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王志魁第五版习题解答:第一章 流体流动.pdf_第1页
化工原理王志魁第五版习题解答:第一章 流体流动.pdf_第2页
化工原理王志魁第五版习题解答:第一章 流体流动.pdf_第3页
化工原理王志魁第五版习题解答:第一章 流体流动.pdf_第4页
化工原理王志魁第五版习题解答:第一章 流体流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流体流动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 1 6 如习题 1 6 附图所示 有一端封闭的管子 装入若干水后 倒插入常温水槽中 管中水柱 较水槽液面高出 2m 当地大气压力为 101 2kPa 试求 1 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 2 管子上端空 间的表压 3 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 4 若将水换成四氯化碳 管中四氯化碳液柱较槽的液面高出多 少米 解解管中水柱高出槽液面 2m h 2m 水柱 1 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 绝 p 在水平面1 1 处的压力平衡 有 绝 绝 大气压力 101200 1000 9 81 281580 绝对压力 pgh pPa 2 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 表 p 表绝 大气压力 81580 10120019620 ppPa 3 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 真 p 真表 1962019620 ppPa 4 槽内为四氯化碳 管中液柱高度 h ccl h h 4 水 常温下四氯化碳的密度 从附录四查得为 ccl kg m 4 3 1594 hm 1000 2 1 25 1594 1 7 在 20 条件下 在试管内先装入 12cm 高的水银 再在其上面装入 5cm 高的水 水银的 密度为 3 13550kg m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kPa 试求试管底部的绝对压力为多少 Pa 解解水的密度 3 水 998 kg m 33 101 100 12 135500 05 9989 81117 4 10 pPa 1 8 如习题 1 8 附图所示 容器内贮有密度为 3 1250kg m的液体 液面高度为 3 2m 容器侧壁 上有两根测压管线 距容器底的高度分别为 2m 及 1m 容 器 上 部 习题 1 6 附图 空间的压力 表压 为 29 4kPa 试求 1 压差计读数 指示液密度为 3 1400kg m 2 A B 两个弹 簧压力表的读数 解解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 29 4 表压 pkPa 液体密度 3 1250 kg m 指示液密度 3 0 1400 kg m 1 压差计读数 R 在等压面 11 1 1 上 pp pphRg pphgRg phRgphgRg Rg 1 10 0 0 3 2 1 3 22 1 2 22 2 0 0 因g0 故0 R 2 A ppgPa 33 3 2 129 4 102 2 1250 9 8156 4 10 33 3 2229 4 101 2 1250 9 8144 1 10 B ppgPa 1 9 如习题 1 9 附图所示的测压差装置 其 U 形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 其他管中皆为水 若 指示液读数为150 Rmm 试求 A B 两点的压力差 解解等压面 11 1 1 pp 1水 A ppHg 1汞水 0 5g B ppHRgR 由以上三式 得 汞水 0 5 AB ppRgRg 已知 3 汞 0 15 13600 Rmkg m 0 15 13600 9 810 50 151000 9 81 AB pp 3 13 64 1013 64 PakPa 1 10 常温的水在如习题 1 10 附图所示的管路中流动 为测量 A B 两截面间的压力差 安装 了两个串联的 U 形管压差计 指示液为汞 测压用的连接管中充满 水 两 U 形管的连接管中 充满空气 若测压前两 U 形压差计的水 银液面为同一高度 试推导 A B 两点的压力差 p与液柱压力汁的 读数 12 RR之间的关系式 习题 1 8 附图 习题 1 9 附图 习题 1 10 附图 解解设测压前两 U 形压差计的水银液面 距输水管中心线的距离为 H 在等压面 22 处 112 21汞水气 22 A RRR ppHgRgg 2 22汞水 2 B R ppHgRg 因 22 pp 由上两式求得 水气 12汞 g 2 AB ppRR 因 气水 故 水 12汞 2 AB ppRRg 1 11 力了排除煤气管中的少量积水 用如习题 1 11附图所 示水封设备 使水由煤气管路上的垂直管排出 已知煤气压力为 10kPa 表压 试计算水封管插入液面下的深度 h 最小应为若干 米 解解 3 10 10 1 02 1000 9 81 p hm g 流量与流速流量与流速 1 12 有密度为 3 1800kg m的液体 在内径为 60mm 的管中输送到某处 若其流速为 0 8m s 试 求该液体的体积流量 3 mh 质量流量 kg s与质量流速 2 kgms 解解 1 体积流量 22333 0 060 82 26 108 14 44 V qd umsmh 2 质量流量 mV qqkg s 3 2 26 1018004 07 3 质量流速 2 2 4 07 1440 0 06 4 m q kgms A 1 13 如习题 1 13 附图所示的套管式换热器 其内管为 mm mm33 53 25 外管为mm mm603 5 内管中有密度为 3 1150kg m 流量为 5000kg h的冷冻盐水流动 内 外管之间的环隙有绝对压力为 0 5 MPa 进 出口平均温度为0 流量为 160kg h的气体流动 在标准状态下 0 101 325 kPa 气体 的密度为 3 1 2kg m 试求气体和盐水的流速 解解液体 3 1150 kg m 内管内径 dmmm 内 33 53 25 2270 027 习题 1 11 附图 液体质量流量 5000 m qkg h 体积流量 3 5000 1150 V qmh 流速 液 22 内 5000 1150 2 11 36000 027 44 V q um s d 气体质量流量 m qkg h 160 密度 6 3 气 0 5 10 1 25 92 101325 kg m 体积流量 3 160 5 92 V qmh 流速 um s 气 22 160 5 92 5 67 36000 0530 0335 4 习题 1 13 附图习题 1 14 附图 1 14 如习题 1 14 附图所示 从一主管向两支管输送 20 的水 要求主管中水的流速约为 1 0 m s 支管 1 与支管 2 中水的流量分别为 20与10t ht h 试计算主管的内径 并从无缝钢管规格表 中选择合适的管径 最后计算出主管内的流速 解解 33 水 20 998 21000 tkg mkg m 主管的流量 3 12 20103030 10 mmm qqqt hkg h 体积流量 3 3 30 10 30 1000 m V q qmh 流速 1 0 um s 管径 V q dmmm u 30 0 103103 3600 0 785 1 0 3600 4 选择1084mmmm 无缝钢管 内径为100 dmm 主管内水的流速 m q um s d 22 360030 3600 1 06 0 1 44 1 15 若管内湍流速度分布为 1 7 max 1 r r uu R 试推倒此时的 max u u 值 解解 1 7 max 00 2r21 RR S r VdrVrdr R 令 1 1 r x rRxdrRdx R 11 01 2 77 maxmax 10 8 212 7 S VVxRxRdxR Vxxdx 其中 815 1 77 0 777749 8158 15120 xx 则 2 maxmax 24949 12060 s VU VR V 连续性方程与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与伯努利方程 1 16 常温的水在如习题 1 16 附图所示的管路中流动 在截面 1 处的流速为 0 5m s 管内径为 200mm 截面 2 处的管内径为 100mm 由于水的压力 截面 1 处产生 1m 高的水柱 试计算在截面 1 与 2 之间所产生的水柱高度差 h 为多少 忽略从 1 到 2 处的压头损失 解解 1 0 5 um s dmdm 12 0 2 0 1 2 21 21 2 0 522 d uum s d 22 1122 22 pupu 2222 1221 20 5 1 875 22 ppuu 12 1 8751 875 10001875 pppPa 1875 0 191191 1000 9 81 p hmmm g 习题 1 16 附图 习题 1 17 附图 另一计算法 22 1122 22 pupu gggg 2222 1221 20 5 0 191 22 9 81 ppuu hm gg 计算液柱高度时 用后一方法简便 1 17 在习题 1 17 附图所示的水平管路中 水的流量为 2 5L s 已知管内径 1 5 dcm 2 2 5 dcm 液柱高度 1 1 hm 若忽略压头损失 试计算收缩截面 2 处的静压头 解解水的体积流量 33 2 52 5 10 V qL sms 截面 1 处的流速 3 1 22 1 2 5 10 1 274 0 05 44 V q um s d 截面 2 处的流速 2 2 1 21 2 0 05 1 2745 1 0 025 d uum s d 在截面 1 与 2 之间列伯努利方程 忽略能量损失 22 1122 22 pupu gggg 11 1 0 05 110 025 22 pd h g 22 2 1 2745 1 10 025 2 9 812 9 81 h 截面 2 处的静压头 2 0 218 hm水柱 负值表示该处表压为负值 处于真空状态 1 18 如习题 1 18 附图所示的常温下操作的水槽 下面的出水管直径为 573 5mmmm 当出水 阀全关闭时 压力表读数为 30 4kPa 而阀门开启后 压力表读数降至 20 3kPa 设压力表之前管路中 的压头损失为 0 5m 水柱 试求水的流量为多少 3 mh 解解出水阀全关闭时 压力表读数 30 4kPa 表压 能反映出水槽的水面距出水管的高度 h p hm g 3 表 3 30 4 10 3 1 109 81 阀门开启后 压力表读数 2 20 3 pkPa 表压 从水槽表面至压力表处的管截面列出伯努利方程 以求出水管的流速 2 u 2 22 1 2 f pu ZH gg 1 3 10 5 水柱 f ZhmHm 23 2 3 20 3 10 3 10 5 2 9 81109 81 u 2 3 230 05 um sdm 水的流量 22333 2 0 053 236 34 1022 8 44 V qd umsmh 1 19 若用压力表测得输送水 油 密度为 3 880kg m 98 硫酸 密度为 3 1830kg m 的某段水平 等直径管路的压力降均为 49kPa 试问三者的压头损失的数值是否相等 各为多少米液柱 解解从伯努利方程得知 等直径水平管的压头损失 f H与压力降 p的关系为 f p H g f p Hm g 3 水 水 49 10 4 99 水柱 1000 9 81 f p Hm g 3 油 油 49 10 5 68 油柱 880 9 81 f p Hm g 3 硫酸 硫酸 49 10 2 73 硫酸柱 1830 9 81 1 20 如习题 1 20 附图所示 有一高位槽输水系统 管径为 mmmm 573 5 已知水在管路中流 动的机械能损失为 2 45 2 f u h u 为管内流速 试求水的流量为多少 3 mh 欲使水的流量增加 20 应将高位槽水面升高多少米 解解管径 0 05 dm 机械能损失 2 45 2 f u h 1 以流出口截面处水平线为基准面 1212 500 ZmZuu 22 22 1 45 22 uu Z g Z g um s 1 2 25 9 81 1 46 4623 水的流量 V qd umsmh 2 2333 2 0 051 462 87 1010 3 44 2 10 21 2 VVV qqq 22 1 21 2 1 461 75 uum s 2 12 23 Zgu Zm 2 1 231 75 7 81 9 81 高位槽应升高 m 7 1852 18 1 21 如习题 1 21 附图所示 用离心泵输送水槽中的常温水 泵的吸入管为 mmmm 322 5 管的下端位于水面以下 2m 并装有底阀与拦污网 该处的局部压头损失为 2 8 2 u g 若截面 22 处的真 空度为 39 2kPa 由 1 1 截面至 22截面的压头损失为 2 1 22 u g 试求 1 吸入管中水的流量 3 mh 2 吸入口 1 1 截面的表压 解解管内径 0 0320 0025 20 027 dmm 水密度 3 1000 kg m 截面 22处的表压 2 39 2 pkPa 水槽表面 1 0 p 表压 1 从 00 至22 00为基准面 1202 030 ZZm uu 习题 1 20 附图 压头损失 222 222 11 8 8 22 22 2 f uuu H ggg 22 0022 12 22 f pupu ZZH gggg 223 22 39 2 101 038 1000 9 812 9 812 2 9 81 uu 2 1 43 um s 水的流量 223 2 36000 0271 43 36002 95 44 V qd umh 2 从 12 1 1 至2205 ZZ ppu Z ggg p pPakPa 2 122 2 32 1 3 1 1 2 2 39 2 1011 43 5 1000 9 811000 9 8122 9 81 10 4 1010 4表压 流体的黏度流体的黏度 1 22 当温度为 20 及 60 时 从附录查得水与空气的黏度各为多少 说明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解20 60 水 3 1 005 10 Pa s 3 0 469 10 Pa s 空气 6 18 1 10 Pa s 6 20 1 10 Pa s 水温度升高 黏度减小 空气温度升高 黏度增大 雷诺数与流体流动类型雷诺数与流体流动类型 1 23 25 的水在内径为 50mm 的直管中流动 流速为 2m s 试求雷诺数 并判断其流动类 型 解解25 水的黏度 3 0 8937 10 Pa s 密度 3 997 kg m 管内径 0 05 dm 流速 2 um s Re 5 3 0 05 2 997 1 12 104000 为湍流 0 8937 10 du 1 24 1 温度为 20 流量为 4L s的水 在 mmmm 573 5的直管中流动 试判断流动类型 2 在相同的条件下 水改为运动黏度为 2 4 4cms的油 试判断流动类型 解解 1 V dmqmsPa skg m 3333 0 05 4 10 1 005 10998 2 流速 V q um s d 3 22 4 10 2 038 0 05 44 雷诺数 Re 5 3 0 05 2 038 998 2 1 01 104000为湍流 1 005 10 du 2 vcmsms 242 4 44 4 10 雷诺数 Re 4 0 05 2 038 2322000为层流 4 4 10 du v 1 25 20 的水在在mmmm 2196的直管内流动 试求 1 管中水的流量由小变大 当达到多 少 ms 3 时 能保证开始转为稳定湍流 2 若管内改为运动黏度为 cms 2 0 14的某种液体 为保持层流 流动 管中最大平均流速应为多少 解解 1 水 20 33 998 2 1 005 100 207 kg mPa s dm Re 3 0 207998 2 4000 0 01945 1 005 10 duu um s 体量流量 2 243 0 2070 019456 54 10 44 V qd ums 2 242 0 140 14 10 cmsms Re du 4 0 207 2000 0 14 10 u 0 135 um s 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损失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损失 1 26 如习题 1 26 附图所示 用 U 形管液柱压差计测量等直径管路从截面 A 到截面 B 的摩擦 损失 f h 若流体密度为 指示液密度为 0 压差计读数为 R 试推导出用读数 R 计算摩擦损失 f h 的计算式 解解从截面 A 到截面 B 列伯努利方程 截面 A 为基准面 则得 AB fABf pp HghpppHpgh 1 液柱压差计 1 1 为等压面 AB pR gpHgRg 0 2 0 AB pppRgHg 由式 1 与式 2得 0 f Rg h 此式即为用 U 形管压差计测量流体在两截面之间流动的摩擦损失的计算式 1 27 如习题 1 27 附图所示 有 573 5mmmm 的水平管与垂直管 其中有温度为 20 的水流 动 流速为 3m s 在截面 A 与截面 B 处各安装一个弹簧压力表 两截面的距离为 6m 管壁的相对粗 糙度 d 0 004 试问这两个直管上的两个弹簧压力 表 读 数的差值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 试说明其原因 如果用液柱压差计测量压力差 则两个直管的液 柱 压 力计的读数 R 是否相同 指示液为汞 其密度为 3 13600kg m 解解已知管内径 0 05 dm 水的温度 t 20 习题 1 27 附图 密度 3 998 2 kg m 黏度 3 1 004 10 Pa s 流速 3 um s 雷诺数 Re 5 3 0 05 3 998 2 1 49 10 1 004 10 du 湍流 管壁相对粗糙度 0 004 d 查得摩擦系数 0 0293 这两个直管的摩擦阻力损失相同 为 f l u hJkg d 22 63 0 029315 8 20 052 1 弹簧压力表读数之差值 水平管 在 A B 两截面列伯努利方程 AABB ABf pupu gZgZh 22 22 因 ABAB ZZuu 故得 998 2 15 81577015 77 ABf pphPakPa 垂直管 在 A B 两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以截面 A 为基准面 ABAB ZZLmuu 06 AB Bf pp gZh 998 2 9 81 6998 2 15 87453074 53 ABBf ppgZhPakPa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 垂直管的 AB pp大于水平管的 AB pp 这是因为流体在垂直管中从下向上流 动时 位能增大而静压能减小 2 U 形管液柱压差计的读数 R 水平管与前面相同 由伯努利方程得 ABf ppha 另从 U 形管压差计等压面处力的平衡 求得 汞 AB pR gpRg AB pp Rb g 汞 由式 a与式 b 求得 f h Rmmm g 汞 998 2 15 8 0 1276 汞柱127 6 汞柱 9 8113600998 2 垂直管与前面相同 由伯努利方程得 ABf ppgLhc 另从 U 形 管压差计等压面处力的平衡 求得 汞 AB pR gpL gRg AB ppL g Rd g 汞 由式 与式cd 求得 汞 f h R g 从上述推导可知 垂直管与水平管的液柱压差计的读数 R 相同 有了读数 R 值 就可以分别用式 及式bd求得水平管及垂直管的 AB pp 1 28 有一输送水的等直径 内径为 d 垂直管路 在相距 H 高度的两截面间安装一 U 形管液 柱压差计 当管内水的流速为u时 测得压差计中水银指示液读数为 R 当流速由u增大到 u时 试 求压差计中水银指示液读数 R是 R 的多少倍 设管内水的流动处于粗糙管完全湍流区 解解从习题 2 26 与习题 2 29 可知 U 形管液柱压差计的读数 R 与两截面间流体流动的摩擦损失 f h 成正比 即 f Rh 又知道 在粗糙管完全湍流区为阻力平方区 即摩擦损失 f h与流体流速u的平方成正比 f hu 2 由上述分析可知Ru 2 因此 22 22 Ruu RR Ruu 1 29 水的温度为 10 流量为330 L h 在直径 mmmm 573 5 长为 100m 的直管中流动 此 管为光滑管 1 试计算此管路的摩擦损失 2 若流量增加到990 L h 试计算其摩擦损失 解解水在 10 时的密度 3 999 7 kg m 黏度 Pa sdmlm 3 1 306 10 0 05 100 光滑管 1 体积流量 V qL hmh 3 3300 33 流速 V q um s d 22 0 33 0 0467 360036000 05 44 雷诺数 Re 3 0 05 0 0467 999 7 1787层流 1 306 10 du 摩擦系数 Re 6464 0 0358 1787 摩擦损失 f l u hJkg d 22 1000 0467 0 0358 0 0781 20 052 2 体积流量 3 9900 99 V qL hmh 因流量是原来的 3 倍 故流速 um s 0 0467 30 14 雷诺数Re1787 35360 湍流 对于光滑管 摩擦系数 用 Blasius 方程式计算 Re 0 250 25 0 31640 3164 0 037 5360 也可以从摩擦系数 与雷诺数 Re 的关联图上光滑管曲线上查得 0 037 摩擦损失 22 1000 14 0 037 0 725 20 052 f l u hJkg d 1 30 试求下列换热器的管间隙空间的当量直径 1 如习题 1 30 附图 a 所示 套管式换热器 外管为管为mmmm 2199 内管为mmmm 1144 2 如习题 1 30 附图 b 所示 列管式换热器外壳内径为 500mm 列管为mmmm 252的管子 174 根 习题 1 30 附图 解解 1 套管式换热器 内管外径 1 0 114 dm 外管内径 2 0 201 dm 当量直径 21 0 201 0 1140 087 e dddm 2 列管式换热器 外壳内径 2 0 5 dm 换热管外径 1 0 025 dm 根数174 n根 当量直径 22 22 21 21 0 51740 025 4 40 0291 0 5 174 0 025 e dnd dm dnd 1 33 如习题 1 33 附图所示 有黏度为 1 7 mPa s 密度为 3 765kg m的液体 从高位槽经直径为 mmmm 1144的钢管流入表压为0 16 MPa的密闭低位槽中 液体在钢管中的流速为m 1s 钢管的相对 粗糙度 0 002 d 管路上的阀门当量长度50 e ld 两液槽的液面保持不变 试求两槽液面的垂直距 离 H 解解在高位槽液面至低位槽液面之间列伯努利方程计算 H 以低位槽液面为基准面 ppPauu 6 1212 0 表压 0 16 10 两槽流速 0 12 0 管内流速1管径0 106 ZH Zum sdm 液体密度 33 765 黏度1 7 10 kg mPa s 雷诺数 Re 4 3 0 106 1 765 4 77 10湍流 1 7 10 du 0 002 查得0 0267 d 管长30160190 lm 阀门50 e l d 高位槽的管入口0 5 低位槽管出口 1 90 弯头 0 75 2 2 2 e llpu H gdg 62 0 16 101901 0 0267500 5 10 7523 9 765 9 810 1062 9 81 m 1 34 如习题 1 34 附图所示 用离心泵从河边的吸水站将 20 的河水送至水塔 水塔进水口到 河水水面的垂直高度为 34 5m 管路为1144mmmm 的钢管 管长 1800m 包括全部管路长度及管件 的当量长度 若泵的流量为 mh 3 30 试求水从泵获得的外加机械能为多少 钢管的相对粗糙度 0 002 d 解解水在 20 时 3 998 2 kg m 3 1 004 10Pa s 0 106 1800 e dmllm 流量 3 30 V qmh 流速 22 30 3600 0 9448 0 106 44 V q um s d Re 4 3 0 106 0 9448 998 2 9 96 10 1 004 10 du 湍流 查得 0 0252 摩擦阻力损失 22 18000 9448 0 0252191 20 1062 e f ll u hJkg d 以河水水面为基准面 从河水水面至水塔处的水管出口之间列伯努利方程 外加机械能 22 2 0 9448 34 5 9 81191530 22 f u WZ ghJkg 1 35 如习题 1 35 附图所示 在水塔的输水管设计过程中 若输水管长度由最初方案缩短 25 水塔高度不变 试求水的流量将如何变化 变化了百分之几 水在管中的流动在阻力平方区 且输水 管较长 可以忽略局部摩擦阻力损失及动压头 解解在水塔高度 H 不变的条件下 输水管长度缩短 输水管中的水流量应增大 从水塔水面至输水管出口之间列伯努利方程 求得 2 2 f lu HH dg 因水塔高度 H 不变 故管路的压头损失不变 管长缩短后的长度 l与原来长度l的关系为 0 75 ll 在流体阻力平方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