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篇:尧曰篇(徐醒民论语讲要讲稿).doc_第1页
第二十篇:尧曰篇(徐醒民论语讲要讲稿).doc_第2页
第二十篇:尧曰篇(徐醒民论语讲要讲稿).doc_第3页
第二十篇:尧曰篇(徐醒民论语讲要讲稿).doc_第4页
第二十篇:尧曰篇(徐醒民论语讲要讲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篇:尧曰篇第243讲现在翻开827页,最后一篇了,尧曰篇:先把经文念一段: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先讲这一段,这一篇,应该,大概有三章,后面子张问第二章,后面是第三章。我们先讲第一章,分五节,刚才念的是第一节。开头讲的尧曰,是尧对舜讲的,他要把天下让给舜,把天下让给舜不简单,首先,他问朝廷里面的大臣子,看看哪位能接他的天子之位,大臣们都接不了他的位置,他让大臣在外面找,后来找到舜了,舜在家庭里是个大孝子,就把他找来了,找来之后就安排他在朝廷里干许多大事情,发现他干的不错,就把天下交给他,交给他的时候,就给他交代下面的话。我们看:尧曰:咨,而舜,是一个感叹的意思,因为要把天下让给他,这是一个大事情,尔是当你字讲,舜是他的名字,天之历数在尔乎,历数根据孔安国的注解,三传,论语有孔传,他说历数是天道,天道还不好懂,孔颍达,在孔安国的注解解释,天的历数是指天的四时运转,四时运转时,气候春夏秋冬分的很清楚,他说历数就是,天在那转,用在人事方面,就是说帝王要换了,比如说尧让天下给舜,就是改姓了,尧说,天子的位置要交给你了,在尔躬,就是在你身上了。转动是说天子的位置应该转给你,由你来接受,在尔躬的话,天下交给你,你要怎么样履行天子的职位呢?这句话很重要,允执其中,允是切实的执行,执是执着,一般人要不执,但作为天子做好事情要执着,这叫择善固执,对于好事情不但要执,而且还有固执,执的很坚固,把天下交给舜,就要固执,圣人要执,圣人有圣人的品德,又有天子的位置,叫有德有位了,这就要择善固执了。这个择善固执既然是圣人所看见的事情,道理透彻的很,一般人看不到,他看到很透彻,对天下苍生有益,他就要执着了,允执其中,其中就是中道,这个中道,不是圣人的话,普通人很难了解,既然普通人不能了解,天子就要坚持固执的去办,那就是前面讲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天子办的事,让天下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事情办好了,天下人受到利益了,天下人还是不了解。比如尧去了解民情风俗,就碰到一个老人在唱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老百姓生活自由自在,后面,“帝力何有于我哉”帝的力量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在就证明天下人都受到帝王治理天下的恩泽,受了恩泽还不知道,就如同我们现在知道阳光,空气,很重要,古人不知道,那时候,水,空气,阳光都很清洁,不知道他的重要,我们现在知道,现在工业发展,污染严重,在大城市可以感受到,你家的房屋,原来是矮的,或者是平房,或者是二三层楼,现在高楼盖起来了,高楼盖起来了,附近的平房阳光就被高楼遮住了,所以城市里阳光就很珍贵了,允执中道,一般人不知道,圣人知道,就是,就拿这阳光,空气,水来讲,圣人设计的话,就会照顾大众,工厂的废水,也要想办法改成有用的水,圣人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他就想到,一切要便利大部分人,这是中道的好处,什么是中道,就是一切事做出来,恰到好处,什么是恰到好处,就是人人都能得到利益。而且没有种种流弊,没有流弊,就是有意义的。中庸里面讲致中和,中字恰到好处,建筑,广告设施,没有不好的后果。在内地,四川有个都江堰,那是汉朝父子两人设计的,那个工程是有利而无弊,他们两个还不是圣人,但能够读圣贤书,办事情办的很成功,所以这个中字,无论是个人,还是天子办事情都是没有后患的。所以尧帝,要求舜要做到。推广起来讲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想办法做到中,那是很了不起的。后面两句,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四海困穷是什么呢?在尧的时候,天下有大的水患,很大的水,使人们的生活很困难。天子为天下人办事情,就有天禄,永终有一个讲法,就是会终了的。但我们老师不采取这个讲法,尧有水患9年,成汤有6年旱灾,既然是事实,就针对事实。四海困穷在当时是事实的话,尧帝也不能做天下了,四海困穷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要了解老百姓的困难。天禄永终呢,永终是指长久的意思,是孔安国的意思,要想天的俸禄长住在你身上,你就要把老百姓的困难长久的放在心上,提醒他注意水患,是嘱咐的话,而不是警告的话。这个在讲义都讲过了。这是尧帝让位的时候说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让天下不那么简单,后面,舜帝把位子让给禹的时候,也是这样交代禹的,舜亦以命禹。禹是做出大成绩的,禹的父亲鲧治水没有成功,后来禹成功了,这作为历史,大家都知道,禹王治水,在大陆个地方查看地理形势,开凿各种河流,将水疏导到海里,他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精神就是圣人的精神,所以后来舜帝要把天子之位让给他,开始禹不接受,舜帝说其他人不合适,只有你能接受这个位子,也是嘱咐他允执其中,虽然他已经有治水功劳。但天子做的事不止是治水,那现在来说,水利,财政等许多事情,所以舜把尧交给他的话,全交给禹,虽然是几句话,很简单,但简单却很重要。第244讲.我们接着讲下一段,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黄黄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一段是成汤王伐吊夏桀王的一段言辞,就中国的历史来讲,君主世袭的古代也是有的,到了尧舜把天子世袭的制度改了,改成了禅让制,尧 把天下让给舜,舜又让给禹,禹本来也是圣人,他本来也是要把天下让给贤人的,可惜那,在朝的大臣主张把天下让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叫启,启的能力好品德好,所以大臣主张把天下让给禹的儿子启。禹王的儿子启是很好,可是制度一变,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传到最后一代夏桀王,就成了一代暴君,他和他的祖宗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啊,所以到了夏桀的时候,天下人受他的灾害,民不聊生,成汤王就起来革命,命是天命,革是改革,那么这一段就是成汤王讨伐夏桀王的时候的一段话。来看:曰:成汤王告诉天地说,成汤王在天地目前是小子啊,履是成汤王的名字。我们普通人在长辈面前要称呼自己的名字的,成汤王在天面前也要称自己的名字的,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是敢用是谦虚的话,玄牡是北方的黑色的牛 ,牡牛是公牛。用黑牛当祭品来供奉天。下面:敢昭告于 黄黄后帝,皇当大字,昭告是明白的禀告皇皇后帝,皇是伟大的意思,两个皇是重复,就是伟大又伟大的后,后是君主,大君。在天上的是大君。警告天地,为什么自己称作小子呢,据刘向正义讲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天之子就是天子啊,天子他的父母就是天地,天是他的父亲,地是他的母亲。这在伏羲画卦的时候就确定了的。乾卦是父亲,坤卦是母亲,中间是他六个子女,三男三女,震是长子、坎是中子、艮是少子三个儿子。巽是长女,离是中女、兑是少女三个女儿。八卦乾坤俩卦是父母,中间是六子卦,所以伏羲氏画卦的时候就确定了天地就是父母。做天子的时候就奉天的命令。接受天命,做事情,允执其中,受天地的命令,实行天道,天道就是中道,所以刘氏正义讲:王者父天母地,称为天子。用玄牡,为什么用黑色呢?古时候帝王改变的时候,他以五色代表五种德。五色跟五行结合起来。这就是哪一个朝代以哪种颜色结合起来,这就是他与哪种德结合起来。玄色就是黑色,在北方,是水。汉儒讲伍德终始,为什么讲终始,不讲始终呢,这就是朝代有改变,帝王在奉天的命令来执行的,这个是不能断绝的。比如说夏朝到桀王的时候天命不行了,夏朝他不能够奉行天命了,他要改了,要改说明夏朝的德了已经败坏了。成汤王三代用的是白色,周朝都是用的红色,要结婚的时候,女方穿的衣服都是红色,这是周朝的礼。成汤王现在要改变天命的时候,他要伐夏桀王的时候,他还没有正式的做天子,所以这个时候他用黑色的牛做祭品,到后来他正式登上天子之位的时候,他就用白色的,现在韩国的礼服还是用白色的,为什么他用白色呢?那是武王发纣的时候,箕子到了韩国,他把中国的文化传到韩国去了,所以到现在韩国一直用白色。这个时候,成汤王昭告天天,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这三句话,依据黄侃的注解,说成汤王禀告天地,他是伐有罪的夏桀王,不敢赦,夏桀王犯了过,不敢赦免。帝臣就是指夏桀王,夏桀王是天的臣子,他所犯的罪不能给他隐蔽了,为什么呢?简在帝心,简就是知道的,天地是知道的。有罪的天子,成汤王不敢放弃他,他犯的罪已经没办法再隐蔽了,上天的心里看的清清楚楚的。这三句话,讲的是成汤王伐桀的时候,请天地来惩罚夏桀王。下面讲,朕躬有罪,无以万方,这四句话就讲了自己,古时候天子专有的自称是朕,尔雅讲古时候,朕是我的意思。古时候一般人也能称为朕。直到秦始皇的时候,朕是指皇帝的自称。这句话的意思是成汤王对天地说我有罪的时候,无以万方,无以的意思是我有罪的时候,不要牵连到万方的老百姓来受,万方有罪的话,老百姓犯了罪的时候,不要由万方之民来受,由我来受,这话是多么的仁啊。一个仁慈的人,只反省自己的罪过,看到别人的罪过还要拿过来自己承受,这就是圣人的慈悲心。我们现在讲经,念佛的时候,遇到外面有灾难,对那些牺牲的人,我们都要给他会向,这就是慈悲心在 哪里起作用的。成汤王如此,后来那些天子,遇到外面的天灾,或者,日月星辰有变相的时候,都要发布罪己昭。希望这个罪过由自己承担,不要伤害老百姓,古时候的皇帝,都有这个道德的,下昭罪己。所以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是很了不起的一句话。办政治的人古代的明君都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现代在为的人都要有成汤王的仁慈心,遇到的天灾的时候,现在又许多是人为造成的。那个地方的人,共同的造的业,使哪里发生灾难了。不懂的人认为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懂的人佛家也好,儒家也好,都知道灾难时共业造成的,是我们人共同造成的天灾。造成天灾的时候,不懂道理的人还怨天尤人,懂得道理的人,就会有慈悲心,从本性里发出慈悲心,天就会改变的,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但所有人都改变就会有很大的力量。所以古时候的天子,看到天有灾难的是时候,就会下罪记昭。从本心发出慈悲心,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讲到彻底的时候,这个道理佛家一讲究明白了,就是一般人都了解的灵魂。当你老的时候,都会有灵魂转世。一发誓的时候,他有见分,有相分。见分就是指有思想,称之为见。相分,就是有形状的部分,身体和外面的山河大地都是相分。都是由共业造成的,大家知道,有许多地方会发生洪水,地震,甚至是山移动了,这就是共业了。共业出现结果的时候,就像成汤王所讲的那句话。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他要罪己,还要下诏书。为什么,要下昭书,因为他是天子,天子的力量很大,他下诏书,天下人都来响应他,罪业就小了。我们现在也没有做君主的机会了,因此可以竞选了,竞选也可以这样罪己 ,你在学术上有成就,你的言论发出来,也可以减少众业。所以我们研究论语,也要学古时候的圣人,学他们的道德,学他们的仁慈啊,照那样学,在学业上有成就的话。虽然没有在行政的位子,但你可以带领民众改变众业的。你实实在在这样反躬自问的话,发出仁慈心来求解决问题的话,就会有办法解决。虽然不会一下子解决,因为已经结了果,结了果就比较难了。但只要你下功夫种了因了,因种下去,遇到缘分来的时候就可以慢慢结果啊。论语为什么讲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去残胜杀。善人还不算贤人,他要治好一个国家,也不是马上就能治好,也的要百年,我们有这个信心,就可以把这个乱世改掉,但不能急躁,我们有这个信心为天下人转业,转这个积业,今天就学到这位止。第245讲各位同修,请各位翻到833页,尧曰这一篇按照古人的注解,分三章,前面讲了三节,尧禅让舜,舜禅让给禹。后来,夏桀王是暴君,成汤王伐桀。今天开始讲的四节周武王伐纣,发起的经文。下面我们继续研究,我先把经文读一下: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就是武王伐纣的时候的一篇誓词。这一段的意思周有大赉,善人是富。周家是一个小国是时候。天有大礼物赐给他。赐给他的大赉是什么呢?是有很多帮助他治理天下的臣子,有很好的人才,是最富有的。周家虽然有最亲的人。不如仁人,仁人指周家以外的人,就是周家最亲的人也要惩罚他,而对于仁人,就是殷朝的贤能的人,如,箕子微子照样用他。用的是贤能的人。百姓有罪过的话,就是在我一个人。周武王这句话看出是个仁君。就用这六句话,他伐纣成功不容易。一是他包容,用贤人,另一方面,他能够替老百姓承担过错。这是第四节。828页,我先念一下经文: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义民,天下之心归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悦。这一节古人注解是二帝三王的政治都在这里面了,二帝指的是尧,舜二帝,三王指的是夏商周三王。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三皇那实在太久远了,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没有文字。从五帝开始讲,我们只选一种讲法,那就是伏羲氏,神农氏,轩辕黄帝,尧、舜五帝。五帝后来,夏朝开始称王。所以是二帝三王,怎么办政治呢,就下面将的这一段,可见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是祖述尧舜,孔子的政治就是一尧舜为根本的,到后来文武周公,他们的政治都是包含这一段,可见非常重要。谨是谨慎,权是古时候用的称,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量是用升斗来称物品的多少。一直到现在讲度量衡,要标准,统一。审法度,法度指的是古时候为了教育天下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比如说衣服,车辆包括用的物品都要有规矩。衣服上有什么纹饰,都要有标志出来,看到什么样的身份,行什么样的礼,都有规矩,不能乱的。什么是修废,就是原先有人办事,有职位办事,现在废了,那么就把已经废了的职位修复起来,修复起来再用适当的人,来办这样的事。换句话说就是有职位就有人,有事。前面讲的,只要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四方之内,你的政治就实行了。这三方面就是定规矩。后面兴灭国。灭国是指诸侯国如果有犯罪或其他原因灭掉了,只要他有宗庙,有老百姓,就要把它兴起来,让老百姓能有宗庙祭祀。继绝世,就是指大夫之家,也要把它继续起来。举逸民,就是把有才华的民间人士举出来,让他为朝廷办事。你果真能这样的话,老百姓会认为你是个仁人,这个仁心是从本性里发挥出来的,老百姓就会归心与你,就是天下之心归焉。 再讲,所重,民,食,丧、祭。现在我们学习西方政治,民主,在我们古代,就讲,民众是国家的根本。重视人民。食,是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民众没有粮食就不能生活。重视丧 ,丧是报本尽孝。报本尽孝是跟本,我们的身体是谁给的,不止是身体,就是我们长大了,父母的心也在我们身上。父母去世后我们报答也报答不完。祭祀是什么呢,祭祀就不只是祭祀自己的父母了,要一代一代追溯向上祭祀,一直追溯到三皇五帝。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精神。我们往大处讲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是团结的精神,这就是民德归厚,厚道的。后面讲,宽则得众,无论是谁,宽厚是很重要的,宽厚老百姓就拥护。诚信是根本,诚信了,不讲那种虚假的话,办事情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做些对老百姓有深远意义的事 ,还不是短期的,就信任你。敏则有功,敏是看准了的事情,就赶快去办,有功,是不为自私,公平,则悦就是喜悦了。以上是二帝三皇的治国道理,直到现在我们拿过来看看,那一条都有理,只有符合这样的民主才是真民主。 第246讲前面那一章就过了,现在请各位看837页,下面是子张问政,我先把经文读一下:“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贱;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子张问及为政之道,这一段可以说在讲二帝三王办政治的话,这里子张问孔子怎么样从政,前面讲原则的基础上,子张进一步问,孔子说,要尊重五种美好的事情,摈除四种恶的事情,这里要辨别那种是美的事,那种是恶的事。那么就可以美的事情要干好,恶的事情不要干,就可以从政了,这是提出的纲要了,子张问那是五美的事情,孔子说:干政治惠民而不需要耗费很多的财力,为什么呢?你干政治的费用哪来的,是从老百姓的税来的,所以要惠而不费。老百姓就是能够信任你,劳而不怨,有时候要劳动民众,老百姓要没有怨言的,再欲而不贪不是为了私利,泰而不骄呢,心理是安静,舒坦不骄傲,心理是不骄傲的,一个骄傲的人心理不会坦然的,骄傲的人希望别人尊敬他,不骄傲的人心理是安然自在的。威而不猛,有威仪而不猛,这种威仪是自然流露出来的,这都是条目的说出来的。那么再看子张一条一条问了,何谓惠而不费,孔子说,要做到惠而不费,要因民之所利而利,群众所需要的利益,并不是,你拿很多钱;来救济他,只有你在政策上帮助他船业,帮助他就业,只要你给他创造就业的机会,比每月拿出几十块钱救济他要好的多,这就叫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啊,就是惠而不费,你指定一个很好的政策的话,他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来生活,不用发很多救济金,这叫惠而不费。择可劳而劳之,老百姓就没有很多怨言了,什么叫使民以时,就是你发出一个命令,让老百姓配合的办事情,古时候是以农立国的,春夏秋冬都有事,春夏秋这三季老百姓挺忙,不要让老百姓做事情,有事放到农闲时,这时候,老百姓就没有什么怨言的。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呢?君子办政治的时候,欲是用在什么地方,如果你办政治,你也是有欲望的,你的欲望是实行仁政,是为老百姓的利益的,老百姓都来帮你,有怎么会贪呢?再将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泰而不骄乎,讲到泰而不骄,这句话很重要,君子从事政治,他待人都是平等的,你不能够说人多就答应你,要求的少就不答应你,重要的是看合不合理。少数人也是一样的,弱势的人,也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小当小人物,大是大人物,君子对于小人物也好,大人物也好,他都一一样的对待,都要尊重,这个就是泰而不骄,就是以平等心对待任何人,以良知良能来对待人,没有骄傲心,有骄傲心的人,他不以平等对待人,时时刻刻恐怕人不尊重他,这种骄傲的人他做不到泰。要做到安泰的话,必须做到心里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这是办政治,待人接物,果然这么做,就是修道,办政治就从政治上修,我们不办政治,就从待人接物上修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和朋友相处,和别人办事,就从这上面修道。修道并不是说我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找个清净地方修道,那就不对了,修道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泰而不骄,以平等心对待任何人,什么是平等心,出自真主本性才是平等心,平等心就是问心无愧,一切出自良知良能,对待任何人都没有愧疚之心,没有骄傲心。君子正其衣冠,古时候,除了衣服,还要戴帽子,帽子是有标志的,你是哪个身份就就穿那种衣服,带那种帽子。尊其瞻视,自己尊重自己,让人家观瞻。俨然人望而畏之,俨然就是比喻庄重,身体以及心理庄重,让人一看不敢和你开玩笑,不敢戏弄你。你这个衣冠俨然,在心理一定是有威德,人们就会尊重你,不敢小看你。我们就拿近代的净土宗13代祖师印光祖师,那时候有在政府里的大官,在学术上有考试的翰林,探花,榜眼这些学术界都了不起的人啊,一见祖师,肃然起敬,那就是一种威德在那里,学术上,政治地位上,那一见祖师就是人望而畏之啊,讲到孔夫子那更不得了了,望之俨然,及之也温哪,那就叫威而不猛。五美就解释清楚了,下面子张就问。什么叫四恶呢?孔子解释,不教而杀谓之虐,办政治,一方面办政治,一方面要教育人。在政治上,要做对天下老百姓有益的事情。在教育上就要教育老百姓学做圣人。对老百姓你要教育啊,老百姓啊都是凡夫众生啊,老百姓不知道啊,这一生前面还有前生,前生还有前生,那挺多了,每一生都会染上恶习气,特别是中国的圣人要教育老百姓去掉那些恶习气。你不把这些道理告诉老百姓,老百姓是犯错误的,如果你不教育老百姓,只是他们犯错误时把他们抓起来,这就叫不教而虐,就是虐待老百姓,我们现在的人不懂这个道理,这个我们大家都可以看看,现在国内国外只看见警察,司法机关,审案子,不看看犯罪的人是否受过教育。你看看孔夫子在这里讲的,不教育老百姓就抓他们是虐民啊。不戒视成谓之暴,戒就是预先警告,预先告诉你,你要推行一种政治,大概什么时候完成,你要告诉人家我这个计划,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要告诉人民,让人民有个准备,否则这就是暴政,不讲道理的政治。慢令致期谓之贼啊,下一道命令下去,天下比较广大,你要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