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茶叶农残超标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1页
浅述茶叶农残超标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2页
浅述茶叶农残超标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3页
浅述茶叶农残超标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述茶叶农残超标的成因及对策思考观点茶叶科学技术二00八年第一期浅述茶叶农残超标的成因及对策阙朝田(周宁县植保植检站福建周宁355400)茶叶是一大宗农副产品和出口创汇商品,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周宁县的茶叶农残超标,加上市场疲软,使茶叶出口创汇和茶农收入明显下降.本文就周宁县茶叶农残超标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供茶叶生产与管理部门参考.1茶叶农残问题的成因首先是生产者(茶农)不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茶农没有按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使用农药,乱用,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虽然做好了茶树的病虫害及除草灭鼠工作,提高了茶叶产量,但绝大部分是造成土壤污染,茶叶农残超标及重金属污染;其次是政府部门管理不善,宣传力度不够.第三,茶叶生产没有龙头企业,特别是没有规模大的茶叶初制及精深加工厂,茶农生产的茶叶没有统收购标准及自检测手段,挫伤了茶农控残积极性,农残上升,难于出口,收入下降.2茶叶农残超标的对策解决农残超标问题的对策,必须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力量齐抓共管.主要手段是要政府牵头,动员一切力量,广泛深入,加强宣传和堵源头的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绿色茶叶基地建设,切实管好农药使用.2.1广泛宣传<农药管理条例>.提高茶农科技文化素质国务院1997年5月8日颁布了槠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福建省农药管理办法第19条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安全使用,合理使用进行指导,并组织对农药使用者进行农药知识和施用技术培训.为此,政府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积极宣传贯彻条例,福建省农药管理办法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村农药中毒卫生管理办法,于严格控制茶叶农残留量加强茶叶质量管理的通知以及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条例,办法,文件,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加大法规宣传的同时,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大力贯彻茶园安全质量的指示,严格执行茶叶卫生质量标准,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要着重抓好农残源头的综合治理措施,堵住污染源.2.2抓好基地建设.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体系建设绿色食品茶叶基地是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能造福子孙后代.鉴于茶叶农残问题,茶叶卫生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及我县茶叶生产现状,建立绿色食品茶叶基地以及无公害茶叶生产体系的建设,是我县茶叶生产的重要战略内容.与此同时,认真做到无公害茶叶审核制度化,监督规范化,并加速建设周宁县茶叶农残决速检测中心,形成完善科技执法机制.扶持培育一些龙头企业,树立茶叶品牌,巩固并确立高山绿茶,乌龙茶品牌地位.2.3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综合防治茶树病虫科学防治茶树病虫害,重点推广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中心,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2.3.1改善茶园环境,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如对茶树进行必要的修剪整枝,保持和改善树冠的密集郁闭度及茶园周围植树造林等,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达到茶园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平衡,这是实施良好综合防治的基础.2.3.2以农业防治的基础,提高茶树自身抗性,减少病虫危害.选用抗病虫良种;合理密植(一般亩植3000株左右),及时采摘可减轻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茶叶螨类的发生;中耕除草,减少病虫的转移寄主;合理】砌巴,偏施氮肥有利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蚧,螨类)的发生;冬季清洁茶园,减少来年病虫初侵染源和履次发生基数,减轻危害.2.3.3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以菌治虫,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用bt乳剂防治茶毛虫,茶尺蠖;以虫治虫,利用寄生性昆虫,如赤眼蜂(对茶毛虫的卵),绒38二00八年第一期茶叶科学技术思考观点宁德市茶树品种结构调整的现状与措施苏峰(宁德市茶业管理局福建宁德352100)宁德是我省茶叶的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全市现有茶园面积76.8万亩,年产干毛茶5.8万吨,茶叶产品总值达25.9亿元(毛茶产值l1-31亿元).全市70%的农户经济收入直接或问接得益于茶叶.涉及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从业人员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20万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与茶叶息息相关.基于茶叶特殊的自然属性,市场特性和消费特点,茶产业牵涉的面广,产业关联度强,是我市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主导产业,在闽东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省委书记卢展工在闽东所说的:福建省是茶叶大省.茶产业不但能提供.健康饮品,造福社会;而且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是惠及千家万户的一个好项目.茶树品种是基础,加工是关键,科技是动力,品牌是提升.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就必须发挥产业中各环节的作用.宁德市是老茶区,虽然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应用起步早,但品种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品种单一.从品种经济年龄来看,1o2o多年的老茶园比重大;从市场适应性来讲,当家品种所生产的大宗产品市场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当家品种福云6号还有26万亩,有的县(市)福云6号品种占总面积的85%以上.茶树品种单一,茶产品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是目前我市茶产业面临的问题.因此,茶树品种的引进和产品结构调整是宁德茶业工作的重点之一.从2001年起,宁德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茶树品种结构调整,在省厅的支持和业务部门的努力下,建立了1o个品种调整示范点,带动全市广大茶区进行品种结构调整.6年来全市累计新植和换种茶园8.5万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使茶区茶树品种结构趋于合理,也推动了名优产品的开发和创新.1品种结构的现状与分布全市茶叶当家品种还是以福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福鼎大白为主,面积达63.2万亩,占总面积的82.3%.近几年通过品种结构调整,有计划地发动有条件的地方种植绿,乌兼用的茶树品种,全市现有适制乌龙茶品种面积有5.6万亩,其中铁观音达1.6万亩,金观音达1.21万亩.全市新植换种的高香型品种主要分布区域为:福安市以金观音,丹桂,黄观音,台茶12,13和原有的毛蟹,黄棱,梅占为主;寿宁县以金观音,丹桂,白芽奇兰,黄观音,台茶12和黄棱为主;周宁以铁观音,金观音,黄观音,台茶12为主;蕉城以金观音,丹桂,黄观音为主;柘荣县以铁观音,金观音,黄观音为主;古田和屏南以铁观音为主;初步形成了乌龙茶新品种在闽东重点茶区的分布.铁观音以蕉城,古田,周宁为多;金观音主要分布在蕉城,福安,周宁等地.茧蜂(对茶尺蠖幼虫)等.同时捕食性天敌(包括瓢虫,草蛉,蜘蛛,捕食螨)对各种蚧类,茶蚜,假眼小绿叶蝉均起自然控制作用;开发利用性诱剂防治害虫;物理防治方法,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白炽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2.3.4加强茶园病虫检测,安全合理进行化学防治.根据茶园病虫消长动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地发出病虫情报,进行科学指导防治.按照茶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