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家族企业长青的启示日本人重家业而轻血缘的精神,依据品德与才能选择家业继承人和严格教育子女、培养后代刻苦精神的做法,值得中国的家族企业好好去研究和学习。当梅耶罗斯柴尔德还在四处寻找自己的第一桶金,约瑟夫摩根还只是咖啡馆小老板,伊雷内杜邦还在为从商还是从政而烦恼时,一群人在总被地震和台风困扰的日本列岛上,已通过在深山老林中开采铜矿、在繁华都市中兑换钱币和在穷乡僻壤贩卖稻米完成了原始积累,成为一代富可敌国的商界豪强。虽然只有历史学家才会记住这些开拓者拗口的名字,但三井、安田、野村、住友、岩崎这些姓氏,如今早已成为一个个商业帝国的代名词。时至今日,当中国的富二代以各种面貌出现在媒体的社会娱乐版时,日本的富N代们还在默默地创造他们的商业神话。1554年,第一家近代意义上的股份制公司诞生于英国,从此奠定了大多数商业公司的发展模式。具反讽意味的是,现在世界上拥有二百年历史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家族企业。其中源于日本飞鸟时代的金刚组创办于公元578年,衣钵相传至今已四十余代。据“胡润排行榜”统计,这样的长寿企业美国有14家,印度有3家,德国有800家,欧洲低地国家有200家,日本则超过三千。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这些依赖血缘、家长制维系的家族企业在股份制公司的潮起潮落中依旧屹立不倒,这对那些由高技术、跨国和多元等关键词构成的“现代化”公司来说像是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到底是什么,缔造了这个长寿之国为数众多的长寿企业?“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提到家族企业,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长制”。这个只会出现在人类学教科书中的词汇被运用于企业管理,似乎总和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分不开。但实际上,日本的家族企业自诞生以来,虽一直秉承“单子继承制”,但并不等同于中国宗法制度上的“嫡长子继承制”。为了在内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日本家族企业往往会通过招赘女婿、收养养子等做法,在不分割财产的“总有制”前提下,将没有血缘关系的才干之士立为一家之主。日本国立银行创始人涩泽荣一甚至收养过仅比自己小两岁的“养子”。即使在赫赫有名的“平成景气”时期,将家业传给非亲生儿子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比例高达25%-34%。现在,松下电器、丰田汽车这样大公司掌门人也都是入赘女婿出身。这种特有的“单子继承制”其实已经包含了优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家族企业的社会化,突破了狭隘的家族牢笼,加上30年代后职业经理开始普遍取代原来的“番头(掌柜)制”,进一步为家族企业传承百年夯实了基础。既然是家族企业,所有员工就成为了“家族成员”,理所当然地形成“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并不等同于“铁饭碗”,只是劳资双方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默契,一种双方终身承担的义务。这种制度能够给员工以很强的安全感。作为雇主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解雇员工。大名鼎鼎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大萧条期间宁可减产一半,工人只做半天活,也不解雇一个员工,一时被传为佳话,而员工则会感恩戴德地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庭,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与终身雇佣制相配套的就是“年功序列制”。即企业员工的地位和工资待遇会随着“年功”的积累而提高,鼓励员工长期留在企业工作,不仅增强了企业人事结构的稳定,而且更强化了企业内部的家族气氛,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了大面积“跳槽”,降低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成本,对企业稳定发展极为有利。员工们受到的激励不仅来自于终身雇佣的保障和年功序列的激励,还有“禀议制”带来的归属感。决策者将意向作为“禀议”文件下发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广泛征求意见后汇总,这种从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不但可以把争论解决在决策之前,保证了群体的亲和力,还体现了职工的价值和责任,激发了员工的参与意识。很多日本百年企业仍然坚持这种看似费力、费时的决策体制,大量来自基层的合理化建议通过禀议制被贯彻到决策中,从纵向上维护并加强了企业的集团意识。细水长流、不追求眼前利益稳定的代际传承和人事制度使日本企业具备了超稳定结构,在这种超稳定结构下又形成了日本长寿企业特有的以严格的家训、家宪、家规为基础的企业文化。类似“番头制、莫谈国事、不得从事娱乐业”(锅屋企业)、“不可乘一时之机为急功近利而铤而走险”(住友集团)、“经商如牛垂涎细长,如牛行路步步扎实”(奈良县食品企业),“不可盲目、不切实际多样化经营”(金刚组)这样的家训警句,已成为多数家族企业的金科玉律。细水长流,连绵不绝,不追求眼前利益的经营理念,使日本的家族企业很少跨界经营,借用杰克韦尔奇的话说,就是“争取做到本领域的第一、第二,然后再说其他”。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金刚组,除了短暂从事过现代民用建筑行业之外,一直坚持用传统技法修建日式寺庙、园林。即便是住友这样的巨型家族企业,也主要通过技术进步逐渐完成转型和业务拓展。从最初的铜矿开采,到铸币、到货币兑换,到金融行业,再到各种大型挖掘设备的研发生产,再到精炼行业,住友的每一次升级并不依赖所谓的“眼光独到”或跟风而动,而是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逐步拓展企业的经营范围。用百年时间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为企业赢得了社会信赖,这种信赖成为长寿家族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上世纪80年代末,在引发超过日本20万家企业倒闭的平成大萧条中,超过一半的长寿家族企业的业绩持平甚至获得了增长。日本公司首先关注人,他们认为管理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数量为本,或者以利润为本,他们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创新力,他们倾听顾客的声音,不断考量自己的价值是否有利于股东、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无论是“单子继承制”、“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还是家训族规,这些长寿密码之下无不隐藏着儒家以家庭为本位的思想精髓,他们保持了家族内部的活力、企业运作的稳定、确立了发展的方向。企业依靠“仁爱”、“贵和”等原则,将修身(注重员工终身培训)、齐家(单子继承制与终身雇佣)和治国(对社会负责)三者紧密串联起来,在内部保持了纵向的和谐和横向的弹性,形成了企业“慈”、员工“忠”的日本长寿企业特点。对比西方的超越型文化,这种充满韧性的企业制度体现了东方的包容性,有助于抵消外界变化的冲击。让人困惑的是,从文化、伦理道德角度看,儒家文化在日本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同样隶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其他东亚国家并没有从中获益。甚至,五四运动以来,儒家文化一直被视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堡垒,每每被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加以批判。虽然,新儒学的产生让中国人重新认识到自己文化内核的缺失,但在学界之外并没引起相应的重视。反观正在走向前台的中国家族企业均分制的继承方法、总经理董事长一手抓的人事体制、极低的员工忠诚度都让我们相形见绌。在此基础上,有人认为日本的商业精神是“武士精神与儒家思想相互渗透”的产物,则显得不无道理。武士精神的不屈不挠推动了日本商人开拓进取,而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仁爱观念又让他们保持了良好的自制力。现代中国倡导的“儒商”概念,其实一直以来就在不断地塑造着日本的长寿企业,成为日本商人击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定律的原动力。作为一个企业,创始人筚路褴褛、披荆斩棘不会有太大区别,如何在传承中发展才是最大的挑战。在“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下,中国家族企业还没有机会证明自己持久的生存能力。“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中国人在表达了对商人铜臭味的鄙视之后,忽略了这句话的前半部分,于是商人被等同于为富不仁的暴发户;作为学生的日本人却对其进行了重新解释,将中国知识分子的“修齐治平”统一在商业运作中,证明了道德、责任和财富也许并不是那么水火不容。环顾被金融危机冲撞得千疮百孔的全球经济,我们也许应停下脚步,回过头,在邻国狭小的庭院中,听一听那些同样经历过战争、灾难和文化冲击的百年老店如何运用东方哲学赚取财富的故事,去体会一种陈旧却历久弥新的价值。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姬康 2012-5-14日本的企业像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这些都是日本著名的家族企业,都有着几百年的传承历史。支持它们能够长久生存并持续发展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些日本家族企业实行的,基本都是类似于中国古代皇位继承般的“单子继承制”(或称“单独继承制”),即家族事业只会传给下一代中的一位成员,而其他成员则要被“扫地出门”。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内斗”。一般情况下,日本家族企业的继承者将是下一代中长子,或其他能力比较强的创始人子孙。但是,如果创始人认为他的儿子并不具备接管企业的能力,或者儿子不愿意接管企业,那么,他也会在公司的年轻人中,物色一个能力最强的小伙子,把一个女儿嫁给他并举行仪式,让其成为 “养子”,然后由这个“女婿养子”成为家族的掌门人,并正式掌管企业。如安田财阀的创始人安田善次郎,虽然他自己有儿子,但却选择了“女婿养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是将公司交给了“女婿养子”松下正治(本姓平田)。安田财阀创始人安田善次郎虽有儿子,却选择婿养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将公司交给了婿养子松下正治(本姓平田);丰田汽车公司第一位社长丰田利三郎本姓儿玉,是丰田家族第一代业主丰田左吉的婿养子。日本人重家业而轻血缘的精神,依据品德与才能选择家业继承人和严格教育子女、培养后代刻苦精神的做法,值得中国的家族企业好好去研究和学习。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既然是家族企业,就很难实现家业长盛不衰,即所谓“富不过三代”。而在日本,许多企业“富过三代”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拥有百年以上、甚至几百年经营历史的企业、商店随处可见。日本家族企业何以能“长盛不衰”?听听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官文娜博士的独到见解。“残忍”的“单子继承制”日本家族企业之所以长久,是因为日本的家族企业基本实行的是“单子继承制” (或称单独继承制),即家族事业只会传给后代中的一位成员,其他成员则要被“扫地出门”。“连炉灶前的灰尘都是长子的”,这句日本流行语便是对这种现实的反映。这听起来很残忍,却有效防止了内斗。大约是幕府时代初期,日本也是实行的诸子均分制;但随着家产被后代越分越小,日本的众多家族企业走向了消亡。“末代之乱逆,子孙不和之基”(出自世镜抄),正是意识到诸子分产的危害,日本废除了诸子分产制度,转而实行严格的长子继承制。即由一子(一般是长子)继承家业与家长权,同时也继承全部或大部分家产,避免了财产的分割。“业”的传承大于一切日本的家族在选择继承人时,首先想到是家族事业的永久传承,而不是血缘的传承。对于日本家族企业而言,“业”的传承大于一切,所在在选择继承人时,会选择最优秀的子女继承。如果亲生子女没有合适的,那么,这些家族会选择养子来继承。日本的养子传承制很为盛行,如安田财阀的创始人安田善次郎虽然有儿子,但是却选择了婿养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将公司交给了婿养子松下正治(本姓平田);丰田汽车公司的第一任社长丰田利三郎(本姓儿玉),便是丰田家族第一代业主丰田左吉的婿养子。日本的养子,婿养子(既是女婿,又是养子),都要改姓为家族的姓。那些被“扫地出门”的兄弟,也可以做其他家族的养子,这种现象很为普遍。靠家规维持家族秩序除了单子继承制及养子制度,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中,家规、家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家族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家规,如三井家规、住友家训、安田家宪、涩泽家宪等,这些家规都是几百年的传承经验的积累,对整个家族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些家规、家法,涉及方方面面,如家族关系处理、家长礼仪、子辈培养等。三井家训(第一代三井高利制订): 一、一根树枝易折,许多树枝捆在一处则难断,汝等必须和睦相处,巩固家运。 二、各公司营业所得的总收入,必须扣减一定金额的公积金以后,才能分配给各公司。三、由各公司推选一位年长老人,成为大家的首领,各司的负责人都必须服从他的指挥。 四、同族绝不可互相斗争。 五、严禁奢侈,厉行节约。 六、名将之下无弱兵。必须重视启用贤能的人。应该避免部属有牢骚和怨言。 七、家族统领者必须仔细地了解整个家族的大小事情。八、同族的少主,某一时期应和店员一样待遇,让他在掌柜和大伙手下做苦工,而完全不以主人对待。 九、要有买卖不一定能成功的觉悟。 十、应该到岛崎或外国去做交易。 日本人重家业而轻血缘的精神,依据品德与才能选择家业继承人和严格教育子女、培养后代刻苦精神的做法,值得中国的家族企业研究和学习。在美籍日本学者福山看来,日本家族成员的联系比华人家族脆弱,责任和义务并不强,家庭中的各个角色并不一定要由有血缘关系的人来担当。“宁愿把继续权传给外人,也不传给能力低的亲生儿子”,这在日本很普遍。据说,在明治维新之前,这种继续权的传递方式高达2534。与中国的“诸子均分”相比,日本实行的是“长子继续制”,这也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企业在创业者过世后被儿女瓜分的命运,保证了企业规模的持续增长。在日本,以职工个人人生为依据的“年功序列”制,以及“终身雇佣”制,一度也曾是日本家族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当然,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它们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终身雇佣”制面临解体,日本几家闻名的家族企业相继开始鼓励职工“提前退休”;还有,“年功序列”制也不断受到质疑,这种类似于“人民公社”般的制度,也给日本企业带来了“论资排辈”式的恶劣影响。在日本,流行一句顺口溜,说的是“年功序列,年年在序列,只有年,没有功”。不断适应形势的制度创新,才是家族企业生命力永不枯竭的源泉。现代企业,即使是家族控股的企业,与以往手工式作坊,不管是在社会环境上,还是在企业内部治理制度上,肯定不一样。试想,一个能够延续上千年的企业,其内在运行逻辑假如一成不变,能够活到今天吗?何况,这还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镁产业实施方案
- 海洋产业集群品牌培育
- 2025年四川泸州市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老年护理师课件
- 2025年安全钩市场调查报告
- 海鲜餐厅与海鲜烹饪大师独家合作协议
- 3D打印技术保密协议范本
- 旅游景区场地承包与旅游服务合同协议书
- 充电桩车库租赁与电动汽车充电合同范本
- 车队挂靠与车辆智能物流平台合作合同
- GMP附录-细胞治疗产品
- 2025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专业烧烤店管理制度
- 节能降耗与循环利用相结合的金属冶炼工业优化策略-洞察阐释
-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
- 少儿编程运营方案
- 2025江苏省惠隆资产管理限公司招聘3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解读与培训
- 气胸完整版本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附属中学2024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