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片机应用技能实训教案项目8项目9 单片机双机通信电路制作任务1 项目相关基本知识学习一、案头任务项目相关基本知识学习授课时间年 月 日授课班级教学形式讲授、讨论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用具教学资源项目制作成品、课件课前准备教学目标1、了解串行通信波特率的概念。2、理解串行口几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3、掌握串行口方式1、2、3的应用。4、了解多机通信原理。教学重点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应用。教学难点1、对串行口方式1波特率的理解。2、多机通信原理。教学过程1、通过复习提问,引出项目任务。2、串行通信的波特率。3、串行口工作方式1、2、3。4、串行口应用举例。5、多机通信原理简介。教学后记二、教学实施过程实施环节教学内容导学方法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2、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作准备。互动交流复习提问1、串行口方式0是如何完成串行数据的发送的?2、方式0主要用于什么?方式0能用于双机通信吗?本项目的终极目标是制作单片机双机通信电路。提问导思导入在项目8中学习了串行口方式0的应用,但要进行双机通信时,要采用串行口的其他工作方式。下面,我们在进行项目制作之前,学习项目相关基本知识。启发学习积极性讲授新课一、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波特率波特率是反映串行通信快慢的一个物理量,串行口每秒钟发送或接收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称为波特率,单位为b/s,即位/秒。串行口有四种工作方式,这四种工作方式对应三种波特率。工作方式0:波特率为=fsoc/12,不受SMOD位影响。工作方式2: 波特率=2SMODfsoc/64 (9-1)工作方式1和方式3:波特率=2SMOD(T1溢出率)/32 (9-2)T1溢出率即为一次定时时间的倒数,即T1溢出率= (9-3)其中 x为定时初值,M由T1的工作方式决定,一般置T1工作方式2,M=8。将式9-3代入9-2,并整理后得:波特率= (6-4)当已知晶振频率和所需的波特率时,可由式6-4计算定时器的初值。二、MCS-51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1、2、3及应用1、方式1方式1是波特率可调的8位数据异步通信方式,发送或接收一帧信息为10位,其中包括1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和1位停止位1。方式1的发送是在T1=0的条件下,由任何一条以SBUF为目的地址的数据传送指令作为启动发送开始的。发送时,由硬件自动生成一位起始位0,接着发送8位数据位,之后自动生成停止位1,数据从TXD端(P3.1引脚)输出。当发送完一帧数据后,置中断标志TI为1。串行口置为方式1,若RI=0,REN=1时,允许串行口接收数据。串行口采样RXD(P3.0引脚),当采样到由1到0跳变时,确认是起始位“0”,便开始接收一帧数据。方式1接收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RI=0;(2)停止位为1或SM2=0。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后,8位数据存入SBUF,停止位进入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的RB8位,同时置中断标志RI为1。若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接收到数据不能存入SBUF,此组数据丢失。2、方式2方式2是9位数据异步通信方式,发送一帧信息为11位,其中一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第9位数据位和一位停止位1。方式2的发送方法方式1类似,区别是发送前,第九位数据先送入TB8(该位可作为奇偶校验位,也可做其它控制位用),8位数据发送之后,发送第九位数据,最后自动生成停止位1。串行口置为方式2,若RI=0,REN=1时,允许串行口接收数据。串行口采样RXD(P3.0引脚),当采样到由1到0跳变时,确认是起始位“0”,便开始接收一帧数据。方式2接收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RI=0;(2)SM2=0或收到的第九位数据等于1。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后,8位数据存入SBUF,第九位数据进入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的RB8位,置中断标志RI为1。若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接收到数据不能存入SBUF,此组数据丢失。3、方式3方式3为波特率可调的9位异步通信方式,除了波特率有所区别之外,其余都与方式2相同。4、应用举例方式2和方式3主要用于多机通信,我们放在“项目相关知识延伸”中进行介绍。这里举例说明方式1的使用方法。例9.1 置串行口方式1,允许发送和接收,采用中断方式。初始化完成后,将串行口接收到的数据存于40H单元,再将该数据通过串行口方式1发送。试编写应用程序。解:该程序包括三部分,初始化、串行口发送和串行口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如图9-2所示。 根据流程图,编写参考程序如下:ORG 0000HAJMP START ;转移到初始化程序START ORG 0023H ;串行口中断入口 AJMP CKZD ;转移到串行口中断服务程序CKZD ORG 0030H ;初始化程序入口START:MOV 40H,#00H ;给发送数据单元送立即数01H MOV SCON,#50H ;串行口方式1初始化 MOV TMOD,#21H ;定时器T1初始化 MOV TL1,#0F4H ;串行口方式1波特率为2400 MOV TH1,#0F4H SETB EA ;开中断总允许 SETB ES ;开串行口中断 SETB TR1 ;开定时器T1MAIN:SJMP $ ;等待接收/发送完成 CKZD: ;中断服务子程序PUSH ACC ;保存现场数据JNB RI,CKZD1 ;不是接收中断则转移到CKZD1 MOV 40H,SBUF ;是接收中断,将收到数据送40H单元 CLR RI ;清RI,为下次接收准备 CLR TI MOV SBUF,40H ;CKZD1: JNB TI,CKZD2 ;不是发送中断则转移到CKZD2 CLR TI ;是发送中断,则清TI,为再次发送准备CKZD2:POP ACC ;恢复现场数据 RETI ;中断返回 END 三、单片机多机通信简介 1、多机通信原理单片机多机通信一般采用主从式多机通信方式。将一台设为主机,其他N台为从机,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9-10所示。N个从机各有一个地址码,地址码是识别从机身份的标志。主机发送的信息可传送到各个从机或指定的从机,各从机只能发送信息到主机。多机通信原理如下:(1)主机发出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地址信息,用来确定需要和主机通信的从机,其特征是主机串行发送的第九位数据TB8为1,即主机令TB8为1来呼叫从机;另一类是命令或数据信息,特征是串行传送的第九位数据TB8为0,实现主从间的数据传送。(2)各从机使SM2=1时,只能接收到主机发来的地址信息;使SM2=0时,接收主机发送的命令或数据信息。(3)各从机只能发送数据信息,其特征是第九位数据TB8为0。主从式多机通信的一般过程如下:(1)使所有从机的SM2=1,以便接收主机发来的地址码。(2)主机发出一帧地址信息,其中包括8位需要与之通信的从机地址码和第九位特征码TB8=1。(3)各从机接收到地址信息后,将其与自己的地址码相比较,若与本机地址相同,则该从机使SM2清0以接收主机随后发来的命令或数据信息;对于地址不相同的从机,仍保持SM2=1的状态,对主机随后发来的数据不予理睬。(4)主机给已被寻址的从机发送命令或数据(第九位数据TB8=0)。当通信需要进行波特率设置时,应采用方式1或方式3。此时要计算定时器T1初值,并常设为方式2以获得需要的波特率。重点说明如何启动发送以及如何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保存。在黑板上绘制流程图,并通过对流程图讲解,使学生理解编写思路。由老师与同学共同进行程序编写。简明介绍多机通信原理,只要同学了解多机通信的原理。课堂小结1、串行口波特率。2、串行口工作方式1、2、3及其应用。3、方式1应用举例。4、多机通信简介。课后作业自我测评1题、2题、3题。任务2 双机通信电路的硬件、软件设计一、案头任务双机通信电路的硬件、软件设计授课时间年 月 日授课班级教学形式讲授、讨论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用具教学资源课件、单片机应用制作成品课前准备教学目标1、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1、2、3的应用。2、掌握双机通信电路的整体构成。3、掌握相关指令的使用。4、理解应用程序的编程思路。教学重点1、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应用。2、应用程序的编程思路及相关指令使用。教学难点1、应用程序的编写思路及相关程序。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串行口方式1、2的使用方法。2、介绍项目任务要求。3、根据项目任务要求引导设计硬件电路。4、相关指令学习。4、应用程序流程图绘制。5、应用程序设计。教学后记二、教学实施过程实施环节教学内容导学方法组织教学1、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2、 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作准备。互动交流复习提问1、串行口方式1、2的使用方法?2、使用方式1时,初始化程序主要有哪些?提问导思导入在学习了串行口方式1、2、3的应用后,我们应用串行口方式1来完成双机通信,项目要求如下:1、甲机用一个按键来控制发送,每按一下按键,将数据缓冲区的一个数据发送给乙机。2、乙机接收,每接收到一个数据,将数据送接收数据缓冲区,并将该数据送P1口输出,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启发学习积极性讲授新课一、双机通信电路设计1、双机通信电路方案设计根据项目要求,本项目硬件由甲机和乙机两部分构成。甲机包括最小应用系统和按键电路(发送控制),乙机包括最小应用系统和LED显示电路(用于输出显示)。2、电路设计根据电路构成方案设计,对各组成部分进行设计。2、元件选择 (1)复习晶振电路元件及复位电路元件的选择。(2)复习发光二极管电路元件选择。二、应用程序编写1、指令复习请将下面每条指令举个应用例子。MOV A,Ri ;A(Ri)PUSH direct ;将direct中的内容压入堆栈。RL A ; 将A中数据循环左移1位INC Rn ; Rn(Rn)+1CJNE Rn,#data,rel ;比较不相等则转移,相等则顺序执行SETB bit ;bit1CLR bit ; bit0JNB bit,rel ;bit位为1则转移,为0则顺序执行 2、指令学习(1)数据传送类指令 MOV Ri,A ;(Ri)(A) MOV direct,Ri;direct(Ri) MOV Ri,direct;(Ri)(direct) 举例:设(A)=26H、(30H)=66H、(R0)=31H、(R1)=32H分析下列指令的执行结果。MOV R0, AMOV 30H,R0MOV R1, 30H执行后,(30H)=26H、(31H)=26H、(32H)=26H,A、R0、R1中内容不变。温馨提示:数据传送指令中,间接寻址指令比较难掌握,但应用程序中还是经常使用,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3、乙机接收程序设计根据项目要求,程序编写应分别编写甲机的发送程序和乙机和接收程序。乙机接收程序与例9.1类似,下面同学们和我一起来编写接收程序。乙机的接收采用中断方式,参考程序如下: ORG 0000H AJMP START ;转移到初始化程序START ORG 0023H ;串行口中断入口 AJMP CKZD ;转移到串行口中断服务程序CKZD ORG 0030H ;初始化程序入口 START: MOV R0,#30H ;接收数据缓冲区首地址送给R0 MOV SCON,#50H ;串行口方式1初始化 MOV TMOD,#21H ;初始化定时器T1方式2,串行口波特率设置 MOV TL1,#0F4H MOV TH1,#0F4H SETB EA ;开中断总允许 SETB ES ;开串行口中断 SETB TR1 ;开定时器T1MAIN: SJMP $ ;等待接收数据CKZD: PUSH ACC ;保存现场数据 MOV R0,SBUF ;将收到的数据送到数据缓冲区 CLR RI ;清RI,为再接收数据准备 MOV P1,R0 ;将收到数据输出显示 INC R0 ;缓冲区地址加1 CJNE R0,#40H,CKZD1 ;缓冲区地址不到40H则转移到CKZD1 MOV R0,#30H ;重置缓冲区首地址CKZD1: POP ACC ;恢复现场数据 RETI ;中断返回 END4、甲机发送程序流程图设计甲机的发送采用查询方式,发送程序的流程图如图93所示。5、甲机发送程序设计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参考程序如下:S1 EQU P1.0ORG 0000HAJMP START ;转移到初始化程序STARTORG 0030H ;初始化程序入口START: MOV R0,#30H ;发送数据首地址送到R0CLR AST1: MOV R0,A ;将依次加1的数据送到数据缓冲区INC R0 ;数据缓冲区地址加1INC A CJNE R0,#40H,ST1 ;数据缓冲区置数未完则转移到ST1 MOV TMOD,#21H ;初始化定时器T1,串行口波特率设置 MOV TL1,#0F4H MOV TH1,#0F4H SETB TR1 ;开定时器T1 MOV SCON,#50H ;串行口初始化MAIN: MOV R0,#30H ;发送缓冲区首地址送给R0MAIN1: JB S1,MAIN1 ;开始发送吗?MOV SBUF,R0 ;将数据缓冲区数据串行发送MAIN2:JNB TI,MAIN2 ;等待发送完成CLR TI ;清TI,为下一次发送准备INC R0 ;缓冲区地址加1 LCALL YS ;调用延时子程序CJNE R0,#40H,MAIN1 ;缓冲区数据未发送完则转移到MAIN1AJMP MAIN ;转移到MAINYS:MOV R7,#2 ;延时子程序YS1:MOV R6,#200YS2:MOV R5,#250YS3:DJNZ R5,YS3 DJNZ R6,YS2 DJNZ R7,YS1 RET END 6、讨论应用程序可否进行修改 是否需要去抖动处理?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电路构成方案。老师和同学共同在黑板上绘制电路原理图。通过提问或讨论方式由同学进行使用练习。对各条指令进行讲解并举应用例子。由老师和同学一起编写。在老师引导下由同学老师共同完成流程图绘制。同学们可自行计算初值为F4H时的波特率。在老师引导下与同学一起完成应用程序设计。时间允许时,可由同学对应用程序进行优化设计。课堂小结1、双机通信电路设计。2、相关指令学习。3、应用程序设计,重点是甲机发送程序流设计。课后作业自我测评4题、6题。技能反复训练与思考题2题。任务3 单片机双机通信电路的计算机仿真一、案头任务单片机双机通信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授课时间年 月 日授课班级教学形式老师演示、学生操作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用具教学资源机房、多媒体、相关课件课前准备教学目标1、单片机双机通信电路设计的计算机仿真验证。2、提高工具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3、熟练相关指令的使用及电路应用程序设计。教学重点1、双机通信电路设计的计算机仿真验证。2、相关指令的使用及程序编写与修改。教学难点1、仿真电路运行出错时的修改调试。教学过程1、proteus仿真电路绘制步骤复习。2、用keil进行程序汇编步骤复习。3、布置练习作业,学生进行练习并验证电路效果,老师进行指导。教学后记二、教学实施过程实施环节教学内容导学方法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2、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作准备。互动交流复习提问1、本项目设计的双机通信电路都有哪些功能?提问导思导入刚才同学们对双机通信电路的功能作了叙述,下面就根据上次课进行的电路软硬件设计,用计算机仿真验证本次项目设计的正确性和运行效果。启发学习积极性讲授新课一、使用proteus绘制仿真电路图的步骤1、将所需元器件加入到对象选择器窗口AT89S51用AT89C51代替,红色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符号是“LED-RED”;电阻、电容、电解电容、按键、晶振的英文符号分别是“RES”、“CAP”“CAP-ELEC”、“BUTTON”、“CRYSTAL”。2、放置元器件至图形编辑窗口3、移动、删除对象和调整对象朝向4、放置电源及接地符号5、元器件之间的连线6、编辑对象的属性设置元件参数二、使用keil进行程序汇编的步骤1、源文件的建立输入完源程序后,保存该文件,注意必须加上扩展名asm2、建立工程文件点击“Project-New Project”菜单,出现一个对话框,要求给将要建立的工程起一个名字,-。3、工程的设置(针对我们的单片机制作项目进行简单设置)在 OutPut 页面,勾选“ Creat Hex file用于生成可执行代码文件(可以用编程器写入单片机芯片的HEX格式文件,文件的扩展名为.HEX)”选项。4、编译、连接在设置好工程后,即可进行编译、连接。点击Build target按钮,对当前工程进行连接,如果当前文件已修改,软件会先对该文件进行编译,然后再连接以产生目标代码。 编译过程中的信息将出现在输出窗口中的Build页中,如果源程序中有语法错误,会有错误报告出现。三、布置作业学生练习,老师指导。1、双机通信电路仿真验证。2、修改应用程序验证运行效果。3、试一试,使用方式2或3进行双机通信,是否也能顺利实现功能。利用多媒体或机房相关软件进行操作演示。讲解个步骤的含义。课堂小结1、proteus的基本操作步骤。2、keil的操作步骤。3、单片机双机通信电路的仿真验证。课后作业技能反复训练与思考题4题、5题。任务4 单片机双机通信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案头任务单片机控制广告灯电路的制作与调试授课时间年 月 日授课班级教学形式学生动手操作、老师指导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用具 万用表、电烙铁等教学资源实训设备、电路制作成品课前准备项目3制作成品、相关电子元件采购、准备。教学目标1、掌握双机通信的连接方法。2、加深对项目3的电路构成理解及应用程序。3、掌握使用仪表进行电路测试方法,提高仪表使用的熟练程度。4、掌握数字时钟电路构成及硬件、软件调试。教学重点1、复习项目3应用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痴呆症预防课件
- 重症ECMO患者护理查房与并发症管理
- 醉翁亭记课件教学
- 酿酒行业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花博园中国女排接待宴会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练)-高考化学二轮考点复习(原卷版)
- CN120210108A 一种安全高效的低氧诱导细胞成脂分化的方法及应用
- 声现象-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分类汇编
-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特殊疑问句-七年级英语暑假作业(人教版)
-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
- 华晨宝马大东厂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评报告
- 青海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出炉:医学和法学就业率最高
-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三版)
- GB/T 328.13-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
- 茶叶实践报告3篇
- 西门子低压电器快速选型手册
- 养羊与羊病防治技术课件
-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2课时 地球的结构》教学课件
- Q∕SY 05129-2017 输油气站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配置管理规范
- 企业微信私域流量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