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稳恒电流错题集 一 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电流 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阻 电压 电动势 内电阻 路端电压 电功 电功率等基本概念 以及电阻串并联的特 点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 串联电路 的分压作用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等规律 二 基本方法 本章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运用电路分析法画出等效电路图 掌握电 路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结构特点 进而分析能量分配关系是最重要的方 法 注意理想化模型与非理想化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熟练运用逻辑推理 方法 分析局部电路与整体电路的关系 三 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 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 不对电 路进行分析就照搬旧的解题套路乱套公式 逻辑推理时没有逐步展开 企图走 捷径 造成思维 短路 对含有电容器的问题忽略了动态 变化过程的分析 例1 如图9 1所示电路 已知电源电动势 6 3V 内电阻 r 0 5 固定电阻R1 2 R2 3 R3是阻值为5 的滑动变阻器 按 下电键K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点 求通过电源的电流范围 错解 将滑动触头滑至左端 R3与R1串联再与R2并联 外电阻 再将滑动触头滑至右端R3与R2串联再与R1并联 外电阻 错解原因 由于平时实验 常常用滑动变阻器作限流用 滑动变阻器与用电器 串联 当滑动头移到两头时 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将最大或最小 以至给 人以一种思维定势 不分具体电路 只要电路中有滑动变阻器 滑动头 在它的两头 通过的电流是最大或最小 分析解答 将图9 1化简成图9 2 外电路的结构是R 与R2串 联 R3 R 与R1串联 然后这两串电阻并联 要使通过电路中电流 最大 外电阻应当最小 要使通过电源的电流最小 外电阻应当最大 设R3中与R2串联的那部分电阻为R 外电阻R为 因为 两数和为定值 两数相等时其积最大 两数差值越大其积越 小 当R2 R R1 R3 R 时 R最大 解得 因为R1 2 R2 3 所以当变阻器滑动到靠近R1端点时两部分电 阻差值最大 此时刻外电阻R最小 通过电源的电流范围是2 1A到3A 评析 不同的电路结构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分配状态 电路分析的重要性有 如力学中的受力分析 画出不同状态下的电路图 运用电阻串并联的规 律求出总电阻的阻值或阻值变化表达式是解电路的首要工作 例2 在如图9 3所示电路中 R1 390 R2 230 电源内电阻 r 50 当K合在1时 电压表的读数为80V 当K合在2时 电压表的读 数为U1 72V 电流表的读数为I1 0 18A 求 1 电源的电动势 2 当K合在3时 两电表的读数 错解 1 因为外电路开路时 电源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所以 U断 80V 错解原因 上述解答有一个错误的 替代假设 电路中的电流表 电压表都 是理想的电表 事实上 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如果进一步分析K合在2时 的情况就会发现矛盾 I1R1 0 18 390 70 2 V 80V 这就表明 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并非理想的电表 分析解答 1 由题意无法判断电压表 电流表是理想电表 设RA Rv分别为 电压表 电流表的内阻 R 为电流表与电阻器R1串联后的电阻 R 为 电流表与电阻器R2串联的电阻 则K合在2时 由上述两式解得 R1 400 90V 评析 本题告诉我们 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隐藏得很深 仅从文字的表面 是看不出来的 只好通过试算的方法判断 判断无误再继续进行解题 例3 如图9 4所示 1 3V r1 0 5 R1 R2 5 5 平行板电 容器的两板距离d 1cm 当电键K接通时极板中的一个质量m 4 10 3g 电量为q 1 0 10 7C的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求 1 K断开 后 微粒向什么方向运动 加速度多大 2 若电容为1000pF K断开 后 有多少电量的电荷流过R2 错解 当电键K接通电路稳定时 电源 1和 2都给电容器极板充电 所以 充电电压U 1 2 带电粒子处于平衡状态 则所受合力为零 F mg 0 2 U 1 1 v 当电键K断开后 电容器上只有电源 给它充电 U 2 即带电粒子将以7 5m s2的加速度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又 Q1 CU 103 10 12 4 4 10 9C Q CU 103 10 12 1 1 10 9C Q Q Q 3 10 9C 极板上电量减少3 10 9C 也即K断开后 有电量为3 10 9C的电荷 从R2由下至上流过 错解原因 在直流电路中 如果串联或并联了电容器应该注意 在与电容器串 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 所以电阻不起降低电压作用 如R2 但电池 电 容两端可能出现电势差 如果电容器与电路并联 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电容器两端的充电电压不是电源电动势 而是路端电压U 分析解答 1 当K接通电路稳定时 等效电路图如图9 5所示 1 r1和R1形成闭合回路 A B两点间的电压为 电容器中带电粒子处于平衡状态 则所受合力为零 F mg 0 在B R2 2 C A支路中没有电流 R2两端等势将其简化 U 2 UAB 2 U UAB 1 25V 当K断开电路再次达到稳定后 回路中无电流电路结构为图9 6所 示 电容器两端电压U 2 1 25V 即带电粒子将以6 875m s2的加速度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2 K接通时 电容器带电量为Q CU 4 1O 9C K断开时 电容器带电量为Q CU 1 2 10 9 C Q Q Q 2 75 10 9C 有总量为2 75 10 9 C 的电子从R2由下至上流过 评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电容器充放电物理过程定性了解程度 以及对充电 完毕后电容所在支路的电流电压状态是否清楚 学生应该知道电容器充 电时 随着电容器内部电场的建立 充电电流会越来越小 电容器两极 板间电压 电势差 越来越大 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与电容器所并联支路电 压相等时充电过程结束 此时电容器所在的支路电流为零 根据这个特点学生应该会用等势的方法将两端等势的电阻简化 画 出等效电路图 如本题中的图9 5 图9 6 进而用电路知识解决问 题 例4 如图9 7所示 电源电动势 9V 内电阻r 0 5 电阻 R1 5 0 R2 3 5 R3 6 0 R4 3 0 电容C 2 0 F 当电键K 由a与接触到与b接触通过R3的电量是多少 错解 K接a时 由图9 8可知 流过R3的电量为 Q QC Q C 3 10 6 C 错解原因 没有对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做深入分析 图9 8图中电容器的上 极板的电势高 图9 9中电容器的下极板的电势高 电容器经历了先放 电后充电的过程 经过R3的电量应是两次充电电量之和 分析解答 K接a时 由图9 8可知 此时电容器带电量QC CU1 I 10 5 C K接b时 由图9 9可知 此时电容器带电量Q C CU1 0 7 10 5 C 流过R3的电量为 Q QC Q C 1 7 10 5 C 评析 对于电容电量变化的问题 还要注意极板电性的正负 要分析清电 容器两端的电势高低 分析全过程电势变化 例5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为使正常工作的电热器在单位时间 内产生的热量增加一倍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剪去一半的电阻丝 B 并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 C 串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 D 使电热器两端的电压增大一任 错解 为原来的一半 所以选A B 错解原因 忽略了每根电阻丝都有一定的额定功率这一隐含条件 分析解答 将电阻丝剪去一半后 其额定功率减小一半 虽然这样做在理论上 满足使热量增加一倍的要求 但由于此时电阻丝实际功率远远大于额定 功率 因此电阻丝将被烧坏 故只能选B 评析 考试题与生产 生活问题相结合是今后考试题的出题方向 本题除 了需要满足电流 电压条件之外 还必须满足功率条件 不能超过用电 器的额定功率 例6 如图9 10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 36V 内电阻 r 2 R1 20 每盏灯额定功率都是2W 额定电压也相同 当K闭合 调到R2 14 时 两灯都正常发光 当K断开后为使L2仍正常发光 求R2 应调到何值 错解 设所求电阻R 2 当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时 即通过灯的电流达额 定电流I 错解原因 分析电路时应注意哪些是恒量 哪些是变量 图9 10电路中电源电 动势 是恒量 灯L1和L2正常发光时 加在灯两端电压和通过每个灯的 电流是额定的 错解中对电键K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 电路结构差异没 有具体分析 此时随灯所在支路电流强度不变 两种情况干路电流强度 是不同的 错误地将干路电流强度认为不变 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分析解答 解法一 设所求阻值R 2 当灯L1和L2正常发光时 加在灯两端电 压力额定电压UL 当K闭合时 1 UL I1 R1 r R2 当K断开时 2 UL I2 R1 r R 2 又 1 2 I1 2I2 2I I为额定电流 得 UL 2I R1 r R2 USL I R1 r R 2 I R1 r 2R2 R2 0 但I 0 R1 r 2R2 R 2即R 2 20 2 2 14 50 解法二 设所求阻值R 2 当灯L1和L2正常发光时 加在灯两端电 压为额定电压UL 由串联电路电压分析可得 评析 电路中的局部电路 开关的通断 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等 发生变化必 然会引起干路电流的变化 进而引起局部电流电压的变化 应当牢记当 电路发生变化后要对电路重新进行分析 例7 如图9 11所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变阻器R1的最大值大于 R2的阻值 在滑片P自右向左滑动过程中 R1的电功率如何变化 错解 采用 端值法 当P移至最左端时 R1 0 则Rl消耗的电功率变 为0 由此可知 当滑片P自右向左滑动过程中 R1的电功率是变小的 错解原因 由于题中R1 R2 所以用端值法只假设R1 0是不够的 分析解答 因此 在这两种情况时 R1的电功率都是P1 U2 4R 且不难看出 Rl与R2差值越大 P1越小于U2 4R 综上所述 本题答案应是滑片P自右向左移动时 Rl的电功率逐渐变 大 当R1 R2时R1的电功率最大 继续沿此方向移动P时 R1的电功率逐 渐变小 评析 电路中某电阻消耗的功率 不止是由本身电阻决定 还应由电路的 结构和描述电路的各个物理量决定 求功率的公式中出现二次函数 二 次函数的变化不一定单调变化的 所以在求解这一类问题时 千万要作 定量计算或者运用图像进行分析 例8 如图9 12所示电路 当电键K依次接a和b的位置时 在 1 R1 R2 2 Rl R2 3 R1 R2三种情况时 R1 R2上消耗的电功率哪个 大 错解 l 根据P I2R可知 当R1 R2时 P1 P2 当R1 R2时 P1 P2 当Rl R2时 P1 P2 当R1 R2时 P1 P2 当R1 R2时 P1 P2 当R1 R2时 P1 P2 错解原因 错误在于认为电路改变时其路端电压保持不变 U1 U2 应该分析当 电键K接不同位置时 电路的结构不同 电路结构改变但 r不变 分析解答 当电键K接不同位置时 电路的结构不同 l 当R1 R2时 若r2 R1R2 P1 P2 0所以P1 P2 若r2 R1R2 P1 P2 0所以 P1 P2 若r2 RlR2 P1 P2 0所以P1 P2 2 当R1 R2时 若r2 R1R2 P1 P2 0 所以P1 P2 若r2 R1R2P1 P2 0所以 P1 P2 若r2 R1R2 评析 解决电路问题先审题 审题过后有的同学头脑中出现许多公式 他 从中选择合适的公式 有的同学则从头脑中搜寻以前做过的题目 看有 没有与本题相似的题目 如果有相似的题目 就把那道题的解题方法照 搬过来 这些方法不一定错 但是一旦问题比较复杂 或者题目叙述的 是一个陌生的物理情境 这些方法就不好用了 所以 规范化的解题步 骤是必不可少的 例9 如图9 13所示电路中 r是电源的内阻 R1和R2是外电路中的 电阻 如果用Pr P1和P2分别表示电阻r R1 R2上所消耗的功率 当 R1 R2 r时 Pr P1 P2等于 A 1 l 1 B 2 1 1 C 1 4 4 D 4 l 1 错解 因为R1 R2 r r与R1 R2并联 它们电压相同 错解原因 认为电源的两端就是外电路的两端 所以内外电阻是并联关系 即 认为r与R1 R2并联 Ur U1 U2 这一看法是错误的 Ur不等于U1 Ur U1 分析解答 在图9 13电路中 内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与外电路的总电流相同 内 电阻与外电阻是串联关系 不能认为内电阻与外电阻并联 但R1与R2是 并联的 因R1 R2 则I1 I2 I Ir I1 I2 2I Pr P1 P2 Ir2r I12R1 I22R2 4 1 1 所以是正确的 评析 单凭直觉就对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下结论 太草率了 还是要通过电 流的分合 或电势的高低变化来做电路分析 例10 如图9 14所示 已知电源电动势 20V 内阻r 1 当接入固定电阻R 4 时 电 路中标有 3V 4 5W 的灯泡L和内阻r 0 5 的小型直流电动机恰能 正常工作 求 1 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2 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压 3 电源的总功率 错解 由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求得灯泡的电阻 串联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电动机额定工作电压U I r 2 7 0 5 l 35 V 电源总功率P I 2 7 20 54 W 错解原因 此电路是非纯电阻电路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R总不适用 所以电 分析解答 1 串联电路中灯L正常发光 电动机正常工作 所以电路中电流强 度为灯L的额定电流 电路中电流强度I 1 5A 2 电路中的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 根据能量守恒 电路中 UR UL Ur Um Um UR UL Ur I R RL r 20 1 5 2 4 1 9 5 3 电源总功率P总 I 1 5 20 30 W 评析 要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高度来认识电路的作用 一个闭合电路中 电源将非静电能转化为电能 内外电路又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U内 U外则是反映了这个过程中的能量守恒的关系 例11 电动机M和电灯L并联之后接在直流电源上 电动机内阻r 1 电灯灯丝电阻R 10 电源电动势 12V 内阻r 1Q 当电压 表读数为10V时 求电动机对外输出的机械功率 错解 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错解原因 上述错解过程中有两处致命的错误 一是将电动机视为纯电阻处理 了 电动机不属于纯电阻 而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错解中利用了并 联电路中支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是不恰当的 因为该结论只适用 于纯电阻电路 二是不明确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M入与输出功率PM出的区 别 IM2r 是电动机内阻发热功率 三者的关系是 PM入 PM出 IM2r 分析解答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如图9 15所示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 U Ir 得出干路电流 由已知条件可知 流过灯泡的电流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的另一种求法 以全电路为研究对象 从能量转 化和守恒的观点出发P源 P路 本题中电路中消耗电能的有 内电阻 灯 泡和电动机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又可分为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和电动机 自身消耗的内能 即I I2r IL2R PM出 IM2r PM出 I I2r IL2R IM2r 9 W 评析 站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高度看电路各个部分的作用 就可以从全局 的角度把握一道题的解题思路 就能比较清醒地分清公式规律的适用范 围和条件 例12 如图9 16 外电路由一个可变电阻R和一个固定电阻R0串联 构成 电源电动势为 电源内阻为r 问 R调到什么时候 R0上将得到最大功率 错解 把可变电阻R看成电源内阻的一部分 即电源内阻r r R 利用电 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是R r 得R0 R r 即R R0 r 所以把可变电 阻调到R R2 r时 电路中R0上得到最大功率 其大小为 错解 可变电阻R上得到的功率 决定于可变电阻的电流和电压 也可以 用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的条件 内外电阻相同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来 计算 但是题目要求讨论定值电阻R0上的输出功率 则不能生搬硬套 定值电阻R0上的功率 决定于流过电阻R0的电流强 这与讨论可变电阻 R上的功率不同 分析解答 电流经过电阻R0 电流能转换成内能 R0上功率决定于电流强度大 小和电阻值 即P I2R0 所以当电流强度最大时 R0上得到最大功率 由纯电阻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有 固定电阻R0上有最大输出功率 其大小为 评析 在讨论物理问题时选择研究对象是重要的一环 研究对象选错了 就要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明明题目中要我们计算定值电阻的功率 有人 却套用滑动变阻器的结论 所以认真审题找出研究对象 也是提高理解 能力的具体操作步骤 例13 输电线的电阻共计10 输送的电功率是100kw 用400V的低 压送电 输电线上发热损失的功率是多少kw 改用10kV的高压送电 发 热功率损失又是多少kw 错解 错解原因 错解一是对欧姆定律使用不当 输送电压是加在输电线电阻和负载 上的 如果把它考虑成输电线上的电压求电流强度当然就错了 错解二 注意到了负载的作用 所求出的损失功率P1是正确的 然而在高压送电 电路中 负载都是使用了变压器而错解二把它当作纯电阻使P2解错 分析解答 输送电功率100kw 用400V低压送电 输电线上电流 输电线上损失功率 若用10kV高压送电输电线上电流 输电线上损失功率P2 I22r 102 1 0 1 kw 评析 一道很简单的题目做错了 有些人将错解原因归结为 粗心 看错 了题目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解题不规范 如果老老实实地画出电路图标 出各个物理量 按图索骥就可以避免所谓的 粗心 的错误 例14 把一个 10V 2 0W 的用电器A 纯电阻 接到某一电动势和内 阻都不变的电源上 用电器A实际消耗的功率是2 0W 换上另一个 10V 5 0W 的用电器B 纯电阻 接到这一电源上 用电器B实际消耗的电 功率有没有可能反而小于2 0W 你如果认为不可能 试说明理由 如果 认为可能 试求出用电器B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小于2 0W的条件 设电阻不 随温度改变 错解 将 10V 2 0W 的用电器与电源连接 用电器正常工作说明用电 器两端电压为10V 现将 10V 5 0W 的用电器B与电源连接 用电器 两端电压是10V B也能正常工作 实际功率是5 0W 所以用电器的实际 功率不会小于2 0W 错解原因 把路端电压与电源电动势混为一谈 认为路端电压是恒定的 不随 外电路改变而改变 分析解答 越大 U也越大 所以与 不同 U不是恒定的 以当B连入时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将小于10V 它消耗的实际功率将 小 述条件时 B的实际功率小于2 0W 评析 根据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的条件做出输出功率与外电阻图 P R图如 图9 17所示 做定性分析 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由题意可知RA接入 电路时 若电源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输出功率 则RB接入电路时 电源 的输出功率肯定小于最大输出功率2W 若电源的输出功率没有达到最大 输出功率 RB接入电路时 电源的输出功率有可能小于RA接入电路时输 出功率2W 例15 有四个电源 电动势均为8V 内阻分别为1 2 4 8 今要对R 2 的电阻供电 问选择内阻为多大的电源才能使R上获 得的功率最大 A 1 B 2 C 4 D 8 错解 依 外电阻等于内电阻 R r 时 外电路上的电功率有最大值 可 知 应选内阻2 的电源对R供电 故选B 错解分析 上述错解的根源在于滥用结论 事实上 确定的电源有最大的输出 功率和确定的外电路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不同的 外电阻等于内 电阻 R r 时 外电路上的电功率有最大值 只适用于电源确定而外电 阻可选择的此形 而本题实属外电阻确定而电源可选的情况 两者意义 不同 不可混为一谈 分析解答 P是r的单调减函数 所以就题设条件而言 r取1 时P有最大值 应 选A 评析 物理学的任何规律结论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 都有其适用范围 有 的同学做题比较多 习惯于套用一些熟悉题目的解题路子 这种方法有 它合理的一面 也有其造成危害的一面 关键是要掌握好 条件和范 围 例16 图9 18所示 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 要的器材实物图 器材规格如下 1 待测电阻RX 约100 2 直流毫 安表 量程0 10mA 内阻50 3 直流电压表 量程0 3V 内阻5k 4 直流电源 输出电压4V 允许最大电流1A 5 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0 15 允许最大电流1A 6 电键一个 导线若干条 根据器材的规格 和实验要求 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 错解 错解一 如图9 19所示 此种连法错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和电 源的负极之间少连了一条线 即使变阻器取最大值 通过电路的电流也 超过了10mA 大于毫安表的量程 错解二 如图9 20所示有两处不妥 电压调节范围小 电流过 大 这种连法实际上与图9 19的错误是一样的 错解三 如图9 21所示 此种连法是用伏安法测量 电路与变阻器 由滑动触头并联 无论变阻器的阻值怎样变化 流过毫安表的电流 始终超过毫安表的量程 而且当滑动触头滑到最左端时 电源还有 被短路的可能 故连接错误 错解四 如图9 22所示 可见这种连法实际上与图9 21 变阻器取 最大值时 的错误是一样的 错解五 如图9 23所示 显然可见 当电键闭合时电源被短路 这 是不允许的 连接错误 错解六 如图9 24所示 电键闭合后电源被短路 滑到最右端时 电流超过毫安表的最大量程 故连接错误 错解七 如图9 25 无论电键是否闭合 电源 变阻器回路始终是 接通的 电键的位置连接错了 连接上的原因是 在高中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 接触的多是将变阻 器连接一个上接线柱和一个下接线柱 串连在电路中分压限流 因而在 做此题时 采用了习惯连法 没有对器材的规格要求进行计算 分析 2 将毫安表内接错误 错误的症结是不了解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 也是没有对器材的规格进行具体分析 3 出现同时连接变阻器的两个上接线柱 电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 我给花草止止渴教学设计小学劳动人民版一年级上册-人民版
-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说课稿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 航空运输管理岗位考核试题
- 第23课 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说课稿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七分册-华东师大版上海2007
- 美术初中测试题及评分标准
- 5 合理消费(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说课稿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人教版2004
- 2025茶叶原料采购协议
- 2025年防火门生产安装项目合同书(合同样本)
- 2025年吉林省医疗器械招标的采购合同
- 二手车股东合作合同协议
- 公司生产线管理制度
- 《民航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2024 年修订版)》知识培训
- 土方内倒合同(2025年版)
- 初中数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教学反思
- 储能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标)
- 2025年上半年农牧民技术培训工作总结(2篇)
-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重识别研究进展
- 【培训课件】《统计法》宣传课件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依法保障数据质量
- 罐车充装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 救护车驾驶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