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卷上1.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 )A.说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B.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C.进一步扩大了周代宗法体系 D.加速了周王室统治的衰落2.荷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管理)三官(三种职业)。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 ( )也这一记载折射出先秦时期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 B.农耕文明时代农业地位高C.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 D.政府重视对工商业的管理3.有学者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席,盖自秦时已莫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日统一之新同,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 ( )A.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 B.都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C.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 D.专制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4.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这一情况说明当时 ( )A.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 B.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5.曹魏中正定品任官的政策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它既是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又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可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 )A.力图把选举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高素质人才 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记载田舍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逸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全唐史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A.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政府推行不抑兼井的土地政策7.下图为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状况示意图 ( )该图反映了A.经济重心变化趋势 B.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不大C.北方经济严重衰退 D.南方的土地兼并日益严8.钱穆说:“(明代)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太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再由太监上与皇帝。这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阁臣权力等同于宰相 B.官通过票拟掌握事权C.政务决策服从于君主 D.皇帝政削弱君主专制9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疏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 (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C.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 D.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10.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C.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D.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11.史料:10月31日,镇江关税务司戴乐尔给安格联写信:城内简直无人居住,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老百姓逃走了,只有几家小食品店还开张营业道台门里除了道和大约四个职员外,再没有别人,所有书办和文案几乎都跑光了。该史料最可能出自于 ( )A.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B.甲午战争:一个意大利人的记述C.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 D.百年五四: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12下图是1927年湖南境内的宣传木刻版画农民协会万岁。该木刻版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封建军阀的统治已被推翻 B.国民革运动的蓬勃高涨C.土地革命已影响到了湖南 D.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13.1933年国民政府发布的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兑换银币。这一政策 ( )A.加速了白银外流 B.导致了通货膨胀C.打击了民族工业 D.重建了金融秩序14.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年到2011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学者们在半个世纪来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是 ( )A.19491965年 B.19661976年 C.19771991年 D.19922011年15.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这两个时期的农业政策A.符合当时中实际情况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实行的农业经营方式不同16.下图反映了新中国 ( ) A.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C.民经济垃长速度的变化 D.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17.苏格拉底说:“只要我还活着,还有力量,我就永远不会放弃哲学,或停止劝告你们,对你们之中每一个我所碰到的人指出真相,以我惯常的口吻说:最优秀的人啊,最强大,最以智慧和力量著称的雅典公民,你只关心钱财、名誉和荣誉,却不注意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及你的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觉得羞愧吗?”可见当时的雅典 ( )A.直接民主的弊端暴露 B.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C.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D.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18.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答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 )A.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B.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C.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D.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19.1800年左右蔗糖在欧洲的普及,使得普通人可以把蔗糖放入红茶(曾经也被认为是上层社会的饮品中随意饮用,意味着“吃什么”已经不再是一种权力或特权的象征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美洲地区的发展 B.中国商品的大量输入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20.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下”和“向外”分别指 ( )A.石油资源和殖民地市场 B煤炭资源和殖民地市场C.石油资源和传播基督教 D.煤炭资源和黑奴贸易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渣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中央政府还具有解决两州或多州端、解决不同州公民之间争端的司法权。这些规定 ( )A.体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原则 B.注意调平衡多个集团的利益C.以立法形式强化中央政府的职能 D.为后来美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22.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 ( )A.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籍 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23.“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由此可知,美国 ( )A.制定紧急银行法 B.实施以工代的政策C鼓励农民减耕减产 D.颁布工业复兴法24.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该主张 ( )A.推动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B.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C.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重视D.反对极权,推崇民主政治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材料一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移载),俗名漫”。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共间,盖史谓刀拼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紫,急于财,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的对象。 -摘编自全晰纳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材料二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参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突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尖方式的短和低。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微。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1933-1937)材料三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8分“收效甚微”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意义。(5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尖难还是福,是以平等为主导的龙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护的激烈交作.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是,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烈批判社会现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完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求获得劳动成果的利,认为这是人的天院权利。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龙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料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等人。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现理想的“文明社会”。-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从上述材料中提取或自己提炼一个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并作简要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六朝时期,用九品官人法选拔官吏,标准是门第而非学识隋朝初年,废除了地方长宜本地士人担任官吏的陋习,明规定九品以上地方一律由尚书省所属部进行考核;以后又规定,州县吏三年一挽,不得连任,不许本地人担任本地官吏。与此同时,隋朝设立秀才科、明经科,参加考的有太学子学】州县学的生徒也有各州按规定举的贡士。考试统一的课程,一律按照才学标准取取和佳用权完全掌握在吏部手中隋场帝地设了进士科,只考试策论。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摘编自树志国史十六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选官制度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朝选官制度改革的作用。(7分)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1)整体有所发展,但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答出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或“区域发展不平衡”均可得分,其他答案不给分)大部分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水平低下农村商业发展受阻。(每答出一点分别得2分,共6分)(2)措施: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裁废苛捐杂税, 减轻农民负担 构建现代农业救灾体系(答出改变传统救灾方式”或者“利用灾民进行灾后重建”也可以得分其他答案不给分.)组织农业合作社(或推行农民合作运动。(每答出一点得2分,共8分)原因: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政府财政困难、国民政府的腐败、社会动不安、帝国主义侵略(或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等)。(每答出一点得2分任答三点得6分共6分,照抄材料不给分。)(3)有利于农业经济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了条件。(5分)26.(12分)【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找出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息考。从材料中可知,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