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优化策略在苏州山塘历史街区的应用.docx_第1页
形象优化策略在苏州山塘历史街区的应用.docx_第2页
形象优化策略在苏州山塘历史街区的应用.docx_第3页
形象优化策略在苏州山塘历史街区的应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象优化策略在苏州山塘历史街区的应用贾建东 姜建涛 景晓磊【摘要】 本文对苏州山塘历史街区的形象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山塘历史街区的形 象定位。通过对历史街区隐性要素、显性要素 和行为要素的剖析、整合和激活,对其形象进 行了延续和优化。【关键词】 历史街区;形象;优化策略道路形象: 山塘历史街区的历史上的交通方式主要为水路交通为主, 但是随着汽车 在城市交通中的出现, 给街区内部交通和道 路形象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建筑形象 : 由于危房旧房较多 , 受自然 侵蚀和人为破坏, 急需抢救、 修缮。苏 州山塘街距今 已 有 一 千 多 年的 历 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 巨大冲击, 家庭结构、 居住理念 、 交通工具 也在不断的变化, 山塘历史街区中生活的多 样性和活力逐渐消失, 面临衰败的可能。形象优化策略的定位2“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杭州有西湖, 苏州有山塘。” 在苏州市的公众调查报告中, 在 回答苏州最有特色的标志性 街 道时 , 59.1% 的人认为是山塘街区, 11%的人认为是平江 街区, 14.3%的人认为是拙政园街区, 9.9% 的人选择了阊门历史街区, 1.7%的人认为怡 园历史街区。 由此可见, 当前公众仍然认为 山塘街最能代表苏州城市特色, 是苏州人间 天堂之所指。山 塘 街 长 约 3.5 公 里 , 俗 称 “ 七 里 山 塘”, 凝聚着苏州文化的精华。 山塘街历史街 区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走自己的特色形象 之路。 因此, “打造苏州第一水乡街区 ” 可 以作为山塘街历史街区发展的形象定位。山塘历史街区功能和形象现状11.1 功能现状山 塘 街 的 东 段 , 渡 僧 桥 至 半 塘 桥 之 间 , 是以商业功能为主; 山塘街西段 , 半塘桥至 虎丘山之间, 是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 山塘街南北向广大的街区是以居住功能为主 的历史街区。1.2 形象现状山塘历史街区历来以悠久的历史 ,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形象而闻名于世。 如今, 山塘历史街区中存在的问题 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河道形象: 河道缺乏清理疏浚, 山塘河及 支流直接排污的现象严重, 山塘河及其支流水 质变差。 某些河段上, 建筑违规搭建较多。隐性要素的剖析与再造33.1 隐性要素剖析3.1.1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人合一” 是传统的自然观, 也是一种表 1 明清时期苏州会馆汇总江苏城市规划 jiangsu urban planning18 2011 年第 5 期 总第 198 期规划研究p la n n in g st u d ie s文化观。 山塘河是一条千年前人工开挖的河道, 却力求追寻真实的自然感。 将自然、 人工 河道、 建筑融合在一起, 以求天地人的和谐共 存, 这是古人 “天人合一” 的理念的体现。3.1.2 内敛淡雅的审美观山 塘 历 史 街 区 的 建 筑 尺 度 富 有 人 性 化 , 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和温情的城市文化。 休 闲和风雅的生活情趣让人们能在劳作之余能 更多地享受生活。 苏州小桥流水、 前街后河、 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也让世人感受到独特的 生活情趣。3.1.3 商业文化和会馆文化山 塘 街 是 明 清 时 期 中 国 商 贸 中 心 之 一 。 昔日的山塘留下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商业文化。 不同地域特征和不同时期的会馆建筑, 形成与道路、 建筑之间的关系, 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建筑 路 河路 建筑” 类型(1)建筑离河有一定距离, 建筑界面较为柔和。 沿河两侧都有步行道路, 空间相对开敞。(2) “建筑 河 建筑” 类型建筑临水而居。 建筑有直接踏入河流的 驳岸, 在驳岸的基础上形成居民交流的空间。(3) “建筑 路 河建筑” 类型地势高的建筑临水较近, 地势低的建筑 退让河道一定距离。 河流两岸, 临水建筑相 对封闭, 建筑退让形成开敞空间。4.1.2 商业建筑山塘街商业建筑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 独立式的商业建筑, 即整栋建筑都用来作为 商业活动。 另一类的商业建筑和民居建筑结 合而成, 形成前店后宅, 或者是下店上宅的 形式, 这两类建筑沿街道分布在历史街区中。4.1.3 公共建筑会馆建筑: 会馆建筑是对过去该地区商 业繁荣的一种见证, 演绎着一个地区对历史 的记忆。观演建筑: 苏州地区流行昆曲 , 古戏台 正是表演昆曲之用。 在戏台周边形成了当地 居民休闲娱乐、 公共交往的场所。4.1.4 民居建筑山塘街传统民居建筑往往沿河而建 。 民 居建筑的结构一般都是木结构, 以坡屋顶为 主。 屋顶类型大部分以硬山顶为主, 少部分 悬山顶和歇山顶。4.1.5 特色交通空间山塘街历史街区的特色交通空间是江南 水乡交通空间的典型。 主要由水街、 巷、 桥、 水埠等四部分组成。(1) 水街: 水街实际上就是临水的街道, 江南多雨, 所以一般都有檐廊和骑楼覆盖其 上, 这个 “过渡空间” 就是 “水街”。 水街不 仅有纵向的步行交通联系, 更有横向的居民 与水的联系。(2) 巷: 巷可以分为交通性 “ 巷 ” 和生 活性 “巷”。 交通性的 “巷” 与水道垂直主要 承担交通功能, 一般比较窄。 生活性的 “巷” 是由民居屋檐围合形成, 平行于水道, 同时 具有交通和生活两种功能, 以生活功能为主。(3) 桥 : 山 塘 街 历 史 街 区 以 河 为 骨 架 , 建筑一般都临水而建, 街连巷、 桥连街, 桥 是山塘最富特色的也是兼有社会交往功能的了丰富的类型各异的建筑形式,时期的文化积淀。 (表 1)演绎着不同3.2 情境的再造通过对山塘历史街区的三个主要隐性要 素的提取和分析, 提出了以下三个设计立意, 并对这些立意进行了物质环境的再造。3.2.1 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和谐共存山塘街西段的民居、 古迹 、 河道在多年 的保护下, 形成绿化生态环境极其和谐的自 然景观。 其与北面居民区的人文景观相映成 趣, 共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历史 文化街区。3.2.2 体现人文性格的院落和街巷空间丰富的街巷和丰富的街区生活构成了山 塘独特的整体环境。 运用灰、 白、 黑为主要 色调控制院落和街区色彩, 构成水巷素净淡 雅的色彩基调。 从中体现山塘历史街区平和、 闲适、 淡雅的人文性格。3.2.3 商业文化和会馆文化的复生对 传 统 商 业 和 老 字 号 进 行 挖 掘 和 恢 复 。 在历史街区内补充配置适当的满足现代人需 求 的 商业 服 务 设 施 ; 对 会 馆 进 行 功 能 更 新 , 复兴其原始功能并增加时代性功能。显性要素的整合与利用44.1 街区显性要素分析4.1.1 整体视觉形象山塘街是江南水网地区城市形象的精华, 道 路 、 民 居 、 水 道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景 观 空 间 , 三者互相映衬, 相得益彰。 街区内现有水网jiangsu urban planning 江苏城市规划2011 年第 5 期 总第 198 期 19规划研究p la n n in g st u d ie s城市场所。 山塘街的桥大多为石桥, 每座桥都有自己的特点, 造型各异, 成为山塘历史 街区一道独特的景观。(4) 水埠: 水埠是历史街区中最亲水的 构件, 是居民进行洗涤、 泊船、 取水、 交易 等行为的空间。 在山塘历史街区中存在大量 的水埠, 是一种地域特色的景观形象。了山塘历史街区的一大特色。 因此, 要尊重这种多样化, 因循这种多样化进行改造。(3) 创造整体性针对山塘历史街区中的形态 、 图形 、 色 彩、 材料等各种设计要素, 使它们有机的联 系在一起, 共同向外界传达一个全面的形象 感知。 无论是设计要素内容和设计方法都要 有整体性的原则, 创造一个完整而丰富的山 塘历史街区形象。4.2 基因的提取与植入4.2.1 基因的提取形态基因: 山塘历史街区具有传统的江 南 民 居 形 象 , 基 本 保 持 了 苏 州 传 统 民 居 的 “街 巷 弄” 肌理和庭院式住宅布局及路河 平行, 前街后河, 小桥流水的民居聚落, 成 片、 成规模的存在。图形基因: 山塘历史街区蕴含了丰富的 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图形, 如民居建筑、 公 共建筑、 会馆建筑、 牌坊、 艺术砖雕等。色彩基因: 街区内历史建筑以青瓦和清 水砖色为主要色彩; 普通民居一般采用白粉 墙和青瓦; 寺庙建筑一般选择黄色为主, 具 有宗教色彩; 书院、 会馆建筑多以黑白灰为 主, 间或加入一些棕色、 青灰色等。材料基因: 受江南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山塘街中街道和建构筑物一般采用当地的材 料 , 以 木构 建 筑 为 主 ; 道 路 以 石 板 路 为 主 , 渗透性好。4.2.2 基因的植入和整合(1) 寻求秩序化山塘历史街区中存在大量的建筑风格与 历史街区形象相冲突的建筑, 针对这种情况, 改造的方法是对于违章建筑且严重破坏历史 街区风格的予以拆除。 对于改造后可以基本 适合历史街区风格的可以 进 行 修 复 性 改造 , 使其与周边坏境相协调。桥梁的修复应以石材为主, 形式主要为 拱 桥 和平 桥 。 不 改 变 现 状 桥 梁 形 式 和 材 料 , 但是要加强栏杆的设计。路 面 应 以 青 砖 或 者 花 岗 岩 为 主 要 材 料 ; 河岸应使用石块和卵石; 河埠和驳岸使用原 有材料进行修补; 路旁座椅、 废物箱、 指示行为要素的激活55.1 空间的延续与再造山塘街水路并行、 前街后河的布局特点, 是形成水乡独特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 这种 基 本 的 格局 必 须 要 得 到 延 续 和 完 善 。 所 以 , 还要考虑到现代生活方式对空间的要求, 复 兴公共空间, 并合理安排其布局, 完善历史 街区的空间体系。5.2 完善基础设施历史街区中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历史遗留 的问题, 在当时条件下建造的基础设施, 不 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 因此, 基础设施的 改造是历史街区恢复活力中的重要工程, 对 历史街区改造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3 整体规划交通设施山塘历史街区的交通问题难以解决是其 功能衰败的主要原因。 此外, 历史街区中并 没有停车设施, 静态交通问题难以解决, 使 整个历史街区的交通状况更加恶劣。对历史街区和历史街区周边的道路交通 要有总体性的规划控制, 避免过境交通穿越 历史街区。 通过区域协调和静态交通地下化 来共同解决过境交通和静态交通问题。5.4 商业开发适度合理在商业功能导入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 则: 第一, 有限度的导入, 不能破坏历史街 区原有的商业结构的稳定性; 第二, 导入的 商业功能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在保留原 有商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旅游商业服务; 第 三, 尽可能减少旅游商业活动对当地居民生 活的影响。牌和广告牌等可以用木质、调以灰色调为主。(2) 产生多样化石质或金属,色山塘历史街区形成于宋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时期, 各个时期建筑在其中相得益彰, 同时也造就了多样化的街巷空间, 构成(下转第 17 页)江苏城市规划 jiangsu urban planning20 2011 年第 5 期 总第 198 期规划研究p la n n in g st u d ie s合承载力空间评价、 城镇空间扩展模拟结果以及重要生态空 间分 布 , 分 析 三 者 协 调 性 , 结合自然和历史界限划分城市增长边界, 探 索城市增长边界划分的方法, 为城市规划决 策提供重要参考。【参考文献】1王峰,我国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ugb) 研究 初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10. 2肖荣波,彭涛,易晓峰,生态优先导向下 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 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研究中心.3陈爽,王丹,常州城市承载力规划研究,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4常州市统计局. 常州市统计年鉴 (2008) .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作者简介】王宗记,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国家注册城市规 划师图 4 城市增长边界图尤其是美国已经成为一项流行的管理城市增长 的 方 法 。 但 如 何科 学 划 定 城 市 增 长 边 界 ,国内相关研究较少。 本文以常州市为例, 综(上接第 20 页)2郑利军,田林.历史街区动态保护浅析j.华中建筑,2005(7) 3姜建涛,文剑钢,黄耀志历史小城镇民 族形象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9(10) 4芦原义信.街道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2)结语6本文通过对山塘历史街区形象的调查与研究, 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 分别对隐性要素进 行挖掘与物化, 创造有文化内涵的情境空间; 通过基因的提取、 重构与整合对显性要素提出 了优化策略, 最后采取基因导入方式提升历史 街区的整体活力。 但是, 历史街区形象是一个 具有系统特性的整体, 这三个方面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