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汉政权的逐步巩固异姓王的消除刘邦为了巩固新建立的国家采取断然手段,逐一消灭掉拥有重兵、专制一方对皇家有威胁的异姓诸侯王势力。西汉初年,功臣为王者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史称“异姓诸王”。他们据有关东广大区域,朝廷指挥不灵,是国家统一的隐患。高祖五年(公元前202 年)七月,燕王臧荼便据北部边境反,刘邦亲自率兵征讨。九月,虏臧荼,立长安侯卢绾为燕王。六年(公元前201 年)冬,有人上书言楚王韩信反。刘邦用陈平计,伪游云梦,与诸侯相会于陈(今河南淮阳)。韩信见征召令,疑惧不知所为,自度无罪,遂见刘邦,被武士所执,载至洛阳。被废去王号,封为淮阴侯。于是韩信常怏怏不快,称病不朝,也不愿与绛(绛侯周勃)、灌(灌婴)同列。韩王信原先封地在颍川(今河南禹县),处于中原险要地带。刘邦对他不放心,徙他都太原,以御匈奴。高祖六年,匈奴军在马邑将韩王信包围。信投降匈奴,反以兵攻太原。七年十月,刘邦亲自带兵击信。信亡走匈奴,而令其旧将曼丘臣、王黄立赵利为王,与匈奴联合拒汉。刘邦率军北攻,结果在平城被匈奴大军包围七日,用陈平计方得解脱。八年冬,刘邦过赵,发现赵相贯高、赵午等有反谋,遂废赵王张敖为宣平侯。十年(公元前197 年)秋至十一年冬、春,有人说韩信与陈豨谋反。陈豨于刘邦自平城还长安时,由郎中封为阳夏侯,任代相国,负责监赵、代边境,边兵尽归他指挥。有人说,陈豨临行,与韩信密谋反汉,韩信为内应,陈豨拜将守边,私人宾客数以千计。赵相周昌请求入见高祖,即言陈豨拥兵在外,又宾客众多,须谨防有变。此年秋,高祖以“太上皇崩”为理由召陈豨,豨称病不至,遂与王黄、曼丘臣反,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到邯郸指挥平定。当时形势相当严重,刘邦以羽檄征集彭越、英布等,竟无至者。而陈豨部将侯敞、王黄、张春则分别将兵四处活动攻击,范围几乎波及华北全境。幸得刘邦以重金收买陈豨手下将领,将领多降。汉朝又派遣郭蒙与齐国将领击张春,太尉周勃从太原攻入代地,才得平定叛乱。至十二年,周勃斩陈豨于当城(今河北蔚县)。当刘邦亲自将兵讨伐陈豨时,韩信称病不从。旧史称,韩信与陈豨勾结谋反,吕后阴与萧何设计将韩信处死,并将其剁成肉酱,遍赐群臣。刘邦听说韩信死了,且惊且喜。但谋反之说不一定可信。后世史家多疑其为诬陷之词。十一年三月,梁王彭越反。由于彭越不应征从刘邦击陈豨,刘邦派人责备,彭越疑惧。部将扈辄劝彭越反叛,彭越不听。后被人上告。刘邦派人至定陶,乘彭越不防备,将他绑赴洛阳。刘邦把他废为庶人,流放蜀青衣(今四川雅安)。在半路上遇吕后从长安东来,欲到洛阳。吕后用计把他载到洛阳,向刘邦报告说,像彭越这样的勇将,流放到蜀,将留下后患。遂找了个借口,将他全族处斩。同年七月,淮南王英布反。英布先后获知韩信、彭越被处死,即暗中部署兵力,刺探周围各郡动静。后被人告发。刘邦与相国萧何商议,遣使者到淮南国查验。英布闻讯,举兵反叛。当是时,刘邦已经有病,手下诸将领都不是英布敌手,只好带病亲征。此举颇出乎英布意料之外。英布叛军先攻吴,吴王刘贾败走而死。英布渡淮击楚,得胜,继续引兵西进。十二年十月,刘邦率领的汉军与英布军相遇于蕲西(今安徽宿县北)。英布兵败,逃至江南,被当地人杀死于乡民田舍。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 年),又有燕王卢绾反。原先,卢绾曾助汉击陈豨,攻其东北。卢绾派张胜到匈奴,阻止匈奴援救陈豨。张胜却听了臧荼之子臧衍的计谋,反令匈奴助陈豨攻燕,联络陈豨,与汉对抗。卢绾知实情后,又把张胜包庇下来,让他逃匿至匈奴,为燕王秘密联系。又暗中派范齐去找陈豨密谋。谋泄,刘邦两次派人召卢绾,绾称病不行。二月,刘邦派樊哙击卢绾,令皇子刘建为燕王。卢绾带领数千人在塞下观望形势。至四月,闻刘邦卒,遂亡入匈奴。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先后被消灭。只有长沙王由于其封国偏远,又处在汉与南越的中间地带,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所以当时无事,直到文帝时才由于无后而国除。刘邦在他生前逐一击败异姓王,消灭了威胁西汉朝廷的隐患。但刘邦又在异姓王的旧土上,分封自己子弟为王,以为这是“天下一家”,是维护朝廷的可靠保证。他还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吕后掌权和诸吕的诛灭刘邦在临终之前嘱咐吕后,身后由萧何、曹参、王陵、陈平等人相继任丞相。公元前195 年四月,刘邦卒。子刘盈继位,是为惠帝。刘盈时年十六岁,尚未成年,生性懦弱,大权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妒忌心很强,性格残忍,毒死赵王如意,又残害如意之母、刘邦宠姬戚夫人。惠帝无子,吕后取宫内美人之子佯装为惠帝王后所生,立为太子,又将其生母害死。太子立为少帝以后,又被吕后幽禁和害死。赵王刘友也被吕后暗中害死。此后吕后玩弄权术,大封吕姓亲属为王为侯。从政治大局说,吕后掌握朝政大权的十五年间,执行的是刘邦确定的休养生息、恢复民力的政策。萧何任丞相,治事省约宽缓。他一生以谨慎细致、善于镇守后方著名。刘邦带兵征讨陈豨、英布等人,萧何都勉力镇抚关中。萧何还曾为长安民众请求刘邦,准许民众利用上林苑空余田地耕种。史称,萧何“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这充分地肯定了他奉行“与民休息”的为政方针。惠帝二年(公元前193 年)萧何卒,曹参代之为丞相。曹参好黄老学说,先任东方大国齐国(当时齐国有七十城)的丞相,他寻找安辑百姓的办法,听说胶西有位善治黄老言的盖公,便派人用重礼请他。盖公告诉他:“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尊敬地安排盖公住在正堂上,治理政事即以清静无为为指针。“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曹参继任汉朝相国后,“举事无所更改,一遵萧何约束”。他任用丞相府的办事人员,标准是性格宽厚、口舌笨拙者,把贪图功利、玩弄心计者赶走。当时人用歌谣赞颂萧、曹二人治国:“载其清静,民以宁壹。”意思是两位相国都实行清静无为的方针,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惠帝纪年七年。惠帝之后,吕后直接称制八年。 史记萧相国世家。吕后秉政时,继续减轻刑罚,废除一人犯罪诛灭三族的残酷刑律,又宣布取消秦始皇时颁布的百姓家中私藏图书有罪的旧法令。吕后还避免了与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因此,吕后当政的十五年中,社会生产得到发展,社会经济处于上升趋势。史称:“孝惠皇帝、高祖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惠帝时,吕后利用权术,胁迫大臣请封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皇宫内外,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吕氏权由此起”。此后,“号召一出太后”。吕后欲封诸吕为王,右丞相王陵因当场反对,冒犯了吕后,立即被夺了相权,让他做个毫无实权的“帝太傅”,王陵称病辞职。于是吕后先后封吕台、吕产、吕禄、吕通为王,吕姓亲属封侯的更难尽数,宫内和朝政大权都掌握在诸吕手中,形成了吕姓外戚势力。吕后八年(公元前180 年),吕后病重,令吕禄、吕产将南北军。临卒之前,又任吕产为相国,吕禄独掌军权,诸吕谋乱进入紧张阶段。在刘姓天下处于危殆的情况下,刘邦旧臣陆贾出面调和陈平、周勃之间的嫌隙,联合对付诸吕。齐王刘襄得知诸吕阴谋,发兵西向,欲诛诸吕。灌婴此时拥重兵屯守荥阳,遂与齐王相约,一旦有变,立即合诛诸吕。他们的举动对吕产等人具有威慑作用。在京城,陈平、周勃集朱虚侯刘章(刘邦之孙,齐王刘襄之弟)、平阳侯曹窋(曹参之子)商议,先用计夺吕禄兵权,周勃指挥北军,然后堵杀吕产于宫中。诸吕被荡平,齐王获讯后罢兵。经大臣计议,迎立代王刘恒(高祖子)为帝,是为汉文帝。外戚擅权,这是封建政治下,皇帝拥有专制权力所派生的现象,可以引起宫廷残杀惨剧,以至改朝易代,权移他姓。诸吕虽因吕后的卵翼,一度掌握了军政大权,最后却阴谋失败,悉被剪灭,其根本原因是,刘邦建立西汉皇朝,废除了秦的暴政,使人民得以休息,社会出现了安定局面,因此在民众以及军队中大得人心。周勃进入北军军门,下令军中:“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霎时军中一律左袒,表示要捍卫刘家天下。再者,当时大臣中陈平、王陵、陆贾、周勃、灌婴、曹窋等,都是刘邦亲手提拔的功臣或功臣子弟,他们遵从刘邦立下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誓约,挺身而出,保卫刘家政权。刘姓子弟中还有刘章、刘襄兄弟这样有勇气胆识的人物,他们都能配合得很好。所有这些原因,都使得皇权在它与外戚的斗争中,以胜利而告终。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秦始皇废封国,立郡县,好像是封国的政治体制就扫除得一干二净了。 史记曹相国世家。 史记吕太后本纪赞。 史记吕太后本纪。 史记吕太后本纪。实际上,并不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郡县制和封国制保持了两存的局面。不少人认为,封国制反映了朝廷的对抗势力而郡县制反映了朝廷的统一势力。实际上,也并不如此。封国制的单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时是朝廷的对抗力量,有时是朝廷的依靠力量。郡县制的单位,有时也可以是朝廷的反叛势力。郡县制单位中的上下级官吏间的关系,有时表现为君臣间的关系,而封国制单位中的官吏有时则代表朝廷的权力。以上的种种,在汉初以至其后的历史中,都是可以有所见到的,而又各有其具体的情况。汉初,郡县制是基本行政体制,但又先后分封异姓王、同姓王,所以又是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局面。封国有王、侯两级。诸侯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它们有割据之实,专制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汉初七个异姓王国的封域占去汉疆域的一半。侯国是列侯的封地,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而不受所在郡的管辖。刘邦在消灭异姓王后又大建同姓王国,作为朝廷的屏藩。在高祖晚年,“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唯独长沙异姓,而功臣侯者百有余人。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太行左转,渡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自陈以西,南至九嶷,东带江、淮、谷、泗,薄会稽,为梁、楚、淮南、长沙国:皆外接于胡、越。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于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九个同姓王国占据地三十五郡,与异姓王长沙国在地域上连成一片,总封域占汉朝疆域一半以上。朝廷直接管辖为十五郡,比高祖初年更形缩小。吕后当政时,执行打击同姓王国的政策,废梁、赵,割齐、楚,分封外戚诸吕等共八个王国,高祖末年所封同姓王国尚余五国,加上长沙国,因此在吕后末年与汉朝诸郡并存的王国共有十四国。文帝初年,恢复了齐、楚、赵同姓王国故地。由于同姓王联合朝廷大臣诛灭了诸吕,立有殊功,以后力量更为膨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经济力量也不断增长。他们仍然是威胁皇朝的力量。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 年),济北王刘兴居反,发兵欲西击荥阳。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 年),又发生淮南王刘长谋反事件。所以,文景之时,削去藩国封地,扩大朝廷直接控制的郡县,就成为最突出的问题。 大的封国,燕据有六郡,楚有五郡,淮南四郡。韩国、梁国最小,各据一郡。参见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引论第二节,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齐国最大,据有七郡。赵、燕各据有六郡。梁最小,据有二郡。 这十五郡是:内史、上郡、北地、陇西、汉中、巴郡、蜀郡、广汉、云中、上党、河东、河内、河南、南阳、东郡。 刘兴居原为东牟侯,与诛诸吕有功。文帝前元二年封为济北王,封地小,兴居恃功不满。此年文帝至太原,兴居以为有机可乘,发兵反,随即兵败自杀。 原先,淮南王刘长是刘邦姬赵美人所生,以后赵美人因受牵连被囚禁,愤恨自杀。当时受到高祖及吕后宠信的辟阳侯审食其知情而未尽力相救。二十一年后,刘长长大成人,入朝袖铁椎椎杀辟阳侯,文帝赧而不治其罪,刘长更加骄恣。六年,计谋使人反谷口(今陕西醴泉县境)。事觉,被处流放蜀严道(今四川荥经县)。刘长在路上不食饿死。汉初郡县与封国消长的过程,反映出统一皇权与王国割据两种倾向反复进行着斗争。刘邦消灭了异姓王,是皇权统一取得的一次胜利。以同姓王代替的结果,却又造成新的对抗皇权的潜在势力。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即是皇权与封国割据势力矛盾的又一次尖锐爆发。这场大规模叛乱被迅速平息,统一倾向再次取胜并且得到巩固。历史就是这样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进的。第四节“文景之治”簿税劝农,与民休息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一年,继续执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是西汉社会经济上升的时期,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原为代王。代,地处北方边境,自然条件较差。他居代十七年,也经受了一些磨练。他即皇帝位后,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减轻赋税和刑罚,提倡节俭。文帝屡诫百官守令劝课农桑,并连续下诏令减轻民众负担。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 年)三月,诏令群臣对百姓鳏寡孤独穷乏之人举行赈贷,又下诏规定各地存问老年人,发给布帛酒肉之物,地方官吏应当亲自阅视或送到。六月,令郡国无来献。文帝前元二年十一月,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指摘施政的弊病;敕官吏务省经费以便民;减少守卫京师的士卒;减少太仆用马,用以补充邮驿的需要。正月,下诏亲耕籍田,并赦免因被论罪充当官府役作为奴者回乡务农。文帝多次下诏提倡重视农业的社会风气。十二年(公元前168 年),下诏派遣使者到各地慰问孝悌、力田、三老等乡官和廉吏。贾谊向文帝上疏,指出天下“背本而趋末”的情况很严重,致使国家或民户的粮食积贮都少得可怜。同时社会上奢靡成风,大量浪费财富。他认为,朝廷应极其重视积贮粮食,吸引农民回到本业:“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的上奏引起文帝的重视,当即在春耕时节到京城的“籍田”上举行亲耕仪式,向天下表示皇帝奖励力农。农业的发展,使粮价大大降低,史载文帝时每石“粟至十余钱”。文帝十二年,取消出入关卡用传的制度,商业也活跃起来了。文帝弛山泽之禁,促进了盐铁业的发展,对农民的副业生产也有一些好处。随着粮食的降价和商业的活跃,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大商人势力膨胀,囤积居奇,侵蚀农民。为了提高谷价,缓和谷贱伤农的现象,晁错向文帝上论贵粟疏,提出:“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认为应该把吸引民众重视农业作为当今首要任务。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提高粮食的价格,对于能提供粮食者实行奖励。他主张招募天下民众,凡是能为国家提供粮食的可以赐爵,可以赎罪。这样,“主用足”、“民赋少”、“劝农桑”三个目的都能达到。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号令民户为国家输送粮食到边境,能运到六百石的赐二等爵,逐级增加,运到四千石的赐第九等爵(五大夫),运到万二千石的赐十八等爵(大庶长)。晁错又建议边塞粮食充足了,可以储备在郡县;郡县储足一年所需的粮食,即可免收田租。贾谊、晁错的主张,对于文帝奖励农业生产,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贾谊这篇言论即著名的贵积贮疏,见汉书食货志上。 史记律书。 汉书食货志上。文帝十二年,宣布免去当年田租之半。十三年六月,下诏免收天下田租。共免收全国田租十三年。这说明官府掌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农民的处境也暂时得到改善。文帝提倡节俭。他在位期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都无所增益。史载文帝为了节省黄金百斤而罢建露台。他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景帝继续实行薄赋劝农的政策。前元元年(公元前156 年)正月,下诏准许民户由耕地缺少的地方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五月,下令民半出田租,实行三十而税一,从此成为汉朝定制,因而汉代农民的负担比前代明显减轻。七月,禁止官吏贪受财物,贱买贵卖。后元二年(公元前142 年)四月,下诏不受郡国贡献锦绣等奢侈物品,以省徭赋,“欲天下务农桑,谷有蓄积,以备灾害。”对官吏贪污渎罪者,治其罪。后元三年正月,诏令郡国务劝农桑,多种树,禁止官吏采买黄金珠玉,否则以盗窃论罪。文景时期,在法律上也有改革。文帝废除了汉律中沿用秦律而来的收孥相坐律令,缩小了农民奴隶化的范围。此后数年中,又诏除诽谤妖言法,令列侯、吏二千石无得擅征捕,废除肉刑。景帝又减轻了笞刑,又规定被判处犯罪而不服者可以申诉核实定案,即使申诉不当也不为过失。这个时期许多官吏断狱从轻,但责大指,不求细苛,所以有“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之说。长期减免田租徭赋,对地主有利,对农民也不无好处。因而户口繁息迅速。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者自倍,富厚如之”。文景时期“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上升。旧史所说:“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增殖”,可说并非十分夸大之词。人民大众的辛勤劳动,大大增强了西汉的国力,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但在这一时期得到最多的是地主和商人。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扩展,加剧阶级矛盾。汉与匈奴、南越的修好文景时期,边境的民族关系比较好,这对促进统一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上升,都是有好处的。首先是汉与匈奴的关系。汉初,冒顿单于新立,恃其强盛,攻灭东胡,又西击走月氏。他利用中原兵革连年的局势,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遂侵燕、代,悉复收蒙恬所夺匈奴故地。“控弦之士三十万”,威服诸国。高祖七年(公元前200 年)冬,匈奴军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南)。汉兵追击,冒顿用计诱汉军,致使高祖受困七日。九年冬,高祖派刘敬与匈奴和亲。这是西汉和亲的开始。 史记孝文本纪。 汉书刑法志。 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序。 汉书刑法志。 此段有关匈奴的引文,见汉书匈奴传。吕后时,冒顿单于自恃武力强盛,蔑视汉朝军事实力,写信给吕后,措词甚为不恭。在群臣中,樊哙提出,派他将十万军可以横行匈奴境内。中郎将季布坚决主张国家正在医治战争创伤,派大军作战是动摇天下,斥责樊哙是当面欺骗。吕后采纳了季布的意见,派官员送国书,表示继续与匈奴修好。冒顿单于得书后,也派使者表示道歉,称:“未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双方互以车马赠送,同意和亲。文帝时,匈奴更强大。单于致文帝信中,自诩“吏卒良,马力强”,夷灭月氏、楼兰等二十六国,“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时老上单于初立,文帝遣宗室女公主嫁给老上,宦者中行说被派护送公主,竟投降匈奴,破坏汉与匈奴和好趋势,唆使匈奴对汉作战。文帝与匈奴单于虽有书信往来,互相表示约束诚信,但历年间匈奴仍数为边患。匈奴问题引起朝野关注,晁错先后上言兵事疏、募民徙塞下书、教民习战守书,建议募民徙居边塞,兵屯合一,高城深堑,构筑城邑,使互相救助。对边塞居民实行以伍、里、连、邑编制,教射法及应战之法,劝以厚赏,威以重罚。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 年)冬,老上单于将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宁夏固原南),候骑至雍(陕西凤翔境)、甘泉(陕西旬邑南),单于留塞内月余方去。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 年),匈奴连岁入边,为害甚剧。因而,文帝在继续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极其重视加强边境防卫、报警制度。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 年),匈奴两路各三万骑入上郡、云中,所杀略甚众,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文帝令将军令免、苏意分守飞狐(河北蔚县南)、句注(山西代县境)等军事要地,防备极严。月余,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依靠这种以防御为后盾,同时通使和亲的修好的政策,使此数十年间汉与匈奴一直保持往来,战争破坏尚未至惨剧的程度。景帝年间,又连续三次与匈奴和亲通好,时间是元年(公元前156 年)夏、二年秋、五年。故虽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 年)匈奴入雁门、武源、上郡,后二年(公元前142 年)匈奴再入雁门,但未引起大规模作战。这就使得中原地区经济生产的上升趋势继续得以保持。其次是汉对南方边境的安抚。南粤(“粤”通“越”)王赵佗原籍真定人(今河北正定),秦时任龙川(今广东龙川)令。反秦起义爆发,南海(今广州市)尉任嚣在病危之际急召赵佗,称中原大乱,让他代己自立。秦亡,赵佗自立为南粤武王。高祖已定天下,于十一年(公元前196 年)派陆贾通使南粤,立赵佗为南粤王,负责和辑南粤,与长沙王国接壤。吕后秉政时,因官吏建议,禁止中原铁器过关运入南粤。赵佗认为必是长沙王从中捣鬼,于是自立为南粤武帝,发兵攻长沙国边县。吕后派侯竃率军进击,士卒因南方暑湿而流行疾疫,兵不能越南岭。于是赵佗控制闽粤、西瓯,东西万余里,黄屋称制,与汉朝相抗礼。文帝登帝位,即遣使告知诸侯及四方边境,示通好之意。为了避免南粤的对抗,文帝在派太中大夫陆贾再次出使时,特意写了一篇态度诚恳、措辞谦和的信。文帝不以皇帝之尊压人,而是先谦恭地作自我介绍,表示平等待人的诚意。然后告知赵佗,朝廷对他还留在河北老家的兄弟作了照顾,对赵佗所关心的祖宗坟墓已派人修葺。文帝语重心长他说明战争只会给汉和南粤造成祸害,“得一亡十”,所能得到的极小而危害极大,从希望国家安宁的目的出发,要求赵佗与汉通使如故。文帝的诚意,换得赵佗的真心归向。他重新盟誓永远当西汉朝廷的藩属。赵佗向文帝解释,他的称帝是因误会引起,一是闻说祖宗坟墓被破坏,二是疑心长沙王从中谗毁,于是派兵进攻长沙国边境,并“称帝号自娱”,并非真心与汉对抗。文帝与赵佗还互赠礼物。文帝所赠是当时很贵重的丝棉衣一百件,赵佗所赠是南粤特产白璧、翠鸟、犀角等物。陆贾回报,文帝大悦。至景帝时,南粤仍称臣,遣使朝见。终文景之世,南粤一直是汉的藩属,南方边境长期保持安宁。削藩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文帝时,贾谊认为济北王、淮南王先后谋反是严重的信号。他看到同姓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已构成对封建国家的威胁,于是向文帝上治安策,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一,异姓王幸被战胜了,同姓王以后将成为严重问题。目前已有征兆,皇帝必须警惕。他说:“其异姓负强而反,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二,现今,同姓王势力膨胀,朝廷无法制服。“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手脚肿大,指挥不动。“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同姓相残相杀。“今或亲弟谋为东帝(指淮南王),亲兄之子西乡而击。”目前,朝廷尚能控制诸侯,因诸侯王年幼,设置傅、相,握有权力。以后若皇帝威权减轻,将出现“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三,同是诸侯王,规律是强者先反。他举出,长沙王不反,不是因他天生最忠诚善良,而是因他势力最小,仅有二万五千户,结果“功少而最宽,势疏而最忠”。他又以樊哙、周勃等与韩信相比,也正说明不强者得保其忠臣地位和生命。因此,贾谊明确得出处理诸侯王的结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皇帝广泛地推恩,把大国分成小国,“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贾谊所主张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以后即成为西汉朝廷处理和最后解决藩国问题的指导思想。当时文帝并未立即实行。在贾谊死后,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 年),文帝追思贾谊前言,分齐地为六国,分淮南王地为三国,实际上就是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议的实现。藩国割据势力与统一国家权力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终于在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 年)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于高祖十二年受封,至此在诸王国中最强。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天下亡命者,益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又收买人心,庇护罪人,为其卖命。“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公共禁弗许。”处心积虑经营达四十年,故敢于与朝廷对抗。 汉书南粤传。 汉书南粤传。 汉书贾谊传。 齐文王卒,无子嗣,文帝分齐为六国:齐、济北、菑川、胶东、胶西、济南。 淮南厉王之子刘安嗣立为淮南王,再分出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即借故不朝。晁错继贾谊之后,在他任太子家令时,也一再建议对吴国实行削地,文帝未予采纳。文帝时,由于吴王跋扈,景帝时,晁错又上削藩策,认为诸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景帝三年,用晁错之策,削楚王戊东海郡,削赵常山郡,削胶西六县。依次将削吴。于是吴王刘濞联合楚、胶西等国谋反。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吴王遂起兵,诛杀汉朝派出的二千石官员。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一齐反叛。吴首先发兵于广陵(今江苏扬州),吴王下令军中:“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发。”举全国士卒共二十余万人,又南使闽、南越,亦发兵随吴。吴兵西渡淮河,并合楚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