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分析.ppt_第1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分析.ppt_第2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分析.ppt_第3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分析.ppt_第4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唐诗概述 中唐时期指从代宗大历六年到文宗太和末年的60多年 创新 与 求变 是中唐诗歌的主要创作趋向 中唐的社会背景 如藩镇割据 朋党之争 科举考试的弊端以及用人制度诸因素 为诗人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也促使不同群体形成风格各异的诗歌流派 中唐诗歌大约有以下几派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 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 人民痛苦为主流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 诗经 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 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 即新乐府运动 元稹 张籍 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 元稹 779 831 的主要作品 导入 是乐府古题19首和新乐府12首 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说 元诗都非常接近白居易的诗 语言通俗易懂是他们共同的特色 这是源于他们文学观点的一致 张籍和王建虽无明确的文学主张 但他们以丰富的创作成为新乐府运动的中坚 同情农民疾苦是张籍乐府诗的主题 以 野老歌 最为著名 风格与上述几人十分相近的李绅诗作虽不多 但 悯农 诗二首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这一时期还另有一派诗人 这就是韩愈 孟郊 李贺等人 他们的诗歌艺术比之白居易另有创造 自成一家 韩愈 768 824 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善以文入诗 把新的语言风格 章法技巧带入了诗坛 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 但同时也带来以文为诗 讲才学 追求险怪的风气 孟郊 751 814 与贾岛 779 843 都以 苦吟 而著名 追求奇险 苦思锤炼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刘禹锡 772 842 是一位有意创作民歌的诗人 他的许多 竹枝词 描写真实 很受人们喜爱 此外 他的律诗和绝句也很有名 柳宗元 773 819 的诗如他的散文一样 多抒发个人的悲愤和抑郁 他的山水诗情致婉转 描绘简洁 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个性 如 江雪 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李贺 790 816 在诗歌的形象 意境 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 拥有中唐独树一帜之风格 开辟了奇崛幽峭 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新天地 梦天 等都是充分体现他的独特风格之作 中唐诗歌的基调 徘徊苦闷 哀怨惆怅 凄凉感伤 中唐诗歌的风格 雕琢炼饰 追求丽藻与远韵的统一 崇俗尚质 追求浅切尽露的平易之风 崇奇尚怪 追求 笔补造化 的人工之美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 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 由士而仕 投身宦海 但宦海有不测风云 忠而被贬 贤而遭迁不乏其人 贬官的遭遇 除了降职 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 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 韩愈 768 824 字退之 唐代河南河阳人 今河南孟县 著名文学家 哲学家 的倡导者 明人列他为之首 因为昌黎 现河北省昌黎 韩氏是望族 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 谥 文 故又称 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 刻苦自学 25岁中进士 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 后来任国子监祭酒 吏部侍郎等职 中间曾几度被贬 著 昌黎先生集 四十卷 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历史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当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 唐宪宗要 迎佛骨入大内 韩愈上 论佛骨表 劝谏 结果触怒了唐宪宗 几乎被定为死罪 后经他人说情 才改为被贬潮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解题 韩愈被贬官至潮州经过蓝田关时 他的侄孙韩湘赶来与他同行 左迁 在古代的意思是被贬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初通诗意 整体感知 111 描述诗歌大意 一篇谏书早上奏给皇上 晚上就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想替皇上出去有害的事 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彩横出与南山 我的家在哪里 立马蓝关大雪阻拦 前路艰难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 正好在漳江边收敛我的尸骨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请找出写景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幅画面的意境有着怎样的特点 横 字言广度 拥 字言高度 二字皆下得极有力 境界雄阔 气象苍茫 为人们所激赏 境界雄浑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在此想向我们倾吐什么 体会上句与下句分别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秦岭 指终南山 云横而不见家 亦不见长安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诗 何况天子更在 九重 之上 岂能体恤下情 云遮雾绕的重重山岭象征着和故里 君王的重重阻隔 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 更多的是伤怀国事 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 以罪贬潮州刺史 乘驿赴任 其后家亦谴逐 小女道死 殡之层峰驿旁山下 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 告别妻儿时的心情若何 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家何在 三字中 有他的血泪 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 实写大雪阻路 马难前行 虚写诗人留恋长安 不忍离去的感情 马不前 用古乐府 驱马涉阴山 山高马不前 意 马不前 其实是人不前 是由于作者心事过重的缘故 诗人感到前途艰险渺茫 连马也为自己悲伤得不肯前进了 五六两句中 秦岭家何在 与 蓝关马不前 一回顾 一前瞻 也是两两相对 愈见其悲 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 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壮阔的景色 严峻冷酷的气氛 渲染 前路艰辛 孤苦渺小的个人 对比 英雄失路 颈联 顾瞻无所 即景写情 这一联通过对壮阔景色的描绘 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 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 暗示前路的艰辛 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诗人为什么会流露出这样的感情 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诗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首联直写获罪被贬的原因 首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朝 夕 一封 路八千 时间 数量 对比 数量与时间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把突然的变故具体化 形象化 增强了感染力 他很有气概地说 这个 罪 是自己主动招来的 就因那 一封书 之罪 所得的命运是 朝奏 与 夕贬 而且一贬就是 八千里 诗人虽遭获谴亦无怨悔 试分析尾联的作用 提示 结构与内容 结构上扣题 尾联向侄孙交代后事 沉痛郁闷 内容上进一步深化诗意 知汝远来应有意 通过侄孙的心情写出自己前途之艰险难测 写出因遭受贬谪的无穷伤感 进一步吐露了凄凉之情 好收吾骨瘴江边 表明作者对未来的思考 诗人自知此去凶多吉少 但也无可奈何 只有冷静地面对了 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 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 必死是间 余收尔骨焉 之语 韩愈用其意 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 语意紧扣第四句 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语极凄切 却不衰飒 语极凄切 朝奏夕贬 路八千 衰朽残年 家何在 马不前 好收吾骨瘴江边 不衰飒 景 云拥雪横 境界雄浑气势磅礴情慷慨激昂刚直不阿 总结全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 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诗的前四句 忠而受贬 叙述议论 简洁明快 慷慨激昂 后四句 蓝关示湘 宕开一笔 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 凄楚悲凉 感情基调为之一变 全诗开阖起伏 沉郁顿挫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迴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 既交待了事情 已含触景生情 伤高怀远之意 寄 只要设身处地 稍加思索 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 百感交集 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 汀 封 连四州 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 后迁长安 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 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 早有大志 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 793 中进士 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 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永贞元年 805 九月 革新失败 贬邵州刺史 十一月加贬永州 今湖南零陵 司马 元和十年 815 春回京师 又出为柳州 今属广西 刺史 政绩卓著 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 被贬期间 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 公元八 五年 唐德宗李适死 太子李诵 顺宗 即位 改元永贞 重用王叔文 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 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 仅五个月 永贞革新 就遭到残酷镇压 王叔文 王伾被贬斥而死 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 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二王八司马 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 年初 柳宗元与韩泰 韩晔 陈谏 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 朝廷又改变主意 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 漳州 汀州 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这首七律 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 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 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来到百越这个纹身之地 虽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一读诗歌理解大意 首句 城上高楼 于 楼 前着一 高 字 立身愈高 所见愈远 作者长途跋涉 好容易才到柳州 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 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 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 接大荒 之 接 字 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 乃楼上人眼中所见 于是感物起兴 海天愁思正茫茫 一句 即由此喷涌而出 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 望到极处 海天相连 而自己的茫茫 愁思 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 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 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 摄诗题之魂 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中 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惊风 密雨映射敌对势力 暴风肆虐 抽打着水中的芙蓉 密雨施狂 侵袭着墙上的薜荔 是景语 更是情语 是诗人仕途险恶的写照 诗人对险恶处境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 抒发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上遭挫折所产生的痛楚和不平 景中之情 境中之意 赋中之比兴 有如水中着盐 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 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 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 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 于是心驰远方 目光也随之移向漳 汀 封 连四州 岭树 江流 两句 同写遥望 却一仰一俯 视野各异 仰观则重岭密林 遮断千里之目 俯察则江流曲折 有似九回之肠 景中寓情 愁思无限 以 岭树重遮 江流回肠 等景象 诉说了与故友远相隔离 音书难通的愁苦和抑郁 赋中有比 象中含兴 情景交融 楚楚动人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 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望而不见 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 而望陆路 则山岭重叠 望水路 则江流纡曲 不要说互访不易 即互通音问 也十分困难 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 音书滞一乡 然而就这样结束 文情较浅 文气较直 作者的高明之处 在于他先用 共来百粤文身地 一垫 再用 犹自 一转 才归结到 音书滞一乡 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 而 共来 一句 既与首句中的 大荒 照应 又统摄题中的 柳州 与 漳 汀 封 连四州 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 已经够痛心了 还彼此隔离 连音书都无法送到 读诗至此 余韵袅袅 余味无穷 而题中的 寄 字之神 也于此曲曲传出 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二读诗歌品评手法 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诗人正是通过 高楼大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