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 1.通过以卫片为底图进行的野外“土壤及土地利用”调查和室内制图等教学实习环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进行“土壤及土地调查与评价”教学实习。 2.掌握“资源调查与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野外独立工作能力。 3.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绘制土壤分布图。二、实验主要工具及试剂: 1.图纸(桐木岭6号)、锄头、铁锹、Hcl溶液、pH指示剂、pH试纸、白瓷板、电动刀、取土盒5个、彩笔等三、实习要求 1.以正射影像为工作底图,根据路线调查和典型区的调查,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等。 土壤利用图:根据土壤利用状况确定土壤利用类型,并按土壤利用分类表标号。 土壤图:根据土壤相应指标确定土壤类型,并按土壤类型表标号,对于新土种由小组根据土壤指标状况先命名,然后进行统一命名。2.根据路线调查和典型区域的调查完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在室内完成各小组专题图的拼接。3.花溪区桐木岭周边区域土壤的分类、质地、植被类型、侵蚀程度、植被覆盖度等调查以及实习报告的完成。四、实习计划及时间实习时间计划为5天,分野外调查和室内制图两个阶段。1、野外调查阶段。(4天)2、 室内制图阶段(1天)。五、实习地区(花溪)概况花溪区位于贵州高原中部,是省会贵阳市南郊的一个县级区,地处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距贵阳市中心17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地貌总的轮廓是:东西两侧山地、丘陵地势较高,海拔1200米以上;中部槽谷盆地地势较低,海拔1100米左右。以分水岭为界,西南至东南部位中山峡谷及台地,地势较高,海拔在1300米以上;西北、东北部海拔多在12001300米之间。花溪区处于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带,从西南部的旧盘、掌克至桐木岭、孟关上板一线为分水岭。分水岭以北及高坡东部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面积60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9.2%;以南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面积41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0.8%。按河长大于10公里或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标准,全区共有17条河流,境内总河长257公里;其中属长江流域的9条,总河长147公里;属珠江流域的8条,总河长110公里。本次实习区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概况位于花溪区西南部的罗平村、尖山村、板桥村,境内山高谷深,垂直气候差异大,森林复被率高,立体农业显著;属岩溶中山地貌区,距花溪2公里,地形起伏不平,海拔高度在1213.51433.3米之间;多为板岩风化山体,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水蚀作用显著,多为水蚀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29.3mm,年日照时数12501290小时,10年积温36004200左右,无霜期255290天;地层以泥炭系、石灰系和二叠系的碳酸盐岩类的风化残积物、坡积物等为主,表层出露以石灰系的灰岩为主;受成生物气候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土壤以黄壤为主,其中旱地土种以黄沙泥土为主,水田土种以黄泥田为主,土壤pH值在7.07.5之间。分布在平缓和坡度较小的区域土层深度平均可以达到1.5米,坡度较大区域,土层较浅平均只有0.6米。主要树种杉木、马尾松和毛栗等灌丛等,森林覆盖率和自然植被覆盖率较高;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等。自然土以硅质黄壤和石灰土居多旱作图主要有黄沙泥土、冷砂土、大泥土和岩泥等;水稻土有黄沙泥田、大眼泥田和冷侵田等。六、实习内容及过程 、理论知识学习经过刘老师对这次调查实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开始安排接下来几天的调查的具体内容和各项调查技术的原理和注意的细节。花溪区桐木岭土壤和土地利用调查以正射影像图为底图,按地形图为标准,典型区域为单位,地块为基础,生产为中心,障碍发展的土、肥、水等因素为重点进行。土壤图的内容:包括土壤类型(以土种为主),主要剖面点位,行政区界,队所在地、主要道路、沟渠、水面、抽水机站、石质丘陵保留一定的等高线,图廓内应绘制图例(主要包括着色和土壤代号、土壤名称、面积、说明)、比例尺、方位标(正北面图可省)并标明制图时间和单位。土壤利用类型图:主要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划分。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三级分类,进行统一的编码排列。、实习开始1.我们班共分为9个小组集体进行了一条路线的调查桐木岭地区土地利用现状。2.根据相关探查技术和步骤9个小组分区调查桐木岭地区和花溪地区的土壤。、调查内容1.成土因素与土壤特性的关系:(1)成土因素揭示土壤的发生与特性 a.关系式:道库恰耶夫公式: S=f(C,O,R,P)T S:土壤体 R:地形C:气候 P:母质 O:生物 T:成土时间 这个公式明确地表示了土壤与成土条件之间的联系,即它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5种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且各种成土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互相不能代替的,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同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随着成土因素的变化,随着空间因素的变化,土壤也随着不断地形成和演化着。 (2)土壤发育与母质的关系 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中的一些性质例如机械性质、坚实度、渗透性、矿物组成和化学特性等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母质中的磷、钾、钙、硫和其他元素也影响着土壤的自然肥力。 许多土壤的属性继承了母质的性质。酸性岩母质含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抗风化力强的浅色矿物较多,多形成酸性的粗质土;基性岩母质含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抗风化力弱的深色矿物较多,多形成土层较厚的粘质土壤。从酸性岩母质到基性岩母质随着硅含量的减少,而铁,锰、镁、钙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母岩发育的红壤,其化学组成不同,富铝化强度也有差异。一般说来,由玄武岩、石灰岩等基性母岩发育的红壤,其淋滤系数、分解系数、铝化系数和铁化系数的相对值,均高于由花岗岩等酸性母质所发育的红壤。如果母质层具有不同质地层次,亦影响到土壤中物质迁移转化过程,非均质母质对土壤形成、性状、肥力的影响较均质母质为复杂,影响土体中物质迁移转化的不均一性,不同母质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土壤。 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很有影响。斜长石和基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含有多量的三水铝矿,酸性岩中的钾长石发育的土壤则以高岭石为多。冰渍物和黄土中,含水云母和绿泥石较多;下蜀黄土以水云母为主;页岩和河流冲积物富含水云母;紫色页岩,湖积物和淤积物多蒙脱石和水云母。蒙脱型粘性母质易发育成变性土。 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情况也不相同。钾长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钾;而斜长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钙;辉石和角闪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铁、镁、钙等元素;含磷量多的石灰岩母质,在成土过程中虽然石灰质遭淋失,但土壤含磷量仍很高。 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质地粗的母质上形成的土壤质地也较粗,质地细的母质形成的土壤质地也较细。粗质母质易发育成淋溶土,细质母质易发育成潜育土。 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地带性土壤是砖红壤和红壤等,但在石灰岩和紫色岩上发育的土壤,因含有大量碳酸钙,阻滞和延缓了富铝化作用的进行,因而分别发育成为石灰土和紫色土。 (3)土壤发育与气候的关系 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而土壤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风化过程,影响植物生长,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说,土壤的水、热状况决定了土壤中所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作用,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产生一定性质和类型的土壤,因此,气候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学中,把土壤温度和湿度作为诊断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 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矿物的风化有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其速度和温度有关。 气候对次生矿物形成的影响,一般情况是,降水量增加,土壤粘粒含量增多。土温高,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加强。因此,不同气候带的土壤中,具有不同的次生粘土矿物。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过度湿润和长期冰冻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而干旱和高温,好气微生物比较活跃,有机质易于矿化,不利于有机质积累。 不同气候带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不相同。草甸土中微生物数量最多,黑土中微生物数量每克土可达数千万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中,微生物数量在数百万到数千万个之间,湿润地区的红壤,砖红壤中,微生物数量较少,但某些砖红壤中也可达两千万个左右。 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同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如寒温带分布着灰化土,温带分布着暗棕壤,暖温带分布着棕壤,亚热带和热带分布着红壤、砖红壤等。同时由于气候干湿程度的差异,也分布有相应的土壤类型,如温带湿润气候区,分布有淋溶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分布有弱淋溶土,钙积土,温带干旱区分布有荒漠土。(4)土壤发育与生物的关系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者。它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其中植物,特别是高等绿色植物及其相应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对土壤的作用最为显著。绿色植物对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并把太阳能转变为潜能,再以有机残体的形式,聚积在母质表层,然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合成作用,或进一步转化,使母质表层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逐渐丰富起来,产生了土壤肥力特性,改造了母质,推动了土壤的形成和演化。 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的有机质的性质、数量和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对成土过程所产生影响也不同。一般说来,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有机残体的数量多于温带夏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又多于寒带针叶林,草甸植物多于草甸草原植物,草甸草原植物多于干草原植物,干草原植物又多于半荒漠和荒漠植物 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并且是多方面的。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使其中潜藏着的能量和养分释放出来,供生物再吸收利用,使生物能世代延续下去。土壤物质的生物循环不断反复进行,土壤肥力也不断地演化和发展。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同时,还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此外,某些特种微生物,如固氮菌能增加土壤氮素养分。各种自养性细菌对矿物质的分解等,都对土壤形成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土壤动物中的原生动物,各种土栖昆虫、蚯蚓和鼠类等,它们的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来源,同时它们以特定的生活方式,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以及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的作用。土壤动物种群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类型和土壤性质的标志,并可作为肥力指标 (5)土壤发育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不同于母质、气候、生物因素,它没有给土壤提供任何新的物质,它的作用只是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它和土壤之间并未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只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个条件。它是通过其他成土因素对土壤起作用的。 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主要表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方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是不同的。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而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湿度逐渐增大,因而自然植被也随之发生变化,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出现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在北半球,南 坡接受光热比北坡强,但南坡土温及湿度的变化较大,北坡则常较阴湿,平均土温低于南坡,因而影响土壤中的生物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南坡和北坡的土壤发育,甚至土壤发育类型均有所不同。 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斜坡排水快,土壤物质易遭淋溶,常见砾质薄层土壤;在低洼处,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较暗,土层深厚。高地和低地之间表现为共轭关系。在相同的降水条件下,平原、岗丘、洼地等不同地形接受降水的状况不同。 不同的地形部位的母质分配是不同的,山地上部或台地上其母质主要是残积母质,从上部质地较细的土层到较粗的碎屑物,过渡到基岩。坡地和山麓的母质多坡积物,粗碎屑和粗颗粒分布在地形高处,愈远则颗粒愈细小,多由细砂和粘性物质组成。在山前平原的冲积锥或冲积扇地区,成土母质为洪积物,从地形部位较高处向低平处,土壤质地由粗逐渐变粘。土壤分布的特点是砾质土砂土壤土粘土。 地形发育深刻地影响着土壤发育。由于地壳的上升和下降,或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不仅影响土壤的侵蚀与堆积过程,而且还要引起水文、植被等一系列变化,从而使土壤形成过程逐渐转向,使土壤类型依次发生演替。 2、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调查区的土地总面积为86.1715hm2,具体的各类类型见表1。表1 各类土地利用现状表土地利用类型及编号土地面积(hm2)占评价区域比例(%)1农用地111灌溉水田9.1918.47114 旱地32.5465.17121果园0.270.16131有林地0.990.65132灌木林地2.3715.10142养殖水面0.040.142建设用地211农村居民点5.510.86221公路用地2.190.55223水库水面2.100.523未利用地311荒草地0.556.73312河流水面0.810.62评价区域总面积86.1715100.003.主要土壤类型和分布特点: 土 类具体类型面积(hm2)占土壤总面积%黄 壤黄黏泥16.913.5黄泥土6.897.11黄沙泥土12.372.43石灰土黒岩泥24.334.13大泥土18.5113.63水稻土黄泥田3.022.64熟黄泥田2.533.39黄沙泥田3.3512.81大泥田1.111.56大眼泥田2.109.08建筑及水域1.6812.58土壤总面积86.17151004.主剖面记录采样地点土属地形植被土种名称坡度海拔高度(米)母岩母质层次厚度 cm层次代号PH质地结构颜色新关口黑色石灰土山坡、草地岩泥3011001200石灰岩06A7.1壤粘土粒状暗棕灰623C7.4粘土块状棕灰采样地点土属地形植被土种名称坡度海拔高度(米)母岩母质层次厚度 cm层次代号PH质地结构颜色春江生态园硅铝质黄壤旱地大黄泥土511231200白云岩025A7.1粉沙粘粒状暗棕2540B17.2粉沙粘土块状暗灰棕4052B27.6粉沙粘土菱状灰棕黄大于52C7.4粉沙粘土块状黄七、土壤分类黄壤为地带性土壤,一般具有土层深厚,代换性能低,盐基饱和度小,酸性强,速效养分低和缺磷等特点。土壤特性随母质类型及地形部位变化差异甚大。分布区形成的黄壤,沙性重,渗透性强,变温快,易受侵蚀;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者,质地粘重,耕性不良,但保水保肥,稳温性能较好。石灰土盐基饱和度高,中性至微碱性,有机质及矿物养分丰富,土质虽粘重,但因结构良好,不易扳结,肥力较高。坡土土层薄,多石旮旯,不耐旱;低洼地溶洞多,地表缺水干旱,雨季如排泄不畅,易受涝。水稻土分淹育型、潴育型、潜育型等亚类,淹育型水稻土占稻田面积的23.2%,大多为塝田,养分缺乏,熟化度低,肥力下中等。潴育型水稻土系主要稻用土壤,占62.7%,排灌条件好,耕厚,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保肥保水,熟化度好,肥力上中等。土类亚类土属土种黄壤黄壤硅质黄壤中层硅质黄壤硅铁质黄壤厚层硅铁质黄壤硅铝质黄壤薄层硅铝质黄壤中层硅铝质黄壤厚层硅铝质黄壤铁铝质黄壤薄层铁铝质黄壤中层铁铝质黄壤厚层铁铝质黄壤黄壤性土硅质黄壤性土厚层硅质黄壤性土硅铁质黄壤性土中层硅铁质黄壤性土厚层硅铁质黄壤性土硅铝质黄壤性土薄层硅铝质黄壤性土中层硅铝质黄壤性土厚层硅铝质黄壤性土黄泥土黄泥土四黄泥土黄泥土小黄泥土豆面泥土 黄沙泥土 黄沙泥土豆面泥土灰泡黄泥土灰泡黄泥土石沙土白沙土火石沙土偏沙土偏沙土冷沙土石渣子土石灰土黑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薄层黑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薄层黄色石灰土中层黄色石灰土厚层黄色石灰土淋溶黄色石灰土中层淋溶黄色石灰土黄红色石灰土黄红色石灰土薄层黄红色石灰土中层黄红色石灰土厚层黄红色石灰土大土泥大土泥大土泥黑油砂土砾质大土泥岩泥小土泥小土泥白大土泥白大土泥白云沙土白云沙土紫色土钙质和中性紫色土紫色土中层紫色土酸性紫色土酸性紫色沙土薄层酸性紫色沙土中层酸性紫色沙土厚层酸性紫色沙土酸性紫色土薄层酸性紫色土中层酸性紫色土厚层酸性紫色土酸性砾质紫色土薄层酸性砾质紫色土中层酸性砾质紫色土紫泥土紫泥土羊肝石土紫沙土紫沙土血泥土血沙泥土砾质紫泥土潮土潮土潮沙泥土潮沙土潮泥水稻土淹育型坡旁黄泥田死黄泥田寡黄泥田黄沙泥田坡旁黄红泥田偏沙田大黄胶泥田死黄红泥田坡旁黄红泥田寡黄红泥田黄红偏沙田大泥田黄大泥田大泥田白沙泥田潮板沙土潮板沙田血肝泥田血泥田羊肝泥田潴育型黄泥田黄泥田黄胶泥田小黄泥田黄油沙泥田偏沙泥田油偏沙泥田黄红泥田黄红泥田油黄红泥田黄红胶泥田黄红偏沙泥田黄红油偏沙泥田大眼泥田大眼泥田龙凤大眼泥田大眼黄泥田紫泥田紫泥田浅血泥田紫油沙泥田潮泥田潮沙泥田潮泥田砾石底潮沙泥田冷水田冷水水田冷沙泥田浅育型鸭屎泥田湿鸭屎泥田干鸭屎泥田熟鸭屎泥田青紫泥田青紫泥田青潮泥田青潮泥田青潮泥沙田冷浸田冷浸田冷浸沙田沼泽型烂泥田浅脚烂泥田深脚烂泥田马粪土田低位马粪土田侧渗型白胶泥中白胶泥田熟白胶泥田白鳝泥重白鳝泥田中白鳝泥田熟白鳝泥田八、土地资源评价(一)评价的依据和方法土地资源评价,是以土地生产力为主要依据,在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上,应用室内分析数据,进行综合评比,确定各类土壤质量等级。根据土壤性质、土壤环境条件、多年平均的生物生产量,以评定该土壤单元的质量等级。土地利用现状打分图利用现状水田旱地(果园菜地)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裸岩地得分10080 6040200权重PH平均坡度土层厚度(厚40,薄40)利用现状得分0.050.30.50.15PHPH值4.54.5-5.55.5-6.56.5-7.57.5-8.58.5得分4060801006040坡度坡度0-55-1010-1515-2525得分10080604025土层厚度土层厚度(cm)10080-10060-8040-600-20得分10080604020等级得分8060-8060等级123根据花溪区各评价单元的地力综合指数,将其分为三个等级,但计算出来的没有一等级地。二等级地为水田,面积为9190.81平方米;旱地(果园、菜地)、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均为三等级地,其中旱地面积为3254.44平方米,林地(灌木林地)面积为33628.06平方米,草地面积为5003.36平方米。一等级地0平方米,二等级地面积有9190.81平方米,占总面积的17.99%,三等级地面积有41875.86平方米,占总面积的82.01平方米。九、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分区原则必须全面考虑土壤的环境条件和土壤性态,尤其是土壤改良的地理条件(如地形、水文地质等)和障碍因素(如过沙、过粘、内涝、盐碱等),把它们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作为分区的依据。生产性能及利用方向及改良措施:土层松散,石砾含量高,肥力低又干燥,须保护好现有植被,严禁山火、放牧及灰积肥,让植被自然恢复演替;在土层后的地点,可栽种喜钙经济植物。以保土为主,合理利用土地,防止土壤侵蚀;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促进土壤结构的松散,培肥土壤。陡坡地应退耕还林,缓坡地要修梯田,保持水土。(1)黄泥土成土母质为凝灰岩和流纹岩风化的残积坡积物,部分是泥岩风化物。质地以粘壤土或壤质粘土为主,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pH4.5一6.2。B层有效阳离子交换量为5me/100g土左右,盐基饱和度为8一19%之间;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伊利石为主,伴有少量三水铝石和烃石;粘粒硅铝率与硅铁铝率为2.6和2.1。该土种地形陡,侵蚀较重,土体浅薄,砾质性强,磷素缺乏。生物积累强,富含有机质和速效钾素,适宜于柳杉、黄山松以及杉、松、毛竹生长,应发展柳杉为代表的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和以黄山松为代表的常绿针阔混交林。(2)黄沙泥土成土母质为砂岩风化物,经垦种而成旱耕地。B层黄色或灰黄色,pH5.5左右,粉粘比2.2左右,阳离子交换量8.5me/100g土。该土种土体薄,质地轻,有机质含量少,结构松散,耕作容易,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较差,早春供肥快,发小苗,后期供肥差,作物产量低。种植花生、甘薯、马铃薯、玉米、烟草等,多一年二熟,玉米亩产100一150kg。今后应施足有机肥,配施磷肥,注意后期追肥,烟草还应特别注意追施钾肥。积肥困难地方,应大力发展绿肥,增加肥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3)石灰土石灰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多为粘质,土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石灰土土类划分4个亚类,本区均有分布。红色石灰土亚类多发育于厚层石灰岩古老风化壳,是风化淋溶最强、脱钙作用最深的石灰土,土体无石灰反应,酸碱度中性;黑色石灰土亚类是零星分布于岩溶区的岩隙与峰丛间的A-R型土壤,黑色腐殖质层厚20-40cm,有机质含量5-7,脱钙程度低,土体有石灰反应,微碱性;棕色石灰土亚类性状介于前二者之间,无或弱石灰反应;黄色石灰土亚类分布于海拔800m以上山区,常与黄棕壤或黄壤交错分布,土体有黄化特征,中性反应。该项目区的石灰土主要有黑岩泥和大泥土两个土种。黑岩泥:成土母质为碳酸盐岩类(白云岩、石灰岩等)风化的残坡积物。土壤pH7.37.8,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2235me/100g土。该土种有机质含量丰富,结构良好,质地偏粘,盐基饱和,交换性能好,土壤肥力高。在开发利用上宜封山育林,发展柏树、椿树、白杨、泡桐等用材林,或油桐、棕榈、杜仲等经济林,还可发展天麻、三七等药用植物。增加植被覆盖,涵养水源,防止干旱。大泥土:成土母质为石灰岩风化的残坡积物。土壤pH7.07.5,呈中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17me/100g土左右。该土种土体较厚,结构较好,通透性好,质地上层稍轻下层稍重,有利于保水保肥,养分含量中等。宜种性广,多为一年二熟,亩产玉米200kg黄豆120kg,烤烟150kg,甘薯2000kg,小麦150kg,油菜120kg。改良利用上,应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补施磷肥,合理追肥,保证作物健壮生长。(4)水稻土水稻土是通过长期水耕而形成的人为土,由于周期性氧化还原交替和淋溶淀积,可在原来母土的基础上形成若干新的发生层,如淹育层、犁底层、渗育层、潴育层、脱潜层、潜育层。因发生层次的组合不同,水稻土划分8个亚类,本区除没有分布于滨海地区的盐渍水稻土和咸酸水稻土外,其余6个亚类均有分布。潴育水稻土为发育良好的水稻土,其构型为Aa-Ap-(P)-W-G;淹育水稻土具Aa-Ap-C构型;渗育水稻土具Aa-Ap-P-C构型;潜育水稻土具Aa-(Ap)-G构型;脱潜水稻土具Aa-Ap-Gw-G构型;漂洗水稻土具Aa-Ap-E-C构型或Ae-Ap-W-C构型。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沿江平原、丘陵山地的沟谷及山坡梯田,其中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高产水稻土分布区之一。该项目区的水稻土主要有黄泥田、熟黄泥田、黄砂泥田、大泥田和大眼泥田五个土种。黄泥田:成土母土为第四纪红色粘土红壤,耕作年限长。土壤pH6.07.8,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1525me/100g土,盐基饱和度在70%以上,且随土层加深而提高。该土种质地粘重,耕性差,土性偏冷,水、肥、气、热状况不协调,耕层浅薄,质地偏重,适耕期较短,肥力偏低。该土种施肥的效果甚好,增产潜力很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物理性质差。为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地力,应加深耕层,同时增施有机肥。2.项目区内土壤适宜性评价土壤的适宜性评价是批评价土壤用于某种用途时的适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后财产分割与共同居住协议书范本
- 《情感归宿探寻:离婚协议全文阅读与青苔条款探讨》
- 跨国公司竞业限制及全球市场业务保护合同
- 金融机构贷款项目风险控制连带责任担保协议
- 离职员工知识产权归属及保密义务合同
- 互联网平台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防范合同
- 高级军官离婚协议及退役金分配执行细则
- 租赁中介服务合同(含房屋维修责任)
- 2025年法律基础与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6.1 初步认识分数(课件 )数学青岛五四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 GPS的课件教学课件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法考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伴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护理查房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水下激光探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海底捞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