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类文言文专题.ppt_第1页
史传类文言文专题.ppt_第2页
史传类文言文专题.ppt_第3页
史传类文言文专题.ppt_第4页
史传类文言文专题.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高考5年文言文考题 2010年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2011年 陈公弼传 2012年 伯父墓表 2013年 李丰 三国志 2014年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结论 人物传记 墓志铭是常考的题材 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阅读 考试说明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教学目标 1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2 掌握基本的阅读和解题技巧 1 从体裁上说 选文多为史传作品 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 辅之以与官职 法律有关的内容 2 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般赞扬所记人物 弘扬正义 贬斥邪恶 3 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 800 1000字之间 文后可能有个别注释 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 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 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人物传记文体特点 1 人物 传记人物为谁 哪一个朝代 还涉及哪些人 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 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 事件 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 孝义 勤学 清廉 爱民 抗上 等等 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3 官职 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 要搞清楚他任何职 朝中官还是地方官 几度升黜 4 品格 是正面人物 还是反面人物 一般是正面人物 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 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 一 初读文章 明确梗概 1 弄清其人其事 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 人名 官名 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 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 疏通语句 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豫让豫让者 晋人也 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 而无所知名 去而事智伯 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 赵襄子与韩 魏合谋灭智伯 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赵襄子最怨智伯 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 曰 1 嗟乎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仇而死 以报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 入宫涂厕 中挟匕首 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 心动 执问涂厕之刑人 则豫让 内持刀兵 曰 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 彼义人也 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 而其臣欲为报仇 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豫让受智伯赏识 智伯死后 豫让为其报仇 第一次行刺不成 襄子佩服他为人忠义 释放了他 2 居顷之 豫让又漆身为厉 吞炭为哑 使形状不可知 行乞于市 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 其友识之 曰 汝非豫让邪 曰 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 3 以子之才 委质而臣事襄子 襄子必近幸子 近幸子 乃为所欲 顾不易邪 何乃残身苦形 欲以求报襄子 不亦难乎 豫让曰 既已委质臣事人 而求杀之 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4 然所以为此者 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豫让自毁容颜 欲再次为智伯报仇 朋友劝豫让可以假装投奔襄子 取得其信任之后再为智伯报仇 豫让严词拒绝 并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目的 不仅是为报仇 更是让天下怀二心侍奉君主的臣子感到羞愧 既去 顷之 襄子当出 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 马惊 襄子曰 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 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智伯尽灭之 而子不为报仇 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 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豫让曰 5 臣事范 中行氏 范 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 国士遇我 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 嗟乎豫子 子之为智伯 名既成矣 而寡人赦子 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 寡人不复释子 使兵围之 豫让曰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 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 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6 今日之事 臣固伏诛 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 焉以致报仇之意 则虽死不恨 非所敢望也 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大义之 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 曰 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遂伏剑自杀 死之日 赵国志士闻之 皆为涕泣 豫让第二次行刺襄子未成 襄子责备他先侍奉范氏 中行氏 后易主侍奉智伯 无需为其报仇 而豫让认为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 最后襄子感其忠义 满足豫让刺其衣服达报仇的要求 最后豫让自杀 人物 出场人物 豫让 襄子 豫让的朋友背景人物 智伯 范氏 中行氏主要事件 第一次变身为 刑人 藏身厕所 刺杀襄子 未成 第二次毁容自残 伏于桥下 刺杀襄子 亦未成 事件结果 刺杀未成 豫让请求刺衣以代 遂自杀 品格 忠义 二 审读题目 推断文意 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 或正或错都是提示 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特别是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 把握文段主旨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智伯被消灭后 豫让为报答智伯 乔装改扮入宫涂厕准备刺杀赵襄子 失败被擒 但赵襄子认为他是有义之人 释放了他 B 豫让两次刺杀赵襄子都未成功 一次隐于厕所 一次藏于桥下 但因为赵襄子 心动 马惊 使得刺杀失败 这两处的细节交待 突出了事件的传奇色彩 C 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 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 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表达了 士为知己者死 的决心 D 豫让两次刺杀前的准备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第一次甘为 刑人 第二次更是不惜毁容自残 这都说明了豫让报仇意志坚定 不惜毁容牺牲 用尽一切手段 第一段 第一 三段 第三段 第二段 用尽一切手段理解错误 朋友劝他假装亲近子 伺机杀死襄子更有利 豫让坚决反对 说这是不忠行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智伯被消灭后 豫让为报答智伯 乔装改扮入宫涂厕准备刺杀赵襄子 失败被擒 但赵襄子认为他是有义之人 释放了他 B 豫让两次刺杀赵襄子都未成功 一次隐于厕所 一次藏于桥下 但因为赵襄子 心动 马惊 使得刺杀失败 这两处的细节交待 突出了事件的传奇色彩 C 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 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 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表达了 士为知己者死 的决心 D 豫让两次刺杀前的准备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第一次甘为 刑人 第二次更是不惜毁容自残 这都说明了豫让报仇意志坚定 不惜毁容牺牲 用尽一切手段 答题技巧 1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 一一对应 2 中心 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 3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 4 主要是顺序的颠倒 无中生有等 三 再读文章 完成答题 1 语言题 依照全文意思 确定字词的文中意 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 2 信息题 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 或主要事件概括题 依照整体阅读的原则 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答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5分 1 襄子如厕 心动 到 去 往 2 赵襄子最怨智伯 痛恨 怨恨 仇恨 实词解释一定要翻译成现代汉语里的双音节词 3 今智伯知我 以 为知己 赏识 单个实词解释如有活用 意动 使动等 一定要解释出来 4 卒释去之 最终 终于 顾 5 顾不易邪 难道 顾吾念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三顾茅庐 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亦曷顾哉 相如顾召赵御史答案 只是 但是 不过 拜访 看望 顾念 顾惜 回头 回头看 数 6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责备 数落 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范增数目羽击沛公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答案 命运 气数 多次 屡次 密 细密 7 范 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对待 8 焉以致报仇之意 表达 实现 实词理解 将解释出的词义带进原文 联系上下文 通顺 搭配得当就正确 不通不当就错 2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 嗟乎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仇而死 2 居顷之 豫让又漆身为厉 吞炭为哑 使形状不可知 行乞于市 唉 士人为了解自己的人献出生命 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打扮 如今智伯赏识我 我一定要替他报仇而死 过了不久 豫让又在身上涂漆 让皮肤长满恶疮 还吞炭使嗓子嘶哑 使自己的形体 相貌不可辨认 沿街乞讨 厉 通 癞 恶疮 3 以子之才 委质而臣事襄子 襄子必近幸子 凭借你的才干 归顺襄子并像臣子一样侍奉他 襄子一定会亲近 宠爱你 委质 归顺 归附 4 然所以为此者 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然而 我 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原因 是要用 这件事 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5 臣事范 中行氏 范 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我故众人报之 6 今日之事 臣固伏诛 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 焉以致报仇之意 则虽死不恨 我侍奉范氏 中行氏 范氏 中行氏都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 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 今日之事 我本当受死罪 可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 刺它几下 这样来表达 实现 我的报仇的心意 那么即使死了我也没有遗憾 固 本来 伏诛 伏罪处死 致 表达 恨 遗憾 翻译题 答题技巧 1 粗知全文大意 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2 逐字对应翻译 做好留 删 换 调 补 贯 3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 要与上下文对应 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4 注意词类活用 倒装 通假 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 抓住主干 注意句间关系 注意特殊句式 3 从文章中找出 概括 能体现豫让 义人 的两个事例 1 豫让在智伯死后决意为其报仇 2 豫让两次行刺襄子 3 行刺未果 豫让在死前请求刺衣以代 4 豫让拒绝为报仇而假意侍奉襄子 参考答案 1 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仇而死 2 既已委质臣事人 而求杀之 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3 臣固伏诛 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 焉以致报仇之意 则虽死不恨 从文章中找出能直接体现豫让 义人 的句子 注意 概括XX事件 主要人物 事件 课堂总结 三次审读 完成解题 一 初读文章 明确梗概 1 弄清其人其事 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 人名 官名 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 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 疏通语句 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 借助题目 推断文意 方法 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 或正或错都是提示 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三 再读文章 完成答题 1 语言题 依照全文意思 确定字词的文中意 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 2 信息题 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 或主要事件概括题 依照整体阅读的原则 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填空答题 强调 1 以文言字词句的基础积累着手 2 懂得传记类文本的选文特点 3 根据阅读的要素进行解读 1 人物 2 事件 3 品德 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试概括主要事件及杨氏的性格特点 建中四年 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 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 君 县令也 寇至当守 力不足 死焉 职也 君如逃 则人谁肯固矣 侃日 兵与财皆无 将若何 曰 如不守 县为贼所得矣 仓廪皆其积也 府库皆其财也 百姓皆其战士也 国家何有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 重赏以令死士 其必济 于是 召胥吏 百姓于庭 杨氏言曰 县令 诚主也 虽然 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 百姓然 吏人 百姓 邑人也 坟墓存焉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众皆泣 得数百人 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 小邑也 无长戟劲弩 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 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 中其帅 坠马死 贼失势 遂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建中四年 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 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 君 县令也 寇至当守 力不足 死焉 职也 君如逃 则人谁肯固矣 侃日 兵与财皆无 将若何 杨氏 曰 如不守 县为贼所得矣 仓廪皆其积也 府库皆其财也 百姓皆其战士也 国家何有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 重赏以令死士 其必济 于是 侃 召胥吏 百姓于庭 杨氏言曰 县令 诚主也 虽然 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 百姓然 吏人 百姓 邑人也 坟墓存焉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众皆泣 得数百人 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 小邑也 无长戟劲弩 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 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 中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