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最好的神农架景区简介.doc_第1页
最全最好的神农架景区简介.doc_第2页
最全最好的神农架景区简介.doc_第3页
最全最好的神农架景区简介.doc_第4页
最全最好的神农架景区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神农架景区简介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镇乡和个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万人。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顶风景区为国家级自然核心保护区,区内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区内以原始洪荒特点著称,高山草甸绵延千里,箭竹林遮天蔽日,高山石林突兀阴森,冷杉刺破苍天,杜鵑争艳夺目,更有众多珍禽猛兽出没其间,自然造化之地形迷宫,光怪陆离,给这一方天空披上浓厚的神秘之纱。神农顶风景区总面积约883.6平方公里,是以保存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为背景,以生态多样性为特点主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是神农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 4个水系。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世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菌类730多种,地衣190多种,蕨类29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430多种,加上苔藓类可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神农架茫茫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条件,原始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也使神农架享有了“绿色明珠”、“天然动植物园”、“生物避难所”、“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清凉王国”等等众多美誉。神农架林区主要景点景区简介一、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保):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建于1982年,总面积70467公顷,森林覆盖率96%。境内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素有“华中屋脊”之称。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保护区广达70,467公顷的地域内林海苍茫,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有维管束植物3,400余种,其中珙桐等26种珍稀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区内的兽类、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动物共493种;其中金丝猴等73种珍稀动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处于我国西部高山区向东部丘陵平原区过渡和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的交叉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这里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保存着完整的生态系统,成为中国东、南、西、北动植物区系的荟萃地,素有“物种基因库”、“濒危动植物避难所”之美誉,是研究生物物种多样性、典型性以及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理想场所,极具科研和保护价值。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又是地质博物馆,不但有喀斯特地貌和古冰川侵蚀遗迹,还能在崇山峻岭中找到地球历次造山运动的痕迹:有元古纪、震旦纪的标准地质剖面,有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石化群。境内的山峰、峡谷高低悬殊,最高峰神农顶海拔为3105.4米,为华中第一峰;最低点的石柱河谷海拔只398米,高差竟达2,700余米,是最具特点的地质地貌景观汇集地。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又是举世闻名的神秘地带,世界科学界极为关注的未解自然之谜不计其数。“白化动物”出没无常,“奇异动物”时隐时现,已成为世界人形动物的科考基地,倍受中外探险猎奇者的青睐。这里不愧为人间奇境,有高山幽谷,有溪水潺潺,有珍禽异兽,有鸟语花香因此,音乐家在这里能感悟微风、溪水与小鸟合唱的天籁美旋;艺术家又把“ 神农架 ”当作诗画的渊源,其笔墨难写其秀,丹青难画其魂!而科学家又把它当成探索未知的宝地,这里有着解不完的自然之谜神农顶主要景点的介绍板壁岩:板壁岩拥有雄奇的古林景观和秀美的亚高山自然风光,步道两帝,竹林苍翠,杜鹃摇红,草甸如绒,峭似板壁的嵯峨怪石千姿百态。此处因多次发现疑似野人毛发、踪迹而备受关注。石林,你能感知神农架的神奇、神秘。瞭望塔:瞭望塔建于1985年,塔高18.2米,海拔2898米,步游小道721米,是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建筑物。瞭望塔最初建立时是用于森林防火及病虫害监测,它在森林防火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登临塔顶,神农架山形水势尽收眼底。西面群山叠嶂,茫茫苍苍,是秦巴山脉,东面对着神农顶,与大小神农呈鼎立状,由西方向的神农架山脉构成了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了瞭望塔旁冷杉茂密,黛黑苍翠,绿草如茵,神农香菊杂生其间,幽雅清香,瞭望塔位置居高临下,蔚为壮观,若晨昏夜暮,雾海茫茫,似大海中灯塔,更加崔嵬可爱。风景垭:原名巴东垭,风景垭在神农架主峰西侧(距松柏镇117公里、木鱼镇30公里),最高处海拔2950米,有“神农第一顶”之誉。该处的景观特色就是峰奇谷秀,站在垭口极目四眺,只见山峦起伏,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丽。风景垭下的板桥河谷深万丈,满底琅岈,风姿各异,四周岩壁如切似削。遍布冷杉如裘(qiu)似衾(qin),更加上气象瞬变,神韵竞奇,将这风景垭的风光齐聚一体。 大龙潭金丝猴保护与研究基地: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漂亮和最珍贵的动物之一。神农架金丝猴是我国分布最东端的金丝猴,是全国金丝猴种群中数量最少、遗传多样性最低、最具研究和保护价值的物种。大龙潭海拔2300米,是神农架金丝猴自然栖息地之一。大龙潭金猴保护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主要任务是对金丝猴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种群的变化趋势,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地成立后,在多年研究金丝猴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数量最少(105只)、结构合理(由8个家庭和1个全雄单元组成的小种群)的群体进行长期跟踪研究。2005年冬季,神农架金丝猴人工补食试验取得成功,进一步融洽了人与金丝猴的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人类可与金丝猴进行亲密接触,“融入”金丝猴社会内部。通过全天候对金丝猴野外食物物种、日常活动规律、社会活动等的系统观察记录,发现了部分前人在野外金丝猴研究中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建立了金丝猴越冬食物补充机制,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实现人与猴的和谐共处,为国际、国内金丝猴研究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二、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神农架国家级大九湖湿地公园位于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乡境内,占地面积5083.5平方千米,其中,大九湖国土面积3978平方千米;小九湖国土面积1105.5平方千米。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迄今为止批准的第一个亚高山湿地公园,第四个国家湿地公园,并纳入了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大九湖湿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处于我国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由大巴山东延的余脉组成亚高山盆地地貌,盆地底部海拔1730米,最高峰达2800米,有“高山平原”之称。是华中地区唯一的亚热带亚高山湿地,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湿地资源包括灌木沼泽、草丛沼泽和泥炭藓沼泽。据调查,大九湖湿地范围内共分布有高等植物141科366属96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珍贵树种3种,苔藓植物13科18种。大九湖周围群山环绕,盛夏不热,天高气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冬天雪厚冰坚,是冰雪运动的佳境。湖北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海拔1730米,属于亚热带地区不可多得的亚高山湿地类型,具有独特性和稀有性;其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亚高山草甸、泥炭藓沼泽、睡菜沼泽、苔草沼泽、香蒲沼泽以及河渠水塘等类型;该湿地泥炭层最大厚度达35米,表明该区域曾经是发育良好的泥炭沼泽湿地神农架是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但均以其森林生物多样性为基础;大九湖湿地既具有典型的湿地生态特征和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丰富,同时也是我国中部地区潜在的鸟类迁徙中转站之一,湿地恢复后,将大大丰富神农架作为重要生态区或热点地区的科学内涵大九湖湿地现存的以沼泽草甸为主的植物群落比较丰富,尤其是还分布有具有喜马拉雅高山草甸特征的圆穗草群落以及残遗的冰期寒冷气候下形成的睡菜群落;使之在探索冰期气候对神农架及其华中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但是,由于长期的农业开发,人工排水渠道的修建,导致大九湖湿地地下水位下降,湿地面积严重萎缩、生态系统退化与景观破碎化;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显得更加迫切。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丰富、独特,如春天有盛开的高山杜鹃花、夏天发育着茂密的水草、秋季红叶遍山、冬季则是高山雪景等;而其长期所形成的泥炭沼泽剖面等景观也是生态旅游的良好资源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蕴藏着神秘、丰富的人文资源,如“薛刚反唐”遗迹、川鄂古盐道以及当地土家族山歌等民俗、民间传说;有关神农传说、神农架传说、野人传说、黑暗传等人文典故,以及该亚高山湿地周边的森林公园与地质公园的旅游景观也是大九湖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可借鉴资源大九湖湿地公园的亚高山湿地景观资源与周边山岳旅游资源形成互补,极大地丰富了该区旅游资源类型,扩大了区域生态旅游空间,集山岳、森林、亚高山湿地为一体的风景资源组合将大大提高旅游资源品位三、神农坛: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旅游区的南部,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虽然面积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个景区层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是专供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的场所,祭坛内神农塑像高达21米,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它以大地为身躯,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双目微启,似在洞察世间万物。头上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的“牛首人身”设计的,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置,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因为9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台阶下即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香炉、编钟、大鼓等器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神农坛景区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4A级景区,它以神农文化为内涵,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并集珍惜古老树种科研为一体,以突出寻根祭祖的文化旅游区。神农坛景区由神农祭坛、千年杉王、古老植物园、盆景园等组成。神农祭坛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祭祀炎帝神农氏的祭坛,按帝王陵的规格设计,气势恢宏。千年杉王是一颗经历1200多年历史的铁坚杉树,当地人称之为神树,受人膜拜.炎帝神农氏首创牛耕,采药救民,光照千秋,不仅因遍尝百草,搭架采药而使神农架得此名称,更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继续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四、天生桥 天生桥景区位于神农架南部彩旗村,紧邻209国道,距神农坛4.8公里,2003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新型生态旅游区。这里海拔1200米,面积6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奇洞、奇桥、奇瀑、奇潭为特点的休闲、探险、揽胜的旅游区。在这里有风情万种的飞瀑,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桥,香飘万里的兰花山,险峻扼要的石壁栈道,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 景区牌坊是石头砌成的原始巴人茅屋,具有原始,古朴的风格,穿过小茅屋站在逍遥桥上,是观天生桥景色最好的地方,悬崖峭壁上有“天生桥”三字。天生桥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溶蚀、冲刷作用而形成的。水滴石穿的道理是对天生桥形成的原因最好的解释,孔洞成葫芦状,约17米,深10米,洞上方宽4米,下方宽5米。天生桥下的黄岩河由两条支流汇聚而成,一条发源于老君山的乌龟峡,一条发源于皇界山的黑水河,河水汹涌澎湃,势若蛟龙,气垫宏伟壮观。关于天生桥有一个传说:当年太上老君炼丹在此取水时,正是山洪瀑发之时,黄岩河石步子全部被淹没,行人无法通过,这时太上老君将手中的浮尘架于黄岩河两岸,立即变成了一座石桥,这里的山民从此不再受山洪瀑发时河水的阻挡。当时,人们高兴的称它“幸福桥”。 天生桥山岩叠嶂,长满野花绿树,因遍生兰草,幽香四溢,起名为兰花山,兰花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属兰科植物。据统计,神农架兰科植物60多种,包含兰草、金钗、天麻、独蒜等。其兰草按气候类型分为:亚热带、湿热带和热带兰草。由于神农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兰草多以荟兰、春兰居多,花色淡雅,清香扑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有花香必有鸟语,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在景区周围的一些树上,挂着一些竹筒,那里便是为鸟类准备的食物。神农架是鸟类的王国,现存鸟类200多种,比较常见的有太阳鸟、杜鹃鸟、吉祥鸟(喜鹊)、相思鸟(我哥回)、爱情鸟(梁山泊、祝英台)、啄木鸟等。啄木鸟号称“森林医生”一只啄木鸟每天可啄食害虫百余只,保护森林30多亩,神农架多年没发生过森林病虫害,啄木鸟是功不可没的。从岩石上流下的飞瀑,急奔而下,如花飞溅,如鼓似笋,交融两岸的鸟语声,宛如一部峡谷奏鸣曲。 沿着桥头岩石,穿过森林,越过石步子,置身于桥前。泉水冲击岩石,扬起一片蒙蒙白雾,置身前下,前面宛如一个天然的浴盆,那便是“地潭”,又称“阴潭”,池水深约2米,清澈见底,太阳光从水中反射到两岸的岩石上闪烁着梦幻似的波澜。在水池旁的石壁上有一幅天然形成的石刻壁画,状如身着汉朝服饰两个官员,一个立着,身向前倾,手向前伸出,另一个屈膝跪着,仿佛在乞求什么。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将相和”。 沿着长约300米,宽约80公分的石壁栈道蜿蜒而上,地势豁然开朗,在天生桥两岸居住着勤劳、淳朴的山民。使人不得不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有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这里是野生猕猴的乐园,神农架猕猴为狭鼻猴又称印度恒河猴,毛栗色,以野果、树叶为食,以家族为单位群居,一般为几十只,多则几百只近千只,组成一个群体,时而在树上跳跃翻腾,时而在河边追逐嬉闹,比马戏团表演还精彩几分。为了给猕猴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我们计划在山坡上种植苹果树、樱桃树、梨树、猕猴桃等果树,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把这里变成西游记里的花果山。 联接天潭和地潭的是九泉幽谷,穿过九泉幽谷,便来到了天潭:又称“阳潭”,此潭有神农架多种鱼类,如:黄骨头、红尾巴、石鱼,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原始的种类,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此可垂钓,也可放生放生,让您充分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 从天潭往前大约50米便是丹泉,传说是太上老君炼治仙丹取水的地方。泉水清凉,甘甜可口,是天然冰冻的山泉水,可随取随饮。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河水以一种母亲的情怀哺育着勤劳善良的山民,大家可以走进农家,亲自体验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沿天生桥右边的山路走,到伊家坡山腰海拔约1500米处有一溶洞,深500米,可容千人。因洞内时而冷风飕飕时而热气腾腾,故名“冷热洞”,清嘉庆年间,白莲教占领神农架大部分地区,清朝朝廷为抵抗义军,在洞内设寨防守,至今洞内灶台床位依稀可见。天生桥背依老君山,老君山主峰海拔2936米,上有老君寨遗迹。相传在很久以前,神农氏在此尝百草时,太上老君亦在此炼仙丹。一天,炎帝对老君说:“人世间没有长生不老丹,不如炼铁,为农民打制农业工具。”太上老君听取了炎帝的意见,改炼丹炉为冶金炉,为农民打制了很多农业生产工具,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老百姓欢喜雀跃,万分感激,搭起高台,树起几十面彩旗,像举行盛典一样,后来人们把老君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取名彩旗村。五、国家森林公园燕天垭:国家森林公园燕天垭位于神农架西北部,总面积5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因北有燕子垭,南有天门垭而得名。燕子垭是一海拔2200米的垭口,因邻近有一个燕子洞,得名“燕子垭”。燕子垭是当年修建209国道时人工贯通的一个壑口。壑口上方架设了一座“彩虹架”,这座钢桥离209国道路面有58米。站在“彩虹桥”上,整个燕子垭一览无余,天门垭、黄龙堰、太平垭、紫竹河尽收眼底。“彩虹桥”左通燕子洞,右连会仙台。“会仙台”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和太上老君观赏风景、下棋、聊天的地方。天门垭是209国道华中干线公路的制高点。海拔2328米。由于经常云遮雾绕,登临此垭如上云天,故得名“天门垭”。相传,天门垭是炎帝神农氏“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的地方。每当雨后初晴,天门垭下的紫竹河谷就会喷云吐雾,将天门垭的深谷装点成波澜壮阔的云海。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神农架西北部,总面积约926.24平方公里。是以原始森林风光为背景,以神农氏传说和纯朴的山林文化为内涵,集奇树、奇花、奇洞、奇峰与山民奇风异俗为一体,以反映原始悠古、猎奇探秘为主题的原始生态旅游区。 景区内林海茫茫,物华地灵,美不胜收,尤以“雄、秀、幽、野”为特色而生美感。由于位于中国南北地理的交汇地带,这里汇集了南北不 同自然地带的动植物资源,区内自然植被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山地草丛、草甸、沼泽等系列植被类型,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极具可观性,加之空气清新,环境静谧,是开展绿色旅游的良好场所。 主要景点有燕子洞、燕天飞渡、会仙桥、燕子垭、薛刚寨、天门垭、刘享寨、山宝洞、紫竹河原始森林、云海佛光、红坪画廊、百草坪、塔坪山林田园风光及民俗风情等。六、红坪景区:包括红坪画廊和远古人类遗址两个景点。它平均海拔1677米,其间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