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大题总结.docx_第1页
伤寒论大题总结.docx_第2页
伤寒论大题总结.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阳病证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伤寒论对太阳病的分类主要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太阳温病三个类型。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都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属于表寒证。但是太阳中风因患者腠理疏松,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脉症依据;太阳伤寒因患者腠理较为固密,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身疼痛,脉浮紧等为脉症依据。太阳温病是感受温热之邪所致,属于表热证,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口渴,不恶寒(或微恶寒)脉浮数等为脉症依据。2.太阳病中风证和太阳病伤寒证的证候特征与组方特征是什么?太阳中风证以汗出、脉浮缓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强营弱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法,以桂枝汤为代表方。桂枝汤的组方特征是以辛温的桂枝与苦平的芍药等量相伍,以桂枝解肌祛风以治卫强,以芍药补养营阴,以治营弱。二者相伍,有调和营卫之功。太阳伤寒证以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闭营郁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发汗解表为法,以麻黄汤为代表方。麻黄汤的组方特征是桂枝与麻黄相伍,麻黄为君,发汗解表,伍以桂枝为臣,以加强开腠发汗之功,使其成为辛温发汗之峻剂。3.大青龙汤证的主要症状着眼在哪二点?为什么?大青龙汤证的症状,主要体现在“无汗”与“烦躁”二点。无汗为伤寒表实,烦躁为寒邪郁闭过重,致使阳气内郁化热,内扰胸中所致。从而形成大青龙汤证外寒内热的病机。4.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简要地概括为哪二点?或然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病因病机的精要概括。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有寒痰水饮,又复感风寒,内外合邪,故形成本证外寒内饮的病机。或然证为“或渴(饮不化,津不滋),或利(肠清浊不分),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气滞),或喘”5.麻杏甘石汤与大青龙汤对比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病机邪热壅肺,肺失宣降外寒束表,内郁有热6.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参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均治下利,如何区别运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参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理中丸功效涩滑固脱温中解表解表止利表里两解,清热止利清热止利温中止利主治下焦不固,津液失于约束的久利不止,滑脱不禁太阳病误下,表证未解,反伤脾阳,脾气虚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之证太阳表邪不解,内迫阳明之下利,属表里同病,但以表证为主者表证未解,挟表热的热利,因邪热下迫大肠,表里皆热,暴注下迫,故大便粘秽,汗出而喘少阳邪热内迫肠道,利下粘秽,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后重者7.四个四逆汤的鉴别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病机少阴阳虚,阴液不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盛阳衰营血不足,寒凝经脉主证烦躁,肢厥,脉微细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逆等四肢厥逆,脉细欲绝治法回阳益阴破阴回阳回阳救逆养血通脉,温经散寒8.大承气、大柴胡、大陷胸的比较大承气大柴胡大陷胸病机9.试比较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证在病机、主证、治法及药物组成方面的异同。相同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三证均以心下痞硬为主症,均可兼见呕吐、下利、肠鸣等症,均以脾胃受损,痰湿中阻,升降失职,气机痞塞为其病机。三方都具有和胃消痞之功,均体现辛开苦降,泻心消痞的治法。三方均用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炙甘草等七味药。不同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胃气上逆为主,故以心下痞、呕逆为主要表现以夹有水饮食滞为特点,故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为主要表现脾胃虚弱较为突出,故以心下痞硬,下利频多,水谷不化为主要表现侧重于降逆止呕侧重于温胃散水侧重补益脾胃10.黄连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黄连汤证以腹痛,欲呕吐为主要症状,证属上热下寒。热邪在上,胃失和降,故欲呕吐。寒邪在腹,脾气受伤,寒凝气滞,故腹中痛。治当清上温下,和胃降逆,方用黄连汤。黄连苦寒,以清上之热;干姜辛热,以温下之寒;桂枝辛温,既可散寒,又能交通上下之阳气;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半夏降逆和胃止呕。服法:昼三夜二。11.瓜蒂散证、桂枝汤证、桂枝加桂汤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均有气上冲,其病机、主证、治法有何不同?瓜蒂散桂枝汤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病机痰实停滞,肺气不利,邪气冲逆太阳病误下后,表邪未陷,正气未衰,与邪相争,邪有外解之机针迫汗,损伤心阳,阳虚阴乘,水寒之气乘虚上犯心胸吐下之后,脾胃阳气受损,水饮上冲主症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桂枝证气从少腹上冲心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治法涌吐痰实祛风解肌,调和营卫温通心阳,平冲降逆温阳健脾利水12.苓桂剂鉴别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病机吐下之后,脾胃阳气受损,水饮上冲发汗后,心阳受损,水饮欲动主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心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治法温阳健脾利水温心阳,化气利水46.大阳病篇中的喘症有哪些?怎样辨证论治?太阳病篇中喘症可见于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葛根芩连汤证、麻杏甘石汤证等五个方证。麻黄汤证为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所致。症见喘而胸满,伴表实诸见症,治宜辛温发汗,宣肺平喘;小青龙汤证为风寒外束,引动内饮,肺气不利。症见咳喘、干呕、痰白清稀或起泡沫,伴见表实症,治宜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素有喘疾,外感风寒,引动宿疾,肺气不利。症见喘逆兼有表虚症,治宜解肌祛风,降气定喘;葛根芩连汤证主要为大肠热盛,邪热迫肺,肺气不利,症见喘而汗出,利遂不止,外兼表症,治宜表里两解,清热止利;麻杏甘石汤证为邪热壅肺,肺失清肃,症见喘息,汗出,发热等,治宜清宣肺热。13.试从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的组方配伍、功用的异同,阐述三方所主治证候的区别。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中均用大黄,故均有攻下热实的作用,主治阳明实热证,症见发热或潮热,心烦,谵语,腹胀满或腹痛,大便难等。调胃承气汤中大黄配以大剂芒硝,辅以甘草,全方具有良好的通便泻热作用,且泻下而不伤肠胃,适用于阳明燥热重而结聚较轻的证候,临床见蒸蒸发热,心烦较重,兼有腹胀满,大便硬等症。大承气汤中大黄配芒硝,并合以厚朴配枳实,全方具有通便泻热,攻积导滞的作用,适用于阳明热重,肠胃结聚亦重,症见潮热,心烦谵语,腹胀满痛,大便闭结等。小承气汤中大黄配以小剂量的厚朴、枳实,全方虽有泻下导滞的作用,但力量较轻,适用于阳明实热轻证,症见微热,或潮热,微烦,大便硬等。14.阳明蓄血证与太阳蓄血证有何异同? 同阳明蓄血证与太阳蓄血证都是邪热搏于下焦血分,血热瘀结不行;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