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布线(接线)规范.doc_第1页
电工布线(接线)规范.doc_第2页
电工布线(接线)规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电工布线(接线)规范一、 配电柜内元件的电路安装:1、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2、 检查产品型号、元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若发现图纸有不明或者错误之处应报知组长或与设计人员沟通。3、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4、 必须按图纸安装(如果有图纸)。5、 元器件组装的顺序应以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6、 同一型号元器件应保证组装一致性。二、 二次回路布线:1、 控制线采用U型端子或欧规插入端子,且同一端子台接线不能超过两个端子。欧规插入或端子只能配一个端子。2、 配线以一线到底方式,不可断线连接。3、 电源线、接地线需用0.5mm2以上电线。4、 线色管理:DC电源:负极用蓝色线,正极用棕色(或黄色)线;主电路回路:R相黄色、S相绿色、T相红色、零线蓝色、接地线PE黄绿相间或黑色。内部各芯线不限但须有线号。上述线材均采用铜线。5、 线束应衡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洁美光,同一单元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6、 二次线不得以母线相间穿过。三、 柜外布线(现场布线)1、 应尽量多用中间接线盒以减少航空插头的数量,但应注意:不同电压等级的线不能在同一空走电缆上。2、 地上走线应放置电缆桥架(厚度位2mm),并附带扣式盖子,桥架应可靠接地。3、 制作航空插头时,各针线焊接应牢固可靠。航空插头母座处应打印贴纸标示,连接处部电缆的公头处应用扎带固定标示牌对应标示。4、 机器本体上使用的线槽,金属软管等须以固定夹固定,不可采用粘附的方式。5、 检知元件(如:光电开关、电磁阀等)如采用快速接头(如公母插)连接,则元件侧采用公接头,控制侧采用母接头。6、 中间接线盒及机器人控制柜出入线口应使用固定头或护套密封防尘。7、 各操作盘、手控盒上的名牌应端正整齐,整体大小一致。8、 电机电缆应独立与其它电缆走线。松下私服电机编码器线与电机线走线应分开至少300mm。捅死避免电机电路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为有效抑制电磁波辐射盒传导。变频器的电机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9、 控制电缆尽量使用屏蔽电缆,模拟信号(数字脉冲信号)的传输线应使用双绞屏蔽线(如上海江通6*0.2mm2或金子电线)。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两端接地,避免使用长电缆(不超过20米)。10、 拖链走线应尽量采用拖链专用高柔性电缆,拖链内各线管不可扎在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