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相宝藏论本颂 实相宝藏论又称本性宝藏论,龙钦七宝藏论之一,由十四世纪中叶,宁玛派著名的大师龙钦饶绛尊者所著。全书依自性大圆满续部经中用语,分别解释无有(有译作无性),平等,元成(有译作任运),唯一(有译作独一)的四要义,抉择归纳诸法本性,总结本来解脱超出心外,论断其为不待艰辛,不待因果。本文自注,共分五品,十六大金刚位。 梵语云:多他引垛惹怛曩二合俱舍曩引摩汉语云:实相宝藏论造论者:龙钦饶绛尊者译论者:宁玛弟子贝玛多吉敬礼吉祥普贤王如来本来佛陀现证菩提体 不变元成金刚藏之界心性自然大圆满之中 无取舍来去故今作礼诸法自性无言说之界 诸见之顶大圆满教者不似一切超越一切义 吾如所悟而说应谛听心界要门心要究竟义 无有平等元成及唯一各各皆有解要摄碍难 总纲楷定四种四住处此乃实相宝藏论抉择一切法随处无言品第一始此中最初宣说无有处 无有自性体性本空寂 虚空平等菩提心大界 曰何显现如来无自性曰何虚空广大界生处 情器四大转变皆显现 如空之色彼无有自性 菩提心所现法亦如是犹如幻化影像所显现 自性是空本无有实体 境有诸法显现时分中 菩提心中不动无实体犹如梦境眠中无动摇 境相现时亦无有自性 境有轮涅菩提心之体 如是无动无实体相状如是诸法若于心中现 非心亦非异于心余法 无而明现幻化之自性 当下性即超越言思义是故心中所现一切法 现时应知性本是无有 如是如外境相无自性 有境菩提心之自性者亦是无有之体如虚空 超绝言思说议应了知 义之真实自然智慧中 无因果故轮回险悉断无胜劣故轮涅坦然住 无迷障故三有截然断 如虚空之心性菩提中 无有偏党自性无二故无有见修不护三昧耶 不勤事业亦无智慧障 不净诸地亦无所行道 无微细法无二无和合超增损故无法无非法 犹如金洲是无别明界 自然心性犹如虚空者 无有自性超越诸言诠义之真实觉性本通彻 无修治故行善无饶益 无转变故行恶无损害 无业果故异熟无善恶无胜劣故无舍取轮涅 无言思故性即远离界 无前后故唯时世和合 凡有所取即于其事转所作何业其异熟即果 如虚空义应思维观察 或思或察以觉性思择 少分无实尘许不可得刹那无分无能取所取 于现世中住本际义心 观察时无故不观亦无 唯名言中尘许无得故诸相诸法常以无为性 自性如幻无实应了知 梦境幻化空寂当时中 无智愚夫爱著故成缚诸知自性别不能为缚 不达无有之法诸有情 著吾性故缠缚而轮转 诸明了此善巧瑜伽士现生即以无有确证故 无有因果法性界中脱 无常断之心性菩提中 无能所取之智自然住无因果之觉性赤裸中 无善恶之明点唯一住 无中边之觉性通彻中 普贤法身密意自然住无有心要本觉菩提中 无境清净胜者密意显 幻化瑜伽觉性本相中 诸无有法无灭起游戏起现之时确认无有故 取舍作勤亦全无能作 住于内广慧乐大放下 无有所诱愚夫如野兽于阳焰水为渴而趣逐 名言所乱文中求真义 自为各各宗派法所缚 八次第心险地若不断义之心要实际不能见 阿底瑜伽法中超越界 全无所有虚空自性者 现前性中法界本位中无有动摇最初之空界 自然放下大安乐元成 不达秘密觉性深密义 依有为法决不得解脱不知有为无常终灭坏 以身语意最胜之印结 曰何证知无坏心要义 故若欲得实相最胜义三门疲顿自性所缚法 如儿童戏一切均放下 无有自性远离戏论界 法性自然大圆满之处无作复超思境普贤中 观待无整大平等之义 超越因果作勤故顿断 无有外内能所本觉中无时与处超越生灭法 如空清净无明点导门 此中同达义者普迷乱 舍除具有法吾之迷障无有差别普贤之体相 大空周遍广大而顿断 法性无有转变持自地 此即无住本初虚空界以见之外印波而断除 即是普解无有法宗要 如是无有之法解要已 于无修上全放觉性碍摄于所现无取舍之上 即是大界心之坦然住 自然放下大乐金刚界 无修任运成就胜静虑恒时是有犹如大河流 无治平等放下自开显 如是安立法性如虚空 无转变故无动与不动无合离界最胜极广博 以言诠表之行境即非 般若隆都觉性自起现 虽是多闻而无俗务心无言超越思境瑜伽士 诠与不诠皆无而顿断 所与所修皆不可得故 沉掉之敌为此不需除境心本脱无有之心要 迷乱自息法性平等界 安住相续不断法身体 现脱无偏安乐一界转起现之时自现自地尽 安住之时自住自地尽 解脱之时自脱自地尽 法性界中起现本脱故于余不动唯法身游戏 本相无偏空寂之本色 无胜无劣住于义心要 所显所现一切升进处五毒等等皆觉性妙用 如是起现即于其当时 体认妙用圆满自本位 境心于中全放平等碍无作道随自然智慧碍 一切一界如水与波碍 大密碍中诸法本摄持 以知此要即解脱法性尽生密意本觉大界中 等起等住等脱无胜劣 无有不等不住不脱法 菩提本界广大要门碍无为任运成就觉性中 起现不勤本寂大密意 超越善恶因果菩提心 不变法性于中即总拣无有自性虚空之密意 无余诸法总其纲领者 如虚空缚能缚诸情器 诸本相法大本空所缚轮回唯名超因果勤修 无有善恶损益空之体 解脱唯名亦无有涅磐 以十自性无有勤与修休息法中或勤或精进 犹如儿童沙屋是坏法 是故因果善恶诸精勤 于无有缚诸法本所缚今者阿底心要瑜伽士 一切因果导引愚童法 下堕劣根道中顿断舍 超越本体密意法之义应为无修虚空缚所缚 有作为诱观轮回迷相 勤即为污思苦趣幻轮 以善恶法不能断诸苦造业定上下漂转轮回 于三有海永无有脱时 若有断绝善与不善业 于法性中合离无有二此即大密了义之瑜伽 无精勤故达于本初地 受取冥契法身王宫殿 是故已得诸法显现时执持增益名义之证言 胜劣断取因果作勤等 无法无作如空谁了知 于无有法诸法为所缚楷定无有义之心要者 一切境有轮回诸法中 自性无有超越于有法 现法不灭超越于无法无有无无超越两边法 无有二故亦超非二法 无是无非实义心要中 非此能诠超一切言思如是法性自初即清净 无取无舍诸愚真义者 自观自身爱著常为缚 执取忆想相状各起惑无而执为吾故各迷乱 无方执有方故各起厌 常漂转于轮回各起悲 自然觉性胜义如杲日善恶白黑二种云所障 爱著取舍精勤电所烧 降澍苦乐迷相之大雨 轮回种子六趣瓣所包呜呼六趣之苦应悲愍 究竟义之了义之心要 犹如金带藤带等缠缚 法与非法平等缠缚心犹如白黑云聚等为障 善恶二业等为觉性障 是故通达此义瑜伽师 乐欲超出诸善恶因果自然智慧自内而起现 遂自因果愚暗相中觉 善恶云聚悉皆无所有 法界虚空胜义日起现此即究竟实义之楷定 以十无有自性而抉择 超越一切因果乘最胜 无相三昧超越修习境本觉通彻远离于戏论 一切诸法穷尽之楷定 诸法尽此亦穷尽于法 无有尽与不尽悉楷定无名超越言诠皆断舍 此无依住宗执极广大 法尽越慧瑜伽各可玩 此即初中后分之瑜伽密意一界法性无中边 与诸持明之王境界等 不变不迁无为法之界 自然智慧超越勤修界诸法唯名超越言思界 远离所作普贤体性中 云何所现亦普贤之界 普贤界中境空无胜劣执取实有空无成迷乱 成立之时无迷与不迷 诸法以大无名而楷定 即是自性大圆满实相如是境有轮涅诸法中 迷与不迷皆无皆断舍 断生死已涅磐无可得 生与无生皆无皆断舍超越执着生灭有无境 净与不净皆无皆断舍 胜劣取舍皆无等超越 于普贤界超越一切法实相宝藏论抉择一切法随处无言品第一终此乃实相宝藏论抉择一切法平等广大无碍品第二始如是善悟无有实相已 平等自性今加抉择者 诸乘胜顶阿底瑜伽教 犹如虚空无有边与中大中极大普贤广大心 无有障碍大平等自性 境界法与无境菩提心 曰何离戏论中不倾动于此不缘中边离意乐 平等自性安住大无中 境相诸法显现之时分 方分无有实事即平等自觉性心前后无偏党 曰何犹如虚空平等性 过去已灭未来未生起 现在不住即菩提心体依本无实超越所诠境 自性平等广大虚空界 无有偏党实义心要中 正见根力轮坛无诵说地道本誓修行无所得 远离依持极广大平等 法性菩提心中摄集成 曰何所见一切法 自性无生所加持 无住无灭顿然成 有无缘虑净远离法性大圆满平等 觉性胜义菩提场 不见边执离相状 声明量论无抉择远离表示无常断 顿然平等大清净 平等无碍离偏党 密意生趣无希求无碍平等曰何现 自现无偏离怠惰 能取牢笼不需缚 平等体中所说之一切 自然出过立破之分际 如虚空体情器自空寂 立破爱嗔本初界中隐于此无去分别聚无随 无碍觉性体中本平等 是即出离希求能取边 是即拔除二取心中橛是即尽空迷境轮回城是故外境诸相法 内本心现游戏用 本空平等人尽知 以平等要解诸法本觉空明平等正智中 诸法性义总摄其碍难 能取无缚超出所取境 无缘虑法倏然怠惰者不散乱念穷尽密意者 如空平等无有修未修 此即普贤密意广大界 空明觉性大界极广大相性不灭种种皆出现 诸根所见觉了法性显 境相坦然心识所现乐 六识安然正智自现界通彻无有外内光显故 无修大相应行顿然成 心识安乐如士夫无作 无有紧松身心悉坦然觉性平等如虚空清净 法界体中无即离而住 空明法性证悟之虚空 印解觉性无碍自平等能取无缚超一切念思 一切均等密意一界转 所依安乐心乐相混合 外内一味菩提心之体即见穷尽实相之法性 境根作意本生中 自心平等境大乐 能取无缚本光明 无碍平等摄其难境心能取觉明之虚空 远离念思希虑之觉性 平等本明缚其所系者 坦然无碍法性金刚步真如真界平等真智慧 本有普贤意乐自印持 曰何种种梦境眠所缚 无实犹如空性之自相情器净染诸法心所缚 大界心中出现无实事 如虚空界情器遍广大 无有中边平等无障碍觉性界中境心所显现 外内平等自相空所缚 此即诸法菩提心所缚 平等无偏说离能所取此一切法所缚菩提心 无有偏党大平等所缚 如缚情器广大之虚空 无中无边超越诸言思离边平等广大之觉性 境界净染诸法不灭现 起现之时心与一切法 是谓无诠法性平等缚无有能越菩提心之印 普贤广大极大本来证 生怙法主上师意乐缚 本觉金刚藏之自印断不属胜慧具大根机者 非彼等境大密决了义 无有转变金刚顶之缚 自觉光明密意之大界虽自本有亦常难证悟 德怙法主师恩而得见 是名无碍平等诸法缚 楷定平等义之心要者一切外法无生空无体 无住无来去故超言诠 一切内法离现解脱偏 虚空所作相似无所得境心如何自然觉性智 唯名超出言诠离戏论 如空无能作者空之体 无勤无作胜劣善恶出因果中出无有十自性 广大均等远离言诠界 法与非法本不受空有 离思无有言说自性者离慧大圆满法此楷定实相宝藏论抉择一切法平等广大无碍品第二终此乃实相宝藏论抉择一切法本来任运品第三始本来元成自性者 全无作者自安住 如现行宝菩提心 为轮涅法现行依如虚空中境相三有现 菩提心中轮涅不灭现 如种种梦依睡眠而起 六趣三界皆自心中现起现之时诸法觉性体 是即空湛元成大体相 体与所现起现理趣者 远离一与差异之自性本来元成觉性门中现 游戏妙用有轮涅二种 净与不净虽各别显现 即于现时一界无胜劣于水晶中五光不灭现 诸光各各摄持诸颜色 无胜无劣一晶珠妙用 自觉本体犹如水晶珠彼之空寂法身之自性 明显自耀受用圆满身 体现不灭门中变化身 是即三身于界体元成此中起现所依境相时 清净三身如来之本相 不净情器一切境相中 自体空湛明显为三种法身报身化身之游戏 游戏妙用体境身三者 本相元成于余无希求 此等区别皆善了知已轮涅诸法元成三种身 皆应悟为菩提心之体 三世如来三身与五智 三界有情身语意三业身与烦恼境界一切法 除菩提心以外无其余 元成界中一切所生体 外内生趣色像遍显现无方胜身庄严轮出现 声音语言初中后宣说 无方胜语庄严轮出现 心识真智悟与未证悟无方胜意庄严轮出现 功德事业无方而生起 可欲摩尼珍宝法之界 无有希求一切自生起是名自然真智本元成 种种诸法本元成就体 菩提心者本元成就故 三身无求自具自本有因果善恶精勤不需故 是名自安立无作瑜伽 无有取舍作勤元成界 本尽法中勤行不应作三世一切诸佛之菩提 自然安立大乐元成就 因果劣根不依止此法 观待无作如虚空自性如如性中今不需修行 如本无修此广大元成 生起趣入心慧希求断 无求元成真界应了知曰何所现一切之诸法 本体自性悲愍三修治 法身报身化身之游戏 轮涅三身菩提心之界无造广大平等元成故 轮回无断涅磐无所成 增损皆寂住实义心要 此即诸法菩提心之体是为解释本元成宗要 元成碍难诸法总摄者 五大种子情器诸境相 本无念虑元成显示起自他无念如本明清净 远离作勤自心碍难摄 现境不灭六聚松脱住 现行觉性任运净显明五根无作无集散之碍 觉性空寂法身元成旨 体认断舍远离戏论住 本觉大界作用解脱净境心所现无有平等障 自性静虑元成中摄取 一切生世犹如大河流 无修元成真智恒无断诸法心要自然最初界 达于普贤义密意分齐 诸法根本即是菩提心 菩提心者诸喻如虚空虚空界中一切尽包容 无有勤修如自性清净 无作超出一切思虑境 所现一切放下之障性外内诸法元成中摄取无生以及无有灭 无来及与无去等 诸佛密意普摄集 元成不动清净定是摄无作诸法障元成缚中诸法系缚者 一切境界自相本元成 一切轮涅游戏本元成 菩提心者本来元成故一切诸法元成外无余 心之自性任运成就故 体根心三菩提心中摄 依十自性无求元成故不需见修等持精勤作 因果如理于余不需修 希求畏避之心不需生 现在元成即本初法身心性大界无变虚空体 三身界中轮涅自起现 三身界中本来无动摇 游戏无定悲心作神变一切普贤一元成起现 轮涅体用界中无倾动 一切普贤不贤无断灭 一切元成金刚藏之界元成缚中诸法本来缚 楷定自性任运成就者 元成无方无有外与内 诸法本相无取舍来去无上下方大遍布之界 全无决了亦全无偏私 此即无诠超思无言说 诸法本体本来自清净即自性中任运成就故 有无常断诸边中解脱 是即无二菩提心自性 本净体性全无所得故如虚空自性本初清净 元成本体亦本无作者 现法不灭随处亦可现 轮涅五大离前后始终无生元成无定义之体 无始终之现法无有碍 无本体之实义无所得 无自性之脱道无续断起现之地于彼随楷定 是名穷体界法融于身 如空中云融入所生地 晶体光明亦隐入晶体体中所现体相诸轮涅 本元体中本净自地尽 任运本位界中旋入者 诸法体中当下大楷定无别化身界中自性具 当下所现之境遍显现 六聚融入于本位法身 外内一如元成界中住轮涅本相无相证菩提 如成正觉实义之楷定 境心离合界明自放下 无思自住远离于戏论体澄空明当下之楷定 是名于大宝盒坚固住 当下本位界中无楷定 于后最初体中不得脱体界无脱依俗事静虑 上界天中无得解脱时 是故当下及后内界中 刹那本住静虑乐参证一切诸法元成觉性决 元成本位大本净中决 本净无有缘思说中决 此即元成了义之楷定实相宝藏论抉择一切法本来任运品第三终此乃实相宝藏论抉择一切法唯一根本觉性智品第四始此中宣说唯一自性者 唯一觉性一切诸法体 种种显现于一中无动 说为唯一根本自然智曰何一摩尼中火与水 以各别缘不同而显现 于一本中如琉璃清净 一本觉中轮涅二起现唯一根本胜义菩提心 觉性无明唯幻化有殊 境有轮涅觉体中全现 显现之时自体唯一空犹如梦境幻化水中月 四相觉性无实如太空 本空遍空远离戏论一 一切一界本来自清净此二不住明点摄于一 无有方隅法身唉嘛火 五大显现菩提心之体 无生一平等性中无动三有显现六趣空之色 体现觉性体中无动摇 苦乐境亦菩提心之体 于一自然智中无动摇是故诸法一界空寂体 即是无生菩提心应知 大本觉界实义之真界 趣入三世胜者唯一旨于多不缘亦离少戏论 是即不动菩提心之城 自然智体余无能趣入 可欲摩尼珍宝法之藏是即三身元成佛刹土 唯一大界谁亦无所作 此中遍布无余一切法 遮因果故唯一根本体此即空明最广大法性 无有偏私虚空清净显 以一自然轮涅普已作 根本觉性谁亦无所作犹如虚空离作勤而住 随顺喻义一界广大界 是即息除种种增与损 有无俱离心之坚实中诸法无灭化用虽起现 本体离思是无言之界 声字名言一切均出离 一切生起之心菩提中本无有二计量言难举 佛与有情境有情器显 如是法性一中无动摇 一中普合诸法圆满者菩提心之胜大之功德 凡显现时名言增损断 无二心性空之本光中 外境诸法即为所应知内心诸法觉性本澄澈 无一无多即此法性中 常一真界解觉性之要 诸法一味摄其碍难者一切境相妄现本空寂 如是所现无作成为一 彼所现上空明唯一起 心相念聚本明空之体如何而现任运坦然住 于显现上法性密意显 境心无二平等之本时 本觉截然离缘虑而住澄明义中胜观智慧显 于一心中三要摄其碍 悟与未悟本来皆平等 境心无二于法身平等解障无二于密意平等 无有中边义之本地尽 无有舍立得定解实义 无有来去住法性密意无有转变之地摄集成 广兮大兮等空胜者心 无断无得一明点之界 本地解脱无有悟未悟到穷尽地超慧大平等 无有隐没胜幢之顶中 空界明显日月皆起现 以一本觉普缚诸法者无边无际境相三有法 轮涅无余起现界中现 故为最初起现界所缚 即此当下种种显现时觉性体中不于余动摇 境相自然觉性界所缚 现脱无偏若隐于界中 自菩提心不转趣余方穷尽本始一法性所缚 是故诸法一觉性所缚 觉性不动于菩提心中 无有转变义之心要缚不变于无为中摄集成 唯一楷定即自然智性 无始亦复无终之真界 一切成就一切戏论灭诸法法性住实义心要 如是外内境心轮涅法 粗细分别部类戏论离 如空本空真界中楷定菩提心若思择无有实 无有生起亦无有安住 无有前来亦无有往趣 无有诠表亦出过言说出过心慧亦超密意界 此名教说相状无有实 无依声知无依言而说 无名远离戏论大界中楷定境有轮涅诸种法 觉性空寂无生大界中 楷定各各本觉诸种法 觉与不觉本无大界中楷定菩提心之诸种法 三世无有转变大界中 楷定本空遍空诸种法实相宝藏论抉择一切法唯一根本觉性智品第四终此乃实相宝藏论抉择安立此圣教中补特伽罗之次第品第五始如是此甚深乘之精髓 极慧具根决定士夫教 此余劣乘爱著因果宗 小慧劣根不应为宣说毁谤师尊兄妹中起嗔 错乱密义而复遍宣扬 无信大悭自相续恶劣 爱著此世之人应秘密善根极胜大圆满之器 恭敬师尊胜慧极广大 豁达强毅极堪受付托 分别心小爱著心亦小舍世间慧欲成就菩提 正信精进说为密法材 通达此已应使上师悦 先求听许妙善作陈请得传授已如理应修行 于实相地应穷尽究竟 多闻圆满功德师互观器已依此授心要 于诸非器极应深隐秘 难印证者依胜印而秘 具根极胜诸实义之子了义心要教法应付嘱 彼亦无隐于此义心要 于众不广开说持于心 错乱密门断章取言义以增损力坏此心要教 是故秘密寂乐意相应 此生决穷法身王之位实相宝藏论抉择安立此圣教中补特伽罗之次第品第五终如是胜密大圆满之义 无有隐覆光显而宣说 无余众生令于本空界 无有精勤自然得解脱诸见外波所断之诸法 诸乘胜顶大鹏王之界 超胜一切阿底瑜伽教 不没胜幢愿广布十方三部九界四纲所正收 共为十六法门真了义 于此实相宝藏之疏释 龙钦饶绛善士善开述实相藏库五处真了义 甚深广大具足极庄严 文义缘饰造作甚佳妙 诸善根机士夫愿爱乐此实相宝藏论由胜乘瑜伽士龙钦饶绛撰述圆满-善 善 善 时维藏历阳土虎年春月,余被置于八风之中。然幸得宁玛殊恩三根本之加持,未生须些烦恼心。毅然将此实相宝藏论本颂,依照藏文德格版龙钦七藏中之实相宝藏论本颂原文及郭译疏释,重现其原貌,弥补缺憾。以上报宁玛殊恩三根本之浩荡宏恩,并回向众生,同出苦趣,共证虹身。 宁玛弟子 贝玛多吉* 实相宝藏论释龙钦巴尊者著 实相宝藏论本颂共页,由塞朵三世翻译成汉文。三部心要义释实相宝藏论释共页。三部心要义释实相宝藏论释梵语云多他引垛喇怛曩二合俱舍曩引摩勿哩二合底重藏语云耐鲁座造论者胜乘瑜珈师隆清燃绛尊者译论者密乘弟子郭元兴校译者塞朵三世序品译敬礼吉祥普贤本自元成功德圆满界,有寂德具最初之怙主,诸佛持明法主及上师,百千信众动摇而作礼,诸乘之顶最胜以奉献,现证心髓广大秘密教,摄心要义究竟之了义,实相宝藏疏释应显说。 尔时吉祥普贤于一切法本初体中现证菩提已,入住广大平等之理趣金刚界中转胜净妙果无上了义法轮,成就觉性菩提心法身,即明显而无转变之真如,超越因果勤修,现证本师之大秘密,彼之诸究竟了义之处总摄为一。成此实相宝藏之要门论,彼诸处所今应显说。二初暂作礼者: 本来佛陀现证菩提体,不变元成金刚藏之界,心性自然大圆满之中,无取舍来去故今作礼。 此须抉择此论中之金刚界,实义之体,自然智体,元成之佛,无变之法界,心性自然光明大圆满之本体中,宣说于远离取舍合散收放之本位法性无动之理趣中而作礼敬之义。此中自然智大圆满者,超越一切偏党宗执,出过一切行显勤修。如觉性自现大续云:“噫,大圆满阿底,不堕宗派见,行自然智义。譬猛兽狮子,以利爪摧伏。大园满说自教摧伏下乘,大圆满说自教立自义。大圆境中无生佛无有情,大圆体中无胜亦无劣,大圆道中无近亦无远,大圆满果无得无不得无有得不得,大圆满身无是亦无非无有是不是,大圆语中无变无不变无有变不变,大圆意中无实事相状无物无形相,大圆界中无尽无虚空非空亦非尽,大圆处中无高亦无低无有高与低,大圆法中无行无不行非行非不行,大圆用中无圆无不圆非圆非不圆,大圆游戏无现无不现,大圆义中无修无不修,大圆觉性无升无不升,大圆满智大密遍游戏,大圆边中无如此宣说,大圆义中无文亦无字,大圆满王正见如是住,无文无字大圆义中行,明障执念无有本相安乐力无诸明暗执着想安乐力自显,大圆满义其中如是无所住大圆满义如是住亦非。此中初段以三事宣说自然本际之体初三偈宣示自然本际之体性,以第四事宣说于其体中修习之理于第四段示以修行之理。所谓果者,实际本位理地最初宣说之体中获得教法,尤于唯思择中更无余故。一切法觉性菩提心圆满宣说者。普作续云:“此中全无不圆满,一圆二圆一切圆,所作成办得安乐,一圆菩提心亦圆,二圆心所作圆满,遍圆成办得圆满,以此一中圆满教,安住此诸佛密意,以此遍圆满之义,能令一切皆成办,此无所作所安住,此身天人数取趣,亦即密意法性佛,以此作成有情义,无勤无修安乐住。”心性自然智为轮回涅盘流出之体,今明示此义。如多哈藏续云:“唯一心性一切之种子,流出一切三有及涅盘,所欲之果皆能令给施,如如意宝心今敬礼。”撰述宗旨者:诸法自性无言说之界,诸见之顶大圆满教者,不似一切超越一切义,我如所悟而说应谛听。此中法性超越言思之界者,即觉性菩提心大圆满是也。无有实体亦无相状故,超越譬喻诠表之境,以最胜上师之恩而善悟解之义为后世义利故,应为宣说,如是建立论宗,超越因果勤修之心性为下乘所未悟者于此开说,于迷障未断中无住清净。宣说通达一切法唯名者:大阿舍黎极喜金刚所着三身证会续云:“无生灭边离作大戒体,犹如金洲无有别明界,无内外故无起现隐没,除边执暗根本菩提心,菩提心中四边虽未断,四边无触迷地力中断,无险悉地菩提心性中,无有勤行三身顿圆满,轮涅唯名观因果差别。”此等义理以本师言辞分处撰集,意欲使诸胜根机者如何得解脱之利益故,如所立宗无变易故,宣说撰述究竟之义。如八千颂大疏云:“诸具利他悲心者,纵遇命难于自能,亦不令其少懈废,最胜士夫负重担,于险难处决不舍。” 此论疏释密意亦以四支宣说;一,本论所应说者,即起绝思议因果之觉性菩提心;二,本论之利益者,由宣说故,最胜根机者即能如是通达;三,因利生利,所谓本性利益者,如所通达而修持故,即能达于本际实义之顶;四,本论之关联者,彼等一一互相依持,是故一切皆于觉性之体中显现,通达觉性超越因果作勤者,即可超胜一切下乘。普作续云:“普作王,菩提心即是我者,汝应通达我自性,如是所现之法遍一切,我中无有其余应授记,汝若为我而授此记已,由汝所摄一切眷属聚,普作!通达我之自性已,一切均变我之自性性,一切若变我之自性者,云何一切所现之诸法,一切断割二谛不令净,洁严净三不令作加持,三昧发心不令勤修行,一切普作体中所作尽,普作于我一切平等性。平等性我不需平等事,不需平等性事前授记。”如是通达之利益者,即前书云:“为利故说真义利益者,无量劫波之前世,普作!菩提我深信,事业具根极胜瑜伽师,无有见修亦不护誓句,不勤事业亦不行于道,不净治地亦无有因果,世俗胜义二种亦皆无,亦不见有修习与成就,无有发心亦不见对治,普作!观见心识之自性,即为如是利益故宣说”。以上为初支分即趣入造论之因,已宣说竟。以金刚总纲略说身义者:心界要门心要究竟义,无有平等元成及唯一,各各皆有解要摄碍难,总纲楷定四种四住处。此中宣说自性大圆满之究竟义以四大三昧耶之门总摄一切法,此复一切法自性为“无有”,本来为“元成”,不堕偏党宗执为“平等”。自然智为“唯一”,总摄为四。宝聚续云:“尔时超所护方隅,誓句即是大元成,无有唯一与平等,及其助伴于此转”。又明点普明续云:“无护誓句凡四种,不退本护具诚信,我之秘密本誓者,本觉广大智慧中,无有所护能护故。退与不退二皆无,八乘造作之字数,我所不护名无有,下乘誓句中解脱,自之三门广大故,即是安立平等名,唯一本觉智慧中,无有所护之誓句,无有守护方便者,唯一本觉智慧故,是即立为唯一名。唯一本觉智慧中,无有作勤广大护,是即立为元成名”。又普作续云:“普作!我无所护之誓句,无因缘故不需勤修行,以元成故不需作思择,是真智故不需有所知,是自然故不需因与缘,无胜劣故不需有取舍,无实体故说名为无有,不行实事真智无断灭,此中即是安立平等名。心中一切即一说唯一,云何一切所现之诸法,意法于菩提心圆满故,我说是即名本元成就”。如是四者一各各真实为解其要二自然真义之智为摄其碍三无生超越思境为收其纲四超越因果作勤为楷定宗旨是等义之差别四各分四安立为一十六种法门是为安立此论之经纬纲领也此等当知即当下即是之实相自然安住之瑜伽无执无着之修行任运成就之法身也前所未见之义以尽慧大涅般法而诠显之宝聚续云三世无实殊胜中无中无边一相续无初无中亦无后诸计时者自穷尽大平等之声教中无有决定之境相自分别中无有分自性大圆满之义趋入一切心慧宫不现无境无分别不断本地自然断不受迷乱无明迹不观即是本来断凡此一切无受者一切所有粗大种最初本即自隐没自趣无所行处所自身本来无有者无前无后此亦觉此一切时无亦时以一二六三种事无现而现更变现不作显现之本声持地地中超越者本来安住无人受所行本来即无有此道本来亲近者此亦自身本来有前不见者本觉钝无住静虑密意者无有修习本来有此亦于前悉不知我与所取执着境本初自然法性中一切本觉自显现本自显现前不知系缚我悟五烦恼本来明了自显现共同安住而不修地水火风四大种本来即是自本身何人不见眼迟钝秘密摄集要门髓无中无边自显扬何人若不闻此法即是无有耳根者本住界与觉性垢无远离时自轮回无所领受鼻断灭三精要摄一要门本来身心是精要次即无受舌断绝境相本净色庄严自身无有远离中身与覆障即如是无昼无夜而安住悉无人知身隐没苦平等降安乐法无有言说自安住悉无人知心慧钝轮回习气亦积集安住本来法身中无人观见悲心处根门我观外境现念思诸种相顿现本来报身自显现一切忆念失念隐能所作行勤修行士夫所集一切声即是本来变化身悉无人知皆愚钝云何思与念顿现犹如河流无中断自意恒时坚固住无勤修习自放下不得觉受心动摇所有情器闻境相观察自性无所有城市见有相续断本来安住无观见诸根之门岂断灭”总之一切境相三有轮回涅般之法皆是自然智之游戏妙用与庄严,于本相中无有其他是为观其奥而“解其要”又于自然智之本位中密意偏党平等故是为摄其碍难又自然智任运成就故所现自觉是为于赤裸之行中总其“纲领又自然智中余非有故是为于元成唯一之体中“楷定”果证此等一切各各言说亦均摄于实义自然智体中其喻义以三相抉择者普作续云若欲决定悟此义喻如虚空应观察义即法性无有生相即心性无有灭犹如虚空之法性以如虚空喻诠显”又云:“诸法即是菩提心喻者一切喻如虚空之自性菩提心之真义亦如是”。此一切法之界或生处如于虚空之中现有情器轮回涅般所现亦是于觉体本体中现非于余处也一切法于菩提心中显现是心所造作为心所观察而菩提心性则无人为作者即前书云依菩提心普作一不作普作以菩提性自然作一不作性于中不需作如是开显一切法在自然智中即金刚身是也一。实相宝藏论第一金刚处决择一切法随处无言品释今者广释支分:于无有,平等,元成,唯一,补特伽罗五处之中,初“无有”处亦分为四;初解其要;二摄其难,三总其纲,四印其旨。一解其要:(一)宣说一切法无有实体及相状者:此中最初宣说“无有”处,“无有”自性体性本空寂,虚空平等菩提心大界,云何显现如来无自性。觉性之体与其相中一切显现之法本来空寂,亦无我故,一切戏论皆灭,性无有生。明点普照续云:“觉性无实体寂灭,戏论无实体相状”。(二)如是“无有”之喻意义决定者:云何虚空广大界生处,情器四大转变皆显现,如空之色彼无有自性,菩提心所现法亦如是。如虚空中,世间现有成坏,而诸境相于虚空中无有体故,无有自性,能现之四大亦有成坏,自性无实,无微尘分,能依所依义不成故,于此觉性之体中一切境相之法亦无自性。普作续云:“是故一切境有诸情器,虚空体中不住是无有,菩提心之大界境大故,佛与有情一切情器住,于此一切清净之法性,无二远离一切增于损。”(三)今复宣说觉性体中所现之有法无有自性者:犹如幻化影像所显现,自性是空本无有实体,境有诸法显现时分中,菩提心中不动无实体。如是一切境相器世间,三有世间之有情,凡所显现,亦如幻化之情器无有自性,于觉性体中无有动摇。普作续云:“一切境有情器轮涅法,菩提心中性自无动摇。”(四)宣说如是诸境相法于元成觉性体中无有动摇者:犹如梦境眠中午动摇,境相现时亦无有自性,境有轮涅菩提心之体,如是无动物实体相状。如梦境中,等于睡眠之状中午动,六趣本相之一切法于觉性界中亦无动摇,清净三身所现一切法亦于觉性解脱二取之真界中午有少分动摇。三身证会续云:“有情六道四生处,法界中生界中灭,二取境心差别现,法界所取界能取,真界体中二取无,三世诸佛智分齐,法界中现而知界,能知无灭所知法之界,三身证会自痕自解脱。”(五)外境所现于实义中心及其余亦不可得者:如是诸法若于心中现,非心亦非异于心余法,无而明显幻化之自性,当下性即超越言思义,是故心中所现一切法,现时应知性本是无有。色等五境所现与情器本体所现之法,此等皆是于心中所现,故非是余,如余所现亦如梦幻无有自性故余不可得,心亦无得如幻等八喻,无而明现之空色中观察微尘无分与有分故,即是法无我平等性,于心性本相之相中,应知空寂无变之界。普作续云:“以枝分法寻求真实境,随相无念以方便游戏,真实自性生起法身余无有,一尘中离一切游戏与方分,无住实义妙善智慧自然起,一切现量无念广大心要中,彼清静道若入即得平等王,无变无变无有生成之住处,如是无所取境心之处也无”。若谓启非说一切处为心,于此特应明显思择而说。总说境相三有轮回涅般为菩提心者,于一觉性之体重随顺无动之法,了知皆是觉性之游戏妙用与严饰自然显现而安立“心”名,如随日光明而立“日”名,是即于日上住,于实体上能损害者分二,觉性者,心中变现颜色与方分,以境相中即有颜色与方分故,心达于外,境达于内,互相虑托转变,自死亡时情器一时趣于消灭,是为互相影响之觉醒所损害,由教亦可损害。如普贤心境续云:“境心所欲即是我所迷”。又觉性自续云:“何故种种心所欲,一切生起种种心,诸佛果证谁生起,有情不成佛应理,辟如黑色木炭中,虽勤佛拭不见白,是故有情迷乱中,虽作修行不成佛”。又摄了义续云:“不见了义诸愚夫,以诸境相是自心,如以黄铜作为金”。于此今日有了知大圆满而骄衿者,或有共乘者许境是心,偏执不变,说其错失,至甚讶异,心与菩提心亦本是一。心者,二界顿现八种诟聚与心所俱;菩提心者,觉性自然智,无有实体相状,为一切轮回涅般之界,于此依菩提心之妙用或游戏而起现境相三有,故以菩提心之果名在因中安立,轮回涅般所现应知皆觉性之妙用,觉性自身,轮回涅般悉不可得,然起现之体应知不灭,外境现相本无,明现之心及心中余法亦皆不可得,空明无体,应知本净,解脱之时,妙用及游戏以是无体故,如梦开觉本自清净,本觉法身无有变易,于最初本位中午有倾动,应知其体相本净。审察如是之差别者,或有现在唯我无余,或唯许心,或许其余,是皆非有,于此自宗亦不决定,妙用与游戏起现庄严,皆于本体上摄持故,此中妙用者,乃觉性之功能,各各起现轮回涅般,如一日光明所照,而莲花开放。俱谟?多闭合,不同起现。游戏者,觉性之光华之游戏,如灯光之游戏或日光之游戏;庄严者,本相庄严显现之时,自然起现,以庄严觉性之体,如太虚为虹所严饰,日月为重星所严饰,以上所说如普明续云:“妙用体无灭”。又云:“无灭无二受用者,游戏之体自显示”。又云:“是故名为妙严饰”。今此有戏论者已宣说竟。(六)今者宣说觉醒自身随处无所得者:如是如外境相无自性,有境菩提心之自性者,亦是“无有”之体如虚空,超绝言思说议应了知。境相三有轮回涅般之所依即觉性之体,全不可得,犹如虚空。普作续云:“菩提心者虚空之自性,诸法是菩提心之喻者,诸喻犹如虚空之自性”。(七)“无有”自体之安立道理者:义之真实自然智慧中,无因果故轮回险悉断,无胜劣故轮涅坦然住,无迷障故三有截然断。觉性通彻本明赤裸之体中无因果故,论回堕落,苦乐之险地本来已断,一切轮回因果之显现道理皆自无灭中生起,而觉性本体则因果悉不可得故,无有迷障胜劣,轮回涅般随所显现,亦于觉性体中坦然而住,于实义中不觉有故,心自安乐。又觉性一切无有之体中云何起现,虽似有住,亦不觉有,本自解脱,若通达此义,则住于本初增益成佛,趣入妙义,犹如实际虚空无有倾动故。阿舍黎极喜金刚所着之觉性总流注义云:“平等性境无念心不取,身心平等界中自然住,此中觉性起现法所现,如平等风自然无动摇,相状境中无境住总流,本来无二无念择分别,佛陀有情轮涅无分别,实与非实界中皆平等,佛与有情界中皆平等,世俗胜义界中皆平等,罪与功德界中皆平等,高下方隅界中平等故,起现之时等起无胜劣,安住之时等住无胜劣,解脱之时等脱无胜劣,虽不等起亦等界中起,虽不等住亦等界中住,虽不等脱亦等界中脱,起与不起界中本来无,住与不住界中本来无,脱与不脱界中本来无,起现之时自起自地尽,安住之时自住自地尽,解脱之时自脱自地尽,现起住脱起脱无断绝,无断绝故因果无障碍,无因果故轮回险悉断,无险悉身迷地何所有,本无转变即普贤之界,无转无变金刚萨垛体,本来面目唯自身得见,到此即为安立佛陀名”。无有迷障者,如普明续云:“唯一明点大圆满,迷与不迷本无二,迷地自然得清净,遍离唯一悉无断,阿底见修及行持,果证本来无二故,二所显现迷障无,见修行果之四者,即是本来自然智,无因缘果之迷障,大圆满之见与修,行果皆是任运故,修,行,趋,避,精勤作,迷地复障得清净,于我之上无其余,即是无障明显智,下八乘中所显痕,亦是我之悲心行,无别胜慧自安住,无杂圆满之智慧,所堕迷地得清净,无别胜慧自显明,迷障二者无别显”。(八)以超越下乘之法故,说彼等之相者:如虚空之心性菩提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工作室策划书
- 老虎机英语课堂游戏
- 老年人急救常识课件
- 老年人康复培训常用知识课件
- CN120210105A 一种从诱导痰中提取细胞外囊泡的方法
- CN120208520A 一种用于激光诱导的玻璃蚀刻装置及无氟刻蚀方法
- 水工建筑测量工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 老年人安全防骗知识培训课件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4单元测试及答案02
- 数与式二(因式分解、分式和二次根式50题)-2021-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 2025-2026学年人音版(简谱)(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云南省2025年校长职级制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春季招聘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课件
- (2025年标准)佛教无偿捐赠协议书
- 学堂在线 足球运动与科学 章节测试答案
- 公众号合作合同范本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4年中、小学《美术》教师资格招聘基础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拖车租赁协议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