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25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 政局动荡B. 生育观念C. 产业结构D. 自然灾害2. 该国最可能位于A. 北美B. 西亚C. 西欧D. 南美【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国2055之间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远大于女性人口,其他阶段的男女人口性别比相差不大,最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所以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政局动荡会导致人口大量外迁,并不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只是青壮年的性别比差距大,其他年龄段差距并不大,不是因为生育观念;自然灾害不会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故C项正确。【2题详解】西亚由于石油产业发达,开发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吸引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迁入,导致男女性别比差距较大;北美、西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会较高,图中所示地区老年人比重并不高;南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会吸引大量青壮年迁入,故B项正确。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3. 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 光照 地形 土壤 热量A. B. C. D. 4.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 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A. B. C. D. 【答案】3. D 4. B【解析】考点:环境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3题详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资源充足;青海、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热量不足。故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热量。故选D。【4题详解】青藏地区环境承人口载力的特点: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当地气候典型特征是高寒而不是干旱,当地环境承载力小,故排除,故选B。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 形成城市带6. 从190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A. 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B.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C. 为了缓解中心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D. 接近消费市场【答案】5. B 6. D【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化。【5题详解】从图中看两图的比例尺相同,中心城区面积明显增加,可看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正确;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图中读不出来;图中只显示一个城市,看不出是否形成城市带。【6题详解】城区比郊区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工业部门从城区迁往郊外,并不是为了接近市场,D正确,由于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人口密集,环境问题较严重,为了缓解中心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吗,同时随着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郊区的交通也变得便捷,所以工业部门从城区迁往郊外。所以选C。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7. 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交通通达度B. 技术水平C. 环境优劣D. 地价水平8. 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A. 功能分区明显弱化B. 制造业向市区集聚C. 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大D. 近郊制造业密度减小【答案】7. D 8. C【解析】【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产业密度的区位因素。由图可知,城市制造业产业密度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及市区与近郊区交界处,服务业产业密度从市区向郊区递减,形成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地价由市区向郊区递减,而服务业地租支付能力高于制造业。故D项正确。【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由图可知,与1995年相比, 2009年城市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大,制造业向郊区迁移,城市功能分区更加明显;2009年近郊制造业密度增大。故C项正确。读巴西人口密度和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9. 巴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 东北沿海地区城市密集,西南内陆地区城市稀疏B. 平原地区城市密集,高原地区城市稀疏C. 低纬地区城市密集,高纬地区城市稀疏D.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城市密集,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城市稀疏10. 巴西利亚市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纬度低,气温高B. 位于河谷低地,地势平坦C. 海拔高,气候适宜D. 地处内陆,降水稀少【答案】9. D 10. C【解析】【9题详解】东北部地区属于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A错误;巴西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气温高,人们往往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城市较多,而闷热潮湿的亚马孙平原人口较少,城市少,B错误;低纬地区是亚马孙平原人口较少,城市少,高纬地区城市气候凉爽,城市密集,C错误;从图中人口密度可以看出,巴西人口聚集于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分布密集,D正确。【10题详解】巴西利亚市位于巴西高原上,海拔高,气候凉爽,降水适中,适合人类居住,因此C正确,A错误;巴西利亚市距河流较远,不是位于河谷低地,B错误;该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D错误。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回答下列各题11. 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A. 政治B. 宗教C. 交通D. 军事12. 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资源开发B. 交通C. 自然要素D. 宗教13. 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 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B. 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C. 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D. 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答案】11. A 12. B 13. A【解析】试题分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禁止大规模开垦,是导致其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12题详解】辽宁省具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清王朝灭亡后,随着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辽宁省的经济和城市发展非常迅速。【13题详解】根据上面两题,可以看出城市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能结合材料内容和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即可。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问题。14. 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A. 林海雪原B. 奇山秀水C. 椰风海韵D. 大漠孤烟15. 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A. 城市化水平高B. 城市南多北少C. 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 城市沿河分布明显16. 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A. 固原B. 中卫C. 银川D. 石嘴山【答案】14. D 15. D 16. C【解析】【14题详解】根据图中的地名可判断,该省级行政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影视城处于荒漠的地区。则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大漠孤烟。【15题详解】夏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水平低,自然不是处于逆城市化阶段,从图中可明显看出,宁夏城市北多南少,由于宁夏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因此该地区最缺的就是水,所以城市和人口会沿河流分布。【16题详解】根据提示“从交通因素考虑”,由图可知,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快递货物集散中心建在银川。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7. 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18.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19. 下列关于工业发展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我国所有地区均应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B. 技术密集型工业应优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C. 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多数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D. 甘蔗制糖厂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答案】17. B 18. C 19. D【解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发展方向。【17题详解】由材料“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可知,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B正确。【18题详解】由材料“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可知,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产品更多,效益更高,C正确。【19题详解】我国不同地区区位优势条件不同,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资源导向型企业,资源不丰富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其优势产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应优先在技术发达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数处于产品的成熟期或衰退期;甘蔗制糖厂对原料需求量大,属于资源导向型企业,D正确。下图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据此完成以下两题。20. M城市和N城市发展石化工业的主导区位条件分别是()A. 劳动力和市场B. 科技和原料C. 科技和劳动力D. 市场和原料21. 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A. 原料资源短缺B. 工资成本上升C. 交通条件改善D. 市场需求减小【答案】20. D 21. B【解析】【20题详解】M城为伊朗第二大城市,发展石化工业的主导区位条件是市场; N城位于波斯湾沿岸, 该地有油井分布,石油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石化工业,故选D。【21题详解】近几年, 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 应和伊朗局势动荡,导致劳动力短缺有关,使劳动力成本上升,故选B。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2. 上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A. B. C. D. 23. “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 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B. 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C. 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 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答案】22. D 23. A【解析】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22题详解】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工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图中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企业,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D正确。【23题详解】“用工荒”的原因是劳动力数量减少,会导致平均工资上升,会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外迁,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A正确;对资金投入和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没有影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这幅漫画说明()A. 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B. 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C. 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D. 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25. 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A. 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B. 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C. 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D. 植树造林,十年后发展林果加工业【答案】24. B 25. D【解析】【24题详解】漫画内容包括植被砍伐和度假村无人光顾两个重要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最可能是植被砍伐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破坏,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导致度假村无人光顾,因此B 正确。【25题详解】从上题分析可知,限制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破坏导致的区域生态环境破坏,因此今后该地区应植树造林,几年后水果结果可以此为原料发展林果加工厂,既具有生态效益,又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综合读图题26.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 。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 ,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甲属于 国家,乙属于 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2)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距离。(3)发达发展中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与地理环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解】(1)图甲中,ABCDE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上升为主,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逆城市化,城市人口比重减少,其形成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图乙中a属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重很大。b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大。【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27.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答案】(1)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1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1分);海岸线较平直(1分)。(2)分布特点:西南地区多沿海分布(1分),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1分)主要原因:地形平坦(1分);水源充足(1分);交通便利(1分)。(3)有利:地形平坦(1分) 不利:沿途多沼泽(1分);跨越多条河流(1分);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固(1分)。【解析】【分析】试题考查聚落和交通线的区位因素【详解】(1)结合图中纬度位置可读出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为热带雨林。(2)结合图例可看出城市、村镇一般沿河和沿海分布;主要原因可从地形、交通、水源等方面来分析,沿河和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影响交通线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来分析;地形地质方面,结合图例可看出甲、乙两地之间地形平坦,是有利条件,但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多地震是不利条件;气候方面,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施工难度大;水文方面,沿途多沼泽,且需跨越多条河流是不利条件;植被方面,为雨林植被,植被茂密,不利于施工。28.下图中甲图为安徒生笔下小美人鱼的故乡,海拔在200米以下。该国乳畜产品以质优闻名。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国(丹麦)乳畜业发达,请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其形成有利区位条件。(2)从社会经济方面探究甲国乳畜业比我国发达原因。(3)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甲国的经验。【答案】(1)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宜发展饲料作物,利于规模经 (2)甲国(丹麦)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乳畜品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科技发达,良种奶牛多;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运输 (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提高保鲜冷藏运输技术;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适当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现代化水平【解析】(1)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主要从气候和地形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欧洲西部,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宜发展饲料作物,利于规模经。(2)考查乳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从市场、交通、饮食习惯等方面分析。甲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长期以来,有食用乳畜产品的习惯,且乳畜品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重要地位;发展乳畜业的技术水平高,科技发达,良种奶牛多;交通四通八达,便于产品的运输。(3)考查乳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从丹麦乳畜业发展,我国可以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提高保鲜冷藏运输技术;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适当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现代化水平。29.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布局示意图,该城市盛行西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特点,并分析该布局形式的优点。(2)某开发商准备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地开发房地产,你认为哪地开发条件最好?并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