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灾危害.doc_第1页
第一章 火灾危害.doc_第2页
第一章 火灾危害.doc_第3页
第一章 火灾危害.doc_第4页
第一章 火灾危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火灾危害火灾现代社会的“恐怖杀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诱发火灾的因素大量增多,火灾发生的频率正在加大,火灾的后果更为严重,火灾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火灾2万多起,平均每天有近千人在火灾中丧生。火灾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恐怖杀手”。第一节 残害人类生命火灾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据有关火灾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大量人员在火灾中死亡。仅2005年,全国就发生火灾235941起,共有2496人葬身火海,2506人不同程度受伤。有的人虽然死里逃生,却留下了永久的心灵创伤。尤其是一些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更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可以说,火灾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火灾过程中,物体燃烧后产生高温和烟雾可以使人体受到伤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火灾中,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缺氧。人在空气中能自由活动,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通常情况下,氧气占所有气体成份的21%,如果氧气浓度过低,人体就会产生各种反应,包括肌肉功能会减退、神志不清,产生幻觉,直至窒息死亡。一般人存活的氧气浓度最低极限为10%。 火灾发生时,燃烧的物体消耗了大量氧气,很容易造成室内缺氧状况的出现。加上人在火场中过于紧张,快速奔跑,加大了对氧气的需求,更加容易出现缺氧症状。另外,火场燃烧中大量产生的二氧化碳,虽然其本身并无毒性,但它在火场中会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同样也会给人生命造成威胁。在普通大火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2时,人就感到呼吸困难,达到5以上时,人便会窒息死亡。2.火焰。烧伤主要是因为人体与火焰直接接触或者热辐射引起。如果皮肤温度在66度以上,仅持续1秒钟就可以造成烧伤。所以任何人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是绝不能在火焰中穿行的,尤其是火焰外围的外焰,其温度比比焰心温度高出好几倍。所以,人在火场中千万不能靠近外焰。热辐射也容易把人灼伤,人在火场周围经常感到一股热浪迎面而来,这股热浪就是热辐射。火场中热辐射往往非常强,即使与火焰相隔好几米远,人体也会被灼伤。3.高温。高温对火场中的人员也具有危险性。火焰产生的热空气,能引起人体烧伤、热虚脱、脱水、呼吸不畅。人的生存极限气温是130度,超过这个温度,可以使血压下降,毛细血管破坏,以致血液不能循环,严重的会导致脑神经中枢破坏而死亡。另外,物体发热还使强度下降、牢度降低,建筑物受热作用后容易倒塌。4.毒气。火场中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呼吸器官或感觉器官产生刺激,使人窒息或昏迷。火场中,一些材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种类很多,有时多达上百种,这个混合气体中包含着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等等。大量火灾死亡统计资料显示,大部分人因为吸入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后在火场遇难。一般情况下,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时,人吸气数次后就丧失知觉,经12分钟就可能中毒死亡。即使含量只有05,人体吸入后2030分钟亦有生命危险,甚至在火灾现场吸入一氧化碳而昏倒的人被救醒后,往往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5.烟。很多人认为,火灾中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火烧死。其实,物体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才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烟是物体燃烧的产物,由微小的固体、气体颗粒组成。建筑物起火后,大多数受害者首先见到的是烟。烟的迅速蔓延会使受灾者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判断力下降,造成恐慌心理。更加严重的是,烟降低了能见度,隐蔽了逃生线路,恶化人员疏散条件。在火灾现场,人们经常会见到既没有烧伤又无压伤的尸体。科学家对火灾中人的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因缺氧窒息和中毒死亡的要占70以上。因此可以说,火场上的浓烟比烈火更可怕,烟气是火场上的真正“杀手”。第二节 毁坏物质财富火灾对人们的危害还表现在侵吞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一把火,往往使人们辛勤劳动创造出的物质财富,顷刻间化为灰烬。“贼偷二次不穷,火烧一把精光”这句谚语,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火灾的冷酷无情。2005年,全国因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就超过13.6亿元。2005年12月18日,湖南省新化县立新桥街国泰家电超市发生大火,烧了近四个小时才被扑灭。整个大楼被全部烧毁。该超市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第三节 间接损失严重火灾的破坏性不仅表现在造成人身死亡、财物毁坏的后果,还表现在造成成严重的间接损失。一场火灾烧毁房屋、工厂,财产损失可以用金钱来计算,但是火灾造成工厂停业、工人失业、学校停课、学生失学等损失就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密切相关,如果烧毁了文物、档案、科研成果、重要资料等,其损失更是难以用经济价值计算。2003年1月日时许,“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主殿突发大火,直至晚上时分左右扑灭。最有价值的主殿已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有不同程度影响。遇真宫是明朝永乐皇帝专门为武当拳创始人张三丰建造的,至今已有年历史,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等有较高价值。第四节 破坏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森林、草原、江河湖海,它们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适宜的生存环境,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而一场大火,尤其是森林、石油品仓库和重要工业基地火灾,往往对环境和人们健康造成一定影响。2006年10月,印尼全国各地由烧荒引起数百个森林起火点,其中南加里曼丹和南苏门答腊省的森林火灾最严重。森林大火造成的浓烈烟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一些地区的能见度大幅下降,多个航班被迫延误。由于浓烟弥漫,许多地区的空气质量降到了“危险”“不健康”或“极不健康”等。第二章 火灾预防第一节 家庭防火家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港湾,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然而,一幕幕的火灾惨剧却将许多人的梦想化为灰烬。如今,我们的生活日趋富裕,许多家庭购置了大量的电器,使用了燃气,房屋也进行了装修,而与此同时带来的各类的火险隐患也日益增多,为了避免悲剧的上演,我们尤其要注意在家中的消防安全。一、电器的防火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家电不断地进入每个家庭。家电的普及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家用电器所引发的火灾呈上升趋势,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家用电器的防火常识。(一)灯具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灯具不得用纸、布等包裹;不要将刚使用过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过的衣物投入洗衣机中洗涤,一次投入洗衣机的衣服不可过多,要防止洗衣机的波轮被卡住。(二)纺织品等可燃物要避开空调设备,空调的过滤网要定期清洗,空调的电源线路必须符合额定电流不低于5-15安培,插座宜采用阻燃插座并设有单独的过载保护装置。(三)新买来的电冰箱一定要抽掉下面的包装材料,要确保电冰箱后部以及两侧的干燥和通风,不可在电冰箱后面放置可燃物,不要用水冲洗电冰箱。(四)电饭锅的电热盘与内锅的外部不得沾有饭粒等杂物,电饭锅若变形严重,要立即更换,使用时要保证和电热盘接触紧密,电饭锅的外壳、电热盘及开关等不得用水清洗。(五)电视机连续收看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个小时,要防止液体进入电视机内,避免电视机受潮,看完要切断电源。(六)使用电脑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安装配电设施、电气线路及UPS电源,不要将电源线捆绑,并避免被重物压住,不要超负荷运行,杜绝同时使用电炉、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同时,用户在使用电脑时要尽量避免插接拔出插头和随意搬动电脑及其它部件。(七)要经常检查家里的电器是否出现线路老化、破损等情况,要避免经常搬运导致电线受损而引发火灾。二、日常生活的防火虽然,当前家用电器的普及减少了明火的使用,但生活中由于用火的不慎而引发的火灾依然威胁着大家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的防火知识。(一)严禁玩火。 教育孩子都必须学会管好自己,千万不要觉得玩火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二)未成年人冬季烤火取暖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不得使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炉周围不得堆放可燃物品,蒸气管道和取暖器材切勿烘烤衣物,以免发生火灾事故。(三)家庭燃放烟花爆竹尤其要注意安全。楼上放鞭炮不能殃及楼下,农村放鞭炮放在空旷地方燃放,要禁止燃放地老鼠、冲天炮等易引起伤人、火灾的品种。不能靠近树、木、草、堆、棉场等地。禁放区域坚决不放。要在持有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的地方购买烟花爆竹。(四)家庭使用煤气罐、管道煤气时,室内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漏气现象,切勿开灯、打电话,更不能动用明火,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排除火灾隐患。(五)家庭不可自行焚烧垃圾,因为垃圾里可能会有可燃可爆物,如液化气残液、玻璃瓶、鞭炮、废旧液体打火机等,一旦燃烧就有爆炸的可能。特别在冬季,大风一刮,火苗乱蹿,很容易引起火灾。(六)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每个家庭都应配备小型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每位成员都要掌握使用方法。同时要定期检查、定时检验,防患于未然。三、教育儿童不要玩火教育儿童不要玩火,不仅是预防火灾的一项必要措施,而且也是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应该引起社会、家庭、学校、幼儿园的普遍关注。少年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出于好奇心,有时玩火,引燃了周围的可燃物发生火灾。儿童玩火的时间,大多发生在暑假、寒假、夏收秋收放假期间。这时孩子空闲较多,家长们忙于农活或其他事情,忽视了对儿童的管理。儿童玩火的方式很多,主要有:模仿大人动作,玩“过家家烧饭游戏”;弹火柴,火柴落在可燃物上;在床下或其他黑暗角落寻找玩具,使点着的火柴、蜡烛、打火机引燃了其他物品;在存放易燃物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在室外点火取暖;在枯草季节放野火取乐;随意烧废纸,杂草等,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可能着火,没有大人在场都有可能引起火灾。防止儿童玩火引起火灾,主要靠宣传教育。幼儿园、学校的老师要重视加强这方面的说教,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做家长的更是责无旁贷。平时家长要把火柴、打火机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看到孩子正在玩弄火柴、打火机或是在炉、灶旁点火,要严加教育。看到小孩玩火,无论是谁,都有责任立即加以制止。四、农村用电防火(一)不要乱拉乱接电线。现在有一部分农村,如果遇到红白喜事,经常多拉线增加照明或接风机做饭请客。在吃喝的时候人们往往忽略了安全,乱拉乱接电线,使线路很乱,用电量增加,隐患增多。电线拖在地上被硬的东西砸伤,或是被过往的行人、车辆碰伤,损坏绝缘皮,有可能形成短路,引燃附近的可燃物;乱拉乱扯电线,使接头松动,增加了接触电阻,发热时间长时,也有可能烤着临近易燃物。在麦场上乱拉电线,打火引起麦场火灾的事故是很多的,秋收时,乱拉电线,引燃玉米皮、稻草的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保证用电安全,防止乱拉电线,临时线要由专业电工安装,由专人控制,专人管理,用后拆除,防止事故。(二)灯泡不能靠近可燃物。在一般情况下,100瓦的灯泡表面温度为149-193摄氏度,烤着纸糊的灯罩只需5分钟,摆放在稻草上,3分钟就可以将其烤着。所以,在灯的外面不要加上报纸做的灯罩,蚊帐、衣物也要与灯泡间有一定的距离。在农产家的草棚及一些装满易燃物的闲房子里不宜安装大灯泡照明,以减少因此而产生的火灾。(三)老化的电线要更换。我们日常使用的电线多以铜、铝作线芯,外面是一层橡胶或塑料的绝缘体。电线使用到一定的时候,绝缘层会老化、裂口、剥落,这时如果两跟线碰在一起,就会产生电弧和火花,形成短路,发生高热,足以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而发生火灾。所以,各家各户一定要定期检查电线,破损严重的,请电工及时更换。 (四)不能用其他导线替换保险丝。保险丝也叫熔丝。接在线路当中,如线路中电流加大,超过一定的量时,熔丝就会熔断,切断电源,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线路,避免了火灾的发生。如果用其他导线如铜丝代替了保险丝,就没有了保险的作用,当线路中短路或线路增加用电使线路超载,就有可能引起火灾。所以严禁用其他的导线代替保险丝。五、农村柴灶、烟囱的防火常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别逐渐在缩小,很多的农民用上了燃气来烧饭,但在北方,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村现在还用烧柴草做饭、取暖。炉灶、火炕、烟囱,加上燃烧的柴草有很大的危险性。(一)预防“拖尾巴火”。“拖尾巴火”就是在烧草时,一部分柴草放在炉灶,但在炉灶外面还留了一段,好像拖了一条尾巴,当炉灶里的柴草烧尽,火就沿着柴草的这根尾巴烧到炉灶外面,由这方面引起的火灾是很多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因为这是很好的着火环境,有火也有柴。预防“拖尾巴火”,防止灶膛发生火灾,应该注意:一是在烧柴做饭时不要离人。当灶膛内的柴草快烧完时,及时将留在灶外的柴草放进灶里去,不要留下尾巴。二是灶前少堆柴。炉灶前堆的柴草,一般够烧一顿饭的就可以了,不要堆放的太多。烧饭时灶前要清理,柴草离灶稍远些,即使偶然有火拖出来,也不会引起火灾。(二)防止“死灰”复燃。一般人们把在灶膛内已烧尽的稻草灰、木柴灰称为“死灰”,有些人将这些刚从炉灶里掏出的灰,随便倒在墙角边,有的灰虽然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火了,其实它还有余热,在灰里面往往还夹杂着不少的火星,这种灰经风一吹,有可能复苏,火星也可能飞扬起来。这样火星吹进柴草里或遇到可燃物,就会燃烧。“死灰”复燃引起的火灾,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因为这时用火多、灰多,加上气候干燥,所以冬春季烧柴草,剩余的灰一定要慎重处理,如果烧饭之后,堵住灶口,到下次做饭时再掏灰,危险性就小得多了。(三)使用柴草灶的烟囱要注意安全。烟囱是农村炉灶必须的排烟装置,一般是砖石砌制而成,虽然其本身为不燃材料,但如果使用设置不当,就可能引发火灾。 烟囱经过长时间的受热,外壁的温度很高,如果与它相邻的有可燃易燃物,就可能被加热引起燃烧。试验证明,对木材进行低温加热,木材慢慢变成炭质,在100摄氏度以上,木材就可自燃起火,砖木结构的房屋,有的木材靠烟囱太近,长时间烘烤也可能引起火灾。睡过火炕的人都知道,火炕上草席、被褥被烤糊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烟囱穿过木板壁或板墙条时,四周的距离不得小于烟囱的直径;烟囱靠近可燃的屋檐,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使用烟囱的过程中,由于烟囱冒出火星引起火灾的事时有发生。烟囱冒火星主要的原因是:一是灶中的柴填的过多,燃烧不充分,连烟带灰一起飞出烟囱,遇空气形成火星;二是柴草轻,如木刨花,麦秸草等,火大了的时候,没烧完的就随气流冲出烟囱;三是烟囱太低。防止烟囱冒火星应该注意:一是烟囱的设置要符合安全要求,烟囱必须高出屋顶,并应有1米以上的高度。房屋密集的村庄,烟囱上应加防火帽或挡板;二是使用炉灶要注意安全操作,柴草不要加的太多,要少加勤加;烟囱内的积灰要勤清除;靠近烟囱的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六、农村建筑防火知识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我国广大农村的居民建筑也在不断兴建改建。但是从全国总体上看,农村的民居大都是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布局从防火方面考虑的不多,因此,农村的火灾次数多,损失大。有的村寨着火,火烧连营,有时能使数十户百姓受灾,由此可见,切实搞好农村建筑设计防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建房,应该按照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建造,加强消防安全的管理。(一)农村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必须执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关于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农村建筑防火设计,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做到既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又能保障安全。各类村办企业不应混在民宅当中,村寨内输电线经统一的线杆分到各户,不能横穿民房。(二)在农村建筑规划设计时,应考虑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应小于3.5米。(三)在进行农村建筑规划时,应考虑消防用水,消防用水要充分利用渠道、水井、水池等。(四)砖瓦木结构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米。低于砖瓦结构耐火性能的建筑防火间距应增加2-4米,有的村寨中,房连房,屋连屋,小胡同很窄,车进不去,着火后,人也进不去。房屋改造时应考虑防火间距。(五)砖瓦房耐火性建筑的长度超过50米时,应设阻火墙分隔,阻火墙应该是无门窗、无门洞的砖瓦封檐山墙。还应隔开可燃构件,并高出屋顶不小于0.5米。(六)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新建房屋应以非燃烧材料为主,尽量避免大量使用木、竹制品。建造新宅应有必要的防雷措施。总之,从防火安全方面讲,农村新建筑和改造旧房时,应尽量采用砖瓦等耐火性材料。条件好的农村,宜采用水泥构件,山区可采用石块,建不燃建筑。古老的农村,应逐步提高建筑的耐火性,重新规划,打通一些防火分隔,建造一些防火或阻火墙。对难以改造的旧建筑,可采用一些临时措施,在可燃墙壁上、构件上涂泥抹灰,增强耐火性。七、农村粮食储存的防火管理粮食遇到明火可以燃烧,也可自燃。尤其是玉米胚牙、米糠,容易发生自燃。粮食的存放,要远离明火,粮库、粮囤旁边防火标语要醒目。粮食自燃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粮食的自燃是从发热开始的,热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粮食是有生命活动的,也在不断地进行呼吸,大量的粮食堆积在一起,呼吸产生的热量就相当可观了。再就是来自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粮食在生长、成熟的过程中,各种微生物就不断地聚集到它的身上。附着在粮食上的微生物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就会迅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呼吸发热,会使粮食内部的温度上升。所以,粮食在入库前,要充分晾晒,土粮仓和席囤盛放粮食,是可以防止自燃的好方法。八、柴草垛防火农村收获季节后,不少庄稼秸杆被拉回放到村旁路口或房前屋后,或作燃料,或作饲料,一堆一垛,堵塞了街道,火灾隐患相当大。柴草堆垛起火不易扑救,蔓延迅速,往往殃及房屋住宅,造成火烧连营,损失惨重。柴草垛的防火要求是:各户柴草堆垛应选在村寨边缘的安全地带,靠近水源,远离建筑物,远离架空电力线;柴草堆垛不宜过大,剁与垛间不应过密,以免火烧连营;村内的堆垛上要加盖,垛顶上盖一层土、抹一层泥,是很管用的防火措施;春节期间,堆垛上泼些水,对防止燃放爆竹引起火灾,也能起到很好作用。柴草堆垛要防止自燃。在堆垛的时候,柴草,尤其是稻草、麦秸,不干透就堆放在一起,密不透风,阵阵发热,热量慢慢积蓄,超过柴草自燃温度,就会着火。防止自燃,要晾干再堆垛,经常通风,垛间加一些通风洞或是架上一些木棍。堆垛成尖顶,防止雨水渗入,给堆垛加上土顶,既能防雨,还能免遭飞火袭击。第二节 学校防火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这里是青春的乐园,知识的殿堂。然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校园里也隐藏着许多消防隐患,对师生们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校园里班级多,人数多,同时又都是未成年人,一旦发生火灾,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逃生意识,往往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严重的群死群伤事故。所以,了解校园防火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是我们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中、小学校的校园里既有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等学习场所,也有宿舍、健身房、礼堂、操场等生活娱乐场所,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火灾的危险。1、教室:学习的主要场所,人员聚集,建筑耐火等级低,学生们使用的桌椅板凳、书本等都是易燃品,铺设的电源线也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元凶。防火等级:防火密籍: 1)室内间隔墙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分隔。 2)室内严禁吸烟或者使用明火照明。3)教室内严禁私拉电线、违章作业。4)放学后,教室里的电器开关应全部关闭。5)容纳50人以上教室的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6)教学楼的楼梯、走道及安全出口不得人为封堵或挪为它用,以免人员疏散时发生拥堵。2、实验室:是同学们开展物理、化学实验的场所,物理实验室电器设备较多,化学实验室则存有易燃易爆的物质。防火等级:防火密籍: 1)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品。 2)实验室的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并设置2个以上安全疏散门。 3)实验室内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应随用随领,不应积存。实验剩余的或常用的少量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应放在专人保管的金属柜内。 4)实验室向阳的房间应设置遮阳板或难燃窗帘,遇热易蒸发的物品,应放在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 5)化学实验室严禁用明火直接加温各种易燃物品。 6)不得临时乱拉电线,实验室用电应指定专人负责,人员离开后切断所有电源。 7)实验室内的电冰箱不能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的,须将物品封严以防散逸,冰箱应放置在通风处,冰箱后面不可堆放杂物。3、图书馆:还有档案室、资料室等,是收藏各类图书报刊和档案资料的重地,这些可都是极易燃烧的物品。防火等级:防火密籍: 1)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室的照明灯要与书籍、资料等保持一定的距离,日光灯的镇流器必须反吊安装,不可以使用碘钨灯照明。2)严禁使用电炉等大功率设备,不得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禁止超负荷运行。 3)严禁使用明火和吸烟,电器线路应用铜芯线,并外加金属套管保护。 4)图书馆每天闭馆前要对书库、阅览室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隐患之后方可离开,馆内不得留宿。4、宿舍:这里是同学们休息的场所。空间相对较小,还有衣物、被褥等大量可燃物品,电热器具大量使用,私接乱拉电线情况比较严重,是火灾事故隐患的重灾区。防火等级:防火密籍: 1)不要私自在住地、宿舍乱拉电线。 2)不要在宿舍内焚烧杂物。 3)不要躺在床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 4)使用过的废纸及时清扫,以免引起火灾。 5)使用台灯不超过25瓦,台灯不要靠近可燃物品,不要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6)睡觉前,要关掉本人电脑、充电器等电源开关和室内照明开关。 7)不得使用电炉、热水器、电吹风、电热杯等大功率的电器设备。 8)不得使用煤炉、煤油炉、酒精炉等可能引起火灾的器具。 9)使用充电器时,不得放在易燃物之上或被易燃物覆盖。 10)保险丝烧断时,严禁使用其它金属物代替。 11)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5、礼堂:这里是学校举行大型会议、文艺演出、学术报告等的场所,会场的电线、桌椅板凳、帏幛布幔等都是火灾的隐患。由于人员聚集,一旦发生意外,损失会相当严重。防火等级:防火密籍: 1)严禁在场内和舞台上吸烟、生火,禁止使用电炉、电热杯、电锅等设备。 2)礼堂里要有明显的疏散标志和通道,必须有合理的疏散路线,疏散通道要确保畅通。 3)禁止在场内和礼堂周围燃放烟花爆竹。4)礼堂内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禁止乱动和损坏消防设施。第三节 公共场所防火公共场所是我们生活学习之余经常出入的地方,我们娱乐、休闲、购物都要去公共场所。而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消防救生设施良莠不齐,一旦发生火灾极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惨祸,公共场所存在的消防隐患对人们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惨剧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注意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所以,同学们掌握一定的公共场所的防火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防火等级:防火密籍: 1)进入公共场所后首先要观察疏散标志和通道。2) 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使用明火。上述阜新火灾案例中,大火的起因就是一支小小的烟头。3)公共场所应配备常用灭火器、消火栓等设施。4) 出口要畅通,上述三起大火之所以造成数百人死伤的特大惨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疏散通道被堵塞。5) 在公共场所使用电热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 6) 使用的照明灯具要与可燃物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照明灯具若紧贴在木板或其它可燃物上其危险性是很大的,因为灯泡的表面温度很高。比如 6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35-180;10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70-220,当灯泡与可燃物接触时间一长,就会引着起火。 7)参加公共场所活动时,要严禁带入易燃易爆物品,易燃易爆物品一旦遇到明火,即可起火爆炸。8) 公共场所停电后,使用蜡烛等照明时,要离可燃物远一些,并将其固定在非燃烧体的材料上。同时现场不能离人,当人员要做其它的工作暂离现场时,需将蜡烛熄灭。第三章 火灾处置第一节 如何正确报火警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报警,报警越早,损失越小。在拨打火警电话时,一定要沉着冷静。正确的报警方法是:(1)首先要记清火警电话“119”。(2)接通电话后,要说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同时还要注意听清接警中心提出的问题,并正确回答。(3)随后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接警中心,以便联系。(4)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还要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通道,清除障碍物,使到场的消防车立即进入最佳灭火位置。(5)如果着火位置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够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在没有电话或者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采用有线广播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救火。在报警过程中,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方便,以免贻误报警时间。根据我国法律拨打火警电话不收取任何费用。第二节 控制火灾的有效方法根据火灾的特点和燃烧规律,人们总结出控制火灾的四种基本方法:1、隔离法:关闭阀门,切断燃烧气体和液体的来源;隔绝空气,控制燃烧的助燃要素2、窒息法:用沙土埋没燃烧物,消除着火源,控制燃烧的激发能源3、冷却法:用密集的水流直接喷射燃烧物。4、抑制法:这是一种化学灭火方法。日前主要采用“1202”、“1211”等卤代烷和干粉灭火剂往燃烧区内喷射,让灭火剂加入到燃烧反应的过程中,使燃烧迅速停止。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通过以上四种方法阻止燃烧三要素同时存在、相互结合、互相作用,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第三节 身边可以用来灭火的物品有哪些一旦发生火灾,尤其是火灾初期阶段,如发现及时,处置方法得当,就能取得理想的灭火效果。可是,人们在发现火灾后,往往只想到用灭火器灭火,却不知身边有许多“灭火器”可以利用。在此,特别向大家介绍几种随处可见却又简单便捷的灭火物品:1、湿布如果家庭厨房起火,初期火势不大,这时可以用湿毛巾、湿围裙、湿抹布等,直接将火苗盖住,将火“闷死”。2、锅盖当锅里的食用油因温度过高着火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用水浇,否则燃着的油就会溅出来,引燃厨房里的其他可燃物。这时,首先应该关掉气源,然后迅速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如果没有锅盖,只要能起覆盖作用的都行,或将切好的菜倒入锅内同样也能灭火。3、杯盖酒精火锅在加酒精时突然燃烧起来,并引燃装酒精的容器,此时应立即盖死或捂死容器口,窒息灭火。4、食盐食盐其实也是一种扑救初起火灾行之有效的灭火剂。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高温火源下,会迅速分解为氢氯化钠,通过化学作用来抑制燃烧。5、沙土在室外发生初起火灾而又没有灭火器时,在用水灭火危险性较大的情况下,可用沙土覆盖,使火窒息而灭。第四节 如何扑救家庭火灾首先应该立即报警,疏散人员,要重点抢救老人、儿童和受火灾威胁最严重的人,然后组织人员扑救火灾。1、室内起火要先在外部查看火势情况,如果火势很小或只见烟雾不见火光,可迅速进入室内用水将火扑灭。如果火已烧大,就要呼喊邻居,共同做好灭火准备工作后,再打开门窗,进入室内灭火。2、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扑救,或用湿棉被、帆布等将火窒息。用水和泡沫扑救一定要在断电情况下进行,防止因水导电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3、当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总开关处漏气起火时要用灭火器迅速对准起火点用力喷射,待火熄灭时立即用湿毛巾、抹布等猛力抽打后关紧阀门。角阀失灵时,可以将火焰扑灭后,先用湿毛巾、肥皂等将漏气处堵住,把液化气罐迅速搬到室外空旷处,让它泄掉余气或交有关部门处理。灶具周围不堆放可燃物品。4、身上着火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能奔跑,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着火的衣、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第四章 逃生自救第一节 家庭发生火灾时的一般逃生方法1、绳索自救法:直接把家中绳索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双脚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2、匍匐前进法: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3、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4、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5、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6、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7、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借助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8、跳楼求生法: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9、竹竿插地法:将结实的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杆滑下。10、攀爬避火法: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11、楼梯转移法: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12、卫生间避难法: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13、火场求救法: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14、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第二节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该如何逃生1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不能乘坐普通电梯逃生。(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5)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6)利用房间床单等物连接起来进行逃生。2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1)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2)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3)晚上听到警报,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不要将门打开,以免烟和火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可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也不要躲藏到顶楼或壁橱等地方,应选择别人易发现的地方。(4)某一防火区着火,如楼房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5)着火层的走廊、楼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等,以便让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救援措施。(6)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上升的道理,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呼吸可少吸些烟。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7)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当火势危及生命又无其它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3自救、互救逃生(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3)自救逃生。发生火灾时,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将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等。4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5)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6)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第三节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公共场所是指供人们从事政治、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商业贸易、生活服务的处所。一般装修豪华,共享空间大,经营商品多,大多数都是可燃物,都具有面积大、人员集中、易燃可燃物质多、电气设备多、火灾危险性大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施救,而且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1、在商场里,发生火灾如何逃生?(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每一个场商规定设有室内、室外楼梯、有的还设有自动扶梯、消防电梯等。在下楼梯时应抓住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2)自制器材逃生。商场(集贸市场)发生火灾后,可利用将毛巾、口罩捂住口、鼻子,利用绳索、布匹、床单、地毯、窗帘来开避逃生通道,也可利用安全帽、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以避免烧伤和落物的砸伤。(3)建筑物逃生。发生火灾时,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位、各种门窗以及各种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机会逃生。老、弱、病、残、妇、幼等人员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则易出现伤亡。(4)寻找避难处所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比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然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和烟雾的蔓延速度。无论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2、在歌舞厅里,发生火灾如何逃生?(1)及时辩明逃生方向。发生火灾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立即辨明安全出口方向,有秩序组织现场人员疏散逃生。(2)寻找避难场所。如果逃生通道被大火和浓烟堵截,又一时找不到辅助救生设施时,被困人员可暂时逃向火势较轻的地方,向营救人员发出求援信号等待救援。(3)防止烟雾中毒。在室内逃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塑料、纤维等装饰物燃烧产生的烟雾进人口腔。应采取用水打湿衣服捂住口腔和鼻孔,一时找不到水时,可用饮料来打湿衣服代替,并采用低姿行走或匍匐爬行,以减少烟气对人体的伤害。3、入住旅馆后,发生火灾如何逃生避难?(1)进入旅馆住宿前,应先观察旅馆的出口、楼内通道、安全灯、水源、灭火器材等情况,了解掌握逃生的基本路线。(2)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惊慌失措,按照事先了解的情况和当时的情景,冷静地决定避难行动;(3)用湿毛巾捂住嘴巴,沿墙面向下或沿水平方向逃离。当去路被火封死时,也可以往上跑。如果,不得已时才可跑到楼顶平台,应立即发出求救信号。(4)当避难通道被隔绝时,利用绳子或用被单布条结成的带子下滑,滑到下面没有起火的楼层或安全地带。(5)实在无法逃离时,也不要跳楼,退回其它没有着火的房间,将房门紧闭并泼水,然后到阳台呼救,等待救援。4、集贸市场发生火灾时,逃生方法有哪些?(1)利用现场物资逃生。发生火灾后,可利用毛巾、口罩浸湿后可制成防烟工具捂住口、鼻,利用绳索或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结成绳索进行逃生;也可利用各种机用皮带、消防水带、电缆线等五金商品进行逃生;充分利用安全帽、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各种劳动保护用品进行保护,避免烧伤或被坠落物体砸伤。利用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分和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2)利用疏散通道逃生。利用室内楼梯、室外楼梯、自动扶梯、消防电梯等进行逃生。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无法保证普通电梯的正常运行。(3)寻找避难处所。在一时无法逃生的情况下,应先疏散到室外阳台、楼房平顶等待救援。将房间门窗关好,堵塞缝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速度;采用大声呼救、敲打、挥动鲜艳的东西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5、乘坐交通工具时,如何逃生?(1)当发动机着火后,驾驶员应开启车门,令乘客从车门下车。然后,组织乘客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2)如果着火部位在汽车中间,驾驶员打开车门,让乘客从两头车门有秩序地下车。在扑救火灾时,要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3)如果火焰小但封住了车门,可用衣服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4)如果车门线路被火烧坏,开启不了,应砸开就近的车窗翻下车。开展自救、互救方法逃生。在火灾中,如果衣服被火烧着了,不要惊慌,应当冷静的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火踩灭。如果来不及脱下衣服,可以就地打滚,将火滚灭。如果发现他人身上的衣服着火时,可以脱下自己的衣服或其他布物,将他人身上的火捂灭,切忌着火人乱跑,或用灭火器向着火人身上喷射。6、影剧院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1)选择安全出口逃生。影剧院里,都设有消防疏散通道,并装有门灯、壁灯、脚灯等应急照明设备。用红底白字标有“太平门”、“出口处”或“非常出口”、“紧急出口”等指示标志。发生火灾后,观众应按照这些应急照明指示设施所指引的方向迅速选择人流量较小的疏散通道撤离。(2)当舞台发生火灾时,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向是观众厅,厅内不能及时疏散的人员,要尽量靠近放映厅的一端掌握时机进行逃生。(3)当观众厅发生火灾时,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向是舞台,其次是放映厅。逃生人员可利用舞台、放映厅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口迅速疏散。(4)当放映厅发生火灾时,由于火势对观众厅的威胁不大,逃生人员可以利用舞台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入口进行疏散。(5)发生火灾时,在楼上时,可从疏散门由楼梯向外疏散。楼梯如果被烟雾阻隔,在火势不大时,可以从火中冲出去,虽然人可能会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此外,还可就地取材,利用窗帘等制救生器材,开辟疏散通道。(6)疏散时要听从影剧院工作人员的指挥,切忌互相拥挤、乱跑乱窜,堵塞疏散通道,影响疏散速度。要尽量靠近承重墙或承重构件部位行走,以防坠物砸伤。特别是在观众厅发生火灾时,不要在剧场中央停留。若烟气较大时,宜弯腰行走或匍匐前进,因为靠近地面的空气较为清新。第四节 紧急施救由于火灾现场的极度复杂和高度危险,人员的伤亡情况经常出现,在场人员都有因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灼伤的危险,所以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火场紧急的技能。 1.热力烧伤现场急救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是迅速脱离热源,脱去燃烧的衣服或用水浇灭身上的火。可以就地打滚,靠身体压灭火苗或由他人帮助,用身边不易燃烧的材料扑打,或用被子、毯子、大衣等覆盖以隔绝空气灭火。切忌奔跑呼喊,因为奔跑会产生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会使火越烧越旺。同时喊叫会将火焰和烟雾吸入呼吸道,加重吸入性损伤。 2.对于小范围的局部烧伤,可以用自来水冲洗或井水浸泡,在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水温越低越好。一方面可以迅速降温,减少热力向深层组织渗透,减轻烧伤深度,另一方面可以清洁创面,减轻疼痛。不要给烧伤创面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以免影响对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也不要将牙膏、油膏等油性物质涂于烧伤创面,以减少创面污染的机会和增加就医时处理的难度。如果出现水泡,要注意保留,不要将泡皮撕去,同时用干净的毛巾、被单等包敷,避免去医院途中的污染。 3.化学烧伤的急救与热力烧伤的急救原则相同,尽快脱去致伤物质浸渍的衣服,并立即用清水冲洗2030分钟,消除残存的化学物质,不要因等待应用中和剂而耽误冲洗时机。任何中和剂的使用都会产生热量而加深烧伤,有些中和剂本身也有损害作用。如果头面部化学烧伤时,应特别注意有没有眼睛烧伤,要优先冲洗眼睛,注意不要使冲洗液流入眼内。4.电烧伤的急救关键是切断电源。一时不能切断电源时,用绝缘性能比较好的物品如木棍、竹竿、塑料制品等拨开电源。在电源切断之前,急救者不能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如果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做心外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待心跳呼吸恢复后即刻转送就近的医院处理。 5.对于危重烧伤病人,原则上应以就地治疗为主。因为危重烧伤病人休克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