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明代社会绪论l 背景: 一:明代政治专制独裁 1.大兴党狱,雄猜好杀诛戮功臣; 2.八股取士,千篇一律,钳制士人; 3.宦官专权,锦衣、厂卫特务统治; 二:明代经济商业经济繁荣:文人市民化 1.景德镇万余人从事陶业; 2.苏州“比户皆工织造,转贸四方”; 3.文人兼职从商:凌濛初、陈云龙等兼营印刷业; 4.很多著名文人均出身商家:屠隆、唐寅、顾宪成等三:社会思潮理学失控 心学兴起 1.王守仁(阳明先生)倡导心学 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 2.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 3.李贽(卓吾):主张“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4.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四: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 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 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到来:四大奇书与“临川四梦”; 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情有者理必无 B清晰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 C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 D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l 八股文格式(歇后语)千篇一律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写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内容限制从洪武到永乐年间,经义考试的思想标准已由官方明确规定下来,那就是四书五经大全,由礼部刊行天下。字数限制l 王学左派即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之平等;李贽(卓吾):童心说A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答耿中丞)B提出童心说:童心即真心。他认为,童心,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了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了真人;C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主张“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是谓“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是有主情如牡丹亭紫钗梦,厌世如邯郸梦南柯梦之作;泰州学派师承:王艮徐樾颜均罗汝芳汤显祖l 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俗文学的发展及特点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 李梦阳:西厢记与离骚并列; 徐渭曲序 唐顺之等人:水浒传与史记并称; 李开先词谑 李贽:又将“西厢记”“水浒传”“史记”等相并列; 周晖金陵琐事卷一冯梦龙:“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叙山歌)这些言论,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为小说、戏曲、民间歌谣等俗文学争文学地位的高潮;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的到来:一是: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体裁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社会对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清晰地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二是:俗文学兴盛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戏曲在元代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明代戏曲主要是传奇,经典之作:汤显祖的“临川四梦”;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与肯定自我、弘扬个性的思想相一致,明代文学家甚至将情感作为品评作品美学意义的社会功能准则;B.清晰认识文学“虚”“实”关系;如谢肇淛云: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C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三国演义,类型化人物: 刘 备:仁君;似伪 诸葛亮:智绝;似妖 关 羽:义绝;似神D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语言的通俗易懂,对一部作品的流传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水浒传金瓶梅很多方言、俗语;结论:雅文学于俗文学相互交融、互动是为一种常态,雅文学的俗化,俗文学的雅化,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双向互动态势。三国演义l 三国演义开创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l 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使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且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唯一形式。l 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1)艺术特征:情节连贯、故事完整,叙事角度基本上是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2)形式特征:散韵结合方式;(全书或开场、收尾、文中,也多用诗词、鼓词等) 三国开篇:明代杨慎临江仙3) 叙事特征:注意说与听的关系;开头多用“入话”,即“楔子”,起到陪衬正文故事内容的作用;同时有着说话痕迹,如“话说”“且说”等叙事语言;最后卖关子、吊胃口的结尾。l 元代的三国故事流传的形式主要是:三国戏和三国志平话;主要贡献:文学作品中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明确,人物性格基本形成,以及小说框架逐步定型;l 三国志演义“四大奇书第一种”l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一)官修史书的帝魏、帝蜀之争 1.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为正统 2.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蜀为正统 3.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魏国为正统观点矛盾:一方面肯定陈寿的“帝魏”观点;但是在人物评价上却肯定刘备 之“仁道” 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尊曹魏为正统; 5.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尊蜀汉为正统;(二)民间拥刘思想痴心不改l 小结:拥刘反曹思想文化内涵“拥刘反曹”的观念是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形成的,它积淀了普通百姓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拥刘反曹”就是尊崇仁政、贬斥暴政,尊崇忠义、贬斥奸诈,这也反映了人民对明君贤臣的向往,对残君暴君的憎恶。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倾向。l 拥刘反曹思想表现:(一)语言称谓上:感情色彩鲜明(二)结构安排上:蜀汉着墨最多(三)内容叙事上:歌颂仁政; 其一:仁政君民关系 其二:待 人君臣关系l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l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l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结合七实三虚(一)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关系论证史实与虚构的关系处理是历史演义小说面临的首要问题 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都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 三分虚构:则是在人物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三分虚构”之艺术技巧:1.妙笔生花,善于铺叙2.于史无征、采用传说3.本末倒置,改变史实4.张冠李戴、移花接木5.细心穿插、巧于构思二:宏伟壮阔之艺术结构1.五条线索交错并行:东汉灭亡为引线,西晋统一为终局;中间魏、蜀、吴三线的兴衰是主线;2.在魏蜀吴三条线索中,又以魏、蜀两国的矛盾斗争为主干;魏蜀以蜀汉为重点;蜀汉以诸葛亮为中心;3.在具体的情节安排上,作者又兼用倒叙,铺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叙事手法; 三、特征化的人物形象 特征化艺术典型的特点:1. 单一性:指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夸大其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脸谱化;)2. 稳定性:指人物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基本稳定不变,处于静穆状态;(主要性格特征基本不变,程式化;) 特征化性格塑造的艺术手法:1.出场定型,犹如脸谱性格特征较单纯、稳定;2.反复皴染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3.善用传奇故事、生动细节突出性格特征;4.善用对比、烘托手法;四:全景式的战争描写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l 本章思考题:.章回体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的特征;.怎样理解三国演义世代累积型的小说;.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评价刘、关、诸葛、曹操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虚实;人物;结构;战争;语言)水浒传l 如何理解宋江的“忠义”其一:宋江的出身、为人、行世1. 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学儒;2. 为人:结交好汉;3. 行世:以忠义求进取;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为了锦绣前程,时以封建道德准绳,事事以封建秩序为尺度,绝不越雷池半步其二:宋江上山“曲线图忠义” 上山之前:逼上梁山:梁山之上: 招安(下山)之后:最后的晚宴;迫不得已走一一条曲线救国的忠义之路:暂时委身梁山,以图日后全其“忠义”之志其三: 宋江的“忠义” 义胆包天 忠肝盖地l 小结:宋江之“忠义”结局:宋江因官逼民反,求生不得,为实现其“忠义进取”之志,遂而投奔梁山,惟求“暂借水泊,权时避难”,为日后朝廷招安,求得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而虽死无憾。因此,宋江的人生是追求忠义的人生,而追求忠义的人生也必将是悲剧的结局;l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1 人物形象的塑造1. 人物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2. 对比中凸现人物的个性差异 同是军官, 林冲的软弱性,杨志的奴才性,鲁智深的反抗性。3. 通过行动来刻划人物 武松:勇猛、机警,通过打虎、杀嫂,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行动来充分展现的。4. 注重细节描写,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2、 完整富于变化的艺术结构水浒传上半部分以人物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件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46)1. 前七十一回主要采用单线连环勾锁结构方式。2. 从七十二回到八十二回为一大过渡,由聚义过渡到招安。其以时间为顺序,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直至接受招安;3. 八十二回之后主要采用板块式结构方式 。即征辽、征方腊,征田虎、王庆,各自独立,自成板块。 三. 语言特色1. 叙述语言 通俗易懂,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2.人物语言: 高度个性化 充满了生活气息l 金 瓶 梅书名由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l 西门庆的人生哲学:“就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好货贪财,好色,逐权1. 破落财主,开药铺(西门大郎)浮浪子弟2. 近来发迹,交通官吏。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包揽词讼;娶了李娇儿3. 聚敛钱财 与官员平起平坐。娶了孟玉楼,又谋取李瓶儿。4. 党争牵连 金钱疏难。摇身一变贾廉,西门庆可以享受落难中亲家的家财了5. 另觅靠山 谋求官身6. 以钱易权 横征暴敛7. 认官为父 高官厚禄8. 富贵逼人 纵欲身亡l 金瓶梅的审美艺术 白话长篇小说里程碑1、 题材转变:变奇为常,从神到人金瓶梅的题材不再是朝代更替、英雄征战、神魔斗法,而是转向世俗社会,琐碎家事。2、 审美取向变异:由美到丑金瓶梅中几乎没有一个正面人物,作者以生活中的丑作为题材,怀着对丑恶现实的强烈憎恶之情,将生活中的丑进行提炼、挖掘,并加以概括,从而上升为艺术的美3、 性格化人物塑造:立体化、多色调1、 淡化故事情节,注重刻画人物2、 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写人4、 结构艺术:从线性结构到网状结构以前长篇,都从“说话”演变而来,其结构多是一个个故事贯穿起来的线性结构。金以西门庆及其家庭为主线,金、瓶、梅等故事单线又都与家庭纠葛相连。五:语言艺术:变雅为俗,多用市井语金瓶梅几乎不加修饰地展现市民生活原生态,故多用民间市井语、家常口头语。汤显祖牡丹亭l 临川四梦:又名“玉茗堂四梦”,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四部传奇剧作,分别是描写才子佳人的牡丹亭紫钗记,描写政治仕宦的邯郸记与南柯记,四部传奇中都有神灵感梦的情节,故总名“临川四梦”。l 明传奇两大流派:(吴江人)沈璟吴江派格律派:注重音律,忽视文采(临川人)汤显祖临川派文采派:注重文采,忽视韵律l 杜丽娘形象特点:受限于身分与教养,却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苦于幽闺,乐于梦境;因情而死,为情再生;捍卫爱情,勇于争取l 牡丹亭揭露了世俗礼法、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欲”漠视情感、压抑人性的问题,但事实上人类的情感是自由勃发,不可扼抑的。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表现出人们对情感认知、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为实现理想的坚定奋斗,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l 牡丹亭思想的深刻性:牡丹亭中所表达的“情”,绝不仅仅是杜丽娘、柳梦梅两位青年之间的这段爱情故事而已。汤显祖通过此剧是讴歌人本性中所具有的真实感情,揭示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的真实感“情”与维护社会伦理纲常的“理”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明代诗文l 明初期:台阁体: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仪茶陵派:李东阳为代表l 明中期:唐宋派:归有光、茅坤、唐顺之、王慎中l 晚明:李贽:童心说公安派:(湖北)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l 刘基郁离子寓言散文其一,现实性、批判性强。其二,构思巧妙、寓意深刻。l 高启青丘子歌七言歌行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生活志趣,而且描写了自己从事诗歌创作时的精神状态。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徐贲、张羽l “台阁体”名词明初诗坛上出现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三杨”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都先后官至馆阁大学士。所作诗歌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作品,大量写应制、颂圣或应酬、题赠的诗歌。号称词气安闲,雍容典雅,其实陈陈相因,极度平庸乏味。l 名词“前七子”是指明代中期出现的一个诗文派别,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还有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共七人。诗文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创作上反对台阁体的一味粉饰太平,而表现出复古的倾向。但由于过分重视古人的法度格调,也影响了作者情感的自由流露。l 名词“后七子”明中叶继前七子之后出现的诗文流派,代表人物是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以及徐中行,宗臣、梁有誉、谢榛、吴国伦七人。仍然高举复古主张,上承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以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否定了汉以后的全部文章。文论主张走向了一种极端。l 名词“唐宋派”明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为代表的作家,反对前七子“文必秦汉”的文学观,标举唐宋古文,故称为唐宋派。l “童心说”:是晚明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童心”,即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A他认为文学作品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B而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去假存真,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C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l 名词:公安派明代后期的诗文流派。代表人物是湖北公安人袁宗道、宏道、中道三兄弟。诗文思想受李贽影响,反对前、后七子以及唐宋派的复古倾向,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对清代性灵派思想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l 名词:竟陵派钟惺、谭元春为代表。钟、谭均为湖北竟陵人,故名竟陵派。竟陵派在反对摹古,推崇性灵,表现自我等方面,与公安派是基本一致的;另一方面,又不满公安派末流的空疏肤浅,力图另辟蹊径,倡导用“幽深孤峭”的风格来表现“幽情单绪”。 在创作上他们刻意求新求奇,喜用怪字险韵,处处表现出作者的孤寂情怀和远离现实的冷漠,形成一种冷僻苦涩的文风。l 几复社:继晚明江南士大夫政治团体东林党后,明末江南地区一些文人组织相继崛起。崇祯初年,太仓人张溥、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与此同时,松江人陈子龙和同邑夏允彝、徐孚远等创建几社,与复社彼此呼应。明代杂剧l 录鬼簿续编:它是继元代钟嗣成录鬼簿之后,记载元明之际杂剧作家作品史料的著作。l 杂剧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语出郦道元水经注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l 四声猿思想意蕴与艺术品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中国主要贸易伙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中医药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龙岩学院《植物显微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学院《猪病专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人员招聘真题
- 2024年甘肃省工会系统招聘工会工作者考试真题
- 湖南工学院《世界通史(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居住建筑设备工程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健身健美4》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氧气安全培训课件
- 常见意外伤害的救治与护理
- 餐饮店食品经营操作流程4篇
- 肺保护通气策略
- 库房卫生打扫管理制度
- 塑胶料品质协议书
- 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 《慢性乙肝治疗策略》课件
-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
- 学校食堂奖惩管理制度
- 秋季中医养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