由。天然状态下,自然人服从自然法,但是自然人智力低下,理性尚未生发出来,缺乏自我意识听凭情感行事。这种自由并不等于自主,更谈不上自我认识,他们的自由特指基于没有私人占有制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平等状态。社会状态下人自身的理性得到发展和不断完善,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政治、经济乃至精神的不平等,强烈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废除因受骗上当而被迫签订的社会契约,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契约,新的社会契约使得一个抽象的公共意志凌驾于个人意志之上,公意体现为法律,人们遵守法律,第一次自觉地承担起了义务,享受着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社会自由使人成为国家的主人,却远未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只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2卢梭把人自己立法而建立的道德律称为良心。他认为良心是一切善行、正义、美德的根本来源,而欲念是一切恶行的根源。人只有与本性里的恶欲相区分,运用理性去认识善,听从良心的指导去行善,才能肩负自己对人类所负的道德责任。从此,人成了自己行为的主人,要为行为后果、价值和影响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上帝、教会、僧侣、礼拜不再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决定者,真正的心就是神灵的真正的殿堂,人类道德行为的根据被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作为道德、信仰权威的宗教不再享有绝对的权利,信仰成了个人私有的情感和信念,人因做了国家的主人其行为具有正义性,因做了自己的主人其行为具有道德性,这是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由此可见,道德自由是社会自由的继续深化和完成。3.如何论述公意?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并未给“公意”下一个确定的定义。对公意的论述也散落于全书的不同角落。在卢梭眼中,公意是一个完美的概念,“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归依。”3 “公意若要真正成为公意,就应该在他的目的上以及在他的本质上都同样的是公意。”4可见,公意的本质并非如其字面上体现出的含义,也就是说“所有人或大多数人同意”这个数量标准并不是公意的本质所在,公意的本质属性是公共利益。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是不可以转让,不可分割的.主权由共同利益所决定和约束,借着法律而行动.法律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意的行为.事实上,纵使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点上相互一致并不是不可能的,然而至少这种一致若要经常而持久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个别意志由于它的本性就总是倾向于偏私,而公意总是趋向于平等。5虽然公意总是对的,但是它并非总是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因此也并非总能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于是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然而立法者本身并没有权力,他们只是指导者.他们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议,只有人民自己(或者说主权者、公意)才有权设立法律.若要很好地表达公意,最重要的是国家间不能有派系的存在,这样每个公民表达的是自己的意见,如果有了派系的话,那么就必须增加它们的数目并防止它们之间的不平等。6正如个别意志不能代表公意一样,公意当其具有个别的目标时,也就轮到它自己变了质也就不能再作为公意来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做出判断了。7那么是什么使意志得以公意化呢?相比说是投票的数目,不如说是把人们结合在一起的公共利益,因为在这个制度中,每个人都必然地要服从他所加之于别人的条件。所以社会公约就会在公民之间确立出一种平等,这样大家就都会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享有同样的权力。这个约定也是一种合法的、平等的、稳固的约定。4.如何理解连比例?政府是臣民和主权者之间所建立的一个中间体,因此在政府中就可以发现中间力量,这些中间力量的比率就构成全体对全体的比率,也就是主权者对国家的比率。用一个连比例中首尾两项的比率来表示主权者对国家的比率,而连比例的比例中项便是政府。8政府从主权者那里接受对人民发布的一切命令,为了使国家处于一个很好的平衡状态,就必须全盘考虑。因此,政府体制也不是单一的,随着国家的不同,也可以拥有各种性质不同的政府。注释:1. 何兆武: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2页2. 何兆武: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2页3. 何兆武: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第54页4. 何兆武: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