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24万吨_年生物质综合利用 环评报告书_第1页
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24万吨_年生物质综合利用 环评报告书_第2页
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24万吨_年生物质综合利用 环评报告书_第3页
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24万吨_年生物质综合利用 环评报告书_第4页
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24万吨_年生物质综合利用 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万吨/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建设单位: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环评单位: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二年三月目录1概述11.1任务由来及背景11.2项目特点11.3环境影响评价过程21.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31.5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21.6评价结论52总则62.1编制依据62.2评价原则92.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92.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22.5评价标准122.6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划分182.7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及项目的符合性302.8渤海新区核心功能区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及项目的符合性342.9环境保护目标与保护级别39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403.1项目概况403.2产品方案433.3原辅材料消耗及储运方案473.4主要设备503.5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543.6物料平衡753.7公用工程893.8污染源强核算及治理措施943.9清洁生产1243.10污染物排放汇总126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29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1294.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344.3区域污染源调查152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5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555.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605.3水环境影响分析1835.4 声环境影响评价2065.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2095.6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115.7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135.8环境风险评价2145.9对海兴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分析2566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2576.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2576.2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2696.3噪声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2766.4固废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277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807.1经济效益分析2807.2环保投资估算2807.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837.4环境代价和环境系数2847.5小结285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868.1环境管理2868.2环境监测计划2878.3污染源监控措施2898.4污染物排放清单290 8.5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2989结论3059.1建设项目情况3059.2环境质量现状3069.3污染物排放情况3069.4主要环境影响306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3079.6环境保护措施3079.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10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3109.9结论310IV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3:沧州渤海新区规划图附图4: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及评价范围示意图附件:附件1: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附件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3: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通知书附件4: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及跟踪评价报告书论证会意见附件5:接纳污水协议书附件6:供水合作意向书附件7:自来水供应框架协议附件8:工业蒸汽供应框架协议附件9:天然气供气意向书附件10:收购意向书附件11:环境监测报告附件12:罗氏低温无氨催化脱硝剂质量标准(Q/12 TJBHY 0003-2017)附件13:废脱硫脱硝固体检测报告(PTBJ190311G57)附件14:专家意见、专家组名单及确认函附件15:委托书附件16: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1概述1.1任务由来及背景糠醛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用途很广,可制造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农药、医药、涂料、化学试剂和各种助剂等,市场需求量大。另外生产糠醛的原料主要为玉米芯,原料充足,用于糠醛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早期木糖主要用作生产木糖醇原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木糖较多地开始应用在无热量食品、肉类食品生产中,同时还可广泛应用于医药、日化、化工、皮革、染料等诸多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由温饱型逐步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变,食品级木糖在甜味剂市场中所占份额将因此而越来越大,未来10年食品级木糖的市场需求量将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并将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新的亮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生物乙醇迎来前所未有的的发展机遇。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在生物质原料综合利用上进行了大量科研工作,具有生物质原料生产糠醛、木糖的成熟技术,并成功优化了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工艺技术路线产出优质的乙醇。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23日,是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拟在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功能区内建设24万吨/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146667m2,投资51392万元,建设年产2.5万吨生物乙醇、0.6万吨木糖、2.5万吨糠醛装置;上述产品的主要装置包含:备料单元、糖化反应单元、糠醛反应单元、木糖生产单元、乙醇制备及精馏单元、仓库、原料及成品罐区及其他公用及辅助设施。二期拟建设一期项目配套深加工装置。本次环评仅对项目一期工程进行评价。1.2项目特点本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成熟的生产技术,可生产优质的糠醛、木糖和生物乙醇。(2)副产品醋酸钠、硫酸钙、木质素、生物有机肥外售进一步提高企业收益。(3)传统糠醛生产工艺采用一步水解法生产,生物质原料和硫酸催化剂在水解釜内直接转化为糠醛,在经过分离提纯制备糠醛产品。本项目采用分步生产工艺,首先将生物质原料进行连续糖化,转化为粗纤维和糖液,在对其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糖液在进入糠醛反应器进一步转化为糠醛后直接进行精制,粗纤维在经过发酵和精馏制备生物乙醇和木质素,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同时项目采用四级串联糖化反应器实现连续糖化,较传统间歇反应即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污染物排放。1.3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本)规定,该项目属于36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委托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技术人员根据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及项目选址、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对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进行了符合性分析,确定项目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我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厂址及其周围环境状况进行了详细踏勘,并根据工程详细资料,按照相关导则的规定,编制完成了24万吨/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2019年12月11日,召开了24万吨/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会,会后依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了24万吨/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项目位于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功能区,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期间,建设单位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分别于2019年9月9日在沧州渤海新区官方网站进行一次公示;2019年11月4日在沧州渤海新区官方网站及渤海新区报(登报日期2019年11月7日和2019年11月11日)进行二次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并在沧州渤海新区实验小学、沧州渤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张贴公告,2020年1月9日在沧州渤海新区管理委员会网站进行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公众参与说明拟报批情况公开(三次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意见反馈,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1.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4.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项目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要求,生物乙醇生产属于鼓励类,其它产品生产不属于限制、淘汰类,为允许类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4-1。表1.4-1 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符合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实施情况符合性列入鼓励类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应用符合渤海新区经济发展局于2019年9月6日以沧渤经备字2019143号准予备案,同意本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2河北省新增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2015版)本项目选址位于沧州渤海新区内,不在河北省新增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2015版)之列,符合要求。1.4.3与园区产业定位符合性项目位于沧州渤海新区内,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符合沧州渤海新区总体规划。园区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符合性分析见表1.4-2。园区负面清单见表1.4-3。表1.4-2 园区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符合性分析一览表其他相关环保政策本项目实施情况符合性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心区在规划期内应重点发展:化工业(合成材料、石油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管道、柴油机等)、电力能源、铁合金及新型材料(铁路、造船板)、新型建材(含一般加工业)与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同时,还将引入出口加工、高新产业及综合产业等形成合理补充。本升级项目位于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内,属于化工项目,属于园区规划的重点发展行业符合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严格项目准入条件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原则项目符合园区准入条件,贯彻了清洁生产,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符合表1.4-3 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准入条件负面清单序号限制、禁止类项目1严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项目,把取水定额国家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耗水行业盲目建设和取水量过快增长。2逐步建立和实施工业项目用水、节水评估和审核制度,对不符合节水要求的工业项目和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立项和建设。3根据环境容量、生态状况、工业布局、人口数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严格按照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限制准入区和禁止准入区等四类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规划和建设。4建立新开重点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的各项环境准入标准。园区要求入区化工企业单位产值耗水量15m3/万元,项目已经取得了备案证(沧渤经备字2019143号),新鲜水耗水量为13.54 m3/万元,符合园区用水要求;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属于符合节水要求的工业项目。综上,项目不属于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准入条件负面清单项目。1.4.4与京津冀地区战略规划符合性根据京津冀战略环评,渤海新区主要承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汽车制造、冶金装备、电力能源、生物医药、通用航空和海洋经济等产业,引导全省钢铁、石化、重型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向渤海新区转移。项目位于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功能区内,属于化工行业,并且技术先进,符合京津冀地区战略规划。1.4.5与其他相关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相关环保政策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4-4。表1.4-4 本项目与相关环保政策的符合性环保政策政策要求本项目实际是否符合“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高VOCs排放重点行业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新建涉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要入园区项目对生产中产生高浓度VOCs废气采用焚烧法处理,低浓度VOCs废气采用水吸收+活性炭吸附工艺,VOCs废气均能达标排放,可有效控制VOCs排放量。项目位于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功能区内,属于工业园区符合全面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搅拌器、泵、压缩机等动密封点,以及低点导淋、取样口、高点放空、液位计、仪表连接件等静密封点的泄漏管理。严格控制储存、装卸损失,优先采用压力罐、低温罐、高效密封的浮顶罐,采用固定顶罐的应安装顶空联通置换油气回收装置企业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对生产装置的管线法兰、阀门、泵、压缩机、开口阀或开口管线、泄压设备等可能泄漏点应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厂区采用内浮顶罐用于乙醇储存符合河北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严守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新建、改建涉VOCs的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制药、煤化工等工业企业要进入工业园区项目严守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位于沧州渤海新区内符合石化、焦化、连续密闭化生产的化工以及其他适用行业全面推行LDAR检测规范,建立LDAR管理制度及信息管理平台,健全LDAR检测规范,细化工作程序、检测方法、检测频率、泄露浓度限值、修复要求等关键要素。石化行业重点加强对搅拌器、泵、压缩机等动密封点,以及低点导淋、取样口、高点放空、液位计、仪表连接件等静密封点的泄露管理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对生产装置的管线法兰、阀门、泵、压缩机、开口阀或开口管线、泄压设备等可能泄漏点应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符合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沧州市石化、化工行业集中,特别是沿海地区成为污染物排放集中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显著,要把清洁取暖、工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交通干线绕城工程,重点开展散煤治理、涉VOCs排放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和交通运输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对生产中产生高浓度VOCs废气采用焚烧法处理,低浓度VOCs废气采用水吸收+活性炭吸附工艺,VOCs废气均能达标排放,可有效控制VOCs排放量。企业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符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全面加强含VOCs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五类排放源VOCs管控。按照“应收尽收、分质收集”的原则,显著提高废气收集率。密封点数量大于等于2000个的,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推进建设适宜高效的治理设施,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技术的组合工艺,提高VOCs治理效率。项目采取了完善的VOCs废气收集措施,并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符合沧州市2019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企业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符合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3号)重点对含VOCs物料(包括含VOCs原辅材料、含VOCs产品、含VOCs废料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等)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五类排放源实施管控,通过采取设备与场所密闭、工艺改进、废气有效收集等措施,削减VOCs无组织排放项目采取了完善的VOCs废气收集措施,并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可有效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符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2017年底前,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并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区资格。(环境保护部牵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参与)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往渤投污水处理厂。符合河北省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完善工业集聚区配套管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自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推进“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入园企业应在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接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符合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到2016年底前,全省所有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并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区资格。(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等部门参与)符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六)全面强化监管执法。明确监管重点。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以及产粮(油)大县、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等区域。(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项目属于化工行业,在现状监测中监测了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符合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当前产业定位及规划要求。1.4.6与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 号),其要求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本项目关于落实上述要求的分析如下: 生态保护红线根据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图1.4-1,本项目位于沧州市渤海新区核心功能区内,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内。5项目位置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图1.4-1 河北省生态红线图环境质量底线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为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修改单要求;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现状监测表明:根据渤海新区2017年环境质量公报,SO2、CO为达标因子,NO2、PM10、O3、PM2.5为不达标因子,H2S、NH3、HCl 1小时浓度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导则(HJ2.2-2018)附录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非甲烷总烃1小时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现状监测表明:建设项目评价区域范围内地下水现状各项监测指标的标准指数除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钠超标外,其他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钠超标原因为区域地质影响,该地区地下水为苦咸水,地下水本底值矿化度较高。其余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由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可知,各监测点位所有监测因子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第二类用地标准。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各产污环节采取了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经预测,本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各种污染物浓度贡献值均很小,项目运营后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项目产生废水经厂内污水站处理达标后大部分回用,少部分排入渤投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项目采取了严格的分区防渗措施,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经预测,项目实施后噪声源对厂区四周厂界的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因此,在严格落实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项目的实施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项目的建设不会突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项目用水、用电、蒸汽依托园区,且不取用地下水。因此,本项目未突破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负面清单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准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准入条件负面清单见下表。表1.4-5 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准入条件负面清单序号限制、禁止类项目1严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项目,把取水定额国家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耗水行业盲目建设和取水量过快增长。2逐步建立和实施工业项目用水、节水评估和审核制度,对不符合节水要求的工业项目和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立项和建设。3根据环境容量、生态状况、工业布局、人口数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严格按照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限制准入区和禁止准入区等四类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规划和建设。4建立新开重点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的各项环境准入标准。项目位于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功能区,不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1.5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本次环评在建设期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施工扬尘、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主要关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废气、含尘废气等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工艺废水等对水环境的影响;生产设备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运营期环境风险影响。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如下:(1)废气有组织废气备料车间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经各自除尘器处理后由1根35m排气筒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糖化反应器废气、MVR蒸发浓缩不凝气、糠醛精馏不凝气、乙醇精馏装置精馏不凝气及分子筛吸附解析废气、醋酸钠闪蒸及蒸发不凝气、生物有机液二级闪蒸不凝气、三效蒸发不凝气、一次真空过滤废气、浓缩不凝气、二次真空过滤废气、蒸发浓缩不凝气、糠醛罐废气、乙醇罐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送三废焚烧炉焚烧处理。酶解及发酵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和臭气浓度)、酵母加料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经废气治理措施治理后合并由1根35m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标准,颗粒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臭气浓度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要求。活性炭再生炉烟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x、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氨逃逸,项目再生炉采用天然气为原料,产生的烟气对活性炭进行再生,采用SCR+布袋除尘器+洗涤塔处理后由35m高排气筒排放。SO2、NOx、颗粒物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及关于开展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治理工作的通知(冀气领办2018177号)中新建燃气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非甲烷总烃排放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标准。氨逃逸满足河北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209-2015)表2标准。木糖车间发酵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和臭气浓度,经水吸收+活性炭装置处理后由35m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标准,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要求。干燥及包装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经除尘器处理后由3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三废焚烧炉废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x、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烟气黑度、氨逃逸,采用SNCR+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干法脱硫脱硝+50m排气筒排放,SO2、NOx、颗粒物、烟气黑度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及沧州市2019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中20蒸吨/小时及以上生物质锅炉要求。非甲烷总烃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标准。氨逃逸满足河北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209-2015)表2标准。污水处理站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氨、H2S及臭气浓度经过水吸收塔+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35m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标准;氨、H2S、臭气浓度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要求。无组织废气,1)在各产尘点加强有组织收集,在通过车间密闭后,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量较小。2)各物料均采用密闭原料桶及包装袋储存,存放于原料库内,不得露天存储;液体物料泵入反应釜中;在反应期间,反应设备的进料口、出料口、检修口、搅拌口、观察孔等开口(孔)在不操作时保持密闭;真空系统工作介质的循环槽(罐)应密闭,真空排气、循环槽(罐)排气、各反应废气、不凝气收集治理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采取上述措施可以大大降低项目有机废气无组织逸散。3)木糖车间盐酸稀释罐产生的废气经管道引至碱封池后无组织排放;罐区盐酸储罐采取碱封后无组织排放。氢氧化钙储仓废气经仓顶除尘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综上所述,项目采取的大气保护措施是可行技术。(2)废水项目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新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180m3/h,采用“厌氧反应器+A/O生化池+曝气生物滤池+高级催化氧化池+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处理后外排废水水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二级标准以及渤投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回用水能够满足项目回用水指标要求。(3)噪声在采取相应措施后,由厂界噪声预测结果可知,噪声源对厂界的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项目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可行。(4)固废项目固体废物全部合理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5)风险在落实有效的环境风险措施后,从风险预测结果来看,项目环境风险可降至可防控水平。1.6评价结论24万吨/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一期)位于沧州渤海新区内,不在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建设内容符合当前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相关文件要求,清洁生产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红线管理要求,满足“三线一单”要求;项目采取了完善的污染治理措施并制定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可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满足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同时在落实区域现役源削减源的基础上,可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改善;废水达标后排污园区污水处理厂;在采取源头控制、严格分区防渗措施、地下水污染监控和风险事故应急响应的防控措施基础上,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通过采取工程提出的各项噪声控制措施,不会对区域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环境风险处于可防控水平。根据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反馈的公众参与查结果,无公众反对项目的选址和建设。综上,在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和削减方案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工程建设可行。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沧州渤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沧州市环保局渤海新区分局、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2总则2.1编制依据2.1.1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4月24日修订;(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施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8年1月1日。2.1.2环境保护法规、部门规章(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第682号令;(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改委2019年第29号令;(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4)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5)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4月28日修订;(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8)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环发2011128号,2011年10月28日;(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9年1月1日;(10)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环境保护部,2018年2月8日;(11)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12)“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2016年11月24日;(13)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计划通知工信部联节2016217号;(14)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境保护部,2016年7月15日;(15)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16)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2018年7月3日;(17)关于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3号,生态环境部2019年6月26日;(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部令 第9号);(19)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环办大气函2019648号);(20)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2019年 第28号公告);(21)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9月1日;(22)河北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2号,2008年3月1日;(23)河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5年6月1日;(24)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环发2013104号;(25)关于印发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2013年9月6日;(26)关于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工作的通知,冀环总2014283号;(27)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增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2015版)的通知,冀政办发20157号;(28)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3月1日;(29)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2015年1月1日;(3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管理的意见,冀环办发2014165号,2014年10月28日;(31)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冀政办字2015171号,2015年12月25日;(32)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9月14日;(33)河北省建设厅发布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方案,2017年3月20日;(34)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大气201988号);(35)关于印发河北省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2018年12月26日;(36)关于深化开发区改革开放的实施意见(冀字20198号);(37)关于加强对我区涉挥发性有机物新建项目实时管控的通知,渤环领办201806号;(38)沧州市2019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19年5月26日;(39)关于印发沧州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沧环总201855号;(40)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实施方案(沧政字20177号)。2.1.3环境影响评价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1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10)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GB 34330-2017);(11)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12)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HJ884-2018);(13)河北省用水定额(DB13/T1161.13-2016);(14)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15)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 总则(试行)(HJ944-2018);(16)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HJ942-2018);(17)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18)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技术规范(DB13/T 2935-2019)。2.1.4其它文件(1)项目备案证(沧渤经备字2019143号);(2)项目环评委托书;(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4)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5)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港城、港区部分)环境影响跟踪报告书及论证会意见。2.2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1)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2.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2.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为正确分析该项目建设可能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结合项目生产工艺和排污特征以及建设地区的环境状况,采用矩阵法对可能受项目影响的环境要素进行识别,其结果见表2.3-1。表2.3-1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表环境因素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土壤植被景观施工期地基处理-1D-1D-1D基建施工-1D-1D-1D材料运输-1D-1C建筑材料堆存-1D-1C-1D营运期废水-1C-1C废气-1C噪声-1C固废-1C备注:(1)表中“+”表示正效益,“-”表示负效益;(2)表中数字表示影响的相对程度,“1”表示影响较小,“2”表示影响中等,“3”表示影响较大;(3)表中“D”表示短期影响,“C”表示长期影响。由表2.3-1可以看出,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存在短期、局部及可恢复的正、负影响,也存在长期的或正或负的影响。施工期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环境空气、声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营运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长期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等方面,同时对当地的城镇发展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2.3.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结果,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特征、排污种类、排污去向及周围地区环境质量概况,确定本次污染源评价因子。项目环境评价因子筛选汇总见表2.3-2。19表2.3-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类别评价因子环境空气现状评价SO2、NO2、CO、O3、PM10、PM2.5、氨、非甲烷总烃、H2S、HCl 污染源评价SO2、NOx、颗粒物、氨、TSP、非甲烷总烃(VOCs)、H2S、HCl、臭气浓度影响评价SO2、NO2、PM10、PM2.5、TSP、氨、非甲烷总烃(VOCs)、H2S、HCl、臭气浓度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评价K+、Na+、Ca2+、Mg2+、CO32-、HCO3-、Cl-(氯化物)、SO42-(硫酸盐)、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耗氧量、氨氮、硫化物、菌落总数、总大肠杆菌群、硝酸盐、亚硝酸盐、氰化物、氟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水环境污染源评价pH、COD、BOD5、氨氮、SS、TN、盐分地下水影响评价耗氧量、氨氮声环境现状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污染源评价声压级影响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土壤环境现状评价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pH、阳离子交换量共47项污染源评价影响评价固体废物污染源评价危险废物:废活性炭、醛泥、废离子柱、再生炉废脱硝催化剂;一般固废:风选产生的石子、砂子、备料车间除尘器产生的除尘灰、水洗产生的泥砂、酶解及发酵车间除尘粉、醇基燃料、废分子筛、生物质炭、生物有机液、废硅藻土、除尘器收集的木糖粉、再生炉除尘灰、三废焚烧炉脱硫脱硝催化剂(需鉴定)、焚烧炉除尘灰和炉渣、污水站污泥(需鉴定);生活垃圾影响分析风险风险评价硫酸、碳酸钠、氢氧化钙、30%盐酸、32%液碱、糠醛、生物乙醇、醋酸钠2.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2.4.1评价内容本次环评工作内容有:概述、总则、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等。2.4.2评价重点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所处环境,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等。2.5评价标准2.5.1环境质量标准(1)SO2、NO2、PM10、PM2.5、O3、CO、TSP等因子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