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三重门 成就语文梦--牛红莲.doc_第1页
跨过三重门 成就语文梦--牛红莲.doc_第2页
跨过三重门 成就语文梦--牛红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越三重门 成就语文梦中考语文复习的思考当阳市玉阳初级中学 牛红莲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宜昌中考语文命题以其广阔的视野、丰厚的积淀、典雅的文化引领着宜昌语文人去拓宽语文复习的广度与深度,去挖掘语言运用的诗意与张力,去思考语文素养的温度与远度。长久以来,中考复习往往在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的重复性的阅读训练,杂乱无章的作文练笔中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本色,无法顾及工具与人文的互动,知识与能力的并重,学得与习得的并举。还语文复习以本来面目,让学生跨过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三重门,必能使语文复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一重门:积累语言为有源头活水来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之母,是语文复习之源,抓好源头,语文复习才能源远流长。首先是字词的音形义的积累。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汉字教学的规定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若语文复习中把这三千多的汉字再一一过关,既无时间,也无效率,学生最终会写不会用,费力不讨好。不如教给学生汉字的造字方法,让学生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去判断、辨别。如“染”字的书写,学生总会写成“染”,教学中让学生思其源,知其是会意字,再辅之,以拆字法去引导学生,“染”的本义是用取自草木的汁浸泡丝帛绢布使之着色。“九”是文言文中虚指多次,只有多次着色,才能使其染色,这样就避免了错字“染”。再如辨析形近字“崇”“祟”,都属上下结构,“崇”形声字,上形下声,“宗”指“祖宗”,“祖宗如山一般伟大”就不得不令人“崇拜”了。“祟”会意字,“示”指“祭祀台”, 本义,名词:祭祀、占卜时神秘出现的灾祸迹象。如: 暗中作祟形容词:神秘的,奇怪的。如:鬼鬼祟祟。我们可以在教学时这样讲解:在“祭祀”的时候却偷偷跑出去,不就是“鬼鬼祟祟”的行为吗?知其原理,教师再将课文中出现的汉字给学生进行梳理,学生自然能在枯燥的积累中得到探寻汉字灵魂的乐趣。我校在复习中尝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一是分册积累一些字音易错、字形易混的汉字进行音形互译;二是将一些四字词语进行默写填空;三是找出音近形似字进行比较鉴别。如:薪火相承和相辅相成;鸠占鹊巢和饮鸩止渴;风声鹤唳 和谈笑风生;戮力同心和戳穿阴谋;目光如炬和循规蹈矩;按图索骥和老马识途;语无伦次和美轮美奂;事必躬亲和洗耳恭听等等。在复习中,我们为学生遴选了百来对词语,让学生通过追溯汉字的来源,品悟语言的乐趣。其次是积累经典古诗文。初中语文必学古诗文共73篇,附录古诗文60篇,小学古诗文75篇,如此多的背诵积累浩如烟海,考试时仅取沧海一粟,有教者就认为“实无必要”,千万别有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引导学生涉猎经典,新近历史,就是引导学生去发掘我们民族的语言之根、道德之根、情感之根。在教学中,可以从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入手,引领学生站在一个高瞻远瞩、鸟瞰文化进程的角度去积累古诗文:四书五经知真善美,先秦诸子散文思治国,汉赋魏晋文化品风骨,唐诗宋词元曲明特色,明清小说辩时弊。站在更高的角度,学生定能准确的积累经典诗文。当然,这种积累不能只等待九年级最后几个月的突击综合,针对我校实际,我们在学生刚踏上九年级的门槛时就引导复习,温故知新。二重门:理解语言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穿过字词的大门,才能找到理解语言的回廊曲栏,嗅到语言的异样芬芳。中考复习中,有教师将所有的语言训练都落到了“题海战术”的战役中,认为试卷中没考到课内阅读文,全部文题都取材于课外,教材可有可无。有的将六册书完全抛至脑后;有的将六册书囫囵吞枣,走马观花;有的仅看文言,抛开现代。纵观这几年的中考命题,您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命题都源自于书本,自闭卷考试以来每年的音汉互译都源自书本,2009年德化白瓷中称谓的雅俗之别、2010年智慧的美丽中人物对话的间接引用与直接引用的转化;2011年尾的准确定义;2012年亦慈亦让沈从文中读书卡片,无不在课文中能找到命题的影子。所以,复习中请让学生走进教材,读出美味,品出诗意。当然,不是放任学生漫无目的的读书,而是有的放矢的指导,将只可意会的中考复习变成既可意会又可言传的语文知识技能。如针对七年级上册中春、济南的冬天、绿色蝈蝈和夏感、郭沫若诗两首等多篇课文的“研讨与练习”,进行“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的专题复习。既让学生理解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又让学生能抓住修辞进行仿写与描写。针对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浇了丑小鸭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沙漠中心等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进行“揣摩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专题复习,教给学生把握中心明情感,结合文体理思路,注重结构摄全文的方法。授之以渔,必能让学生遇到无路之境柳暗花明。再如八年级上册可进行“体会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言欣赏品味”的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可进行“结合语境,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的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可进行“梳理文章表达思路与要点”的专题,九年级下册可进行“提取信息,表达心得”的专题复习。这些复习既以书本为例,又能以点及面统摄所有文章,若组织得法,拨云见雾,柳暗花明。 三重门:运用语言采得百花酿甜蜜巧妙的运用语言,才能打造一枝生花妙笔。中考试卷中不管是10分的汉字、60分的阅读、50分的写作,都需要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有了之前的语言积累与理解的文化积淀,再让学生跨过语言运用的门槛,就显得轻松灵活了。在这里,我想就重头戏“作文”来谈谈我校的一些尝试。首先是以教材去指导写作。这几年宜昌的课题研讨会总能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温雅之气,更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智慧之光。不管是前几年所听的划过心灵的感动,还是今年常红艳老师的捕捉感动点,抒写真性情,都在诠释着写作复习的真谛:从书中去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用笔尖去书写语文的温度和厚度。让学生在羚羊木雕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中认识到插叙这种记叙顺序的运用能让波澜不惊的湖面激起美丽的浪花;让学生在背影老王孔已己中感悟到细节描写能让死寂、苍白的人物栩栩如生的站在你面前;让学生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品读出文章结尾如豹尾一样有力,必能给人以强烈震撼力;让学生在芦花荡、故乡中感悟环境描写能渲染气氛;让学生在散步中感悟朴实平凡的小事能领悟心灵的感动通过这些内引外联,让学生走进教材,又外联生活,将语文的实践落实到听说读写的最高境界写。其次是以习作去指导习作。以学生的美文、病文去指导学生的习作。让学生美文中品味生动的语言,抓住写作的素材,把握文章的立意,择其善者而从之;让学生在病文中推敲修改,弃其糟粕,其不善者而改之。我校在作文教学中始终以“写真话诉真情”去选择素材,采取了集体备课、分类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