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 基本规定1 2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1 3几何作图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技能 GB T14689 1993 1 1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 有关规定 为了便于生产 管理和技术交流 必须对图样的画法 尺寸注法等作出统一的规定 技术制图 和 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是工程界重要的技术基础标准 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准则和依据 1 1 1图纸幅面 GB T14689 1993 和标题栏 GB T10609 1 1989 1 图纸幅面尺寸绘制技术图样时 应优先采用表1 1规定的基本幅面尺寸 1 图纸幅面尺寸 绘制图样时 应优先采用下表所规定的基本幅面 必要时也允许加长幅面 但应按基本幅面的短边整数倍增加 祥见课本 加长后幅面代号记作 基本幅面代号 倍数 841 1189 0 A0 必要时 也允许选用所规定的加长幅面 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 图中虚线为加长后的图纸幅面 绘图时 图纸可以横放 也可以竖放 并且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 每张图纸上都必须画出标题栏 不留装订边的图纸 其图框格式如下图所示 2 图框格式 留有装订边的图纸 其格式如下图所示 2 图框格式 1 1 2 标题栏 填写要求见课本P7 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其形式如下 1 零件图标题栏 四 标题栏的格式 2 装配图标题栏及明细栏 1 1 4比例 GB T14690 1993 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比例分为原值 缩小 放大三种 原值比例 比值为1的比例 即1 1 放大比例 比值大于1的比例 如2 1等 缩小比例 比值小于1的比例 如1 2等 绘图时 应尽量采用原值比例 需要按比例绘制图样时 由表1 2规定的系列中选取适当的比例 1 1 3复制图纸的叠法 见课本P7 表1 2比例 不论采用何种比例 图形中所标注的尺寸数字必须是物体的实际大小 与图形的比例无关 如图1 3所示 2 1 1 2 1 1 缩小 放大 原形 1 1 5字体 GB T14691 1993 图样上除了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外 还要用数字和文字说明物体的大小 技术要求和其他内容 在图样中书写的字体必须做到 字体工整 笔画清楚 间隔均匀 排列整齐 字体的高度h 其公称尺寸系列为 1 8 2 5 3 5 5 7 10 14 20mm 字体的号数代表字体的高度 1 汉字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 并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公布推行的 汉字方案 中规定的简化字 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 5mm 其字宽一般为 1 2 h 2 3 h 长仿宋体汉字的特点 横平竖直 起落有锋 粗细一致 结构匀称 2 字母和数字字母和数字分为A型和B型两种 A型字体的笔画宽度 d 为字高的l 14 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 d 为字高的1 10 在同一张图样上 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 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 与水平基准线成75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12345678901234567890 1 1 6图线 GB T4457 4 2002 GB T17450 1998 绘制机械图样时 应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图线 1 线型国家标准 GB T17450 l998 中规定了15 见课本p12 种基本线型及基本线型的变形 机械图样中常用的图线名称 型式 及其应用见表l 3 2图线的尺寸 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 d 应按图样的类型和尺寸大小在下列数系中选择 该数系的公比为1 2 1 1 4 0 13 0 18 0 25 0 35 0 5 0 7 1 1 4 2 在同一图样中 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 机械工程图样上采用两类线宽 称为粗线和细线 其宽度比例关系为2 l 3图线的构成 03 的变形 04 表1 3图线 双点画线 机件的运动极限位置 粗实线 可见轮廓线 虚线 不可见轮廓线 波浪线 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细实线 剖面线 细实线 尺寸线 细实线 尺寸界线 双点画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 波浪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点画线 中心线 细实线 点画线 轨迹线 点画线 中心线 重合剖面的轮廓线 各种图线应用示例 3 图线画法 1 同一图样中 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 2 两条平行线 包括剖面线 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宽度的两倍 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 7mm 3 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时 圆心应为画线的交点 虚线 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小相等 4 点画线 双点画线的首尾应是线段而不是点 点画线彼此相交时应该是线段相交 中心线应超过轮廓线3 5mm 5 虚线与虚线 虚线与粗实线相交应是线段相交 当虚线处于粗实线的延长线上时 粗实线应画到位 而虚线相连处应留有空隙 4图线的画法 1 间隙 除非另有规定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0 7mm 2 相交 1 基本线型No 02 06和No 08 15应恰当地相交于画线处 而不是点或间隔 如图 画线示例 点划线与虚线的画法 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 点画线的两端应是线段 应超出图形外约2 5mm 可用细实线代替点画线 虚线段应断开 虚线段应相交 正确画法 3 虚线圆弧与实线相切时 虚线圆弧应留出间隙 1 虚线 细点划线 与其他线相交时应交于长划处 2 虚线为实线延长线时 相接处应留出间隙 图1 4图线正误画法示例 1 1 7尺寸注法 GB T4458 4 1984 GB T16675 2 1996 物体的大小由所标注的尺寸确定 标注尺寸时 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有关尺寸注法的规定 做到正确 完整 清晰 合理 1 基本规则 1 物体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 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程度无关 2 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 不需注明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如采用其他单位 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 物体的每一尺寸 在图样中一般只标注一次 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4 图样中所注尺寸是该物体最后完工时的尺寸 否则应另加说明 2 尺寸的组成及其注法图样中的尺寸 包括尺寸界线 尺寸线和尺寸数字 如图l 5所示 图1 5标注尺寸的要素 1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 应从图形的轮廓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 也可利用轮廓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1 尺寸界线 图1 6尺寸界线 a 2 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 必要时才允许倾斜 3 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 必须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 从它们的交点引出尺寸界线 图1 6尺寸界线 b 图1 6尺寸界线 c 4 标注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 5 标注弦长或弧长的尺寸界线应平行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 图1 6尺寸界线 d 6 当弧度较大时 可沿径向引出 图1 6尺寸界线 e 2 尺寸线 表示尺寸的度量方向 用细实线单独画出 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 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他图线的延长线上 尺寸线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 如图1 7所示 2 R4 16 2 4 24 8 3 18 14 半径不注数量 尺寸线应从圆心引出 只画一个箭头 避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交叉应使小尺寸靠近轮廓线 数字方向错 间隔应均匀 尺寸线不应与轮廓线或其延长线重合 数字应在尺寸线上方 尺寸线不应与中心线重合 错误 16 14 18 8 24 2 4 R4 符号 数字 尺寸界线 尺寸线 箭头 正确 3 图1 7尺寸线 a 直径与半径 1 圆的直径和圆弧半径的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 并按图示 2 标注角度时 尺寸线应画成圆弧 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图1 6尺寸线 c 图1 7尺寸线 d 对称机件 对称机件的图形画出一半时 尺寸线应略超过对称中心线 图1 7尺寸线 e 狭小部位 尺寸线终端的放大图 在同一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终端符号的形式 3 箭头 尺寸线的终端形式 箭头尖端与尺寸界线接触 不得超出也不得分开 二 尺寸的组成及标注方法补充 1 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 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 也可利用轮廓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2 尺寸数字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 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但在同一图样上其标注形式应一致 水平方向字头向上 垂直方向字头向左 倾斜方向字头偏上 C1 5 10 C1 5 16 20 35 尺寸数字 一般应注在尺寸线的上方 也可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89 89 89 89 尺寸数字应按国标要求书写 并且水平方向字头向上 垂直方向字头向左 字高3 5mm 如 89 B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 一般应按上图所示方向注写 并尽可能地避免在图示30 范围内标注尺寸 当无法避免时 可引出标注 C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 当无法避免时 必须将该图线断开 3 尺寸注法正误对照示例 错误 正确 三 标注示例 1 角度的注法 2 角度的数字应一律写成水平方向 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必要时也可以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外面 也可引出标注 1 角度尺寸线应画成圆弧 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角度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 直径尺寸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尺寸线应通过圆心 其终端画成箭头 整圆或大于180 的半圆应注直径 2 直径尺寸 半径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R 半径尺寸必须注在投影为圆弧的图形上 且尺寸线或其延长线应通过圆心 小于或等于180 的圆弧应注半径尺寸 3 圆弧半径尺寸 标注球面直径或半径时 应在 或 R 前面加注符号 S 对标准件 轴或手柄的前端 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 可以省略符号 s 4 球面直径和半径尺寸 在没有足够位置画箭头或注写数字时 可按上图的形式注写 5 狭小部位的尺寸 在没有足够位置画箭头或注写数字时 可按上图的形式注写 7 小直径尺寸注法 在没有足够位置画箭头或注写数字时 可按上图的形式注写 6 小半径尺寸注法 均匀分布的孔的标注 沿直线均匀分布 沿圆周均匀分布 断面为正方形结构的标注 均匀厚度板状零件的标注 不必另画视图表示厚度 1 2绘图工具和仪器 1 2 1 图板 丁字尺 三角板 画水平线 画垂直线 画倾斜线 1 2 2圆规和分规 圆规的正确用法 圆规的正确用法 画小圆 圆规的正确用法 画大圆 分规的使用 a 分规的使用 b 1 2 3铅笔 1 3几何作图 物体的轮廓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但在技术图样中 表达它们结构形状的图形大都是由直线和圆所组成的平面几何图形 因而在绘制图样时要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几何作图方法 1 3 1常见几何作图方法 几何作图 1 正六边形的画法 D D a 利用外接圆半径作图 b 利用三角板和丁字尺配合作图 c 根据对边距离S作图 二 斜度与锥度 斜度 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 斜度 tga H L 1 H L h 字高 斜度符号画法 锥度 锥度是指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高度之比 或是圆锥台的底圆直径与顶圆直径之差与高度之比 通常写成1 n的形式 锥度的画法 锥度符号的画法 h 字高 锥度及其符号 2 锥度 锥度是指正圆锥体的底圆直径与正圆锥体的高度之比 并把此值化为1 n的形式 锥度的画法及标注 一 圆的切线 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 连接OA 以OA为直径作圆 分别连接AC1 AC2 作两圆的外公切线 以O2为圆心 R2 R1为半径作辅助圆 O1 O2 过O1作辅助圆的切线O1C 连接O2C并延长使其与O2圆交于C2 过O1作O2C2的平行线 连接C1C2即为两圆的外公切线 作两圆的内公切线 以O1O2为直径作辅助圆 以O 为圆心 R2 R1为半径作圆弧与辅助圆相交 连接O2K 过O1作O2C2的平行线 连接C1C2即为两圆的内公切线 1 作圆心轨迹 2 作垂足 3 画圆弧连接两相交直线 1 用已知半径 连接两相交直线 R 4 擦去多余直线 O O 四 圆弧连接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 作两条辅助线分别与两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R 由点O分别向两已知直线作垂线 垂足即切点 以点O为圆心 R为半径画连接圆弧 交点O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 O 2 用已知半径R外接两圆弧 O1 O2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 外切 以O1为圆心 R1 R为半径画圆弧 以O2为圆心 R2 R为半径画圆弧 以O3为圆心 R为半径画连接圆弧 分别连接O1O3 O2O3求得两个切点 O1 O2 R1 R2 3 用已知半径R内接两圆弧 O1 O2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 内切 以O1为圆心 R R1为半径画圆弧 以O2为圆心 R R2为半径画圆弧 以O3为圆心 R为半径画连接圆弧 分别连接O3O1 O3O2并延长求得两个切点 R R1 R2 O1 O2 R R1 R 4 用已知半径R连接一直线和一圆弧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已知圆弧和直线 以O1为圆心 R1 R为半径作圆弧 作与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为R的直线 连接O1O 求得与已知圆弧的切点 由O向已知直线作垂线 求得与已知直线的切点 以O为圆心 R为半径画连接圆弧 O1 R1 R 圆弧连接作图小结 一 无论哪种形式的连接 连接圆弧的圆心都是利用动点运动轨迹相交的概念确定的 距直线等距离的点的轨迹是直线的平行线 与圆弧等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同心圆弧 二 连接圆弧的圆心是由作图确定的 故在标注尺寸时只注半径 而不注圆心位置尺寸 圆弧内外切连接作图 1 4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一个平面图形能否正确绘制出来 要看图中所给的尺寸是否完整和正确 还要分析图中线段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1 10 a 为启瓶盖扳手 图1 10 b 为其外形轮廓 图1 10启瓶盖扳手 a 图1 10启瓶盖扳手 b 1 平面图形尺寸分析平面图形中的尺寸 按其作用可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1 定形尺寸 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称为定形尺寸 2 定位尺寸 确定图形中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称为定位尺寸 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2 平面图形线段分析平面图形中的线段 按其尺寸是否完整分为三类 1 已知线段 有完整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能根据已知尺寸直接画出的线段 称为已知线段 2 中间线段 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 另一个定位尺寸必须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施工合同范本
- 矿山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 装饰木板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文库
-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护理查房
- 供暖服务评估合同
- 混凝土单包工合同范本
- 自建铺面出售合同范本
- 简易加盟餐饮合同范本
- 订单农业合同范本 俄语
- 粮食仓储(粮库)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 喜茶运营管理手册和员工操作管理手册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 2022年山东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GB/T 38936-2020高温渗碳轴承钢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 互通立交设计课件
- 生物竞赛辅导 动物行为学第七章 行为发育(38)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