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 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2.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 3.宋元时期的制瓷、丝织和棉纺织业。 4.宋元时期的商业经济。 5.宋朝的理学和心学。 6.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7.宋元时期的文学和书画成就。 1.考点分布 2.命题规律 近三年来各地高考卷对宋元史考查考点主要为元朝行省制、宋代政治制度的特征、王安石变法、宋朝的手工业和商业、宋朝的艺术和思想等,试题考查能力要求多面,尤其重视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历史事实非常熟悉,能够顺利进行迁移运用;其次,命题注重拓展史料范围,要求考生对史料的性质和价值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从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在考查非选择题时往往与其他知识进行联系。 3.考向预测 (1)选官制度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概况。 (2)宋元时期的城市管理措施与效果。 (3)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和政府的海洋战略。 (4)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落差及其原因分析。 1.整体上:宋元时期处于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这一阶段各项政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政治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新发展时期。 (1)由分裂走向统一:元朝结束了自唐灭亡以来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了大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中央集权发展:北宋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 (3)君主专制加强:宋朝设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皇帝得以大权独揽。 3.经济上:是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1)农业:稻麦轮作制标志着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大发展,棉纺织业兴起,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3)商业:城市商业发展,商业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被打破;国内商业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对外贸易发展,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农村商业发展,草市发展,市镇兴起。 4.文化上:是古代中华文明绽放光彩的成熟时期。 (1)思想上: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即理学,完成了儒家思想的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 (2)科技上: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广泛应用在军事上,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3)文艺上:宋词、元曲各领风骚,书法绘画成就巨大。 一、政治文明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北宋:清除武人专权和割据势力。 措施:A.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B.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C.财政上:地方赋税的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A.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B.消极: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特点: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宋朝:削弱宰相权力。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二、经济文明 1.农业的发展 (1)灌溉工具: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2)耕作制度: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3)经济重心: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2.手工业的发展 (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五大名窑。 (2)丝织业: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3)棉纺织业: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3.商业的发展 (1)国内商业:?譹?訛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譺?訛元朝: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2)海外贸易:?譹?訛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譺?訛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3)城市商业:?譹?訛两宋: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譺?訛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4)农村商业:宋朝时,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三、思想文化文明 1.思想上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理学:形成: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颢、程颐(北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譻?訛朱熹(南宋):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2)心学:创立:南宋时期的陆九渊。内容:哲学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识论上,强调“发明本心”,即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上接第1版) (3)宋明理学的影响:?譹?訛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譺?訛消极: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科技上成就突出,世界领先 (1)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2)火药: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3)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3.文艺上成就巨大,全面繁荣 (1)词的繁荣:?譹?訛原因: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譺?訛代表人物: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2)元曲:?譹?訛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譺?訛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绘画艺术: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4)书法艺术:北宋苏轼、元朝赵孟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1.唐朝中书省、元朝中书省与行中书省的辨析 (1)唐朝中书省是三省六部制中掌管政令草拟的机构,其职能是参与决策。 (2)元朝中书省是元朝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今冀、晋、鲁、豫等地区)。 (3)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2.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科技文化进步,为理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2)宋代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较少干涉学术文化,学术活跃,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氛围。 (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为理学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1)共同点:内容相同: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思想而发展起来的。本质相同: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作用。 (2)不同点: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4.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因素 (1)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提供了有利条件。 (3)科举制度的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的兴盛。 (4)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阶层的扩大、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文化知识的普及,为曲艺、戏曲等通俗文学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温床。 例1(2013上海单科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 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信息“宋代”。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从“钱、权、兵”等方面削弱地方势力,所以甲的说法符合题目要求;宋代增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所以乙的说法符合题目要求。丙说的“中书省”“行省”是元代设立的机构;丁说的“军机房”是清朝设立的机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例2.(2013重庆文综4)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方消防知识培训平台课件
- 校园电动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禁烟宣传面试题及答案
- 钳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刑事诉讼试题及答案
- 齿轮安装试题及答案
- 耳鼻喉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模拟俄语考试题及答案
- 中药毒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离职手协议书
- 2025年团场人员考试题库
- 班组质量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 (完整版)幼儿识字卡片配图:大全
- PCB常见不良品图片及改善措施汇总
- 建筑幕墙节能工程施工方案
- 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附评分标准2
- 钻孔灌注桩监理现场控制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