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民政局优抚对象调研汇报.doc_第1页
2012-2013年民政局优抚对象调研汇报.doc_第2页
2012-2013年民政局优抚对象调研汇报.doc_第3页
2012-2013年民政局优抚对象调研汇报.doc_第4页
2012-2013年民政局优抚对象调研汇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年民政局优抚对象调研汇报一、“十五”期间拥军优抚安置工作基本情况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黔南州南端,东北与黔东南州的从江、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的环江、南丹县毗邻,西面和独山县交界,北与三都县相连。既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又是红七军会师和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全县国土面积2441平方公里,县辖17个乡(镇)、98个村(居)委会、124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6.8万人,现有各类优抚对象3368人,占总人口2%,重点优抚对象457人、驻有县人武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三个军(警)单位。全县人民和驻荔部队官兵,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及驻荔部队和全县各族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双拥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增强军队凝聚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双拥主题,紧紧围绕“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打牢基础、规范工作、保持经常”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双拥工作新格局,巩固和发展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推动了我县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加强了组织领导。历届各级党委、政府和驻荔部队对双拥工作十分重视,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在调整党政领导班子时,同时调整、充实双拥领导班子,形成了党政军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主管部门全力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齐抓共管局面,使全县双拥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一条线、纵横连成片的机制,保证了我县双拥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二)国防教育广泛深入。“十五”期间,我县全民国防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大力度,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全县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光荣传统教育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主题的国防意识教育。宣传国防教育,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相结合,突出以阶段性集中教育为重点,同时以先进典型激励教育为要点,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的同时,注重元旦、春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阶段性集中教育,形成宣传高潮,国防观念宣传教育始终贯穿于双拥工作的全过程。“十五”期间,组织大型宣传活动27次,利用影视宣传200多次,办墙报、黑板报300多期,兴办国防知识竞赛4次,张贴标语600余幅,印发宣传资料39000多份,新闻媒体报道新闻稿件达280多篇,全县直接参与国防和双拥教育达60万人次。通过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 没有人民的一切”,懂得“国无防不立, 民无军不安”和“富国必强兵”的道理,从而,增强了以爱国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民族精神,焕发了军民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的精神。(三)积极动员适龄青年踊跃参军,支援国防建设。“十五”期间,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严格执行国家征兵政策,以对国防建设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好体检、政审、定兵三大关,认真抓好征兵工作,先后征集入伍新兵共233名,为部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兵员,多次受到国防部及省、州的表彰。目前,我县已取得了32年34次无责任退兵的好成绩。(四)建立奖励制度,鼓励战士为国立功。为鼓励战士安心部队服役,争取为国立功受奖,县委、县政府行文规定,对立功的荔波籍现役干部战士实行奖励制度,即:对获得大军区(含大军区)以上授予荣誉称号者奖励5000元,荣立一等功者奖励3000元,荣立二等功者奖励2000元,荣立三等功者奖励500元。“十五”期间,我县籍现役军人立功共计32人次(其中干部1人次立二等功、战士31人次立三等功),兑现奖励金1.75万元。奖励制度的建立,使青年应征入伍积极性高,战士更加安心服役。(五)优抚政策高标准落实。我县历年来对提高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标准极为重视,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牢固树立“改革不忘国防,富裕不忘拥军”的观念,“十五”期间,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优待抚恤标准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总投入优抚费300万元,并由2001年的4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90万元,增长125%,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统筹办法已由2002年前向全县统筹改为税费改革之后的2003年起实由县级财政转移支付,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由“九五”期间按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兑现提高到了“十五”期间按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0%兑现,并由2001年户均1196元提高到2005年户均1490元,增长25%,老复员军人定补由2001年年户均840元提高到2005年户均1652元,增长97%,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革命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的抚恤标准均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执行,并逐年提高。“十五”期间共发放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抚恤金2300余人次、总金额244万元。(六)积极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努力解决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的“三难”问题。“十五”期间,我县把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作为拥军优属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了“爱心献功臣行动”,共建(修)优抚对象住房难80户240间4800平方米、国家补助17.9万元,解决医疗难134人、国家补助6.8万元,解决生活难620人次、国家补助25.7万元。通过解决“三难”,使全县优抚对象的生活、住房、医疗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七)坚持拥军优属活动社会化、经常化。“十五”期间,每逢元旦、春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县委、县政府都要行文对节日期间的拥军优属活动进行安排,并拨出专门经费,县四大班子领导组成慰问团,各乡(镇)成立拥军优属慰问小组采取召开军(警)民座谈会、双拥联谊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对驻荔部队和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五年间,慰问驻荔部队拨款12.52万元,慰问各类优抚对象1800余人次36万元、实物折款11.2万元,慰问军烈属春联1466人次1466付、年画1132幅。每年征兵和驻荔部队老兵退伍期间,都开展慰问入伍新兵和退伍老兵活动,总慰问金3.88万元(其中新兵2.88万元、老兵1万元)、鞋垫500多双。 (八)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十五”期间,共接收退伍军人260名(其中农村222名、城镇38名),按政策对符合安置工作条件的40名同志(其中城镇38名、农村因公七级残疾军人1名、农村因公五级残疾军人1名)全部安置完毕。在农村220名退伍军人中,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录用193名占总数的87%。(九)动真情为驻荔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十五”期间,解决部队粮油水电燃料等补助资金16.4万元,解决部队营建、设备等项建设投入资金795.7万元,并且驻荔部队(人武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三个单位)都全部搬进了新房办公。(九)驻荔部队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拥政爱民工作。“十五”期间,开展军(警)民共建点由2001年的4个共建点发展到2005年的9个共建点;累计出动兵力3790余人(次),车辆280余台(次),参与抢险救灾70余场(次),扑灭森林火灾、民房火灾67起,救助和转移群众118人,抢救国家和人民财产1800多万元;参与改善城区环境卫生共投入劳动力4800余人(次)、清除垃圾1600多吨;义务植树派出兵力5600余人(次)、植树18000多株;维护社会治安派出兵力2000余人(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0人;派出消防安全检查3000余人(次);向灾区捐款1.934万元、衣物930件(套)、鞋380双;支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和在校特困生16人,支助资金1.688万元及价值1.2万元的学习用具;向学校捐赠各类书籍200余册。开展扶贫科技兴农活动,扶持资金3.7万元、实物折款3.9万元;帮助学生军训派出兵力780余人(次)、军训学生1.19万人,军训干部职工派出兵力30余人(次)、军训干部职工180人,帮助巡警军训派出兵力10余人(次)、军训巡警26人。二、“十五”期间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思路(一)建立双拥工作齐抓共管机制。坚持将双拥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各级领导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为双拥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二)建立双拥工作宣传教育机制。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和双拥传统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以各级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教育重点,注重经常性教育和随机性教育的结合,加强双拥环境和教育基地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军民居安思危。(三)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制定和完善双拥工作各项政策和制度,激发广大军民的创建积极性,促使每个部门和个人都以争创双拥模范城(县)为己任,克服困难,励精图治,凝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合力,进一步推动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四)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一是围绕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问题,建立和完善优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标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二是围绕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结合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和实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优抚对象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三是围绕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采取财政投入一部分、扶助对象自筹一部分、社会捐赠和乡村帮工帮料一部分的办法,分期分批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五)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新路子,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退役士兵安置新体制,更好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从我县调研工作的情况来看,拥军优抚安置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审视和急需解决的政策性问题:(一)抗美援朝志愿军待遇未得到落实。现行国家政策规定对1954年10月31日以前入伍的在乡复员军人给予了定期定量补助,而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参军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待遇未得到落实,我县有普遍反映,要求国家给予落实他们的政策待遇。对策与建议:修改国家现行政策,将他们纳入定期定量补助范围,享受与复员军人同等待遇。其理由,1954年10月31日以前入伍的在乡复员军人现在大多数人已近花甲之年,有的已去逝,人员逐渐减少,而抗美援朝志愿军都是50年代当的兵,并且与复员军人入伍时间相近,他们为祖国安宁乃至世界和平解放作出了很大贡献,现在他们已近古稀之年,人老体弱多病(有的相继去逝),因此,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爱,使他们欢度晚年。(二)城乡义务兵及其家属优待不合理。贵州省新修正颁布的贵州省征兵工作条例第十五条对义务兵及其家属享受优待金待遇作了规定,即是城镇义务兵优待标准不低于入伍前所在地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义务兵的优待标准不低于入伍前所在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按照这样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年需兑现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户均一千多元,而兑现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户均七、八千元,差别很大,实在不合理。因为,现在义务兵都是80年代出生的,农村兵在入伍前又没有分得田地,退伍后无业,而城镇兵退伍后国家还要安排他们的工作。 对策与建议:取消现行政策,实行城乡一体化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