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伐匈奴书》知识点复习.docx_第1页
《谏伐匈奴书》知识点复习.docx_第2页
《谏伐匈奴书》知识点复习.docx_第3页
《谏伐匈奴书》知识点复习.docx_第4页
《谏伐匈奴书》知识点复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伐匈奴书知识点复习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凯,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蔽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咸)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之不足,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也。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曰:“不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城之围。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故兵法曰:“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夫秦常积众暴兵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之功,亦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夫上虚府库,下敝百姓,甘心于外国,非完事也。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乃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权分乎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书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翻译:我听说圣明的君主不会厌恶深切的谏言以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忠臣不会为了躲避严厉的惩罚,敢于直言进谏,所以帝王不会办事失策以至于功业流传万世。现今我不敢隐瞒忠心来逃避死亡,所以献上自己愚昧的计策。希望陛下赦免我的罪过并稍微注意一下。司马法说:“国家即使再大,如果好战也一定会灭亡,天下即使平安,忘记战争一定会灭亡。”天下已经平定,天子于春秋两季阅兵,诸侯春秋练兵,用来不忘记战争。况且愤怒的人是违背道德的,武器是不祥的器物,争夺的人节操卑劣。古代的君主一旦发怒,一定会有横尸遍地,所以圣明的君王会慎重行事。只顾一味的追求打仗胜利,并且用尽自己本国武力的君主,是没有不后悔的。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威武,蚕食天下,吞并各个国家,统一天下,其功业可与夏、商、周三代之君相媲美。但他一心取胜,不肯休止,想攻打匈奴,李斯劝谏说:“不可以。匈奴没有固定居住的城池,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如同迁徙的鸟,难以控制他们。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无济于事。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统治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使中国疲惫,把攻打匈奴作为一时快意之事,不是好计策。”秦始皇不听从,于是派蒙恬率兵去攻打匈奴,占领土地上千里,以黄河为边境。这些土地本是盐碱地,不生五谷。这以后,秦朝调发全国的成年男人去守卫黄河以北。让军队在风沙日晒中呆了十多年,死的人不可胜数,始终没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人马不足,武器装备不充裕吗?这是形势不允许呀!秦朝又让天下百姓飞速地运送粮草,从黄县、腄县和琅邪郡靠海的县城出发,转运到黄河以北,运三十钟粮食才能得到一石。男人努力种田,也不能满足粮饷的需求,女子纺布绩麻也不能满足军队帷幕的需求。百姓疲惫不堪,孤儿寡母和老弱之人不能得到供养,路上的死人一个挨一个,大概由于这些原因,天下百姓开始背叛秦王朝。待到汉高祖平定天下,攻取了边境的土地,听说匈奴聚积在代郡的山谷之外,就想攻打他们。御史成进谏说:“不可以。那匈奴的习性,像群兽聚积和众鸟飞散一样,追赶他们就像捕捉影子。如今凭借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里认为是危险的。”汉高帝没接受他的建议,于是向北进军到代郡的山谷,果然遭到被围困在平城的危险。汉高帝很后悔,就派刘敬前往匈奴缔结和亲之约。这以后,天下人民才没有了战争的事。所以孙子兵法上说:“发兵十万,每天会耗费千金。”秦朝经常聚积军队几十万,虽然有歼灭敌军,杀死敌将、俘虏匈奴单于的军功,这也恰恰足以结下深仇大恨,不足以抵偿全国的耗费。匈奴侵犯边境,抢掠人畜,以此为生活的,天性本来如此。所以从虞舜、夏朝、商朝和周朝,本来就不按法律道德的标准加以规范和督导他们,只将他们视为禽兽加以畜养,而不把他们看作是人类。上不借鉴虞夏商周的经验,下却遵循近世的错误作法,这正是我感到最为恐慌的事情,百姓感到最为痛苦的事情。况且战争持续一久,就会发生变乱;做事很苦,思想就会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边境的百姓疲惫愁苦,使官员们相互猜疑而与外人勾结,所以尉佗和章邯才能实现他们的个人野心,那秦朝的政令不能推行,就是因为国家大权被这两个人所分,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效验。所以周书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君王发布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的用人。”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并对此稍加注意。作者简介:谏伐匈奴书是西汉汉武帝时大臣主父偃所做的。山东临淄人。背景: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建议打击了地方势力,实现了中央的有效控制,妥善地解决了国内政治难题,使武帝得免除后顾之忧。字词:逆德:背逆的德行。兵:武器。凶器:凶恶的器物。末节:最末等的节操。重行:慎重对待。务:致力。穷武事:用尽武力。任:凭借。齐:相等。三代:指夏、商、周。委积:此泛指仓廪所蓄的粮食和财物。鸟举:像鸟儿飞翔。举,飞举。踵粮:携带粮食行军。重:繁。不及事:无济于事。役:役使。靡敝:疲弊。辟:通“?”,开拓。河:黄河。泽卤:盐碱地。丁男:成年的男人。暴兵露师:把军队暴露在荒沙野地之中。有:通“又”。是:此。岂:难道。蜚刍挽粟:飞速转运粮草。蜚,通“飞”。刍,喂牛马之草。挽,引、拉。黄腄:指黄县和腄县。负海:靠海。率:大致。钟:容量单位,即六斛(石)四斗。致:得到。疾耕:拼力耕种。练习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后安国坐法抵罪抵:抵偿B田甲日:“然即溺之”溺:用小便浇灭c安国及大行王恢将将:将领D群臣议者多附安国附:赞同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B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c田甲亡走。安国日:“甲不就官,我灭而宗。”高帝悔之,乃使刘敬往结和亲,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D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答案:A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