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_第1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_第2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_第3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_第4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4月7日下午 博鳌年会 城市化的质量 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对中国城市化的质量展开热烈探讨 嘉宾认为 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超过历史上的美国 数据显示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从建国初的7 3 1978年的17 4 提高到目前52 6 的水平 超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逾百座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 提示 城市化发展迅速 尝试探究 社会生产力 社会分工 非农业 手工业 商业 2 城市的发展 单一 政治 增加 扩展 经济 特大 专业化 大学 二 城市化及其特点1 概念 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转化为地区 农业活动转化为活动的过程 2 主要表现 1 城市人口 2 城市人口在中的比重上升 3 城市扩大 农业人口 城市 非农业 增加 总人口 用地规模 3 衡量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4 当代世界城市化特点 1 城市化进程大大 2 大城市迅速增加 带出现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加大 发达国家 较高 一般在70 以上 出现城市化和现象 发展中国家 表现为乡村人口向移动 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大城市膨胀 城市剧增 加快 数量 大城市 差异 城市化水平 郊区 逆城市化 城市 规模 数量 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积极影响 积极引导和推动的城市化 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是国家实现合理用地 用地及耕地的和有效途径 2 不利影响 1 产业和人口大量集中于城市 对和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造成资源短缺 并加剧了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等 2 城市人口剧增和大城市迅速膨胀 导致城市道路拥挤 事故频发 紧张 外来流动人口居住条件恶化 就业困难 混乱等城市问题 合理有序 节约 保护 基本措施 资源 水污染 噪声污染 交通 住房 社会秩序 1 教材P33 图2 1 3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化趋势 提示 该图通过两条曲线变化说明了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的特点 一条曲线是城市人口增加曲线 从图中看出 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7 34亿 2000年达到28 54亿 2020年将达到44 88亿 另一条曲线是城市化水平曲线 从图中看出 1950年城市化水平为29 2 2000年达到46 6 2020年将达到57 4 总之 世界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原因 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和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 2 教材P34 图2 1 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 提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城市密集地区 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扩展 城市之间有连成一片的趋势 从而形成城市群和大城市带 目前世界六大城市带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各地的自然 社会和经济状况的不同 其出现的原因也不同 世界主要城市带及其成因 续表 3 教材P35 图2 1 7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化水平 提示 从图中可看出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拉丁美洲 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都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其中 拉丁美洲是由于人口增长快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从而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而中东和北非地区因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发展 同时石油丰富 本地区和外籍工人都聚集于城市而使得城市化水平很高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前发布的报告称 中国城市化目前仍处在 半城市化 状态 仍大约有1 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促进人的发展 关键是使久居城市的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市民 最终实现 全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 根据以上材料 分析探究 1 什么是城市化 2 城市化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有何区别和联系 例证1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 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 水平高B 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 水平低C 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 水平高D 90年代 与丙城市圈相比 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 水平较低 答案D 练习1 下图是某地区1950 1980年人口增长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30年间该地区 A 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 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 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 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2 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 大幅提高B 略有提高C 没有变化D 略有下降 答案 1 B 2 C 城市化是个动态发展过程 对其理解可从其表现 过程 动力和结果等方面入手 具体分析如下 方法技巧 判断某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方法 1 城市化的表示有多种方式 包括城市面积的扩大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等 其中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这也是最重要 最常用的一个表现方式 其被称为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2 城市化的三个表现是相对的 不能作为绝对指标 在分析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时 还应考虑城乡收入 劳动方式 人均收入 文化教育的差异性 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项指标 以全面衡量 分析城市化水平及合理程度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纵观世界各国 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为70 80 或更高 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在50 左右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 社会蓝皮书 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分析 2011年我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 标志着我国已经从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 进入以城市文明为主的新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根据以上材料 分析探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何不同 例证2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1 A 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曲线 2 从图中可以看出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年以后 曲线速度加快 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出现了 现象 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 萎缩 发展迅速 4 城市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初期阶段 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 其中 后期阶段容易出现 城市化现象 答案 1 A 2 晚低1950曲线B 3 逆城市化中心区中小城镇 4 逆 练习2 下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当前 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 B C D 解析图中 为城市化进程初期阶段 为加速阶段 为成熟阶段 当前 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则处在成熟阶段 答案C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两者城市化差异明显 具体如下所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特别提醒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1 农村劳动力过剩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2 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城市化的速度不相适应 3 城市化水平提高主要是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使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超过了工业化发展速度 4 大城市迅速膨胀 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5 大城市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 贫民区环境质量差 城里的人想逃出去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当初钱钟书先生用此形象地影射婚姻 如今看来 这也是中国城市化的真实写照 城外的人不断地 冲进 城里 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城市面积越来越大 城市化的建设越来越快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因为过于追求城市化的扩张与速度 而忽视了城市的内涵发展 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以上材料 分析探究 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2 如何治理城市化问题 例证3 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A 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B 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C 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D 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2 据图可以推断 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 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B 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 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D 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 1 C 2 A 练习3 下图是 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 地下水位上升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 蒸发量增加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用水量增加B 植被覆盖率增加C 降水下渗量减少D 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第 1 题 城市建设使硬化地面面积增大 绿化面积减少 地表径流汇集速度由于没有植被等的阻碍 汇集速度加快 地表水下渗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蒸发量减少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第 2 题 城市建设后 硬化面积增大 阻碍了降水下渗 使大气降水在短时间内迅速汇集 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湖或海洋 答案 1 D 2 C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两层含义 一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是引起城市居住地的变化 列表比较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及治理措施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别提醒 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但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 2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城市建筑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坚持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教材P32活动提示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中国的黄河流域 埃及的尼罗河谷地 印度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 这些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点是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从区位看 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 教材P37活动提示 1 从地形上看 城市建设会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从气候上看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 使城市产生 热岛效应 不同程度地影响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 如形成城市风 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 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 从水文上看 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 容易使城市在多雨期形成洪涝灾害 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变臭 从生态上看 城市的生产 生活污染 尤其是工业 三废 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