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机理及计算方法综述.docx_第1页
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机理及计算方法综述.docx_第2页
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机理及计算方法综述.docx_第3页
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机理及计算方法综述.docx_第4页
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机理及计算方法综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 浇 混 凝 土 梁 端 抗 剪 机 理 及 计 算 方 法 综 述郭志卓*屈文俊(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上海 200092)摘 要 回顾了国内外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问题的研究进展。首先归纳总结了后浇混凝土梁端的抗剪力组成,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 20 世纪和近几年对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问题的研究情况,还介绍了美国规范 aci318-08,美国 pci 手册,欧洲规范 pren-1992-1-1,加拿大规范 csa a23 3 和我国规范 cp-pcc-2003 和 cecs43: 92 中关于预制梁端抗剪设计的规定,重点讨论了其抗剪机理和计算方法。最后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关键词 后浇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界面抗剪,摩擦抗剪progress of study on mechanism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ofshear capacity of connections of post-casted concrete beamsguo zhizhuo*qu wenjun( department of building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s of research on shear capacity of connections of post-castedconcrete beams first,it was summarized that the shear capacity of connections of post-casted concrete beams is consisted of several forces second,th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scholars in the 20th century were introduced,which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mechan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thods of shear calculation then,to make a comparison,the recommendations on shear capacity of connections of precast concrete beams in codes of aci318-08,pci handbook,pren-1992-1-1,csa a23 3,cppcc-2003,cecs43:92 were presented at last,based 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shear ca- pacity of connections of post-casted concrete beams was discussed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problem was proposed keywordspost-casted concrete beam,shear capacity,shear strength transfer across interface,shear friction存在不同龄期混凝土的交界面,从而形成了一个抗剪切薄弱面,所以混凝土后浇梁端的剪力传递 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 础上介绍了混凝土后浇梁端抗剪机理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提出了 越 来 越高的要求,一些既有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已无法 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同时随着现代工程技术快速 发展,新型材料和施工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所指后浇混凝土梁是一种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柱上后接混 凝土梁的加固改造方法。实际工程中,后浇梁一 般是先通过植筋技术在既有建筑混凝土构件中植 入梁纵筋,后浇筑混凝土完成的。由于后浇梁端2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机理目前,国内外学者很少有人直接对混 凝 土 后浇梁端剪力传递机理进行研究。不过,有很多学者对有筋新老混凝土界面的剪力传递机理做出了分析,由此可以得出后浇梁端抗剪力的主要组成收稿日期: 2011 06 24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十一五) 项目( 2006baj03a07-04)* 联系作者,email: guozhizhuo gmail com文献综述结构工程师第 28 卷第 1 期147部分: 新 老 混 凝 土 粘 结 力,新 老 混 凝 土 界 面 摩 擦力,纵向钢筋抗剪力,弯起钢筋抗剪力。对于齿槽 式连接,还有混凝土齿槽传递的剪力。此外,有研 究指出1,实际上的界面抗剪力并不是各个分项 抗剪力的简单叠加,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关联的。的混凝土有关,因此在考虑纵筋的抗剪能力时,要综合考虑钢筋和混凝土两个方面。2 4弯起钢筋抗剪力对于配有弯起钢筋的后浇梁,摩擦抗 剪 钢 筋与剪切面保持一定倾斜角度,此时部分剪力由钢 筋拉力平行于剪切面的分量承担。对于直缝弯起 钢筋式梁 端 弯 起 钢 筋 的 抗 剪 能 力,可 采 用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2中的公式计算,如下所示:2 1新老混凝土粘结力在界面受剪过程中,界面处的新老混 凝 土 中较薄弱的水泥浆体之间出现相对滑移的趋势,这 时水泥浆体中由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粘结力抵抗 外来剪力2。但在实际工程中,在后浇梁端新老 混凝土界面很少使用界面剂,而且界面处由于后 浇混凝土的收缩,往往会形成一个薄弱面,对剪力 传递造成不利。所以在许多学者提出的后浇梁端 剪力计算公式中,该项往往被忽略。vw= 0 8fy asb sin s( 1)式中f 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yasb 弯起钢筋截面面积;s 弯起钢筋与梁纵轴线的夹角;vw 弯起钢筋所承受剪力的设计值。2 5混凝土齿槽传递的剪力2 2新老混凝土界面摩擦力齿槽式接头是在后浇混凝土梁端接头处形成齿槽来传 递 剪 力。南 京 工 学 院9 对 普 通 混 凝 土齿的抗剪强度进行大量的的试验研究分析,得出齿槽混凝土的平均抗剪强度可按混凝土抗拉强度 的三倍取值。但随着剪跨比的变化,齿槽的承载 能力也在变化。剪跨比加大,齿槽界面的弯矩也 加大,齿槽界面垂直裂缝的开展使齿槽有被拉开 的趋势,使得抗剪能力降低。特别是在梁上出现 斜裂缝后,位于斜裂缝位置以上的混凝土齿槽承 担的剪力不再增加,反而会减小,只有受压区的齿 槽抗剪强度有所提高,故其平均抗剪能力的变化 趋势是随剪跨增大而降低。压力摩擦的抗剪能力是指由弯矩作用所引起的受压区混凝土压力所能承担的剪力。在整体浇 筑节点中,表现为梁受压区混凝土抗剪强度的提 高; 在后浇梁端接头处,表现为交界面上的摩擦作 用。在一定范围内,该压力摩擦与弯矩的大小成 正比,但当钢筋达到屈服极限强度或者梁受压区 混凝土达到抗压极限强度时,这种压力摩擦就会 很小,从而认定该项抗剪承载力失效3。美国混 凝土结构 建 筑 规 范 aci318-054、美 国 pci 设 计 手册5、欧 洲 规 范 pren-1992-1-16、加 拿 大 规 范 csa a23 37 和 香 港 规 范 cppcc-20038 中 都 有 专门对于摩擦抗剪的规定,并给出了不同结合面 的摩擦系数取值方法。3后浇混凝土梁端剪力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3 1国外研究情况2 3纵向钢筋抗剪力美国的 mattock 等13对混凝土竖向结合面的受剪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混凝土竖向结合 面的抗剪承载力按式( 2) 计算,但 vu 取值不超过0 3fcacr 。在混凝土后浇梁端处,纵向钢筋不仅 承 受 拉力,还承受剪力。但随着剪跨比的增加,其抗剪能 力会相应降低,当钢筋屈服时,其抗剪能力很小。 也就是说,纵向钢筋在梁端处的抗剪能力随剪跨 比的增大而减小。有学者对纵向钢筋抗剪能力进 行了研究 分 析9,指 出 当 剪 跨 比 较 小 时,钢 筋 主 要承担剪力,剪跨比较大时,主要承担拉力,钢筋 抗剪承载能力较小。有学者经研究指出10,当钢 筋在纯剪或接近纯剪作用下达到屈服,其抗剪强 度约为屈服强度的一半; 当钢筋在拉力作用下达 到屈服时,其抗剪能力很小,几乎为零。有学者经 过试验研究指出11,纵筋的销栓作用还与其周围vu = 0 8( as fy + nu ) + 28acr为剪切平面面积;( 2)式中acras 受剪界面受剪受弯钢筋面积总和;f 混凝土抗压强度;cnu 与同时作用在受剪界面的压力;fy 钢筋的屈服强度。美国 的 e w bennent 等11,14 对 装 配 式 梁 柱直缝式接头进行了抗剪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structural engineers vol 28,no 1state of the art148研究指出了接头剪力由纵筋的销栓作用、弯矩产生的压力摩擦及结合面上存在的粘结剪切强度来承担,并且提出了接头抗剪承载力公式:了抗剪、抗弯剪以及不同构造形式下受力性能的试验分析,探讨了接头的剪力传递机理及计算方 法,提出了实用的设计依据与施工建议。在此基 础上我国制定了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v= v0 ac + n + 1 48as槡fy fcu( 3)19点与连接设计规程( cecs43: 92)3 2 1南京工学院研究成果。式中 接缝处梁端受压面积与梁截面面积之比; v0 结合面粘结剪切强度; ac 接头处预制部分与整浇部分混凝土接触面积; n由弯矩作用在接头产生的压力; as 接头处产生销栓作用的有效钢筋面积,取 受 拉 钢 筋 面 积 以 及 受 压 钢 筋面积的一半;fy 钢筋的屈服强度;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希腊学 者 s g tsoukantas 等 人15 对 预 制 混 凝土界面由于剪切位移引起的抗剪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并且 分 析 了 不 同 剪 力 传 递 机 理 ( 销 栓 作 用 和摩擦剪 力 作 用) 的 贡 献 值,提 出 一 个 界 面 剪 力 的计算公式:vrd = fd + dd20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南京工学院 齿槽研究组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并把试验成果运用于 实践工程中。研究组通过 89 个光弹性试件 和 足 尺接头试件的试验,对齿槽式接头的抗剪、弯剪及 不同构造形式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并着重 讨论了混凝土齿槽的抗剪强度和剪跨比对齿槽承 载能力的影响,探讨了齿槽式梁端接头的剪力传 递机理及其计算方法。( 1)齿槽混凝土的抗剪能力vc= 3ft bc hc n( 5)式中 ft 齿槽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bc 齿槽宽; hc 齿槽高; n齿槽数;反映剪跨比与齿数变化对抗剪强度影响的折减系数。22= ac fr + 0 5d 槡fck fy ( 1 )对于光滑界面,取 fr = 0 27cc ;( 4)( 2)纵向钢筋的抗剪能力 0 5 vs =( as fy + 0 5as fy)( 6)32对于粗糙界面,取 fr = 0 27 槡fck cc 。式中 cc 混凝土应力值;fck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y 钢筋屈服强度值;ac 受压区混凝土面积;d钢筋直径;钢筋轴压比。此外,国外一些学者也曾对装配式结 构 接 头进行了试验研究。文献16,17通过试验对砂浆齿槽装配 式 混 凝 土 梁 端 剪 力 传 递 机 理 做 出 了 研 究,指出了剪力主要通过压力摩擦作用来传递并 将所推导的 公 式 与 aci,pci 所 提 出 的 摩 擦 抗 剪 公式进行比 较。文 献18指 出 当 结 合 筋 配 筋 率 较低时,其将在界面接缝破坏前屈服,对整个接缝 的抗剪作用很小,配筋率较高时,其在界面接缝破 坏前不会屈服,因此对抗剪作用很大。( + 1) 2式中 计算截面剪跨比;fy ,fy受拉、受压钢筋的强度设计值;as ,as 受拉、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 3)压力摩擦的抗剪能力mvf = ( 0 4 0 6)式中,h0 为截面有效高度。( 7)h0通过对剪力传递机理的分析,在一定 剪 跨 比范围内,齿槽式梁端接头的极限抗剪能力可用式( 8) 表示:v= vc + vs + vf= 3ft bc hc n0 5( a f + 0 5a f ) + 0 4 m ( 8)+s ys y( + 1) 2h03 2 2空军工程学院研究成果鉴于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控制裂缝能力,空军工程学院章文纲等21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作为齿槽式节点的后浇混凝土材 料,对装配式钢纤维混凝土齿槽节点进行了抗剪 研究。试 验 中 采 用 剪 跨 比 为 0 25,0 45,0 50,3 2国内研究情况20 世纪 60 年代后,我国成立了相关课题组,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各种接头形式进行文献综述结构工程师第 28 卷第 1 期1490 55,0 60,0 70,0 80,0 90 八个档次共 10 个足尺试件。式为v = vc + vs= nfc absin 2 + as fy( 1)钢纤维齿槽混凝土的抗剪能力:( 15)vc= 3fft nbk hk n ( 9)式中, 为 混 凝 土 强 度 折 减 系 数,取 = 0 7 fc /200; fc 为接缝 混 凝 土 抗 压 强 度; a,b 分 别 为 齿 深、齿厚; 为多齿共同工作影响系数; 为斜压杆 方向和接缝中 分 线 的 夹 角; 为 接 合 筋 强 度 折 减系数,取 0 758; 为混凝土表面的剪切摩擦系数,按美国规范 aci318-05 取用。 7 5 式中,n = 7 5 + n。( 2)纵向钢筋暗销作用承担的剪力:44vs = as( 10)( 3) 齿槽界面摩擦力承担的剪力:fmvfr= 1 1 h( 11)3 3国内外规范设计比较0测得钢纤维与普通混凝土之间的 f = 0 72; 普通混凝土之间的 f = 0 60。综上得到钢纤维齿槽式接头的抗剪能力计算公式为目前,国内外规范都没有关于后浇混 凝 土 梁端剪力传递设计的直接规定。美国规范 aci381-08、美国 pci 设 计 手 册、欧 洲 规 范 pren-1992-1-1和加拿大规 范 csa a23 3 都 规 定 了 配 筋 新 老 混 凝土界面剪力的设计方法。我国的香港规范 cp-pcc2003 给出了混 凝 土 界 面 抗 剪 的 设 计 方 法,钢筋混凝 土 装 配 整 体 式 节 点 与 连 接 设 计 规 程 对齿槽式 预 制 梁 端 接 头 的 剪 力 传 递 设 计 做 出 了 规定。44fmv= 3fft nbk hk n +as + 1 1h( 12)0试验中经过回归分析确定的 回归公式为 = 1 66 0 4。3 2 3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成果哈尔滨工业 大 学 的 张 沛 等22 对 齿 槽 式 和 无 齿直缝植弯起钢筋式两种柱后接梁接头形式,进 行了试验研 究。试 验 中 采 用 剪 跨 比 为 0 3,0 5,0 6,0 7 四个档次六个足尺试件。3 3 1aci318-08美国规范美国规范 aci318-08 对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间剪力传递问题,建议按照摩擦剪力的相关规定进行执行。规范认为设置钢筋的新老混凝土结合面 的抗剪能力与界面钢筋屈服强度有关,当钢筋屈 服时,新老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力达到极限。极限抗剪力的计算公式:( 1)齿槽式接头的抗剪承载力公式此种接头是通过齿槽混凝土、纵向钢 筋 和 压力摩擦三部分来承担压力。但由于在试件破坏时 纵筋已达到抗弯屈服,所以在进行抗剪计算时,没 有考虑纵筋的抗剪能力。v= a f ( sin + cos )( 16)uvf yvu 新老混凝土界面剪力设计值;avf 界面钢筋面积;摩擦抗剪钢筋和界面的夹角;界面摩擦系数;强度折减系数,取 0 75。当为整浇混凝土时, = 1 4; 当界面粗糙处理时, = 1 0; 当界面未处理时, = 0 6。式中mv = vc + vf= 3ft nbc hc + 0 4 h( 13)0( 2) 无齿直缝植弯起钢筋式接头抗剪承载力公式此种接头是通过压力摩擦、弯起钢筋 和 纵 向钢筋三部分来承担剪力的。 0 5 v = vs + vf + vw =2 ( fy as + fyas )3 3 2美国 pci 设计手册( + 1)美国 pci 设 计 手 册 ( 第 七 版) 对 于 混 凝 土 截面抗剪问题,建议按照摩擦剪力的相关规定进行执行。极限抗剪力的计算公式:+ 1 1 m + 0 8f asin ( 14)y sb sh03 2 4柳炳康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柳炳康等23 对 装 配 式 钢 筋 混凝土结构竖向 齿槽接缝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认 为,此种接头的抗剪承载力主要由接合筋作用和 接缝处混凝土作用组成,极限抗剪承载力计算公vu= e avf fvy( 17)式中 强度折减系数,取 0 75;avf 垂直于开裂面的钢筋截面面积;structural engineers vol 28,no 1state of the art150fvy 为钢筋的屈服强度;vu 为外加剪力设计值;带约束时, = 1 7。3 3 6我 国钢 筋 混 凝 土 装 配 整 体 式 节 点 与 连接设计规程cecs 43: 921 000 acr e =, 为轻质混凝土的影响系v我国规范 cecs43: 92 认 为 齿 槽 式 梁 端 正 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应按整浇节点的有关规定进行 计算,另外还应该进行齿槽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 算。非抗震设计:u数, 为 摩 擦 抗 剪 系 数,acr 为 开 裂 截 面 的面积。欧盟规范 pren-1992-1-13 3 3欧盟规范 pren-1992-1-1 之 处 不 同 期 浇 筑 的钢筋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力应按下式计算24:vu cfctd + n + as fy ( sin + cos )mh0v 3nft bk hk + 0 4( 21)当式中 0 4 m 1 v 时,应取 0 4 m = 1 v。h03h03 0 5fcd式中 fctd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cd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18)式中v齿 槽 截 面 剪 力 设 计 值,按 非 抗 震 取梁端组合的剪力最大设计值;齿槽受剪强度折减系数;bk 齿宽; hk 齿高; n同一截面上的齿槽数;m与剪力设计值 v 相应的齿槽截面弯矩设计值。n0 6fcd ac ,且当 n 为拉力时,取 cfctd = 0;4590;开裂混凝 土 抗 剪 强 度 折 减 系 数, =(fck )0 6。1 2503 3 4加拿大规范 csa a23 3加拿大 规 范 csa a23 3 认 为 不 同 时 期 浇 筑 的钢筋混凝土界面的抗剪能力主要由摩擦剪力和纵筋销栓作用组成。极限抗剪力计算公式:4研究现状分析( 1)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预制混凝土梁端抗剪机理的研究很多,而直接对于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机理的研究较少。由于所运用的计算假定和分析模型不同,各国学者提出的抗剪承 载力计算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抗剪力主 要由五部分组成: 新老混凝土粘结力,新老混凝土界面摩擦力,纵向钢筋抗剪力,弯起钢筋抗剪力,混凝土齿槽抗剪力。v= c ( c + ) + s v fy cos f( 19)当 c ( c + ) 0 25c fc 时,取 c ( c +) = 0 25c fc 。n式中 = v fy sin f + agavf= avcv( 2)3 3 5香港规范 cppcc2003在国外学者提出的各种梁端剪力传递机香港规范 cppcc2003 认 为 不 同 时 期 浇 筑的钢筋混凝土界面的抗剪能力主要由摩擦剪力决 定。规范指出: 当有法向压应力时,如果界面剪应 力不超过 0 45 mpa,可不配置垂直界面的抗剪钢 筋; 如果界面剪应力超过 1 3 mpa,必须配置垂直 界面的抗 剪 钢 筋 或 提 供 法 向 应 力 来 阻 止 截 面 分 离。其抗剪承载力为理中,摩擦抗剪计算模式居于主导地位。此计算模式考虑抗剪钢筋屈服后的拉力对界面产生压力摩擦作用来估计抗剪强度。但是此类公式形式简 单,简单的线性公式没有真正反映出界面抗剪破 坏机理,而且公式对于抗剪承载力的估计偏于保 守,使得梁端接头的抗剪能力没有充分发挥。修 正后的摩擦抗剪模型考虑较为全面,综合考虑了 承压、摩擦和钢筋抗剪三个因素,计算结果也与实 验数据吻合较好。vu= 0 6 fb tan f( 20)式中,vu = 0 6fb 为 0 87fy as 与钢筋锚固值的较小值; f 为 接 缝 面 之 间 的 内 摩 擦 角; 对 于 新 旧 混 凝土界面,当界面未处理时, = 0 7,当凿毛或为齿槽界面,且 界 面 端 部 无 连 续 条 带 约 束 时, =1 4,当凿毛或为齿槽界面,且界面端部无连 续 条( 3)在我国的实际工程应用中,齿槽接头形式居于主导地位。我国学者对预制混凝土梁端齿槽接头的抗剪机理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在相应的规 范 中 规 定 了 齿 槽 的 构 造 要 求 和 接 头 的 设 计文献综述结构工程师第 28 卷第 1 期151方法。( 4)fan l study on the shear behaviors of pre-castingand post-casting concrete interface d chongq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2004 ( in chinese) 张沛 既有钢筋 混 凝 土 柱 后 接 梁 连 接 的 抗 剪 承 载 力试验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zhang p shear capacity of connections of post-cas-ted beams connected on exi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d 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 gy,2007 ( in chinese)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aci 318-08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2005 pci industry handbook committee mnl120-10 pci从目前国内外一些相关规范来看,各规范由于采用的抗剪计算机理不同,给出的算法形式也不尽相同。美国规范 aci318-08 只考虑了摩 擦抗剪机理,没有考虑钢筋的销栓作用; 加拿大规 范 csa a23 3 和欧洲规范 pren-1992-1-1 采用修 正后的摩擦抗剪机理,综合考虑了摩擦抗剪作用 和销栓作用; 我国规范 cecs43: 92 只考虑了混凝 土齿和摩擦抗剪机理,没有考虑钢筋的销栓作用。( 5 ) 美 国 aci318-08 规 范 和 pci 设 计 手 册 ( 第七版) 中公式的形式是相同的,但取值是不同 的,其区别在 于 的 取 值。pci 手 册 中 采 用 有 效摩擦系数概念,结合文献24 的分析数据 可 知,式( 17) 的计算方法改善了式 ( 16 ) 低 配 筋 偏 于 保 守的现象。345thdesign handbook precast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7edition s chicago precast prestressed concreteinstitute,2010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pren 1992-1-1 euro-code2: desig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part1: general rules and rules for buildingss 2002 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a23 3-04 design ofconcrete structures,2004buildings department code of practice for precast concrete constructions hong kong: hong kong building department,2003工民建教研 组 齿 槽 式 梁 柱 接 头 受 力 性 能 及 计 算方法的研 究j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1978( 2) : 69-129structure engineering team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beam-column connection with shear keys 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1978 ( 2 ) : 69-129 ( inchinese)施岚青 钢筋混 凝 土 构 件 抗 剪 能 力 计 算 的 几 点 建议j 清华大学学报,1973,31( 1) : 54-81shi l q recommendations on the shear capacity cal- cul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73,31( 1) : 54-81 ( in chinese)bennett e w,banerjee s strength of beam-columnconnections with dowel reinforcement j thestructural engineer,1976,54( 4) : 133-139中华人民共 和 国 建 设 部 gb 500102010 混 凝 土 结构设 计 规 范s 北 京: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2010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gb500102010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10 ( in chinese)mattock a h,johal l,chow h c shear transfer in65结语7目前,对于后浇混凝土梁端剪力传递 机 理 的直接研究还比较少,在工程设计中也没有直接的 规 范 规 定,今 后 的 研 究 工 作 需 要 注 意 以 下 几 个 方面:( 1)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众多抗剪分项 机理,但是目前的研究都只是考虑其中一些分项 机理的组合,应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公式综合考虑 各个抗剪分项。89( 2)现有计算方法多针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材料,而随着高强度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大量应用,应逐步研究高强度材料对界面抗剪承载力的 影响,并给出计算方法。10( 3)目前对于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后浇混凝土梁端抗剪计算公式没有明确规定,我国规范只是以非抗震计算公式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来得 到,应对反复荷载作用下后浇混凝土梁端的抗剪 机理进行研究。11参考文献121 koichi maekawa,juneid qureshi stress trans-fer across interface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due to aggregate interlock and dowel action j j mate- rials, conc struct pavements, jsce,1997,557( 34) : 159-1722 范亮 先后浇混凝土截面抗剪性能研究d 重庆: 重庆交通学院,200413structural engineers vol 28,no 1state of the art152reinforced concrete with moment of tension actingon the behavior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beam-col-umn connection with shear keysr report resear- ches on reinforced concrete connections,1981: 341-367 ( in chinese)章文纲,程铁生,迟维胜,等 装配 式 框 架 钢 纤 维 混 凝土齿槽节点j 建筑结构学报,1995,16( 3) : 52-58zhang w g,cheng t s,et al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tooth-groove joint in prefabricated rc frame structure journal building structures j1995,16( 3) : 52-58 ( in chinese)张沛,潘景龙 既有柱后接梁连接的抗剪承载 性 能 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09,39( 1) : 108-110 zhang p,pan j l shear capacity of connections ofpost-casted beams connected with concrete columnsj building structure,2009,39( 1) : 108-110 ( inchinese)宋国华,霍达,王东炜,等 装配式 大 板 结 构 竖 向 齿 槽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j 土木工程学报,2003,36( 11) : 61-64song g h,huo d,wang d w,et al shear capacity of vertical-grooved connection in pbp structures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3,36( 11) : 61-64 ( in chinese) 王伟,苏 小 卒,赵 勇 钢 筋 混 凝 土 界 面 抗 剪 承 载 力计算 方 法 比 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