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_第1页
4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_第2页
4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_第3页
4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_第4页
4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鸳鸳老师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 马到成功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词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新要求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 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 1981 1990 实现GDP比1980年翻一番 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 1991 20世纪末 使GDP再增长一倍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 到21世纪中叶 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 材料1 世界银行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国家分为四组 756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 756 299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 2997 926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 926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2006年我国人均GDP跨入2000美元的平台 而2013年人均为6629美元 根据上述材料 我国居民目前的生活处于什么水平 2013全球各国GDP排行1 美国 15 83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2 2 2 中国 8 3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7 8 3 日本 5 3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1 7 4 德国 3 4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0 7 5 法国 2 6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0 4 6 英国 2 5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0 3 7 巴西 2 3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1 03 8 意大利 2 1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2 3 9 俄罗斯 2 0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3 5 10 印度 1 8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5 3 一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 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材料2 2012年中国国内GDP达到519322亿人民币 居世界第二位 但中国人均GDP指标排名却在世界100名以后 且目前我国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的发展还不协调 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 工农之间 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结合材料 说说我国目前所达到的小康具有什么特点 如何理解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是指人均国民总收入还不高 甚至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 2002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人均1000美元 仅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 不全面是讲总体上的小康水平多从经济方面看 侧重物质文明 对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社会发展 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 发展不平衡是指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 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并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2013 年世界各国经济 GDP 排名前十 最新 1 美 国 16 57 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2 5 2 中 国 9 40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7 6 3 日 本 4 70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2 7 4 德 国 3 45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0 4 5 法 国 2 7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0 5 6 英 国 2 65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1 9 7 巴 西 2 5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2 35 8 俄罗斯 2 2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3 5 9 意大利 2 05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1 0 10 印 度 1 9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5 0 2013 年世界各国经济 GDP 排名前十 最新 1 美 国 16 57 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2 5 2 中 国 9 40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7 6 3 日 本 4 70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2 7 4 德 国 3 45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0 4 5 法 国 2 7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0 5 6 英 国 2 65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1 9 7 巴 西 2 5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2 35 8 俄罗斯 2 2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3 5 9 意大利 2 05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1 0 10 印 度 1 9 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 5 0 2013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最新排名 总体小康的特点 注 以世界银行2010年发布的划分标准为依据 2012年 我国GDP以73011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均GDP仅6076美元 排名第100位 卢森堡以人均104512美元排名第一 与世界水平相比 我国仍属中下等收入国家 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 所谓 低水平 是指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我国达到的小康仅仅是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 也就是说刚刚 达标 据测算 虽然截至2001年底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已超过11590亿美元 按现行汇率折算 但人均GDP只有912美元 尚不足1000美元 2012年中国农村和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到41 和34 40 50 为小康 30 40 属于相对富裕 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3550万人 农民工人数为4647万人 2012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 所谓 不全面 主要指我们达到的小康主要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 对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和社会发展方面关注不够 而在经济方面 目前的小康基本上是生存资料消费的满足 以教育 体育 文化 卫生为核心的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2012年与中国各省市人均GDP最接近的国家 上海 人均GDP为73297元 约合10827美元 沙特 天津 人均GDP为70402元 约合10399美元 匈牙利 北京 人均GDP为70251元 约合10377美元 斯洛伐克 江苏 人均GDP为51999元 约合7681美元 白俄罗斯 浙江 人均GDP为49791元 约合7355美元 阿塞拜疆 内蒙古 人均GDP为47032元 约合6947美元 土耳其 广东 人均GDP为43596元 约合6440美元 哈萨克斯坦 山东 人均GDP为41147元 约合6078美元 南非 四川 人均GDP为21013元 约合3104美元 亚美尼亚 广西 人均GDP为20645元 约合3049美元 斯威士兰 安徽 人均GDP为20610元 约合3044美元 约旦 山西 人均GDP为20391元 约合3012美元 纳米比亚 西藏 人均GDP为16903元 约合2496美元 刚果 金 甘肃 人均GDP为16031元 约合2368美元 伊拉克 云南 人均GDP为15707元 约合2320美元 瓦努阿图 贵州 人均GDP为13221元 约合1953美元 印度 前8名 后8名 不平衡的 2012年 人均GDP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 上海市人均GDP达15320 41美元 湖南省4837 92美元 最低的贵州省2350 98美元 我国的总体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 发展很不平衡 主要指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 各阶层之间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以地区差距为例 2001年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 而排名最后一位的地区只有139亿元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 国家统计局指出 若考虑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以及城市居民收入中的隐性部分 则城乡收入差距不是3 1 而是5 1乃至6 1 2 总体小康特点 低水平 不全面 发展很不平衡 从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艰苦奋斗 2020年建成 目标 成 3 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工业化基本实现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良好 人民享有更多民主权利 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对外更加开放 更加具有亲和力 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思考与探究 1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体现了怎样的总体布局 2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思考与探究 答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体现了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民生 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 2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体现了怎样的总体布局 2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 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 从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民生 生态文明五个方面 五位一体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 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 五位一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 新要求 1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发展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的平衡性 协调性 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业 工业化基本实现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3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 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过度砍伐导致土地沙漠化 恐慌的豫北 癌症 村 对 GDP崇拜 的反思 在现实中 当社会经济发展被片面地理解 操作为GDP单兵突进式的增长 而资源 环境 教育 文化 卫生 民权 民生等其他社会发展诉求统统要为GDP让路的时候 GDP崇拜 便酝酿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无法下咽的苦酒 一组数据被屡屡引证 中国以世界水泥消耗总量的50 钢铁的34 煤炭的31 氧化铝的25 电力的13 实现的却仅仅是世界4 的GDP总量 即便我们想维持这种以高投入 高消耗为代价的高增长 资源与环境也将无力承受 现实矛盾也空前激化 2003年多个省市上访 群访批次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纪录 其中拆迁问题的上访量激增50 对GDP的片面追求 正在不断聚积着更大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面对现实挑战 2004年3月的 两会 迅速回应 对此 新华社以 走出 GDP崇拜 误区 科学发展观 热涌 两会 为题予以重点报道 GDP的缺陷与绿色GDP的提出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 一方面为社会创造财富 即所谓 正面效应 但另一方面又向环境索取资源和排泄废弃物 使生态资源逐年减少并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 即所谓 负面效应 现行的GDP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 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 因此是有局限性的 为了校正这一缺陷 世界银行推出绿色GDP作为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绿色GDP 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 扣除由于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退化 人口数量失控 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 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 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 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 负面效应越低 随堂测试 c 1 到二十世纪末 我国顺利实现了总体小康的目标 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1年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 而排名最后一位的西藏只有139亿元 2002年我国甘肃宕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741元人民币 而同期上海浦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500美元了 这说明我国的目前实现的小康是 A 不全面的B 低水平的C 不平衡的D 全面发展的 2 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A 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B 是低水平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C 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只是水平仍比较低D 是少数人的小康 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B 3 关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全面小康的目标在2030年完成 建设全面小康目标实现时 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全面小康必须增强发展协调性A B C D C 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 2020年 指出 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要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A B C D B 1 B2 C3 B4 A5 D6 D7 A 问题拓展 能力提升 答案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3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