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章节题目.doc_第1页
分析化学章节题目.doc_第2页
分析化学章节题目.doc_第3页
分析化学章节题目.doc_第4页
分析化学章节题目.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和作用1. 下列有关光分析化学定义的论述中,最符合的是哪一项? (C ) A. 化学中的信息科学,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为主要目的的学科; B. 研究获得物质化学组成,降低检测下限为主要目的的学科;C. 研究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结构信息,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D. 化学中的信息科学,以获取最大信息量为主要目的的学科。2.有人将分析化学称之为化学中的信息科学,这是因为: (D ) A. 分析化学与计算机信息科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B. 以计算机应应用为特征的分析化学第三次变革的发生;C.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D.分析化学要回答“是什么?有多少?”等化学信息,以降低系统的不确定度。3.下列哪个方面与分析化学关联最少 ? (B ) A. 体育; B. 艺术;C.化妆品; D. 食品卫生。4.下列对于分析化学的比喻哪个最生动形象 ? (C ) A. 放大镜; B. 显微镜;C. 眼睛; D. 大脑。1.2 分析化学中的分类方法1.按分析任务分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的项是 (C )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C. 仪器分析; D. 结构分析。2.按分析方法分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的项是 (D) A. 重量分析; B. 滴定分析;C. 仪器分析; D. 结构分析。3.容量分析属于 (B) A. 重量分析; B. 化学分析;C. 仪器分析; D. 结构分析。4. 分析化学可分为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化分析,药物分析,这是: (A) A. 按分析对象分类; B. 按分析方法分类;C. 按分析任务分类; D. 按数量级分类。5.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质谱分析四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B) A. 仪器分析方法; B. 波谱分析方法;C. 光分析法; D. 色谱分析法。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都属于 (C) A. 电化学分析法; B. 波谱分析法;C. 光分析法; D. 结构分析法。7. 下列哪种分析方法不属于光分析法 (D) A.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B.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C.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D. 质谱分析法。1.3分析化学的变革与发展1. 普遍认为分析化学经历了几次重要变革? (C) A. 一次; B. 二次;C. 三次; D. 四次。2. 分析化学的第一次变革出现在: (D) A. 16世纪; B. 18世纪;C. 19世纪初; D. 20世纪初。3. 16世纪,什么的出现,使分析化学具有了科学的: (A) A. 天平; B. 分析仪器;C. 光谱仪; D. 四大反应平衡理论。3. 20世纪初,分析化学由一门操作技术变成一门科学,这是因为: (B) A. 采用理论的建立; B. 四大反应平衡理论的建立;C. 误差理论的建立; D. 分析仪器的出现。4. 仪器分析的大发展时期出现在: (C) A. 20世纪初; B. 20世纪20年代后;C. 20世纪40年代后; D. 20世纪60年代后。5. 什么引发了分析化学的第二次变革: (D) A. 四大反应平衡理论的建立; B. 分析化学理论的建立;C. 误差理论的建立; D. 仪器分析的发展。6. 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 (B) A. Bloch F 和Purcell E M; B. Heyrovsky J;C. Martin A J P 和Synge R L M ; D. Walsh A。7. 哪方面的成就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 (A) A. 极谱分析法; B. 色谱分析法;C. 光谱分析法; D. 结构分析法。8. 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 (C) A. Bloch F 和Purcell E M; B. Heyrovsky J;C. Martin A J P 和Synge R L M ; D. Walsh A。9. 哪方面的成就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D) A. 极谱分析法; B. 结构分析法;C. 光谱分析法; D. 色谱分析法。1.4定量分析基本过程与分析方法选择 1.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定量分析一般过程? (B) A. 取样-测定-分析结果计算-数据评价; B. 取样-预处理-测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C. 取样-预处理-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D. 取样-预处理-测定-分析结果的计算。2.定量分析一般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B) A. 取样; B. 查文献;C. 测定; D.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3. 分析微量成分时,通常 (A) A. 应选择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 B. 应选择准确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C. 应选择准确度高的化学分析方法; D. 应选择灵敏度高的化学分析方法。4. 大生产过程的中间控制分析,通常 (D) A. 应选择经济型的分析方法; B. 应选择准确度高的光分析方法;C. 应选择准确度高的化学分析方法; D. 应选择选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5. 对食品、药品及化学试剂的分析,通常采用具有强制性的 (A) A. 国际通用标准; B. 国家标准;C. 行业标准; D. 企业标准。6. 对于一种物质,通常有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 (D) A. 具有相同的灵敏度; B. 具有相同的准确度;C. 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各不相同; D. 灵敏度和准确度各不相同。7. 下述正确的表述是 (C) A. 溶液中组分的存在形式只能有一种; B. 组分的存在形式和含量的表示形式必须一致;C. 组分的存在形式和含量的表示形式可以不一致; D. 测定的只能是组分的总含量。8. 下述正确的表述是 (D ) A. 测定的只能是组分的存在形式含量; B. 测定的只能是组分的总含量;C. 测定的只能是组分的游离态含量; D.测定的是组分游离态含量还是总含量与所用分析方法有关。1.5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1. 下述正确的表述是 (B ) A. 分析化学“只看重结果,不考虑过程”; B. 对于完成的分析任务必须“过程合理,方法适当,信息准确”;C.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与分析方法无关; D.误差大小只与操作有关。2.定量分析化学中最突出的概念是 (B ) A. 偏差的概念; B. 量的概念;C. 准确度概念; D.精密度概念。3.定量分析中的数字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如 0.1与0.1000两个数值 (C ) A.表示的是两个不同大小的数值; B.表示采用分析方法不同所得;C. 表示两者所含误差大小不同; D. 表示两种不同习惯写法。3.下列哪项不是重要的国际分析化学学术期刊? (D ) A. Analytical Chemistry; B. Talant;C. Analytica Chemica Acta ; D. Analyst。4.下列国际分析化学学术期刊创刊最早的是? (B ) A. Analytical Chemistry; B. The Analyst;C. Analytica Chemica Acta ; D. Talant。5.下列国内分析化学学术期刊中最又影响的是? (A ) A. 分析化学; B. 分析测试学报;C. 分析科学学报 ; D. 分析实验室。2.1.1 误差、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1. 从精密度好就可以判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B)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C、平均偏差小 D、标准偏差小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 B、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4. 下列各项造成偶然误差的是 (D)A、天平称量时把13.659g记录为13.569g B、称量时不正确地估计天平的平衡点C、称量时有吸湿的固体时湿度有变化 D、在称量时天平的平衡点稍有变动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误差”,实际上仍然是偏差B、随机误差是可以测量的 C、精密度高,则该测定的准确度一定会高D、系统误差没有重复性,不可避免6.下列各项中属于过失误差的是 (A)A、实验中错误区别两个样品滴定终点时橙色的深浅 B、滴定时温度有波动C、滴定时大气压力有波动 D、称量吸湿性固体样品时动作稍慢7. 对某试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其平均含量为0.3060.若其实值为0.3030,则(0.3060-0.3030)=0.0030是 误差。 (C) A、相对误差 B、相对偏差C、绝对误差 D、绝对偏差8. 分析结果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系统误差。 (C)A、试样未充分混匀 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D、天平零点稍有变动9. 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 (D)A、精确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C、二者之间无关系 D、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10. 下列情况中,使分析结果产生正误差的是 (B)A、以HCl标准溶液滴定某碱样,所用滴定管未用原液润洗B、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基准物在称量时吸潮了C、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为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D、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钙镁含量时,滴定速度过快11. 分析某样品得到四个分析数据,为了衡量其精密度优劣,可用 表示 (C)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C、平均偏差 D、相对误差12. 由测量所得的下列计算式中,每一个数据最后一位都有1的绝对误差,在计算结果x中引入的相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x (A) A、0.0670 B、30.20C、45.820 D、30001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仍是偏差B、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C、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D、标准偏差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测定的数据而获得的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A、偏差是测定值与真实值的差值 B、算术平均偏差又称相对平均偏差C、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 D、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2.1.2 偶然误差分布的数理统计规律1. 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以下不符合的是 (A) A、数值固定不变 C、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B、数值随机可变 D、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均等2. 从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可知,标准偏差在2s之内的测定结果占全部分析结果的(C)A、68.3% B、86.3%C、95.5% D、99.7%3. 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随平行测定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再增加测定次数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次数为 (B)A、2 B、8C、10 D、204. 测定某钛铁矿中TiO2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N(0.5243,0.00062)。则20次平行测定中,落在0.52310.5255的测定结果有 (A)A、17次 B、18次C、19次 D、20次5. 某试样中MgO的含量测定值(%)为22.35、22.30、22.15、22.10、22.07.则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 (C)A、=0.049 B、=0.038C、=0.055 D、=0.0312.1.3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置信区间是表明在一定的概率保证下,估计出来的包含可能参数在内的一个区间B、保证参数在置信区间的概率称为置信度 C、置信度愈宽,置信区间就会愈宽 D、置信度愈宽,置信区间就会愈窄2. 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D)A、越小越好 B、等于零C、无要求 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3. 置信区间的定义是 (A)A、测量值出现在一定范围内的可能性的大小,通常用%来表示 B、自变量的取值范围C、仪器测量的最小分数值 D、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变色区间4. 以平均值x表示m(真值)的置信区间,置信度为0.9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A、所测得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若再进行测定,落入此区间的数据将占95C、以0.95的概率认为,总体平均值m落入此区间内D、此区间包含m值的概率为0.955. 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度区间变 ;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 (A) A、小;大 B、大;小 C、大;大 D、小;小6. 要使在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不超过s,问至少应平行测定几次? (C )A、5次 B、6次C、7次 D、8次2.1.4 误差的传递及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方法 1. 用高碘酸光度法测定低含量锰的方法误差约为2。使用称量误差为0.002g的天平称取MnSO4,若要配制成0.2 mgmL -1硫酸锰标准溶液,至少要配制 (A) A、50mL B、250 mLC、100 mL D、500 mL2. 某样品中约含有5%的硫,将硫氧化为硫酸根,然后沉淀为硫酸钡,若要求在一台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上称量硫酸钡的质量的可疑值不超过0.1%,至少应称取样品的质量为(S及BaSO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06及233.4) (A)A、0.27g B、0.50gC、29g D、15g3. 使用金属锌标定0.02000mol L-1的EDTA,使滴定体积为25 mL左右,应称取金属锌多少克?为保证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低于0.1,应称取的试样质量应为多少? (C) A、0.31g B、0.32gC、0.33g D、0.34g4. 欲测定血清中游离钙的浓度, 可采用 (D)A、配位滴定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D、直接电位法5.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D) A、0.1g B、1.0gC、0.05g D、0.2g6.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每次为0.01 mL。欲使读数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1,使用25mL的滴定管,则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应为 (C) A、10 mL B、大于10 mL C、20 mL D、2025 mL7. 要提高测定过程的准确度一般可采用的正确途径是 (B) A、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减少偶然误差;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B、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减少系统误差;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C、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减少系统误差;增大置信度 D、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减少系统误差;减少置信区间2.2.1 可疑数据的取舍过失的判断1. 按Q检测法(n=4时,Q0.90=0.76)删除可疑值,下列各组数据中有可疑值应予删除的是 (A) A、3.03,3.04,3.05,3.13 B、97.50,98.50,99.00,99.50C、0.1042,0.1044,0.1045,0.1047 D、20.10,20.15,20.20,20.252. 某化验员测定样品的百分含量得到下面的结果:30.44,30.52,30.60,30.12,按Q(0.90)检验法应该弃去的数字是 (B)A、30.12 B、无C、30.52 D、30.603. 2.1.7用Na2CO3作基准试剂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其三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23molL-1;0.1026 molL-1和0.1024 molL-1,如果第四次测定结果不为Q检测法(n=4时,Q0.90=0.76)所舍去,则最低值应为 (A)A、0.1015 B、0.1012C、0.1008 D、0.010154. 可疑数据的取舍(过失误差的判断)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D) A、t 检验法或G检验法 B、Q检验法或F检验法C、t检验法或F检验法 D、Q检验法或G检验法5.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系统误差的判断)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C) A、t 检验法或G检验法 B、Q检验法或F检验法C、t检验法或F检验法 D、Q检验法或G检验法2.2.2 显著性检验系统误差的判断1. 某分析工作者拟定了一种分析矿石中Cu含量的新方法,他用对某含量Cu量为9.82%的标准样品分析5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为9.94,标准偏差为0.10%,问新方法在置信度为95%时,是否存在系统误差?(t0.05,4=278,t0.05,5=257) (D) A、t=2.402.57,无系统误差 B、t=2.402.78,无系统误差C、t=4.802.78,有系统误差 D、t=2.682.78,无系统误差2. 用新方法测定标准样品,得到一组测定值,要判断新方法是否可靠,应该使用 (D)A、Q检验 B、G检验C、F检验 D、t检验3.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 (C)A、Q检验 B、G检验C、F检验 D、t检验4. 某药厂测定某批药品的稳定性,在不同的月份用同一方法所测结果如下: (D) 一月份测得结果: =7; =92.08; =0.806 七月份测得结果: =9;=93.08;=0.797 经统计学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 两组数据的精密度和平均值均无显著差异B. 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有显著差异而平均值无显著差异C. 两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精密度均有显著差异D. 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无显著差异而平均值有显著差异5. 有关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系统误差的判断)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C) A、t 检验法或G检验法 B、Q检验法或F检验法C、t检验法或F检验法 D、Q检验法或G检验法2.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 在定量分析运算中弃去多余位数数字时,应以“ ”的原则,决定该数字的进位或舍去 (C )A、四舍五入 B、四舍六入C、四舍六入五留双 D、四舍六入五留单2. 甲、乙二人同学分析一矿物中含硫量,每次采样3.5g,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分别报告为,甲:0.042%;乙:0.04201%,问正确报告应是 (B)A、甲、乙二人的报告均正确 B、甲的报告正确C、甲、乙二人的报告均不正确 D、乙的报告正确3. 运算,正确答案是 (B)A、210-3 B、2.5310-3C、0.00253 D、2.534610-34. 用剩余法测定软锰矿中的MnO2的含量,其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MnO2)=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C )A、五位 B、两位C、四位 D、三位5.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D)A、pH=12.04 B、c(H+)=0.0008molL-1C、6000 D、T(HCl/NaOH)=0.1257gmL-16.进行下列运算,给出适当的有效数字 ; (C )A、五位 B、两位C、四位 D、三位7.进行下列运算,给出适当的有效数字 ; (A)A、2.98105 B、2.984105C、2.9841105 D、2.984131058. 进行下列运算,给出适当的有效数字 ; (B)A、4.0 B、4.02C、4.022 D、4.02259. 进行下列运算,给出适当的有效数字213.64 + 4.4 + 0.3244= ; (B)A、218.3 B、218. 4C、218.36 D、218.36447. 0.095molL-1NaOH溶液的pH 。 (C)A、1 B、1.0C、1.02 D、1.0228. 对于常量组分的测定,一般要求分析结果保留 位有效数字,对于微量组分的测定一般要求保留 位有效数字。对于各种误差和偏差的计算一般要求保留 位有效数字。(D) A、2位;3位;4位 B、3位;4位;2位C、4位;2位;2位 D、4位;3位;2位4.1 概述4.1.1 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1.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 C ) A电位分析法; B. 极谱分析法; C. 电子能谱法; D. 库仑滴定。2. 用来比较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参数是 ( C )A. 电阻; B. 电导; C. 电导率; D.摩尔电导。3. 溶液的电导与测量温度的关系为 ( A) A. 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B.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随温度降低而增加; D. 与温度无关。4. 在库仑滴定中,主要测量的参数是 (A) . 电解电流; B. 电解时间; C. 电动势; D. 电极电位。 5. 极谱分析是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其特殊性表现在 ( A)A. 使用了两支性能相反的电极,溶液静止;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很小,加有大量电解质;C. 试液浓度越小越好;D. A+C。6. 严重限制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 ( D )A. 电解电流; B.扩散电流;C.极限电流; D. 电容电流。7. 下列伏安分析方法中,灵敏度最高的是 ( D )A. 经典极谱分析法; B. 示波极谱分析法;C. 溶出伏安分析法; D. 脉冲极谱法。8. 电导率测量中通常使用的电极为 ( C )A. 金电极; B.银电极; C.铂电极; D. 银-氯化银电极。4.1.3 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1. 在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 ( D )A. 成正比; B. 的对数成正比;C.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D. 符合能斯特方程式;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系数可用于 ( A )A.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B.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C. 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 D. 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3. 决定Ag-AgCl电极电位的是 ( C ) A电极内溶液中的Ag+活度;B电极内溶液中的AgCl活度;C电极内溶液中的Cl-活度;D电极膜。4.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要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目的是 ( B) A彻底清除电极表面的杂质离子;B形成水化层,使不对称电位稳定;C消除液接电位;D消除不对称电位。5. 玻璃电极的内阻突然变小,其可能原因是 (B) A. 电极接线脱落; B. 玻璃膜有裂缝;C. 被测溶液pH太大; D. 被测溶液H+浓度太高。6. 测量溶液pH通常所使用的两支电极为 ( A )A. 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B. 玻璃电极和Ag-AgCl电极; C. 玻璃电极和标准甘汞电极;D. 饱和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7. F- 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A )A膜两边溶液中,F-与LaF3晶体进行交换的结果;B电子通过LaF3晶体时,产生的电位差;CLaF3晶体长时间浸泡后,产生了水化膜;D外加电压作用在晶体膜后产生的。8. 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B )A两种溶液接触前带有电荷;B两种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所产生的;C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D溶液表面张力不同所致。9. 测定水中F-含量时,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其中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 C ).A控制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B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值;C掩蔽Al3+、Fe3+干扰离子;D加快响应时间。10. 玻璃电极产生的“酸差”和“碱差”是指 ( C ) A测Na+时,产生“碱差”; 测H+时,产生“酸差”; B测OH-时,产生“碱差”; 测H+时,产生“酸差”; C测定pH高时,产生“碱差”; 测定pH 低时,产生“酸差”; D测pOH时,产生“碱差”; 测pH时,产生“酸差”。11. 有关离子选择性电极选择性系数的正确描述为 ( C ) A一个精确的常数,可用于对干扰离子产生的误差进行校正; B一个精确的常数,主要用于衡量电极的选择性; C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常数,用于估计干扰离子给测定带来的误差; D电极选择性系数是生产厂家衡量产品质量所给定的一个指标。12. 利用电极选择性系数估计干扰离子产生的相对误差,对于一价离子正确的计算式为(A) A B C D13. 若试样溶液中氯离子的活度是氟离子活度的100倍,要使测定时氟离子产生的干扰小于0.1%,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对Cl-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应小于 (D) A10-2 B. 10-3 C. 10-4 D. 10-514. 公式E=K+是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的基础,常数项K是多项常数的集合,但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其中 ( C ) A不对称电位; B液接电位; C膜电位; DAg-AgCl内参比电极电位。15.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F-时,OH-的干扰属于 (A)A直接与电极膜发生作用;B与被测离子形成配合物;C与被测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使响应时间增加。4.2 电位分析法4.2.1 电极1.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内部溶液中的: ( B )AAg+离子活度; B. Cl-离子活度; C. AgCl活度; D. Ag+和Cl-活度和。2.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位随电极内K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产生什么变化? ( A )A.减小; B. 增加; C. 不变; D. 两者无直接关系。3. 甘汞参比电极的电位随电极内K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产生什么变化? ( B )A. 增加; B. 减小;C. 不变; D. 两者无直接关系。4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位在何时为零A. 25; B. 0;C. 20; D. 任何温度。5对于甘汞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A. 电极外部溶液的Cl-活度一定,甘汞电极电位固定; B. 电极外部溶液的pH一定,甘汞电极电位固定;C. 其电极电位与温度无关; D. 不同温度下电极电位值不同。6Ag-AgCl参比电极属于 (B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C. 惰性金属电极; D. 膜电极。7具有二个相界面,常用作参比电极的是 (B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C. 惰性金属电极;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