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我国土地整理 及土地整理的意义科目:土地行政管理学学号:14546024姓名:冯丽丽日期:2016年11月7日目录1.土地整理的概念22.国外土地整理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33.国内土地整理发展历程44.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54.1土地整理54.2土地复垦64.3土地开发65.我国土地整理模式65.1农村土地利用的“三个集中”模式75.1.1居住向城镇集中75.1.2工业向园区集中75.1.3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75.2山区综合开发整治模式85.3农地整治模式86.土地整理的意义86.1土地整理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96.2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9摘要: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因其自然和社会属性成为经济增长和社进步的支撑和支持条件。土地整理是实现拼地总量动态平衡,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有限,使得人地之间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土地整理的产业化管理,使得每寸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土地整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一项可以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下获得巨大的土地利用效益的措施。本文分析国内外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探讨开展土地整理的意义,并阐述了从法律法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土地整理的意义,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增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关键字:土地整理 土地资源 耕地 用地矛盾 前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及对土地的需求是不相同的。在我国,据统计1997年我国的耕地总量为195l亿亩,到2008年末则下降为1826亿亩,10年问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25亿亩。随着土地环境与土地供需状况的变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促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土地整理应运而生。1. 土地整理的概念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土地整理分为两大类,即农用土地整理和城市土地整理。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以农用土地整理为主,重点放在农村地区。2. 国外土地整理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土地整理自16世纪中叶起源于德国,至今欧洲的荷兰、俄罗斯等国通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国外土地整理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有组织、有规划地归并地块、调整权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成为这一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的土地整理可称为简单土地整理。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土地整理主要围绕城市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通过土地整理,缓解城市发展用地的紧张矛盾。也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整理可称为特定内容的土地整理。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土地整理的重点转为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收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土地整理。3. 国内土地整理发展历程我国土地整理的历史渊源流传,可以追溯到夏朝的井田制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工作起步较晚,以1999年土地管理法提出土地整理为里程碑,以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土地整理中心为标志,土地整理事业仅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就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阶段来说,大致处于德国土地整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所以我国土地整理的定位是: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重点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同时调整农用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使其适应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2)平整土地,改良土壤;(3)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4)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等;(5)复垦废弃土地;(6)划定地界,确定权属;(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4. 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发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4.1 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主要内容:1.采用工程生物措施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整治养殖水面,规整农村居民点用地;2.建设道路、机井、沟渠、护坡防护林等农田和农业配套工程;3.治理沙化地、盐碱地、污染土地、改良土壤、恢复植被;4界定土地权属、地类、面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4.2 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4.3 土地开发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成宜农地的活动,本文中指开发成农用地,如旱土、水田等。5. 我国土地整理模式在总结以往土地整治的基础上,合肥市自2008年起创造性地以整村推进的形式组织实施了4个土地整理试点项目,即辖区内的长丰县造甲乡宋岗、陈刘村项目,肥东县白龙镇长王、同心、王巷村项目,肥西县官亭镇马河湾、丰祥村项目,肥西县严店乡苏小、西郑岗村项目,总规模44平方公里、65849亩,涉及209个自然村庄、5062户、17137人。将209个自然村庄归并为9处新村庄,建成农民新居924幢,5218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敬老院、学校、医院等)2123万平方米,修筑田间道、生产道、沟渠660公里,修筑塘口374个,绿化植树23万株,工程总投资617亿元。5.1 农村土地利用的“三个集中”模式5.1.1 居住向城镇集中,合肥市4个试点项目均进展顺利,新村建设、农田整理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结束,旧村拆迁和宅基地整理也陆续完成。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破解合肥“三农”难题、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探索了一条新路。5.1.2 工业向园区集中合肥市市区的工业向郊区转移,引导分散在众多居民点上的工业向农村工业区转移,以土地使用税来进行改造,土地使用税以一环以内20元/平方米年,一环以外二环以内15元/平方米年,二环以外10元/平方米年作为征收基数,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企业亩均创造税收实施奖补或再投入。上年度亩均创造税收(不含土地使用税)高于合同约定税收1.1倍以上(含1.1倍)的,土地使用税按基数的60%征收;达到合同约定税收但低于合同约定税收1.1倍的,按征收基数的80%征收;低于合同约定税收的,按基数100%征收。5.1.3 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随着合肥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劳动力向规模经营集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5.2 山区综合开发整治模式黄山区行政辖区内包括汤口镇、三口镇、谭家桥镇、仙源镇、甘棠镇、太平湖镇、焦村镇、耿城镇、新明乡、龙门乡、永丰乡、乌石镇、新丰乡和新华乡14个乡镇以及黄山风景区,土地总面积约1746.99平方公里。全面推进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美化城乡生态环境,转变建设用地的供给方式,实现用地模式从外延扩张型走向内涵挖潜型的转变,做到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资源的双赢,为黄山区实现生态富民强县的目标提供重要保障。5.3 农地整治模式农地整治模式主要是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开展对农地整理。现阶段,农村土地整治作为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权属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其主要作用是:第一,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打破小农经济束缚释放剩余劳动力,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规模效应。第二,通过科学规划、集中整治,改善城乡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三,通过增减挂钩等方式,破解城镇发展对土地的刚性需要与耕地保护硬性约束的矛盾,利用土地增值收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形成城乡互动局面。6. 土地整理的意义土地整理可以增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整理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功能,这有利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土地整理通过对农田中的零星闲散地、田埂、废弃坑塘以及村庄中的空闲地等进行综合整治来增加农用地有效利用面积,而土地有效利用空间的扩展,即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增加,意味着总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从1998年开始系统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以来,通过土地整理补充的耕地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据统计19992007年,全国土地整理(含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补充就地面积3819万亩,年均477万商,大于同期建设占用和灾毁的耕地面积,这对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至关重要。6.1 土地整理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土地整理通过工程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譬如通过规整田块、配套良好的水利设施,将耕地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道路体系的合理规划将促进项目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单位面积农业产量的提高。依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在补充耕地数量的同时,提高了农用地的质量,全国每年通过整理复垦开发增加的粮食产能相当于增加26.7万hm2耕地的产出,如果按亩产500kg计算,相当于增产20亿kg粮食,可多养活人口约560万,2007年我国全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为681万。6.2 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为农民增收创造了重要的条件。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灌排系统,推行规模化经营,这将有利于发挥粮食高产区的优势,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进程。典型试验表明经过土地整理后的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可增15%20%,达到粮食增产,效益提高,农民收人增加的目标。以甘肃省山丹县开发项目例,项目区农民在竣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库灾害预防与响应方案
- 供水管网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方案
- 光伏发电系统故障排查方案
- 输电线路项目进度管理方案
- 影视艺术特性75课件
- 水电消防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水电开槽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版电子车间租赁安全操作规程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买房子首付分期还款协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锅炉安装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服务合同范本
- 2023施工技术交底编制与管理标准培训
- 物业管理考核细则-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徐蓝
- GA/T 954-2011法庭科学工具痕迹中凹陷痕迹的检验规范
- DB1331T004-2022雄安新区数据安全建设导则
- 环水保工程监理细则
- DB11-T1834-2021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清最新版
- 手工电弧焊焊接头基本形式与尺寸
- 开拓进取:零碳汽车的材料脱碳之路
- (完整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