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描述:lte有哪些上行和下行物理信道及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的区别问题答复:物理信道:对应于一系列re的集合,需要承载来自高层的信息称为物理信道;如pdcch、pdsch等。物理信号:对应于物理层使用的一系列re,但这些re不传递任何来自高层的信息,如参考信号(rs),同步信号。下行物理信道: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主要用于传输业务数据,也可以传输信令。ue之间通过频分进行调度, 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导呼和用户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与用户数据相关的harq信息。 pbch: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承载小区id等系统信息,用于小区搜索过程。 phich: 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p指示信道) ,用于承载harp的ack/nack反馈。 pcfich: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用于 承载控制信息所在的ofdm符号的位置信息。 pmch: 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用于承载多播信息下行物理信号: 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通常也称为导频信号; sch(psch,ssch):同步信号,分为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上行物理信道: 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承载随机接入前导 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承载上行用户数据。 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承载harq的ack/nack,调度请求,信道质量指示等信息。上行物理信号: rs:参考信号;问题描述:lte中的跟踪区是什么?问题答复:lte中的跟踪区也就是tracking area,简称ta,跟踪区编码称为tac(tracking area code)。跟踪区是用来进行寻呼和位置更新的区域。类似于umts网络中的位置区(lac)的概念。跟踪区的规化要确保寻呼信道容量不受限,同时对于区域边界的位置更新开销最小,而且要求易于管理。跟踪区规划作为lte网络规划的一部分,与网络寻呼性能密切相关。跟踪区的合理规划,能够均衡寻呼负荷和ta位置更新信令流程,有效控制系统信令负荷。在lte/sae系统中设计跟踪区时,希望满足如下要求:1、 对于lte的接入网和核心网保持相同的跟踪区域的概念。2、 当ue处于空闲状态时,核心网能够知道ue所在的跟踪区。3、 当处于空闲状态的ue需要被寻呼时,必须在ue所注册的跟踪区的所有小区进行寻呼。4、 在lte系统中应尽量减少因位置改变而引起的位置更新信令。寻呼负荷确定了跟踪区的最大范围,相应的,边缘小区的位置更新负荷决定了跟踪区的最小范围,其最重要的限定条件还是mme的最大寻呼容量。问题描述:lte中为什么要规划x2接口,怎样进行x2接口规划?问题答复:lte网络中enb之间通过x2接口互相连接,形成了所谓mesh型网络,这是lte相对原来的传统移动通信网的重大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网络结构中没有了rnc,原有的树型分支结构被扁平化,使得基站承担更多的无线资源管理责任,需要更多地和其相邻的基站直接对话,从而保证用户在整个网络中的无缝切换。lte中的切换类型包括enb内的切换和enb间的切换,其中enb间切换又分为s1切换和x2切换。要实现x2接口切换,除了必要的邻区关系,还要求完成x2接口的配置。在实际规划中,x2口规划是基于邻区关系的,只要把邻区关系中属于不同enb的关系找出来,就是x2关系了。在eran 1.0版本中每个enb最多只能配置16个x2,但实际经常会出现多于16个x2的情况,此时可以按距离排序,删除多余的,在eran1.1及eran2.0版本都扩展到可以支持32个,一般来说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了。同时anr功能也可以自动对x2口进行维护,这样也可以解决一些x2口漏配或配置错误的问题。问题描述:什么是zc根序列,zc根序列规划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问题答复:prach根序列是采用zc序列作为根序列(以下简称为zc根序列),由于每个小区前导序列是由zc根序列通过循环移位(ncs,cyclic shift也即零相关区配置)生成,每个小区的前导(preamble)序列为64个,ue使用的前导序列是随机选择或由enb分配的,因此为了降低相邻小区之间的前导序列干扰过大就需要正确规划zc根序列索引。在fdd模式下,zc根序列索引有838个,ncs取值有16种,规划根据小区特性(是否高速小区)给多个小区配置zc根序列索引和ncs取值,从而保证相邻小区间使用该索引生成的前导序列不同。规划目的是为小区分配zc根序列索引以保证相邻小区使用该索引生成的前导序列不同,从而降低相邻小区使用相同的前导序列而产生的相互干扰。zc根序列索引分配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应优先分配高速小区对应的zc根序列索引,预先留出logical root number 816-837给高速小区分配。2、 对中低速小区分配对应的zc根序列,分配logical root number 0-815。3、 由于zc根序列索引个数有限,因此如果某待规划区域下的小区超过zc根序列索引的个数,当zc根序列索引使用完后,应对zc根序列索引的使用进行复用,复用规则为当两个小区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定范围时,两个小区可以复用同一个zc根序列索引。高速小区与以中低速小区zc根序列规划的方法略有区别,下面以中低速小区为例介绍zc跟序列规划的详细方法:l step1:根据小区半径决定ncs取值;按小区接入半径10km来考虑,ncs取值为78;其中ncs与小区半径的约束关系为:l step2: 839/78结果向下取整结果为10,这意味着每个索引可产生10个前导序列,64个前导序列就需要7个根序列索引;l step3:这意味着可供的根序列索引为0,7,14833共119个可用根序列索引;l step4:根据可用的根序列索引,在所有小区之间进行分配,原理类似于pci分配方法;问题描述:lte如何进行功率配比问题答复:lte网络中基站的发射功率是平均到每个子载波,即子载波均分基站的发射功率,因此,每个子载波的发射功率受到配置的系统带宽的影响(5m,10m,),带宽越大,每个子载波的功率越小。lte通过配置pa,pb两个功率相关参数进行功率调整,pa,pb与a,b的关系如下:其中:a:表征没有导频的ofdm symbol的数据子载波功率和导频子载波功率的比值; b:表征有导频的ofdm symbol的数据子载波功率和导频子载波功率的比值。 业务信道功率配比(由参考信号功率计算pdsch功率)目前推荐使用pa=-3db,pb=1( pa,pb都通过rrc信令下发,两天线时pa= a, b使用上表计算,便可计算出pdsch功率)的方案(即有导频的符号上,导频的功率占1/3)能够使得网络性能最优,并且能够使得type a和type b两类符号上的导频功率与业务信道功率相当。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场景,如边缘速率要求较低的农村场景,可以考虑使用pb=2或3,来增强覆盖,达到动态控制覆盖半径的目的。 控制信道功率配比pdcch,phich,pcfich,pbch,主同步信道,辅同步信道 功率是通过配置与参考信号的偏移进行设置。在20mhz带宽,2*20w天线配置的情况下,下行功率默认配置为:pa=-3,pb=1,rs=15dbm详情参见:lte eran1.1 性能参数分册v1.0问题描述:lte的小区搜索问题答复:小区搜索是ue实现与e-utran下行时频同步并获得服务小区的过程。小区搜索分两个步骤:第一步:ue解调主同步信号实现符号同步,并获得小区组内id;第二步:ue解调次同步信号实现符号同步,并获得小区组id;初始化小区搜索过程如下:l ue上电后开始进行初始化小区搜索,搜寻网络。一般而言,ue第一次开机时并不知道网络的带宽和频点。l ue会重复基本的小区搜索过程,遍历整个频带的各个频点尝试解调同步信号。(这个过程比较耗时,但一般对此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缩短以后的ue初始化时间,如ue储存以前的可用网络信息,开机后优先搜索这些网络)。l 一旦ue搜寻到可用网络并与网络实现时频同步,获得服务小区id,即完成小区搜索。ue将解调下行广播信道pbch,获得系统带宽,发射天线数等信息。完成以上过程后,ue解调下行控制信道pdcch,获得网络指配给这个ue的寻呼周期。然后在固定的寻呼周期中从idle态醒来解调pdcch,监听寻呼。如果有属于该ue的寻呼,则解调指定的下行共享信道pdsch资源,接收寻呼。问题描述:lte的切换种类问题答复:1. 根据切换触发的原因,lte的切换可分为:基于覆盖的切换、基于负载的切换和基于业务的切换。 基于覆盖的切换:用来保证移动期间业务的连续性,这是切换的最基本作用,每种通信制式都类似; 基于负载的切换:考虑到实际环境中由于用户及业务分布不均匀,导致有的小区负载很重,但周边小区负载较轻,这时就可以通过基于负载的切换,把业务分担到周边负载较轻的小区,实现负荷的分担。这一点和umts有些不同,在umts中,基本不用同频负载平衡功能,更多的是通过异系统和异频负载均衡来进行负荷分担。当然,在存在异频和异系统情况下,lte也可以支持异频异系统的负荷分担功能。 基于业务的切换:假设umts和lte共存,为了保证lte系统为高速率数据业务服务,可以采用基于业务切换的功能,把语音用户切换到umts网络。这个功能在umts中也支持,可以把语音用户切换到gsm,而umts主要提供数据业务功能。2. 根据切换间小区频点不同与小区系统属性不同,可以分为:同频切换、异频切换、异系统切换(协议支持向umts、gsm/gprs/edge以及cdma2000/evdo的切换)。问题描述:lte中有哪些类型测量报告?问题答复:lte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测量报告: event a1 (serving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表示服务小区信号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enodeb停止异频/异系统测量;类似于umts里面的2f事件; event a2 (serving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表示服务小区信号质量低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enodeb启动异频/异系统测量;类似于umts里面的2d事件; event a3 (neighbour becomes offset better than serving):表示同频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质量,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同频切换请求; event a4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表示异频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量,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频切换请求; event a5 (serving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1 and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2):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类似于umts里的2b事件; event b1 (inter rat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表示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类似于umts里的3c事件; event b2 (serving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1 and inter rat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2):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类似于umts里进行异系统切换的3a事件。问题描述:lte同频切换触发判决条件是什么?问题答复:lte同频切换通过a3事件进行触发,即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一定偏置。参照3gpp 36.331规定的a3事件的判决公式为:触发条件:mn + ofn + ocn hys ms + ofs + ocs + off;取消条件:mn + ofn + ocn + hysms + ofs + ocs + off;其中: mn是邻区测量结果; ofn是邻区的特定频率偏置; ocn是邻区的特定小区偏置,也即cio。该值不为0,此参数在测量控制消息中下发。enodeb将根据小区负载情况临时修改邻区与服务小区的cio,触发基于负载的同频切换; ms是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ofs是服务小区的特定频率偏置; ocs是服务小区的特定小区偏置; hys是迟滞参数; off是a3事件的偏置参数,用于调节切换的难易程度,取正值时增加事件触发的难度,延迟切换;取负值时,降低事件触发的难度,提前进行切换; 触发a3事件的测量量可以是rsrp或rsrq;下图给出了a3事件触发过程中的一个示意图。问题描述:lte同频切换的信令流程问题答复:lte同频切换可分为:1. enodeb内切换;2. 同mme内异enodeb通过x2切换;3. 同mme内异enodeb通过s1口切换;4. 跨mme异enodeb通过x2口切换;5. 跨mme异enodeb通过s1口切换。同mme异enodeb间的同频切换信令流程如下:1. 在无线承载建立时,源enodeb下发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至ue,其中包含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消息,用于控制ue连接态的测量过程;2. ue根据测量结果上报measurement report;3. 源enodeb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决策;4. 当源enodeb决定切换后,源enodeb发布handover request消息给目标enodeb,通知目标ebodeb准备切换;5. 目标enodeb进行准入判决,若判断为资源准入,再由目标enodeb根据eps(evolved packet sysytem)的qos信息执行准入控制;6. 目标enodeb准备切换并对源enodeb发送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7. 源enodeb下发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包含mobilitycontrolinformation至ue,指示切换开始;8. ue进行目标enodeb的随机接入过程,完成ue与目标enodeb之间的上行同步;9. 当ue成功接入目标小区时,ue发送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给目标enodeb,指示切换流程已经结束,目标enodeb可以发送数据给ue了;10. 执行下行路径数据转换过程;11. 目标enodeb通过发送ue context release消息通知源enodeb切换成功,并触发源enodeb的资源释放;12. 收到ue context release消息,源enodeb将释放ue上下文相关的无线资源与控制面资源,至此切换结束。下图是同mme异enodeb间的同频切换信令流程图。对于无x2接口的同mme的异enodeb切换,上图中两enodeb间的交互信令以及缓存的转发数据通过间接通道s1接口进行传输;对于有x2接口的跨mme的异enodeb切换,上图中两enodeb间的交互信令将由s1接口和核心网间接传输,数据转发由x2接口进行;对于无x2接口的跨mme的异enodeb切换,上图中两enodeb间的交互信令以及转发数据将通过s1接口以及核心网间接进行传输。问题描述:lte的测量gap介绍问题答复:测量gap就是让ue离开当前的频点到其它频点测量的时间段,主要用于异频异系统测量。由于ue通常都只有一个接收机,同一时刻只能在一个频点上接收信号。在进行异频异系统切换之前,首先要进行异频异系统测量。在3g里这种情况称作起压模。其实这二者道理是一样的,都是留出一段时间让ue去其它频点进行测量,不同的是对于3g,在压模情况下,采用扩频因子减半和高层调度的方式来避免对业务的影响,在lte中则是通过良好的调度设计来避免。当异频或异系统测量被触发后,enodeb将下发测量gap相关配置,ue按照enodeb的配置指示启动测量gap,如下图所示。当基于覆盖或基于业务的测量gap同时存在时,enodeb会根据不同的触发原因,记录这些不同的测量,这些不同的测量成为测量gap成员。测量gap的成员可共用测量gap配置。只有当测量gap的成员全部停止时,ue才会停止测量gap。lte测量gap图示如下:问题描述:lte中有那些场景触发随机接入?问题答复:随机接入是ue开始与网络通信之前的接入过程,由ue向系统请求接入,收到系统的响应并分配随机接入信道的过程。随机接入的目的是建立和网络上行同步关系以及请求网络分配给ue专用资源,进行正常的业务传输。在lte中,以下场景会触发随机接入: 场景1: 初始rrc连接建立,当ue从空闲态转到连接态时,ue会发起随机接入。 场景2: rrc连接重建,当无线链接失败后,ue需要重新建立rrc连接时,ue会发起随机接入。 场景3: 当ue进行切换时,ue会在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 场景4: 下行数据到达,当ue处于连接态,enodeb有下行数据需要传输给ue,却发现ue上行失步状态(enodeb侧维护一个上行定时器,如果上行定时器超时,enodeb没有收到ue的sounding信号,则enodeb认为ue上行失步),enodeb将控制ue发起随机接入。 场景5: 上行数据到达,当ue处于连接态,ue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给enodeb,却发现自己处于上行失步状态(ue侧维护一个上行定时器,如果上行定时器超时,ue没有收到enodeb调整ta的命令,则ue认为自己上行失步),ue将发起随机接入。问题描述:lte的随机接入基本流程问题答复:1、lte的随机接入分为竞争的随机接入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1)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接入前导由ue产生,不同ue产生的前导可能冲突,enodeb需要通过竞争解决不同ue的接入(适用于触发随机接入的所有五种场景情况)。2)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接入前导由enodeb分配给ue,这些接入前导属于专用前导。此时,ue不会发生前导冲突。但在enodeb的专用前导用完时,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就变成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仅适用于触发随机接入的场景3、场景4两种情况)。2、随机接入的基本流程如下:1)ue将自身的随机接入次数置为1。2)ue获得小区的prach配置。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ue读取系统消息sib2中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消息得到小区prach配置。 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由enodeb通过rrc信令告知ue小区的prach配置。3)ue向enodeb上报随机接入前导。4)enodeb给ue发过随机接入响应。3、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接入前导由ue产生,不同ue产生前导可以冲突,enodeb需要通过竞争解决不同ue的接入。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图:4、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相比,基于非竞争的接入过程最大差别在于接入前导的分配是由网络侧分配的,而不是由ue侧产生的,这样也就减少了竞争和冲突解决过程。但在enodeb专用前导用完时,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就变成了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图:5、随机接入回退在lte系统中,rach的过载控制要求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系统要宽松,这是因为在lte中,随机接入占用单独的时频资源,不会对其它上行信道产干扰。一般情况下rach的碰撞概率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也会因为在一个prach上接入的ue过多,导致ue发生前导碰撞而接入失败。为了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lte中引入回退机制,控制ue进行前导重传的时间。enodeb通过随机接入响应告知ue一个回退值,ue如果需要进行前导重传,则在0到这个回退值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值作为退避时间,在退避时间结束后再进行前导重传。但以下两种情况不会执行回退机制:ue在首次进行前导传输时,不会执行回退机制;基于非竞争随机接入的ue在进行前导重传时也不会执行回退机制。问题描述:ra-rnti和c-rnti的区别问题答复: ra-rnti - 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c-rnti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ue发起随机接入时,ue本身可能在rrc_connected状态或者开始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的迁移。对于前者网络侧已经为ue分配了固定的c-rnti,而后者网络侧还未分配任何rnti给ue。这样对于随机接入preamble后的网络响应,在分配给ue ta和ul grant之外,还需要分配给ue相关的rnti。考虑到ue状态的不同,网络在此时为随机接入的ue分配了ra-rnti,并不考虑ue此时的状态。随机接入的ra-rnti在网络侧对ue preamble的响应时发出,ue在之后的上行消息发送中使用ra-rnti,网络侧通过ra-rnti识别区分不同ue发送的消息。问题描述:lte 无线承载介绍问题答复:在lte系统中,一个ue到一个p-gw(pdn-gateway)之间,具有相同qos待遇的业务流称为一个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承载,如下图所示。eps承载中ue到enodeb空口之间的一段成为无线承载rb;enodeb到s-gw (serving gateway)之间的一段称为s1承载。无线承载与s1承载统称为e-rab (evolved radio access bearer)。无线承载根据承载的内容不同分为srb (signaling radio bearer)和drb (data radio bearer)。srb承载控制面(信令)数据,根据承载的信令不同分为以下三类srb:1. srb0承载rrc连接建立之前的rrc信令,通过ccch逻辑信道传输,在rlc层采用tm模式;2. srb1承载rrc信令(可能携带一些nas信令)和srb2建立之前的nas信令,通过dcch逻辑信道传输,在rlc层采用am模式;3. srb2承载nas信令,通过dcch逻辑信道传输,在rlc层采用am模式。srb2优先级低于srb1,在安全模式完成后才能建立srb2;drb承载用户面数据,根据qos不同,ue与enodeb之间可同时最多建立8个drb。问题描述:lte功率控制的分类简介问题答复:从范围来看,lte的功控可以分为小区间功控和小区内功控。从控制方向看,lte的功控可以分为上行功控和下行功控。其中上行功率控制用于上行物理信号和信道的功率,包括:1.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2.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3.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4.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而下行功率控制则用于下行物理信号和信道的功率,包括:1.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2. synchronization signal3.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4.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5.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6.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7. phich(physical harq indication channel)lte在实现功率控制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 均匀分配功率(下行):对所有ue, pdsch (pdcch、phich)的epre相同;2. 非均匀分配功率(上行/下行):以一定准则调节enodeb或ue的发射功率。问题描述:简述lte上行pusch功率控制实现机制问题答复:pusch功控可以降低对邻区的干扰和提高小区吞吐量,保证小区边缘用户的速率。每个ue的pusch发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i:第i个上行子帧 :ue最大发射功率 :调度器分配给pusch的rb个数,即第i个上行子帧的pusch传输带宽 :pusch参考tf格式,enb所期望的目标信号功率 :功率补偿因子 :ue 估计的下行路径损耗,通过rsrp 测量值和cell-specific rs 发射功率获得 :为不同的mcs 格式相对于参考mcs 格式的功率偏置值 : 为ue 的pusch 发射功率的调整量,由pdcch 中的tpc 信息映射获得。由enodeb 决定,体现了达到pusch 解调性能要求时,enodeb 期望的接收功率水平。 =+ 其中,表示正常进行pusch 解调,enodeb 所期望的pusch 发射功率水平。为ue 相对于的功率偏置,反映了ue 等级、业务类型以及信道质量对不同ue的pusch发射功率的影响。1、 pusch初始功率设置在ue 接入或切换入新小区之初,功率控制算法所需的各个测量量可能尚未准备好,这时根据为小区配置的标称功率设置pusch发射功率,以保证小区边缘用户成功接入小区。2、 pusch功率调整在业务的持续过程中,需要跟踪大尺度衰落(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并周期性地动态调整发射功率,以满足信道质量的要求,这就是pusch 功率调整目的。基于pusch 上所承载的业务类型不同,pusch 上的调度方式分为半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针对这两种调度方式,pusch 功率调整采用不同策略。动态调度下的sinr_target调整与半静态调度下的ibler_target调整请参考协议ts36.213或功率控制特性参数描述问题描述:简要描述pucch的功控机制问题答复:pucch发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dbm i :第i个上行子帧 :ue最大发射功率 : enb所期望的目标信号功率 :ue 估计的下行路径损耗,通过rsrp 测量值和cell-specific rs 发射功率获得 :由pucch 格式决定。ncqi 为cqi 的信息比特数,nharq 为harq的信息比特数。反映pucch 上的cqi 比特数以及harq 信令比特数对功率的影响。 :反映pucch 不同的传输格式对发射功率的影响。 :为ue 的pucch发射功率的调整量,由pdcch 中的tpc 信息映射获得由enodeb 决定,体现了达到pucch 解调性能要求时,enodeb 期望的接收: = + 功率水平,表示对参考tf 格式,enodeb 期望的目标信号功率水平。为ue 相对(小区级)的功率偏置,反映了ue 等级、业务类型以及信道质量对不同ue 的pucch 发射功率的影响。问题描述:prach功控机制的简要描述问题答复:prach的发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ue最大发射功率 : 表示当prach 前导格式为0时,在满足前导检测性能时,enodeb 所期望的目标功率水平。 :ue 估计的下行路径损耗,通过rsrp 测量值和cell-specific rs 发射功率获得。 :表示当前配置的前导格式基于前导格式之间的功率偏置值 :表示ue在随机接入过程成功结束之前发送前导的总次数,不能超过最大前导发送次数 :表示前导功率攀升步长。基本过程:enodeb 设置初始值前导的期望接收功率,ue根据rs功率计算路损,enodeb 通过系统消息将、下发到ue,ue根据这信息以及计算得到随机接入前导发射功率,如果前一个ra过程,ue没有获得ra相应,则增加一个步长,抬升prach功率。问题描述:lte srs是如何实现功率控制的?问题答复: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用于上行信道估计和上行定时。srs 功率控制目的是提高上行信道估计和上行定时的精度。开环功控:srs开环参数的设置,等同于pusch功控(针对动态调度);内环功控:srs闭环命令依赖pusch,sounding rs本身并没有特殊处理;发射功率:根据sounding rs相对于pusch的功率偏置值和pusch的参数设置srs发射功率(用于enodeb测量sinr)srs功率计算公式: :ue最大发射功率 :表示srs传输带宽 :srs 相对于pusch 的功率偏置。根据mcs 格式差异对ue发射功率的影响。 :为pusch动态调度时的对应值 :功率补偿因子 :ue 估计的下行路径损耗,通过rsrp 测量值和cell-specific rs 发射功率获得: 为ue 的pusch 发射功率的调整量,由pdcch 中的tpc 信息映射获得。问题描述:下行物理信道的功控概念澄清问题答复:下行功率控制分为下行功率设置和下行功率控制。 下行功率设置对于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ynchronization signal、pbch、pcfich 以及承载小区公共信息的pdcch、pdsch,其发射功率需保证小区的下行覆盖,采用固定功率设置。 下行功率控制对于phich 以及承载ue 专用信息的pdcch、pdsch 等信道,其功率控制要在满足用户的qos 同时,降低干扰、增加小区容量和覆盖,采用动态功率控制。问题描述:在phich/pdcch上如何进行功控问题答复:pdcch的发射功率由参考dci格式的发射功率和传输格式的偏置值组成,对不同类型的pdcch分别设置功率(将pdcch分为三类:上行授权,下行调度和tpc联合编码)。pdcch/phich的功控: 开环功控:初始设置pdcch/phich发射功率 内环功控,根据cqi闭环调整功率,适应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的变化 外环功控,由pdcch bler/phich ber测量值,对sinr目标值进行调整如下图所示:问题描述:pdsch如何实现功率控制问题答复:由于pdsch使用amc和harq,对于pdsch的功控协议不强制要求,pdsch功控主要作用是与icic结合改善小区边缘用户数据速率,提高小区覆盖。pdsch功率控制分为针对动态调度的功率控制和针对半静态调度的功率控制。对采用动态调度的非voip业务和混合业务进行功率控制(均匀/非均匀)或设置两档功率(结合icic);对采用半静态调度的voip业务进行闭环功率控制。1. 动态调度pdsch 对动态调度的功率控制pdsch功率(p_a)初始设置(用户qos以及功率利用率与资源利用率平衡准则);pdsch功率(p_a)调整(根据新的参考信号sinr得出新的功率利用率)。 ibler目标值调整对不同的小区干扰情况设置不同的ibler目标值,最大化小区吞吐率。 harq最大发送次数调整通过调整最大重传次数,保证业务的rbler满足要求。2. 半静态调度pdsch半静态调度下,用户的pdsch 所占rb 资源相对固定,mcs 也相对固定。enodeb 根据voip数据包的ibler(initial block error rate)测量值和ibler target 间的差异,周期性调整pdsch 发射功率,以满足ibler target要求。如果ibler测量值小于ibler target,减小发射功率,反之,增大发射功率。问题描述:mimo技术的分类?问题答复:mimo技术包含很多类别,根据是否利用空间信道信息可分为两类:开环mimo(发射端不利用信道信息)和闭环mimo(发射端利用信道信息)。根据同时传输的空间数据流个数(即rank)可分为两类:空间分集技术(rank=1)和空间复用技术(rank=1)。这些类别可交叉组合成多种mimo模式,华为enodeb支持如下mimo模式:l 多天线接收-接收分集(ul 2天线接收、ul 4天线接收)。-多用户虚拟mimo(ul 2*2mu-mimo)。-以下两种模式间的自适应选择和自适应切换。l 多天线发射(dl 2*2 mimo、dl 4*2 mimo)-开环发送分集-闭环发送分集-开环空间复用-闭环空间复用-以上四种模式间的自适应选择和自适应切换。说明 dl a*b mimo的含义是enodeb使用a根天线发射数据,ue使用b根天线接收。 ul a*b mu-mimo的含义是a个ue占用同一时频资源发射数据,enodeb使用b要天线接收问题描述:空间复用的基本原理问题答复:空间复用是指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用不同的天线传输多个空间数据流。由于空间信道的维数比单天线模式增加了,故空间复用能够扩大系统容量,获得复用增益。空间复用主要包括层映射和预编码两个操作。根据预编码矩阵是否由ue反馈得到,可将空间复用分为开环空间复用(模式3)和闭环空间复用(模式4)。天线配置为22的空间复用信道如下图所示。2t2r空间复用mimo信道其中x:发送信号y:接收信号h:空间信道矩阵,hij:第j根发送天线到第i根接收天线间的信道系数y=hxy1=h11x1+h12x2+n1y2=h21x1+h22x2+n2向量(h11, h12)和向量(h21, h22)的统计相关性越弱,接收端越能准确地估计出发射端发送的数据。为了降低接收机的复杂度,减少天线间信号的干扰,enodeb将调制后的数据经过层映射、预编码等处理后再发射到天线口,将在空间信道上交叉传送的信道等价成独立并行传输的信道,每个独立并行信道上信号的幅度增益为,如下图所示。空间复用原理图其中,s:层数据x:发送信号y:接收信号h:空间信道矩阵问题描述:发射分集的基本原理问题答复:发送分集是利用空间信道的弱相关性,结合时间、频率上的选择性,在接收端将经历不同衰落的信号副本进行合并,降低合并后信号处于深衰落的概率,以此获得分集增益,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根据发射端是否利用ue反馈的信道信息发送分集分为开环发送分集(模式2)和闭环发送分集(模式6)。开环发送分集(模式2)模式下,当发射天线数为2时采用sfbc(space-frequency block coding, 空频块码) 开环发送分集技术,发射天线数为4时采用sfbc结合fstd(frequency switched transmit diversity, 频率转换发送分集)的技术。l sfbc发送分集技术采用了在空间和频率上进行编码的方式,称为sfbc(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空频块编码)。其发送格式如下:x1和x2是sfbc编码前需要发送的信息,*表示取共轭操作,f1和f2表示不同的子载波,tx1和 tx2表示不同的发送天线。sfbc将x1和x2编码到不同的天线和子载波上发送。在天线tx1的f1子载波上发送x1,在天线tx1的 f2子载波上发送x2,在天线tx2的 f1子载波上发送-x2*,在天线tx2的 f2子载波上发送x1*,因此,通过在不同的天线和频率上传送x1和 x2的副本,sfbc能够获得分集增益。l sfbc+fstdfstd技术就是当发射端存在多根天线时,在频率上按一定的顺序依次选择其中部分天线进行传输。sfbc结合fstd的发送格式如下:其中x1、x2、x3和x4是编码前需要发送的信息,f1 f4表示不同的子载波,tx1 tx4表示不同的发送天线,*表示取共轭操作,0表示不传输任何信息。在sfbc+fstd中,x1 x4被编码到不同的天线和子载波上进行发送,同时还对使用的发送天线进行了选择(转换):在天线的f1和f2子载波上分别发送和在天线的f3和f4子载波上分别发送和在天线的f1和f2子载波上分别发送和在天线的f3和f4子载波上分别发送和同样,sfbc+fstd通过在不同的天线和频率上传送的副本获得分集增益。问题描述:mimo各种模式的适用场景问题答复:在用户的信干噪比较高以及无线信道的相关特性适合空间复用传输的时候,空间复用相对发送分集技术能带来吞吐量增益,而信干噪比较低的时候,发送分集相对于空间复用有更好的性能。因为闭环发送分集(模式6)和闭环空间复用(模式4)需要利用ue反馈信道信息,反馈的信道信息的准确性会影响其性能,因此闭环发送分集和闭环空间复用主要是适用于ue移动速度较低的场景,即相对开环发送分集和开环空间复用有性能增益。在ue移动速度较高的场景,闭环技术相对开环技术没有性能增益,反而增加了系统的反馈开销,这时适合采用开环发送分集(模式2)和开环空间复用(模式3)技术。综上所述,多天线发射的典型应用场景如下如所示。多天线发射场景列表多天线发射模式典型应用场景闭环空间复用(模式4)sinr高且ue移动速度低开环空间复用(模式3)sinr高且ue移动速度高闭环发送分集(模式6)sinr低且ue移动速度低开环发送分集(模式2)sinr低且ue移动速度高开环空间复用和闭环空间复用,适用于能力级别大于1的ue。问题描述:调度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答复:l 信道质量 【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是在下行调度中用来反映信道质量的标识。cqi由enodeb控制ue上报,可以由周期上报,也可以事件触发上报,可同时配置为周期上报和事件触发上报;当两种上报方式同时发生时,以非周期上报为准【sin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是在上行调度中用来反映信道质量的标识,sinr由物理层测量,enodeb将根据上行数据的ack/nack来调整sinr,从而使得ue的ibler收敛于目标值。l 资源分配方式【频选调度】u 下行调度中频选调度为ue分配连续子载波或者资源块,该方式需要enodeb获取比较详细的信道质量信息,通过子带cqi选择质量比较好的资源块,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和ue峰值速率;u 上行调度中,频选调度是为ue分配信道质量较好的资源块,信道质量通过sinr来获取;u 频段调度可以获得频选增益和多用户分集增益u 适用于低速移动的用户【非频选调度】u 下行调度中,非频选调度为ue分配离散的子载波或者资源块,该方式需要enodeb获取全带的cqi即可,可以减少信令开销;u 上行调度中,非频选调度是在给定的频带上,从高端到低端搜索连续可用的资源块。当小区待调度的ue较少时,使用频选调度会产生大量的碎片,所以优先使用非频选调度;u 适用于高速移动的场景以及用户数较少的场景l 术语解释图1 调度常用术语问题描述:上下行调度方式和流程问题答复: 下行调度l 下行调度是分配pdsch上的时频资源用于系统消息或下行数据的发送;l 下行调度根据当前剩余功率计算可调度的资源,并根据rlc层待调度的数据量大小、各承载的qos要求以及ue的信道质量(ue上报的cqi)决定调度优先级和mcs。下行调度流程:l 调度的优先级:voip业务、控制面数据/ims信令、重传数据、其它初传业务数据;l 其中voip业务采用半静态调度,其它数据采用动态调度;l 控制面数据调度优先级仅次于voip,采用动态调度。控制面数据包括公共控制消息和ue级控制消息,ims信令的调度与ue级控制消息处理(srb1,srb2)一致;l 上行调度是在适合的时刻选择合适的ue,并为其分配pusch上合适的资源,默认基于epf调度;图2 下行调度 上行调度l 上行调度在收到ue的调度请求后,开始对ue进行调度。并根据ue当前的信道质量、待调度的数据量大小和功率余量信息,进行mcs选择以及分配rb个数。l 上行调度中,ue的信道质量通过enodeb物理层测量的sinr获得,待调度的数据量大小由ue上报的bsr决定,功率余量由ue上报的phr决定。上行调度流程l 调度的优先级:voip业务、控制面数据/ims信令、重传数据、其它初传业务数据;l 其中voip业务采用半静态调度,其它数据采用动态调度;l 控制面数据调度优先级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诸暨洗车小知识培训课件
- 说明文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家用电器微波炉买卖合同
- 2025使用场地合同范本
- 红色的画课件
- 诗词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合同范本
- 红楼梦前二十回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预警与防护技术应用策略报告
- 红楼梦人物课件教学
- 排水管网清淤疏通投标方案
- 临时占用城市绿地施工方案
- 脓毒症指南课件
-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五年级上册语文摘抄笔记
- 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