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自尊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 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 2008 级小学教育本科 1 班 姓名 段彩霞 指导教师 曹美兰 职称 副 教 授 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28 日 自尊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以大同大学为例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尊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方法 采用领悟社 会支持量表 自尊量表和综合幸福问卷对150 名大学生进行测试 研究结果 1 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高 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2 自尊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 感都有一定影响 但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更显著 3 自尊在社会支持对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中起一定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支持 自尊 主观幸福感 目 录 一 问题提出 1 二 实证研究 2 一 研究对象 2 二 研究方法及程序 2 三 研究工具 2 三 结果与分析 3 一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自尊 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 3 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4 三 自尊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5 四 讨论 6 一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自尊 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6 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6 三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自尊 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7 五 结论与对策 8 一 结论 8 二 对策 9 六 研究的不足 10 参考文献 10 1 一 问题提出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起着很大的作用 是 一个重要的 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 其中大学生有关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就受到 了格外的关注 郁闷 等一些网络词 语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 休学 退学 自杀 凶杀等事件 频繁发生 这些都表明大学生的幸福感不高 心理健康也受 到威胁 从心理学角度看 幸福感对于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很久以前就得到了 验 证 上世纪初 Karl Menninger 把心理健康定义为 人类对世界的适应以及人 与人之间最高的效率和最大限度的幸福 1 同时很多专家都非常认可将幸福感 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 重要指标之一这一事实 因此 了解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 感现状并积极寻找提高策略 对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起着 非常关键 的作用 Diner 认为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 being 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 生活质量的整体性的综合评估 是一个评价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2 他将主观幸福感分为认知和情感两部分 它们分别对应现在大部分学者一般都认同 的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纬度的生活满意度和正负性情感 也是这三维度的来源 我国 学者苗元江 2002 认为 幸福感就是人们运用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 及各个方面做出整体性 肯定性评估后的感受 以积极情感占主要优势 3 本次研 究主要就是根据苗元江对主观幸福感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最先开始对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的是美国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的 直到 30 多 年后 该概念才被逐步引入我国 当前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 探讨其不同的影响因素 4 部分心理学家选择了从实证的角度对幸福的构成和各种 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 从而进行更加准确和深入的把握 在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 各因素进行分析中 他们发现 自尊与社会支持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自尊 指的是评价者对自我所持的总体的肯定的或否定的态度 5 Sarasin 等 1991 认为 社会支持感是个体对想得到 的或可以得到的外界支持的感知 6 社会支持具体指 的是包括家庭 亲属 朋友 同学 伙伴等一些组织给予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 支援 它反映出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 是个人在社会得到承认的 重要表现 本次研究从主观幸福感 自尊和社会支持出发 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 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本研究主要探讨一下问题 1 考察当前大学生自尊与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对其的影响 2 考察当前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 2 系及对其的影响 本次研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开展的 大学生作为 当代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之一 他们现在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了解大学生的主 观幸福感的总的现状及对其有影响的主要因素 为进一步制定更加科学 有效 系 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了有效而科学的理论依据 也更好地维护了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 塑造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 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 成长 使他们成为新一代的人才精英 社会栋梁 二 实证研究 一 研究对象 以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发放问卷共150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10份 其中有男生54人 女生56人 理科生52人 文科生58人 一年级学生26人 二年级 学生26人 三年级学生30人 四年级学生28人 二 研究方法及程序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由大学生基本情况 总体幸福问卷 自尊 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组成 随机发放问卷 运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团体施测 将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7 0统计软件录入 统计 分析和处理数据 三 研究工具 1 综合幸福问卷 MHQ 7 2003年苗元江教授编制了该问卷 该问卷分为一指标 两模块 九维度 其中 一指标指的是幸福指数 两模块分别包括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九维度包括生 活满意 正性情感 负性情感 利他行为 自我价值 健康关注 友好关系 人格 成长 生命活力九个指标 共设51个题目 其中50个题目采用7级评分 即 每一 个项目都根据符合的程度分为从 明显不符合 到 明显符合 七个级别 并且依 次对应1 7分 以此描述个体生活中与问卷中所描述情况相符的程度 所得分值和 幸福感水平成正比 2 自尊量表 SES 8 自尊量表 self esteem scale SES 由 Rosenberg 于 1965 年编制 最初用以评 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 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 的自尊测量工具 该量表为了测量与统计的方便 设置了十道题 每题的选项根据 符合程度划分为从 非常符合 到 很不符合 四个等级 依次对应 1 4 分 总分 为 10 40 分不等 分值和自尊感水平成正比 3 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 9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 是由 Zimmer 等专家编 制的 强调的是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 用它来测定个体从各种社会支持源 如朋 友 家人 中领悟的支持程度 并且用总分来反映其总的社会支持感 PSSS 包括 12 个自评项目 每个项目根据同意的程度划分为从 极不同意 到 极同意 七级 分别对应 1 7 分 总分为 12 到 84 不等 得分与社会支持感成正相关变化 三 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自尊 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表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均值标准差高分者低分者 生活满意4 1331 15923 正性情感4 5631 10412 负性情感2 2770 83620 生命活力4 7521 17504 健康关注5 4340 97004 利他行为5 0860 94812 自我价值5 2660 91504 友好关系5 6611 21803 人格成长4 7540 86011 总体幸福指数6 2641 02908 由表1可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除负性情感 总体感受外 其余各因素均值均大 于理论中值4 负性情感均分小于理论中值4 总体感受均分高于理论中值5 在主观 幸福感的各因素中友好关系的得分最高 生活满意度得分最低 说明在这些因素中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友好关系的方面表现较佳 同时 由表中数据可知 各维度的 高分者和低分者都很少 有的甚至没有 说明大部分人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 其中 高分者指的是上两个标准差 低分者指的是下两个标准差 2 大学生自尊 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 表2 大学生自尊 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 均值标准差 自尊26 2372 217 家庭支持5 5140 933 朋友支持5 2750 968 其他支持5 1950 945 支持总分15 9842 240 4 从表2可知 大学生的自尊均分为26 237高于理论中值25 标准差为2 217 大学 生的自尊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大学生社会支持感处于较高水平 均分为 15 984 标准差为2 240 同时表中数据还说明大学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以家庭支 持和朋友支持为主 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 专业上的差异 表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性别均值标准差T值Sig 双侧 男34 6954 961生活满意度 女35 4625 378 0 777 439 男4 5801 110正性情感 女4 5471 108 0 1540 878 男2 3100 837 负性情感 女2 2460 841 0 4000 690 男6 1300 991总体幸福指 数 女6 3931 056 1 3470 181 表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专业上的差异 专业均值标准差TSig 双侧 理35 2464 947生活满意度 文34 9425 398 0 306 760 理4 7551 093正性情感 文4 3911 094 1 7410 085 理2 3310 862负性情感 文2 2280 817 0 6410 523 理6 423 997总体幸福指 数文6 1211 044 1 549 124 在此 笔者将主观幸福感量表分为生活满意度 正负性情感和对生活的总体幸 福指数三部分 由表3 4中数据可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男生 女生之间没有显 著性差异 在文科生 理科生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5 表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由表5可知 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维度中 生活满意度 正性情感 负性 情感 利他行为和总体幸福指数所得P值均小于0 05 这说明这些维度的得分在不同 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甚至及其显著地差异 各维度得分在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从备注中 我们知道除负性情感外 一年级其他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 二 四年 级相对较低 其中二年级的负性情感明显高于其他年级 说明 一年级的主观幸福 感较其他年级高 二四年级的主观幸福感较低 三 自尊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 自尊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表6 自尊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自尊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其他支持社会支持总分 生活满意0 0520 278 0 218 0 369 0 366 正性情感 0 0290 341 0 159 0 300 0 337 负性情感 0 224 0 094 0 099 0 174 0 155 生命活力 0 0310 342 0 135 0 259 0 310 健康关注 0 0350 343 0 257 0 345 0 399 利他行为 0 1100 227 0 284 0 268 0 331 自我价值 0 0950 240 0 169 0 337 0 315 友好关系 0 0290 151 0 487 0 416 0 449 人格成长 0 0270 202 0 265 0 281 0 317 Fp均值标准差 生活满意3 5490 0174 1341 159 正性情感8 8520 0004 5631 104 负性情感3 4680 0192 2770 836 生命活力2 1510 0984 7521 175 健康关注0 1050 9575 4340 970 利他行为2 8990 0385 0860 948 自我价值1 5250 2125 2660 915 友好关系2 5030 0635 6601 218 人格成长2 4190 0704 7540 860 总体幸福指数2 8550 0416 2641 029 备注 一二三四分别代表一二三四年级 生活满意 一明显高于二 四 二明显 低于三 正性情感 一明显高于二 二明显小于 三和四 负性情感 二明显高于三 三明显高于 四 利他行为 一明显高于四 三明显高于 四 友好关系 一 二明显高于四 人格成长 一明显高于二 四 总体幸福指数 一明显高于二 四 6 总体幸福指数 0 0240 099 0 256 0 286 0 273 在 01 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在 0 05 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由上表6可知 自尊得分与负性情感感得分在0 05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总 体幸福指数得分在0 01水平上呈一定负相关 其它维度均与自尊成一定正相关 2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由表6中数据可知 社会支持中的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中的各个维度除了总体 幸福指数与家庭支持 正性情感与朋友支持这两对关系之间无显著相关 负性情感 与社会支持中的各个维度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 其他维度之间都呈极其显著的正相 关 说明大学生社会支持感对他们的幸福水平有积极影响 四 讨论 一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自尊 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知 当前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低分者和高分者都很 少 总体幸福感大都集中在6 26 1 03 因此说目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 平 怀抱希望的他们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了多彩多样的生活 希望在大学期间能继续 深造 提升自身价值 这使得他们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正性情感 而在各维度中 又 数友好关系表现较好 相反生活满意度 正性情感 人格成长等总体水平较低 因 为怀抱较高期望值的他们来到学校后他们发现这些都与他们的期望存在很大的落差 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这与我校的现实状况加上高考成绩不理想给他们造成 的消极情绪有关 同时 我省处于中部地区 经济不够发达 精神文化发展水平也 不高 这是造成当前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此外 当前的大 学生大多为90后 为家里的独生子女 从小受到家庭的百般呵护各种能力比较低 尤其是社交能力 这就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影响其幸福感 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由以上结果可知 主观幸福感在男生 女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而在之前的 相关研究中显示 女生的幸福感却是明显高于男生 8 可能的原因就是随着社会的 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 使得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责任都得到了提升 社会期望 家庭期望也随之提升 这就导致了他们对现实状态的不满 再加上当今越来越激烈 的人才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 使得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面临相当大的学习和就 业压力 虽然说 男生的生活满意度仍低于女生 但已没有显著的差别 7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专业差异 由以上数据可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文科生 理科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可 能的原因有 首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之前的大学毕业分配工作的情 况已不复存在 学生就业主要靠自己的能力 专业和就业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 次 大学生很少有人真正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 或厌恶自己所学专业 因此专业的 不同不会造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显著性差异 另外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 才 且更加重视能力 这就使得无论是学理科还是文科 都需要不断学习并且补充 学科知识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加强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调查得知 年级不同其主观幸福感水平也不同 其中大学二年级学生和大学四 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大学一年级学生 大学三年级学生处于中等水平 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刚考上大学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 有一种努力 适应新生活的冲动 并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美好的期望 所以其生活满意度较高 主观幸福感也高于大二和大四 而大二在经过一年的适应后 已基本了解了大生活 没有了之前的激情也没有定下自己未来的目标 出现了迷茫 而大四面临巨大的升 学 就业的压力和不佳现状的矛盾所以对生活的期望值不高 再加上四年来积累下 来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和其生活中所经历的不同程度的坎坷和挫折等 从而在很 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 三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自尊 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大多数因素的相关性不显著 但总体来说自尊感强的人其幸 福感各因素得分也相对较高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中的负性情感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与总体幸福指数成一定负相关 关于这个结果的原因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 自 尊感强的人较为自信 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能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接纳和积极 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和生活状态 因此生活满意度较高 并且常体验积极情感 其次 自尊常与敏感 脾气暴躁 极端 自卑等词语相联系 可见自尊感强的人受外界环 境的影响较大 容易受到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刺激 故自尊感强的人负性情感也较强 再次 自尊感常伴随着自卑感 而高自尊的人往往对自己 对生活要求较高 性格 较坚毅 但现实又无法完全满足其要求 这种矛盾使得其总体幸福指数较低 自尊 感越强这种矛盾就越激烈 那么 自尊和总体幸福感之间就会呈现一定的负相关 同时 自尊所带来的一些负性情感 有时可以转化为人们改变现状的动力 10 因此 8 这就形成了自尊与负性情感呈显著正相关 与主观幸福感其它因子呈一定正相关的 现象 此外 根据人的心理特点 若感受不强烈 当问及一些具体的事情时 人们 总会给予一些积极地回答 相反 当所问问题较概括和笼统时时 所得答案却较真 实 往往能反映出当事人对现实的不满 同时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问 卷设计的不合理所致 综上所述 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对于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由以上分析可知 社会支持感越强 主观 幸福感水平就越高 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成显著正相关 又数来自于家庭的支持 和来自于朋友的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为明显 因为 大学生接触社会有限 他们的主要社会关系就是家长和同学 而且这段时间他们的经历相对简单 情感较 真挚 对家人 朋友还有较强的依赖感 这和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关 也和我省 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息息相关 同时 随着其离家时间的增加 和在学校期间 实践经验的丰富 和不同时期面临的不同问题 使得他们的社会支持感明显不同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自尊感 乃至其主观幸福感 从影响方式的角度来说 自尊和社会支持两者之间是不同的 自尊是一种内在 的主观因素 而社会支持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因素 社会支持因个体周围环境和个体 社会经历的不同而不同 良好地社会支持会使人更加自信 对自己的综合的评价和 态度也就越好 使得其自尊心越强 根据前面对相关原因的统计分析 我们可知 大部分学生认为外部因素对其幸福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内部因素 而外部因素中又 数家庭 朋友和爱人的支持所占比例最高 说明当前大学生非常重感情 非常期待 来自于周围自己的人的精神支持 而事业和物质也受到了他们很大程度地重视 这 与当今社会现状和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 在内部因素中 大家比较重视为 人处事的态度 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 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外界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真正决定我们幸福与否的还是我 们自己的心 可以说 自尊感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有一定的中介 作用 11 五 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1 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高 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在各维度中 健康关注和 自我价值水平相对较高 其中生活满意度水平最低 2 当前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也处于中等水平 在不同性别 专业和年级之间没有 显著性差异 但具有较高自尊的人一般都具有较多的负性情感较低的总体幸福指数 9 与主观幸福感其他因素也呈一定的正相关 故 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 的较 直接的影响 3 根据研究我们知道 社会支持在不同年级 专业之间 存在差异 这严重影 响了他们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 4 自尊在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中起着一定的媒介作用 二 对策 大家都知道 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而主观幸福感又对大学生的人 格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无论是对大学生本人还是 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因此 社会各方面力量都应该努力为其创造良好 的条件 为构建和谐自我 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1 社会方面 大学生是社会人才重要的来源 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 其幸福指 数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及人生道路的选择 因此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 相应完善的应对机制 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为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支持 因而提高大学生的自尊及自我幸福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重之又重的 方面 我们应该提高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2 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增设一些心理健康类的讲座 由导师或专家来给学生传 授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以及调节自我心理和情绪的方法 建立心理咨询室并配 有专业心理教师 如此 可以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 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 素质 同时学校还应该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独立的 性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帮助他们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 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3 家长方面 家长应该与孩子多进行沟通 交流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 绪状态 还应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 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倾诉对象 尤其是很多大 学生都是在外地上学 有很多事情都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 当遇到问题时 如果没 有父母的帮助 他们自己很难独立应对 所以父母要主动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 帮 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 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性格 从而适应小型的社会 同时为了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走向真正的社会 走向大世界 4 学生自身 我们要积极的参加各种团体活动 多看一些世界名著和经典国学 文化书籍 经常听一些高雅的有利于调节心情状态的音乐 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和心 理品质 逐渐形成一种宽容淡薄的心态 以平常心处理生活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问 题 此外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以提高自己的自尊感 10 和成就感 进而提升自己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 简言之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尽管在智力和生理上已经或基本成熟 但是因 为大学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 这期间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 社会关系也较简 单 故 当前关注大学生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 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引导和培养他们 良好的自尊感和主观幸福感非常有意义 六 研究的不足 1 问卷的题目设计不好 许多同学反映问题太多 而且一些题的程度不好界定 2 问卷的排版不佳 许多同学漏题 3 查阅文献不足 原因分析不够深刻 参考文献 1 美 卡尔 门林格尔 Karl Menninger 冯川 Man Against Himself M 2004 56 62 2 Diner E Subjective Well being psycho bull 1984 95 3 542 575 3 苗元江 朱江红 从理论到测量 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 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4 陈抗等 国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J 宿州学院学报 2011 03 5 甘雄 金鑫 自尊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 A 6 Stats S Armstrong S M patio C Student well being are they better off now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95 34 93 112 7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年 12 月 153 168 8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年 12 月 633 637 9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年 12 月 265 267 10 华道金 自尊感与完满人格的实现 J 中国德育 2007 06 11 刘秀艳 司秀玉 吴少敏 大学生社会支持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J 社会心理科 学 2009 3 57 59 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esteem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ake Da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e objective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esteem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self esteem scale and Multiple Happiness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test 150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1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 being is not high and the overall in the medium level 2 self esteem and social support have certain effect on subjective well being b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is more significant 3 self esteem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self esteem subjective well being 12 附录 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同学 您好 感谢您对本研究的支持与合作 本问卷旨在调查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希望您能够填写真实的想法 您的回答对我们的研究至关重要 每份问卷都采用匿名的方式 对每个问题您不必反复考虑 凭自己的第一印象作答 本问卷共 3 页 请您认真回答完每一个 问题 千万不要遗漏 否则将失去一份有效资料 谢谢您的帮助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1 年 11 月 27 日 一 您的基本情况 一 您的基本情况 性别 年级 专业 二 综合幸福问卷表二 综合幸福问卷表 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 按照您的实际情况回答 并在相应的数字下打 每个问题只能 选择一个答案 回答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谢谢合作 A 请用下面的评价尺度 描述您的情况 A1 A36 题 1 2 3 4 5 6 7 明显不符合 不符合 有些不符合 介于中间 有些符合 符合 明显符合 明 显 不 符 合 不 符 合 有 些 不 符 合 介 于 中 有 些 符 合 符 合 明 显 符 合 A1 我的生活大多数方面与我的理想吻合1234567 A2 我的生活状况良好1234567 A3 我对我的生活满意1234567 A4 到目前为止 我得到了我在生活想要的重要的事情1234567 A5 回首往事 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圆满1234567 A6了解并接受自己1234567 13 A7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行为方式 而不受外界影响1234567 A8不断超越自我 取得更大 更多的成就1234567 A9理解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与意义1234567 A10我可以自由的决定我的生活1234567 A11我能够自由的表达我的思想与感情1234567 A12在我的生活中 经常有人约束我的行为 反向计分 1234567 A13在我的生活中 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1234567 A14在我的生活中 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让我自己做决定 反向 计分 1234567 A15我觉得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至少与别人一样1234567 A16我觉得我具有许多优良的品质1234567 A17我与大多数人一样 能够把事情做好1234567 A18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1234567 A19总的来说 我对自己比较满意1234567 A20我充满活力与激情1234567 A21我常常感觉到我的精力旺盛好像要爆发出来1234567 A22我的精力非常充沛 精神状况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担保合同范本
- 维修粉刷宿舍合同范本
- 阀门投标合同范本
- 社区居民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活
- 顶账房交易合同范本
- 库存钢筋销售合同范本
- 私立医院进修合同范本
- 江津商店转让合同范本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游戏
- 矿山建设安装合同范本
- 【词汇】高中英语新教材词汇总表(共七册)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笔迹、指纹鉴定申请书
- 长沙市历年中考数学试卷,2014-2021年长沙中考数学近八年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 【英语】人教版英语八年级英语下册阅读理解专题复习练习(含解析)
-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 2022年出差管理制度员工出差管理制度
- 工作责任心主题培训ppt课件(PPT 26页)
- 完整解读新版《英语》新课标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PPT课件
- 国家公交都市评价指标体系
- 田湾核电站常规岛系统培训教材VVER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