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移动综合楼3G改造项目设计方案工程概况表1-1 站点概况站点名称XX移动综合楼站点地址XX市区振兴路143号经纬度113.038333,22.516389基本环境大楼周围无高层建筑,周边较空旷。建筑情况 XX移动综合楼为XX移动公司新建的综合性办公大楼,整个大厦庄严、气派,楼高9层,有一部运行于19F的电梯。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覆盖面积约3500平方米覆盖范围基本全楼覆盖表1-2 系统信息原2G系统3G改造系统系统标准GSM900TD-SCDMA覆盖情况覆盖范围基本全楼覆盖基本全楼覆盖覆盖总面积45004800覆盖方式无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主机信源信源类型宏站耦合TD-SCDMA BBU+RRS基站类型RBS2202TDB03C小区数1小区1小区载波配置/3载波输出功率35dBmPCCPCH功率26dBm机房位置楼顶基站机房楼顶基站机房覆盖方案系统规模描述吸顶全向天线:17副壁挂天线:3副耦合器:2个功分器:9个1/2”馈线:450米7/8”馈线:27米共用2G分布系统;新增双频合路器6个,新增吸顶全向天线12个,新增功分器13个,新增耦合器9个,新增7/8”馈线58米,新增1/2”馈线176米 楼层覆盖方式宽频吸顶天线与2G系统相同电梯覆盖方式电梯专项覆盖兼顾覆盖电梯厅电梯专项目覆盖兼顾覆盖电梯厅投资工程总额每平方米投资每天线投资话务估算0.720.3备注表1-3 改造规模新增器件2G/3G合路器6个; 全向吸顶天线12个;功分器13个;耦合器9个更换器件三功分6个,15dB耦合器2个调整器件本次改造不涉及器件调整45一、 设计说明1、 概述1.1 站点概述XX移动综合楼为XX移动公司新建的综合性办公大楼,整个大厦庄严、气派,楼高9层,有一部运行于19F的电梯。XX移动综合楼图1.1-1 站点平面分布图图1.1-2 小区建筑外观图图1.1.3-1 1F结构图图1.1.3-2 2F结构图图1.1.3-3 3F结构图具体详细情况见下表。表1.1-1 站点楼宇信息楼层功能区说明建筑面积(m2)覆盖面积(m2)地上1F营业厅55035002F大客户营业厅5506F办公室5507F办公室5508F办公室5509F办公室550地下无表1.1-2 站点电梯信息电梯编号运行区间机房位置用途共井情况覆盖方式1#1F9F顶层客梯不共井电梯专项覆盖1.2 建设目标根据XX分公司公司无线室内综合覆盖工程的建设要求,本次工程对XX移动综合楼进行GSM、TD-SCDMA、WLAN三网合一的室内覆盖。工程实施后GSM、TD-SCDMA、WLAN三个系统信号质量应满足网络建设目标,可以满足XX移动综合楼内移动用户的业务需求。1.3 建设规模及投资XX移动综合楼TD-SCDMA改造室内覆盖站点工程建设规模如下表:表1.3-1 站点规模表类型规模新增更换调整TD信源TDB03C11天线吸顶全向天线(个)2912壁挂天线(个)3路由7/8馈线(米)85581/2馈线(米)626176光纤(米)无源器件耦合器(个)954合路器(个)66功分器(个)1713有源器件干放(个)XX移动综合楼TD-SDMA室内覆盖改造工程总投资为XXX元,每平米造价为XXX元。各项费用如下表:表1.3-2 站点预算信息站名建筑工程需要安装的设备费安装工程费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费其他费预备费工程总造价XX移动大楼百分比57.22%35.60%5.94%1.25%100.00%1.4 设计依据1)中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1998)131号文件转发信息产业部649号文件的规定。2)国家通信行业标准YD5039-97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标GB8702-88);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发的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标准化方案及TD-SCDMA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5)XX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颁布的3G室内覆盖工程技术方案指导原则;6)XX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颁布的3G室内覆盖(含直放站)系统测试方案;7)XX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XX分公司关于3G室内覆盖的基本设计要求;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关于中国移动3G(TD-SCDMA)网络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9)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分公司关于委托中国移动3G(TD-SCDMA)网络三期工程设计的函;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XX分公司签订的基站设备供货合同。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分公司提供的现网统计资料。12)设计人员现场调研资料。1.5 设计原则室内覆盖建设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以改造现有GSM室内分布系统、2G/3G共用方式为主,应确保原有GSM网络正常运行,并为后续优化建设留有余地;对新增的室内分布物业点,在资源和进度能够满足的情况下,采用新建室内分布系统的方式;在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的前提下,由省公司决定具体物业点室内分布系统建设采用新建或改造方式。 室内外覆盖一体化原则:确保室内分布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 在频率资源足够、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室内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频率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也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主载频保持异频。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主要采用BBURRU设备。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建设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电磁辐射值应满足国家标准。 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需要综合考虑GSM900、DCS1800、TD和WLAN共用的需求。 适当保证室内PHS天线和TD-SCDMA的天线的隔离,保证PHS不会对室内TD-SCDMA信号源产生干扰。1.6 设计范围及分工1)设计范围及内容(1)机房设计部分1、空间布局/机房承重鉴定;2、无线主设备3、外电引入/AC/DC/AC-DC/电池/电缆布线/机房地线排4、馈线窗/室内走线架/走线槽5、室内防雷接地(2)信源设计1、GPS位置及路由设计2、BBU/RRU位置确定及安装设计3、BBU/RRU供电确定及设计(3)分布系统设计1、与业主的沟通协调2、现场勘察(需跟业主沟通协调走线路由和天线安装位置)3、现场模拟测试4、设计方案制订必须包含以下内容:A、设计方案概述;B、设计依据;C、工程规模;D、设备选型及主要性能指标;E、 设计技术指标;F、设计思路;G、场强模拟测试结果;H、系统原理图;I、设备安装示意图;J、安装说明;K、工程费用预算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新增无线室内综合覆盖工程设计的专业分工如下图所示:图 1.61 设计分工图各专业的分工为:(1)无线专业负责BTS的无线设备以及室内覆盖分布系统安装设计,包括无线侧DF架至无线机房内的传输设备的PCM电缆的布放。传输专业负责无线机房内的传输设备的安装设计。(2)MSC、BSC设备的安装设计由交换专业负责;BSC设备与MSC设备之间所需的DDF设备安装设计由交换专业负责;交换专业与传输专业的分工以传输机房内的DDF架为界,传输专业负责传输设备至传输机房内的DDF架之间的PCM电缆的布放,交换专业负责MSC、BSC机房内的DDF架至传输机房内的DDF架之间的PCM电缆的布放。(3)电源专业负责交换及基站电源设备的安装设计;基站机房内的交流线及地线均以机房内的交流配电箱进线端及接地铜排为界,以内由电源专业负责设计。(4)基站机房改造、铁塔建设、外电引入、防雷接地、空调消防等配套工程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2、 设计目标及技术要求2.1 GSM系统技术要求1)信号覆盖电平目标覆盖区95%以上的区域,接收信号的电平-85dBm。2)信号优先级室内覆盖的设计覆盖范围内95%以上的区域由室内分布系统有效的覆盖。(1) 当室外基站的信号大于-65dBm且信号质量稳定时,在保证通话质量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区域使用室外信号。(2) 当室外信号在室内较高,但没有稳定的主导信号时,要保证室内信号为第一场强。3)接通率保证覆盖区内信号强度均匀分布,目标覆盖区内90%的区域、99%的时间移动台可以接入网络。4)掉话率(CQT要求)(1) 室内切换掉话率1%;(2) 室内至室外切换掉话率1%;(3) 电梯外至电梯内切换掉话率1%;(4) 忙时话务统计要求掉话率=-85dBm,PCCPCH C/I=-3dB;4)对于电梯、停车场等边缘地区功率场强要求:PCCPCH-RSCP90dBm,C/I=-3dB;5)块差错率目标值(BLER Target):话音1%,CS64k0.11%,PS数据510%;覆盖区域内通话应清晰,无断续、回声等现象;6)室内信号的外泄电平,在室外10米处PCCPCH RSCP95dBm。3、 信源设计3.1 信源设计原则室内覆盖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话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覆盖系统类型确定。信源适用性对比表特点应用场景BBU+RRU信源话务容量大,组网灵活;能将富裕话务容量进行拉远,有效利用资源;需要传输光纤资源;对机房及电源要求不高可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尤其适合应用在话务量较高的写字楼、商场、酒店等重要建筑物及建筑群的覆盖。光纤直放站信源不能新增话务容量;需要光纤资源;对安装环境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主要应用在覆盖区域分散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无线直放站信源不能新增话务容量;不需要光纤资源;对安装环境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主要应用在传输不易到达的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目前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类型为基带拉远型(BBURRU)基站,基带拉远型设备(BBU+RRU)能适合各类使用场景,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具有组网灵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资源、易于组成超级小区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各场景下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本工程将主要采用基带拉远型(BBURRU)设备。在进行信号源设计时,要根据主设备多RRU扩展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即结合单小区RRU最大数量、RRU级联能力等设备支持情况,对分区设置、频率规划、信源组织等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信源设备需要支持集中监控与网管。3.2 覆盖分析根据图1.1-1XX大楼室内覆盖站点平面分布图可以看到,在XX大楼室内覆盖站点附近有XX、XX、XX基站,距离XX大楼室内覆盖站点最近的XX基站为XX米。XX大楼高层(20层以上)室内能够接收到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的信号,信号强度均在-75dBm以上,信号较为杂乱;XX大楼中层(1020层)室内能够接收到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的信号,信号强度均在-85-70dBm之间,信号较为杂乱;XX大楼低层(19层)室内能够接收到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的信号,信号强度大部分在-85dBm以下,信号强度较低;XX大楼地下室(-1-3层)室内能够接收到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的信号,信号强度大部分在-90dBm以下,信号强度很低;XX大楼电梯能够接收到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XX基站XX小区的信号,信号强度大部分在-90dBm以下,信号强度很低。综上所述,需要对XX大楼所有楼层与电梯进行室内覆盖建设,满足用户需求。3.3 容量分析按照GSM网用户数占总用户数100%,TD网用户数占总用户数40%(随着3G发展,营业厅3G客户比例较高)进行用户数估算。表3.3-1 用户预估表XX移动综合楼面积(平方米)人流密度(个/100平方米)移动用户比例GSM用户数TD用户数1F5507100%39162F55010100%55226F55015100%83337F55015100%83338F55015100%83339F55015100%8333将TD用户分为手持终端用户和HSDPA卡用户:其中手持终端用户中CS域业务渗透率100,CS域单机忙时话务量为0.02erl(其中话音业务单机忙时话务量为0.019ERL、可视电话忙时单机话务量为0.001ERL),PS (R4)数据业务激活率25,忙时每用户数据流量为900 kbitBH(250bps),上下行数据量比例为1:4,PS 64/128/384K承载速率比例为60%/30%/10%;HSDPA数据卡每用户忙时数据流量为36MbitBH(10kbps),上下行数据量比例为1:9。根据上述业务模型计算得到不同载频配置下理论最大可承载的用户如下表:表3.3-2 不同载频配置下最大可承载用户数表小区载频配置数量(个)小区配置的HSDPA载频数(个)小区配置的HSDPA时隙数(个)支持的终端用户数(户)支持的HSDPA卡用户数(户)11295622133439331388993326343187426889187439343280539889280541234337364128893736515343467考虑到XX移动综合楼为移动营业厅,随着3G的推进,3G用户会增速明显,且用户集中,本次覆盖做好话务量预留。按照每小区配置3载频,同时开启2个载频的HSDPA功能,则每小区支持的终端用户数为343户,支持的HSDPA卡用户数为187户。表3.3-3 总预测容量XX移动综合楼预测TD用户数小区数载频配置支持的终端用户数(户)支持的HSDPA卡用户数(户)1F-9F1701O3343187扩容能力:本地点可采用小区分裂方式进行扩容,同时可增加单小区载频配置,按每小区同时开启5个载频的HSDPA功能计算,用户核算见下表:表3.3-4 TD-SCDMA扩容能力万菱汇扩容后小区数载频配置最多支持的终端用户数(户)最多支持的HSDPA卡用户数(户)A塔4O613721868B塔2O6686934C塔2O6686934商场8O6274437363.4 信源选取XX移动综合楼需配置1台TDB03C主设备,PCCPCH发射功率设置为26dBm。3.5 功率配置方案TD-SCDMA室内分布信源采用PCCPCH信道功率进行功率预算,PCCPCH信道按照31dBm(12W、6载波)进行功率预算。(TD-SCDMA室内分布采用RRU作为信源,用PCCPCH信道功率进行功率预算,对12W6载波设备总输出功率按照40.8dBm取定,考虑上下行各业务平衡PCCPCH信道功率建议按照31dBm取定进行链路预算。)天线口输出功率要求:PCCPCH信道功率为05dBm;在部分场合为更好的满足业务需求,可适当减少单个天线的覆盖范围,天线口PCCPCH信道功率可达到7dBm。对于体育场馆、空旷展览中心、会场等特殊场景,TD信源功率和天线口功率可酌情提高。3.6 小区规划原则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室内具体环境。规划时重点考虑小区之间的隔离。可以借助建筑物的楼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小区间的隔离。 空旷或封闭性较差的室内环境,如:同一楼层由多个小区覆盖的商场、超市,或挑空大堂、体育场馆等开放性室内环境,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并在不同小区之间采用码隔离度较高的码组。对于大型场馆等小区间隔离度较低的场景,应采用异频组网。 原则上单个小区覆盖面积不宜过大,容量不宜过高,均衡覆盖和容量,从而避免后期容量增加对现网室内分布系统做大的调整。3.7 频率配置原则根据工信部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使用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的批复(工信部无函200911号)文件,中国移动TD-SCDMA使用18801900MHz 和20102025MHz,总计35MHz频率。综合考虑目前厂家设备支持情况,以及小灵通系统对18801900MHz干扰问题,本工程频率配置原则为:充分利用20102025MHz频段,在业务高密度区,扩展使用18801900MHz频段增加网络容量,满足业务需求。(1)对三期工程新建城市,建议主要使用20102025MHz频段,频率配置原则为: 室内使用F1-F3,室外使用F7-F9用于室外,F4-F6原则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频点号下界F1F2F3F4F5F6F7F8F9上界中心频点(MHz)2010.0 2011.0 2012.6 2014.2 20162017.62019.22020.82022.4 2024.0 2025.0 保护间隔0.20.00.20.00.00.00.00.2 对有特殊容量需求的室内场景可以使用室外频点或使用18801900MHz频段的频点。(2)对一期工程建设的10个城市,在确有扩容需求且20102025MHz频率资源紧张的站点扩展使用18801900MHz频段,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使用18801900MHz频段时应充分考虑小灵通网络的干扰。(3)由于智能天线不能应用于TD-SCDMA室内覆盖,影响了上行的解调灵敏度和下行的容量。为了减少室内外相互之间的干扰,室内覆盖频率配置方案如下:在频率资源、厂家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在频率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3.8 时隙配置原则结合“近期重点发展移动宽带业务和基于双模终端的话音业务”的市场定位,建议在三期工程中全网采用2:4(上行:下行)时隙配置,以便充分发挥TD网络在非对称时隙配置下增强下行承载业务能力的优势。一期二期各城市根据需求也相应调整为2:4时隙配置。3.9 HSDPA配置原则3.9.1 组网方式从R4与HSDPA的组网结构来看,主要有HSDPA独立载波、HSDPA/R4混合载波独立时隙、HSDPA/R4混合载波混合时隙三种组网方式,基于以下几点原因,本次组网建议采用HSDPA/R4混合载波独立时隙组网方式: HSDPA独立载波组网:指HSDPA占用单独载波资源,该方式下不仅HSDPA业务信道专用,HSDPA伴随信道也为专用方式,不能和R4信道混用,因此该方式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HSDPA/R4混合载波混合时隙组网:指HSDPA和R4混合占用同一载波资源,且HSDPA/R4混合占用同一时隙。该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组网中不建议采用:n HSDPA发射功率较大会对相同时隙的R4业务造成较大干扰;n 单时隙内码字、功率动态分配算法较复杂;n HSDPA和R4业务资源由不同网元调度,难以协调用户之间的波束方向,智能天线增益较低;3.9.2 HSDPA覆盖能力(1)控制信道的覆盖能力HS-SCCH与HS-SICH信道与DCH信道类似,均具有功控和赋形功能,应用典型值进行链路预算,其容许的最大路径损耗略优于CS64K业务。(2)上、下伴随信道的覆盖能力上行A-DPCH承载带内信令和上行高层的确认包以及网络层的数据流量,其编码增益较小,覆盖能力是HSDPA系统最易受限的信道。下行A-DPCH仅承载带内信令,其编码增益较大,覆盖能力优于上行A-DPCH。(3)HS-PDSCH信道的覆盖能力由于HS-PDSCH信道具有多种传输格式,可通过AMC自动调整传输块大小,通过信道的编码增益获得更强的覆盖能力(即通过牺牲容量换取覆盖能力),因此,HS-PDSCH信道不会成为HSDPA覆盖受限的因素。综上所述,在HSDPA边缘速率没有最低要求的情况下,上行A-DPCH会成为HSDPA系统中最先受限的信道。因此,在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中要重点关注上行A-DPCH信道的覆盖,根据仿真及实测结果上行A-DPCH和CS64K业务信道覆盖能力相当,参照CS64业务覆盖半径设置基站站点应可满足HSDPA覆盖要求。如参照CS64业务覆盖半径设置基站站点,则HSDPA小区边缘速率可达到100kbps/每HSDPA业务时隙。3.9.3 HSDPA吞吐量及用户数(1)HSDPA平均吞吐量根据远、近点在空载、加载各种用例的测试结果,并结合系统仿真结果,室内覆盖站按照单小区最大速率的60%70%比例,进行平均吞吐量计算。(2)用户数结合仿真及实测结果,建议每HSDPA载频可按照68个同时在线用户进行规划。3.9.4 频点配置理论上,在N频点系统中,HSDPA既可以配置在主载波也可以配置在辅载波上,由于HS-PDSCH信道发射功率恒定,相对于具有功控的R4业务的干扰较大,同时调度周期与R4业务不一致,为了避免HSDPA业务与R4业务之间的强干扰,连片HSDPA区域内,建议将不同小区的HSDPA业务信道配置在同一频点上,如下图所示。在频率资源足够的情况下,为保证HSDPA和R4业务质量,也可以选取单独的频点用于HSDPA业务,且不用于主载波。如室外S333站型下,R4业务及主载频使用频点F7F9,HSDPA的固定频点可从F4F6 中间选取。这样三个扇区有如下配置:F7、F5、F6/F8、F5、F6/F9、F5、F6。 注1:内为主频点,F5、F6为HSDPA固定频点。注2:以上仅为示例,具体频率规划需根据网络配置情况综合考虑。3.9.5 时隙配置根据TD网络市场定位,本工程时隙按照2:4的配置,HSDPA业务时隙按照如下原则配置: 对于数据业务热点区域,在常规每小区配置3载频时开启2个载频的HSDPA功能,相应配置6个HS-PDSCH时隙,最大可支持3.2Mbps小区吞吐率,每个客户最高下载速率可达到1.6Mbps;当小区载频配置超过3个时,需根据具体载频数量相应增加HSDPA业务时隙;TS0TS1(上行)TS2(上行)TS3(下行)TS4(下行)TS5(下行)TS6(下行)频点1公共信道ADPCH/R4ADPCH/R4HS-PDSCHHS-PDSCHHS-PDSCHADPCH/R4频点2ADPCH/R4ADPCH/R4HS-PDSCHHS-PDSCHHS-PDSCHADPCH/R4频点3R4R4R4R4R4R4 其他区域每个小区开启1个载频的HSDPA功能,配置3个HS-PDSCH时隙,并根据业务需求适时调整。TS0TS1(上行)TS2(上行)TS3(下行)TS4(下行)TS5(下行)TS6(下行)频点1公共信道ADPCH/R4ADPCH/R4HS-PDSCHHS-PDSCHHS-PDSCHADPCH/R4频点2R4R4R4R4R4R4频点3R4R4R4R4R4R43.9.6 HS-SICH及HS-SCCH的设置HS-SICH/HS-SCCH的对数决定了系统可以同时调度的用户数,一般可配置12对。在配置3个HS-PDSCH时隙的情况下,建议配置2对HS-SICH/HS-SCCH。3.10 码资源规划(1) 下行同步码分配原则虽然在下行同步码的选取时已经进行了优化筛选,但是1到32个下行同步码集合中的两两相关性仍会存在差异。当UE位于两个基站覆盖的边缘的下行导频信号交叠处,并且UE与两基站之间的距离接近相等且阴影衰落相关性较强,那么基站下行导频电平功率相当,此时如果两基站下行导频码有很强的相关,将会给UE的小区搜索增加难度,这是因为导频码越相关,则互干扰就越大,导频信号的信噪比越低,那么将会影响DwPTS匹配滤波器的输出和判决。为了尽量克服这个问题,在配置相邻小区的下行同步码时,应当考虑不同的下行同步码之间相关性,使它们的互相关尽可能得弱,这将有利于UE的小区搜索。那么首先应找到相关性强的下行同步码对,这些码对不能同时分配给有覆盖交叠的相邻小区或扇区。(2) 扰码规划原则TD-SCDMA系统的扰码(即小区化码)是每个小区特有的,其主要目的是克服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白化相邻小区的信号,使基带功率谱基本一致,降低信号峰平比。在TD-SCDMA系统中共定义了128个扰码,每个扰码长度为16,分成32组,每组4个,组号从0127。小区间用户的扩频码和扰码长度都是16个码片,两者相乘生成得到的扩频调制码的长度也是16码片。TD-SCDMA系统共128个扰码,每个扰码和16个扩频码相乘后一共得到128162048个编码比特的扩频调制码,这些扩频调制码中存在重码和相关性很强的码对。当相邻小区的两通信终端使用了重码,两者仅中间码不同。虽然中间码可以区分用户,但是两者的数据域相重合时,双方均将无法正确解调。由此可见扩频调制码序列的相关情况才最终对数据符号的解调起作用(而不是单独的扩频码或扰码起作用),所以在码分配时不但要考虑下行同步码的相关对UE小区搜索的影响,还要考虑不同的扩频调制码组之间有无重码或相关很强的码对,并且不将这些码分配覆盖区交叠的相邻小区/扇区。3.11 TD/2G双模互操作策略 TD与2G网络重叠覆盖区,TD用户优先选择TD网络; 对于语音业务,应实现TD-SCDMA至GSM系统的单向切换:n 当双模UE驻留在TD网络,处于通话状态,由TD/2G同覆盖区移向纯粹GSM覆盖区,当到达TD边界时,TD网络根据测量报告发起TD到2G的切换,边界处的2G网络应支持TD到2G的系统间切换。n 当双模UE驻留在2G网络,处于通话状态,由纯粹2G覆盖区进入TD/2G同覆盖区时,网络无需进行2G到TD的切换,当通话结束,UE处于空闲状态的时候,通过PLMN重选或小区重选,驻留到TD网络上来。 对于分组业务,应支持TD到GPRS的小区重选,同时支持GPRS到TD的小区重选:n 由GPRS/TD同覆盖区移向纯粹GPRS覆盖区,当到达GPRS边界时,由TD网络或者双模UE发起小区重选,让双模UE小区重选到GPRS网络,但此时PS业务速率将可能会降低(受GPRS网络条件的限制)。n 当双模UE驻留在GPRS网络,由纯粹GPRS覆盖区移向GPRS/TD同覆盖区,当到达TD边界时,双模UE发起小区重选,驻留到TD网络上。4、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4.1 覆盖方式本次方案设计采用无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采用放大器等有源器件,相对无源系统而言维护成本高,系统稳定性不及无源系统,扩容需对有源器件进行调整。保利世界贸易中心建成后将承担较大的话务量,整个分布系统庞大,而且考虑到多个无线系统特别是3G系统需使用同一天馈线系统,因此应采用无源分布系统确保系统稳定。系统的天馈部分全部采用无源器件,将大大提高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减少将来运行和维护成本。射频分路器件需选用宽频带(800MHz2500MHz)、低损耗器件,减小信号在器件上的损耗。由于多系统合路,对宽频合路器的指标要求较高,宽频合路器需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优异的通带传输特性。2)通带插入损耗小;通带匹配特性好,即驻波比小;通带波动小;通带传输时延小。3)各网之间隔离度要高,即合路滤波器应具有优异的阻带抑制特性。4)互调衰减抑制要高,以免造成互调干扰。5)要有足够的功率容量。4.2 覆盖效果分析4.2.1 传播模型室内无线传播模型对于室外无线传播模型来说,种类相对较少,目前的室内传播模型有Keenan-Motley模型、ITU-R P.1238 模型、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衰减因子模型等。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偏差较大,很少使用,其他三个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都有采用。在本项目中,建议采用目前使用较多的Keenan-Motley模型和衰减因子传播模型,预测方法分别如下:n Keean-Motley模型Lindoor= Lr+kF(k)+PF(p)+W+ Ld其中,Lr为路径损耗Lr=20lgd+20lgf-28d是到天线的距离(米);f是频率(MHZ);k是直达波穿透的楼层数;F是楼层衰减因子(dB);P是直达波穿透的墙壁数;W是墙壁衰减因子(dB);Ld是多径损耗因子(dB)。表4.2-1 GSM信号的可视空间传播损耗:距离8m10m 15m 20m 30m 衰耗50dB52dB55dB58dB61dB表4.2-2 TD-SCDMA信号的可视空间传播损耗:距离8m10m 15m 20m 30 m 2000M衰耗56dB58dB62dB64dB68dB表4.2-3 衰落余量参考表混泥土墙体砖墙玻璃钢筋混泥土混凝土地板电梯1320dB815dB612dB2040dB8-12 dB3540 dBn 衰减因子传播模型计算路径损耗的公式如下:PathLoss(dB)=PL(d0)+10*n*Log(d/d0)+R 其中:PL(d0):距天线1米处的路径衰减:2025MHz时的典型值为38.5dB;d为传播距离;n为衰减因子。对不同的无线环境,衰减因子n的取值有所不同。不同环境下n的取值如下表所示。表4.2-4 衰减因子取值表环境衰减因子n自由空间2全开放环境2.02.5半开放环境2.53.0较封闭环境3.03.5R:附加衰减因子。指由于楼板、隔板、墙壁等引起的附加损耗。表4.2-5 空间传播距离预算表覆盖区域参数取值天线输入口功率(dBim)天线类型与增益覆盖半径(m)传播损耗(dBi)人体损耗(dB)接收电平(dBm)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n=2.5,R=200全向吸顶,2dBi10 84 3-85 定向,7dBi16 89 3-85 5全向,2dBi16 89 3-85 定向,7dBi16893-80办公区域、宾馆、居民楼、娱乐场所等n=3,R=250全向吸顶,2dBi5 84 3-85 定向,7dBi7 89 3-85 5全向,2dBi7 89 3-85 定向,7dBi10 94 3-85 根据上表核算,TD-SCDMA信号的覆盖距离如下:在可视环境,单天线情况下,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覆盖半径取1016米;在多隔断,单天线的情况下,如宾馆、居民楼、娱乐场所等,覆盖半径取610米。4.2.2 边缘场强分析边缘场强 = 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衰落余量由于室内环境的多样性,一般而言,进行实际模型测试是比较准确的。本报告衰落余量均根据模测经验值计取。1)楼层天线增益:3dBi(IXD-360/V03-NN型吸顶天线)楼层天线覆盖半径最远为8米,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为:Lr = 20lgd+20lgf-28 = 20lg8+20lgf-28根据模测经验值,衰落余量(含墙体、人体损耗)取30dB。由此可得楼层距离天线最远8米处的边缘场强为: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衰落余量= 天线口功率+3-(20lg8+20lgf-28)-30 = 天线口功率-17.1-20lgf(dBm)表4.1-4 楼层边缘场强分析GSM900DCS1800TD-SCDMA天线口功率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边缘场强310-73-66310-79-7205-83-78由表4.1-4可见,XX移动综合楼楼层各系统边缘场强满足-85dBm的设计要求。2)电梯井道天线增益:6dBi(IWH-120/V06-NN型板状天线)电梯井道天线覆盖半径最远为8米(2层楼高),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为:Lr = 20lgd+20lgf-28 = 20lg8+20lgf-28根据模测经验值,衰落余量(含墙体、人体损耗)取35dB。由此可得,电梯井道天线覆盖5层,距离天线最远8米处的边缘场强为: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衰落余量= 天线口功率+6-(20lg8+20lgf-28)-35 = 天线口功率-19.1-20lgf(dBm)表4.1-5 电梯井道边缘场强分析GSM900DCS1800TD-SCDMA天线口功率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边缘场强310-75-68310-81-7405-85-80由表4.1-5可见,XX移动综合楼电梯井道各系统边缘场强满足-90dBm的设计要求。3)地下停车场天线增益:3dBi(IXD-360/V03-NN型吸顶天线)地下停车场天线覆盖半径最远为15米,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为:Lr = 20lgd+20lgf-28 = 20lg15+20lgf-28根据模测经验值,衰落余量(含墙体、人体损耗)取35dB。由此可得地下停车场距离天线最远15米处的边缘场强为: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衰落余量= 天线口功率+3-(20lg15+20lgf-28)-35 = 天线口功率-27.5-20lgf(dBm)表4.1-6 地下停车场边缘场强分析GSM900DCS1800TD-SCDMA天线口功率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边缘场强310-83.5-76.5310-89.5-82.505-93.5-88.5由表4.1-6可见,XX移动综合楼地下停车场在TD天线口功率为3.5-5dB时边缘场强满足-90dBm的设计要求。4.3 天线口功率分析4.3.1 最小耦合损耗最小耦合损耗(minimum coupling loss,MCL)定义了基站和手机的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最小的耦合损耗。MCL可以认为是手机在位于离天线最近时候的路径损耗。由于功率控制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可以达到最低,如果这个时候用户的发射功率达到最低而用户还是离天线越来越近,那么就会对其它手机造成干扰,使其它手机不得不抬高发射功率。就算只有一个室内天线有过小的路径损耗也会使整个室内系统的噪声抬高(影响了整个覆盖区域和所有的链路)。由手机最小发射功率所引起的噪声取决于UE和基站之间的最小路径损耗,因此应当考虑馈线和设备的损耗。由于MCL引入的干扰主要是系统噪声的上升,对于MCL引起的系统噪声上升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TD-SCDMA系统UE的最小发射功率假设为-49dBm,则最小耦合损耗与噪声上升的关系曲线如下:图4.2-1 MCL与噪声上升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最小耦合损耗为45dB,那么噪声抬高约15dB,这意味着基站端所需要的功率升高15dB(覆盖受影响);当MCL高于65dB,由移动台最小发射功率所引起的噪声电平的抬高将不构成问题。干扰电平与接收机灵敏度恶化程度的关系分析。灵敏度恶化程度ndB干扰噪声与底噪的差值0.1160.4100.590.780.87161.5430(干扰噪声等于接收机底噪)UE最小发射功率-49dBm时,基站的灵敏度下降要求在1dB以内,到达基站的底噪要求小于约6dB,一般取MCL65dB(4965=1086dBm)。目前大部分TD信源基站的室内覆盖RRU输出功率能达到12W,其中PCCPCH按照32dBm计算,基站到该分布天线路径损耗为L,全向吸顶天线增益=3dBi,UE天线增益=0dBi,UE距离天线最近为1米,天花板损耗3dB左右,其路径损耗为L1,则有:,得到天线口输出功率为:=32-L32-26.6=5.4dBm。天线口功率要求如下表:UE最小发射功率信源PCCPCH功率最大天线口功率-49dBm325.4-49dBm292.4-49dBm270.44.3.2 天线口功率分析天线口功率的计算方法如下:P = 信源输出功率 - 合路器损耗 - 馈线和接头损耗 - 功率分配器件的插入损耗和分配损耗根据系统原理图,可以看到该室内覆盖系统天线口功率均满足设计要求。4.4 泄露控制泄漏发生由两种原因造成,一种是覆盖高层的天线的功率泄漏到楼宇周围的马路上,一种是低层(主要是F1-F2)楼宇的天线信号泄漏到楼宇周围,使室外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切换到室内基站,造成室内基站话务繁忙,泄漏区域频繁切换,降低网络性能。本工程是多系统合路的建设方案,天线的布放按照“高密度、低功率”的思路结合现场勘查和模测结果设计。在方案设计将天线定义成了三种类型,对泄漏敏感的天线、对泄漏一般敏感的天线,和对泄漏不敏感天线。F1-F2靠近窗户的天线对泄漏敏感,因此,在方案设计中用耦合器的耦合端接F1-F2层的平层输入,通过耦合端的耦合度控制F1-F2层的泄漏问题。对于F1-F2层外墙是玻璃等轻型材料的楼宇,天线口功率通过严格的模测,保证覆盖区边缘恰好达到覆盖要求,同时采用,如定向天线覆盖、合理利用建筑物隔挡天线的辐射功率等措施保证室内分布系统的泄漏指标达到网络建设要求。4.5 干扰分析在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或新建中,TD-SCDMA系统和其他系统合路时,主要应考虑TD-SCDMA系统和GSM900、DCS1800、WLAN之间的干扰,干扰主要分加性噪声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加性噪声干扰是干扰源产生在被干扰频段的噪声,包括干扰源的杂散、临道、发射互调等噪声;互调干扰为当多个强信号同时落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作用下产生互调频率,互调频率落入接收机频带内造成的干扰;阻塞干扰为接收微弱的有用信号时,收到带外强信号引起的接收饱和失真造成的干扰。经相关协议分析,各系统之间共存需要的隔离度见下表:干扰系统GSMDCSTD-SCDMAWLANGSM4632DCS3832TD-SCDMA344280WLAN80即以上各系统的合路器隔离度为80dB时,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4.6 切换分析n 切换区域的规划原则: 切换区域适中原则。即切换区域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容易引起小区间的干扰;过小不容易保证切换时间的要求。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入口处。其他区域,尽量控制室内、外信号的相互泄漏,避免相互干扰。在室内的用户尽量用室内分布系统覆盖。 室分小区以楼层为小区边界的,切换带规划在楼梯处。 电梯的小区划分可把电梯覆盖信号与低楼层划分为一个小区或把电梯覆盖信号单独划分为一个小区,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尽量设置在电梯厅处。n 对切换区域进行具体分析:本次XX移动综合楼室内覆盖TD改造系统是2G/TD/WLAN合路覆盖系统,TD采用1个小区信号对其进行覆盖。1)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在一层大厅区域安装了2副吸顶全向天线,严格控制该天线的电平,且做好周边大网和室内信号的切换关系,以保证切换发生在大厅内。在大楼窗边,根据模拟测试结果严格控制覆盖边缘天线的电平,且做好周边大网和室内信号的切换关系,以保证切换发生在室内。4.7 模测分析通过模拟测试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初步验证,以确定设计方案的实际覆盖效果,模拟测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测试点应选择重点覆盖区域的位置;2)测试点应选择天线覆盖边缘的位置;3)测试点应选择信号容易外泻的窗边等位置;4)模测分析应保证所有楼层的天线都能满足其目标覆盖区的覆盖效果;5)测试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季学期小学体育家校合作计划
-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安全教育计划
- 外研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计划
- 智算中心设备全生命周期运维方案
- 水库水质监测与净化方案
- 工程法专业学生工科思维培养的教育模式探讨
- 家校合作社会实践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医学基础中医经络穴位的理论知识考查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产科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处理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科物理疗法操作技能训练答案及解析
- 生产副总经理岗位职责标准版本(五篇)
-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五年级上册语文摘抄笔记
- 对颈椎概念和命名的再认识
- 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第四讲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