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文史青年编辑编校大赛培训讲稿第一部分:2007、2009两次比赛情况分析全国青年编校大赛第一届是2007年,第二届是2009年10月,从题型上来看都是填空、选择、改错,辨析词语、阅读等,两次考试的着重点不同,第一届主要重文化和文史知识,第二届则社会文化知识多一点,编辑应用技能方面的内容多一些。第一届是传统的考试方法,第二届则多一些社会通用的知识,多一些理科知识。可以这样说:第一届重文特别是文史,第二届重理主要表现在试题内容和阅读文章中的知识内容。第二次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是青岛出版社的一位博士学历的编辑,因为第二届的卷子里科技知识多一点,而我们备战的文史知识所占比例偏小。一、我们先分析一下第一届比赛试卷中我们容易出错的地方:1、第一组选择题中:原题:向日葵的向日其实并不是“向日”,而是“向热”;“斗”作为星名,指的是北斗星。向日葵向热是正确的,但不少人把它认为是错误的,原因在于拿不准本组中还有没有其它是错的,这一组题中错的是“斗作为星名,指的是北斗”,“斗”不光是北斗,还有“南斗”之说,所以“斗”并不是北斗的专用名词,这里有文史知识也有天文知识。2、“1494年划定的教皇子午线在地球西经4145度之间,自南向北横穿大西洋”;注意:在地理知识上,中国古代把东西为横,南北为纵,这也为世界所通用,所以这里只要把“横穿”改成“纵贯”即可。3、“通过技能竞赛,使我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一句是语法错误,通过技能竞赛可以说看到了自己在技能方面的不足之处,而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多方面的,不光是技能,还有其他如知识文化等多方面。4、“漓江四季,景色各异,晨雾中的牧笛,暮色里的竹林,夜来渔火点点,但最动人心魄的当是烟雨漓江”;这一句出错的方式是说的是四季,但后面阐释性的景色中并不是四季的景色。类似人错误在书中和文章中经常碰到。5、“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了很多加工,可以和作者共享著作权“;这是著作权法的内容,责任编辑无论在图书上做多少工作,都不可以和作者共享著作权。与此题知识性内容相似的还有三审制的认定问题,我们一般都认为三审中复审和终审未必要读全文,但按国家规定是要通读全文的。6、多项选择题中:“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历史知识错误,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对陈旧的辞条基本上均不予收录”;基本上即可,“均”删去,其本上不是全部,均则是全部,类似的错误经常看到,如大约五六十人左右。大约就是约数,左右也是约数,两个词重复。“许多外国留学生喜欢读我国的唐诗和古典文学作品”,“唐诗”即古典文学作品,大小概念重复。7、“我无法忘却在直播室柔和的灯光下,我与一颗颗真诚心灵对话时的那份神圣。“句子不完整,“神圣”在句子中是修饰用的,修饰什么,缺了成分。8、知识性错误:明“土木堡之变”-监国朱祁钰即位为景帝,改国号景泰。这里就有一个文史性的知识性错误,除非改朝换代,否则不叫改国号,而是年号。9、“自明朝王冕用花乳刻制印章以来”,王冕不是明朝,是元朝人。10、辨别容易混淆的词义中,3组词有两组属于古代文字知识,如睐和徕,圯和圮,现人文章中已经不大多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考试,是区别参试者的文字知识的。又如为加点的字注音的,识、胖、渐三个字都不读现代汉语音,或者都不读我们通常用的语音(分别为“志、盘、尖”的读法)11、叶至善的词蝶恋花,先是断句,后是释义。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词牌,不应该断错,但是有很多人断错。这个词牌是七字、九字(九字中分两读,为四五结构),七字、七字,上下阕同。释义中大家都有一个毛病,都没把词的用典搞清楚:上阙基本都有用典:“乐在其中无处躲,订史删诗元是圣人做。神见添毫添足叵,点睛龙起点腮破”。这里用了很多典,订史删诗,说的是孔子,据说是孔子编定春秋,春秋是中国最有名的史书之一;删定诗经,诗经是中国被定为经典的四书五经之一。“神见添毫添足叵,点睛龙起点腮破”,这两句用的都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故事,顾为裴楷画像,在裴的脸颊上添几根毫毛,据说是神采立现。顾恺之画龙,三日不点睛,一旦点睛,龙就破壁而飞。后一个典故比较明白,前一个典故则较为隐晦一些,很多人没看出来。这两个典故是说编辑与图书的关系的。原文作者是说编辑与书稿的关系的。从这一题来说,古代文化知识在编辑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2、2007年编辑基本功考察里,有稿件三审制问题,有著作权问题,有差错率计算问题,是编辑的基本工作流程要求,我们应该烂熟于心。13、2007卷的最后一道题是重头题,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文史知识,长坂坡剧主角是赵子龙,不是张翼德,祢衡的“祢”不是“弥”,南村辍耕录,不是“缀”耕录。“七月流火”不是形容天气热,是指季节的变换,不少人弄不清这个典故,前几年据说有一位著名的大学副校长也把七月盛夏说成是七月流火,遭到全国人的诟病,这个典故是诗经里面的,其实说的是大火星西坠,天气变凉了。再说,诗经里的七月也不是现在农历的七月,而是要更晚一些,诗经里面的七月是天气很凉了,后面句子是“九月授衣”,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夏天的热是个笑话。二、2009年第二届全国比赛的试卷与第一届比赛的试卷题型大体相同,但出题方式和所含内容占的比例却大不一样,令很多单位的参赛选手始料不及,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卷几乎没有专题的文史知识,当然内容中也有一定量的文史知识,但分量很小。在选择题、辨析题、语法题中,均为现当代知识居多(可将卷子发下)。2对编辑的基本功要求内容加大:有著作权内容,有审稿要求内容,还有最后一大题是版权页内容,怎么做版权页,是编辑的最基本的基本功,上一次我们很多人都没复习到,结果大家都在这方面丢分,当时我们都不服气,说是知识竞赛不应该比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案头必备的,可以查的。但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这种考察是对的,如果你基本功扎实,这种考试是完全可以拿高分的。3现代知识现代文的内容占大头,如两道大题:一是改正文稿,占45分,题目是:有机食品现代农业的大趋势,其中主要谈食品安全问题,这是生活中的热门;二是改正校样,占30分:太阳能光伏发电,这就涉及到现代科技知识了。这两题占去了75分,加上版权记录一题,共占90分,全卷150分。4还有少量的时事政治题,占分不多。总起来看,07卷以文史知识居多,09卷中以文化知识特别是现当代的文化知识居多,而且两者反差很大,当时已经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了,我就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这个问题。我的估计,在今年的比赛中,文史知识可能比例要略比09卷高些,但不会像07卷那么高,而现当代的文化知识内容可能还是占大头,编辑基本功这一块内容可能还会稳中有升。时事政治可能有一到两题,十一月份召开的八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可能有一两个题目。第二部分:语言、文字、文史知识语言里面有语音、语法、修辞等,文字里面有字词的释义,文史知识则最为广泛了。一、语音国家推广普通话,对现在的毕业于大专院校的青年人来说,普通话已经不是问题,但也未必人人都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在考试中,不会说问题不是很大,关键是要懂得,知道应该怎么发音。对于我们安徽人来说,我们这一带属于肥芜方言区,皖北接近北方话,皖南是一个独特的方言区。安徽人要克服的语音上的毛病在两大障碍: 一是声母的 l n不分,特别是我们巢湖芜湖安庆这一带人如此,区别这两个声母没有窍门,只有硬记,因为用到n这个声母的字不多,如:娘、呢、拟、你、您、尿、宁等,其他的都是l这个声母。二是韵母的前后鼻韵母分不清,这在安徽省除皖北外都有这个问题。这里我把我学习的一个经验告诉大家:如果你分不清一个字到底有无后鼻韵母时,你可以采取类推法,方法是这样的: “青”,是有后鼻韵母的,那么与其偏旁部首相同的所有字都是有后鼻韵母的,如清、靓、静、倩、菁等均是; “曾”,有两读,即读曾经的曾,也有姓曾的曾,增、憎、蹭、层(层的繁体字下面也是曾)等;“争”,与此相同的有:筝、挣、静等; 长江的“江”,在大多数人来说都没问题,但安庆人和芜湖人却往往分不清,可以看有“工”的部首的字,工、红、功、贡等; 少数的有特殊现象,如“令”字,令字是有后鼻韵母的,类似的有冷、零、岭、领、泠、龄、羚、翎等;这个字有特殊情的是邻居的“邻”,这个字原来的繁体字的偏旁是粼字的左半边,同时还有一个拎,这是特殊情况,只有硬记了。 “凌”字类同的有陵、棱、菱等;同理,如果一个字的主体部首没有后鼻韵母的话,与它同类的字也都没有后鼻韵母。如:车轮的轮,与此相同偏旁部首的仑、论、纶、抡等都没有后鼻韵母,以此类推,可以自己多练习。 语音里面要注意的还就是国家几次确定并向全国推广的汉字简化字表,其中一部分被废弃不用的简化字不能在书中出现(此条请参阅有关文件材料)。构词法:汉字在语音上有其固定的构词法,比较典型的是双声、叠韵、叠音等,双声是两个字构成一个词的声母相同,叠韵是两个字构成一个词的韵母相同、叠音是同一个字重复后构成一个词。双声:仿佛、忐忑、崎岖、伶俐、尴尬、吩咐、玲珑、蜘蛛、枇杷、参差 叠韵:彷徨、薜荔、窈窕、烂漫、丁宁、逍遥、蟑螂、哆嗦、蹁跹、穹窿叠音:猩猩、姥姥、饽饽、潺潺、皑皑、瑟瑟等还有拟声词如乓乓、哗啦、啪啪等。 二、字词1、本义和引申义字有本义和引申义,我们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把握住本义的话,再从引申义进行学习,就会轻松得多;很多字,我们只知道它的引申义或只知道它的本义,在出现本义或引申义的时候就容易犯迷惑,有些字本来是褒义,后来渐渐变成了贬义,有的则相反从贬义变成了褒义,需要多注意。关于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如:“厌”,我们知道它是不满意、反感、烦人的意思,词语有“讨厌”、“令人生厌”等,但其本义却并不如此,本义是吃肉吃得心满意足了,过的是好日子,繁体字的组成是下半部有大块的狗肉,大口地吃了后饱了,不想再吃了,由此生发到对它产生反感。杜甫有诗:“甲弟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是说达官贵人们过着酒足饭饱的日子。“修”,从攸,攸就是细长意,修的本来意义就是用线条构成花纹,取其长条义,有美感,后来修就与修长组成词,指长或同类的高而多具有美义。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修七尺有余”,是说邹忌这个人身材很好,长得漂亮,从这个修长美丽到路途长远。现在从修字的美出发,说修养、修身养性到修炼,修正也是用作动词,是使动义。从形容词到变成动词和名词,这是词语本身的不断变化导致。 廉洁的“廉”,我们都知道这个词,但这个“廉”是什么意思,因此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缺乏追究。廉,在古代汉语里是指墙角,东北人说墙旮旯,我们农村又有一句土话叫“扫地不扫边,一天扫一千”,墙的边角是很难打扫干净的,所以,如果这样的墙角的暗处都打扫干净了,那明处就更容易打扫了,因为看得见的脏就是脏,而看不见的脏就很难是脏了。由这个墙角比较暗的意思后来逐渐发展到,加一个竹字头就是遮挡窗子阳光的窗帘,加个草字头也有这层意思。从这个意思上,逐渐向正面转化,廉就是褒义词了,本来它是没有褒义或贬义的。镰刀的镰就是形声字,从金字旁的刀义而读廉音,本来镰就是镰刀,加一个刀字组成了固定的词。 “风骚”:原义是泛指古诗文,是有文采的表现,诗经里有国风,楚辞里有离骚,都是文学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经典类作品,古代把好的诗文称为“风骚”,后来引申为指人长得漂亮,再后来逐步引申到变成贬义词,把不正经说成是“风骚”,从评价古诗文到对生活作风和态度的一种描写,词义已经完全变化了。另一义是:古代的风和讽是同一词,风是指民风民俗,从春秋时就有由国家派下去专门查看和搜集民风的官员,察看回来后向国王报告,把民间的意见转告给统治者,渐渐有劝诫的意思,古人说微言大义也就是这个意思,后来渐渐地给加上个言字旁,成了讽刺、讥讽义。再如“沆瀣一气”这个成语:原本沆和瀣是指夜间的水气,“沆”字和不同的字组词大都与面积大和水有关,“沆砀”指天上的白气,是秋天时天高气广的样,沆字本身的书面语就是指水深而宽广的样子,沆瀣连用,则是指夜间的水气,沆瀣一气原来并无贬义,宋人王谠撰唐语林载:崔沆作宰相时选拔学生,崔瀣是他最得意的门生,人们称他二人为“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这一成语便成了气味相投的代名词,孙中山的伦敦被难记:“舟中员司,未必与使馆沆瀣一气”,到商务印书馆的2005年印刷本注音时沆为第四声,解释为“后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意思就完全变了。古代汉语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借代用字,这是常见的现象,古人写字有不够用的时候就用一个字代替,或者直接就写一个别的字。在古代的书法遗留下来的文字里,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如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杀身成仁”,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君子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这里的成是光大的意思,同盛大的盛,这两个字在这里是一个字,意思就是君子不随便与俗流同污,宁可死了也要光大仁的精神,而不能为了利益而伤害仁的精神。盛这个字有多读,其中一读就是成功的成音。原文应该是“杀身盛仁”,因读音上的相同渐渐地转化了。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就要注意,最好是能将其本义和引申义都知道,知道本义,引申义相对好办一点,实在不知道,就写引申义也不算错,至少可以得一点分。回答试题的另一个要注意的:要把题目看清楚,像第一次试卷里对叶至善的一首词要求解释一下原义的,要把其中的大体意思说出来,很多人都没说,只有一部分人写了词的大体意思,但是要全对恐怕也难,因为标准答案没给出全部,只有看改卷人的爱好。2、组词的规律汉字组词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大体的词义也类似;掌握住了其中一个词的大义,也就大体能了解其它字的意思,至少在词所表达的内容上有所掌握。世界语言在组词造字方面大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外国语中的辞根,汉语中的偏旁部首都是这样:汉字的造字方式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声,即我们常说的六书法,六书中,象形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难找到了,只有研究古文字时才能用得上,而会意和形声两种方法现在还是多得很,其中以形声字最多。举几个例子:汉字的构造:我们主要谈谈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构造,一般情况下,以一个偏旁部首为主的同类字其意义大都有相像的地方,如“仑”(的繁体),表示有条理、有规矩、美好等,凡是与这个偏旁有关的字差不离都有同类意义,如“论”言之成文,论语是孔子与学生在一起讲课的产品,是中国的经典之作了。轮,是车轮子,只有成了轮子,车才能转,才有车之用。美轮美奂先是用来形容房子的高大美丽,后来就广泛地用于形容美好的建筑物之类了。“伦”是人伦,人伦有序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纶”是布中的美好者,最早是古代官员们系印用的青色丝带,后来,经典是写在布上的,在纸没发明前文章是写在布的上,所以纶也有经典的意思,古人说某某满腹经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再看昆仑山之仑,原来是繁体字时是很好分别的,昆仑,在当时人的眼中是充满了崇拜和畏惧之感的。凡是有言字旁的,都与话语有关系。如说、话、论、谈、调(音调)、讲、评、让(古汉语中是批评、责备义)、计(内心合计)、谏(劝说)、讧(争吵,后引申为内乱)、诎(音屈,言语迟钝)、诋(诋毁,用语言攻击)、诘(问或责问反问)等等。同理,凡是有山字旁的,也都是有着表示山以及像山一样的高耸、危、壮之貌,发展到表示高出什么参照物的东西都带有山字旁,包括道路等。从危壮险义又引申到困难、难行如峭、崚、嵯峨等。我们在这里再分辨几组单字:“分”与“份”,本分、过分,份内、份儿即多少份或股。在用作表示该做的事情时,用份,在表示按规矩行事时,用分。“象”与“像”,现在只有写到形象、现象、想象、大象时用象,其它都用像了。“作”与“做”,这是两个比较难以区分的字,应该是有比较严格的区别的,但现在很多人把它弄得模糊不清,作,工作、劳作、作业、做只能与其它的词组成不固定的词语,而作是可以与别的字组成固定词语的。作,是比较抽象的字,做是比较具体的字,做的结果是直接的,可视的,而作的结果是相对不可见的。如“作出贡献”,而不能说“做出贡献”,“作出决定”,而不是“做出决定”,在这个意义上,作比做要更书面化一些。现在经常有把这两个字不分的现象。有不少专家为了分别这两个字,下了很多功夫,但往往越说越多,反而说不清楚了。国家语委的厉兵先生对这两个字作过一个比较全面的界定,有空的话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3形近音近义近词举例在编校文稿和写作时,最容易犯错的是形近音近义近词:截止与截至。截止是到此为止,动作停下来不再进行了,如:报名工作到十月三十日截止;截至十月二十日,已报名一百多人。学历与学力:学历是指有文凭的学习经历,学力是指学术水平。会合与汇合:会合一般指双方交会,汇合是多方交合。阻击与狙击:阻击是阻止,使之停下来并带有强力的意义;狙击是狙杀、消灭。阻击的力量要大,狙击是单个的行为。分辨与分辩:分辨从刀,分辩从言,一看就明白了。邻近与临近:邻近,是在位置上相邻,是静态的;临近多指动态到达。原形与原型:原形,是形状,原型是事物的型号与规格。其他如:考察与考查、工夫与功夫、表明与标明、实验与试验、品位与品味、一齐与一起等等。三、语法语义中的常见错在行文中,语法和语义上经常会出现错误,加上出版印刷和录入手段的变化,情形很复杂,经常出现的有这么些种类:实词不当、虚词不当、搭配不当(主谓动宾)、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语序颠倒、重复累赘、不合事理、数量词错用等,不可能一一枚举,这里只简单地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例子:1用词、搭配不当:例:中国的GDP与日本相比,2003年是日本的士8.8%;2005年是日本的49.6%;2010年是日本的106.6%,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里明显是用词不当,花了这么多年才超过日本,不能说是“一举”。例:近几年来,他的足迹执著地在西北这片厚土上徘徊,他足迹所走过的不仅仅是西部的风貌,更是一种文化的丈量。(07试卷)主谓搭配不当,主语是他,不是足迹。例:加强文化产业改革的规模和速度。规模只能扩大,速度可以加快,加强不妥。例:演出结束时,广场失去了昔日的洁净,被片片碎纸屑、只只垃圾袋所“点缀”。此处反语不当,量词和名词搭配不当,“只只”“片片”使用不当。例:在市长的一再压力下,银行无奈,只得给公司贷款300万元。压力使用不妥,有压力但不一定都会使人妥协,关键是压力要够大才行。例:这个乡大力建设民用公路,计划到今年底,实现村村通油路。这里的油路应该是指沥青路,俗称柏油路,简称错。例:户口、居民身份证等户籍业务可以通过民警联系箱、上门预约等方式由民警进行代为办理。重复。例:男人姓苏,四十多岁出头的样子。重复例:教师把改好的作文贴在语文园地里让大家观赏。作文不是图片,可说欣赏,不能说观赏。2隐形差错:所谓隐形差错是在叙述的句子中出现一些语法上的混乱或成分的残缺,还有一些交叉学科中名词不熟悉而带来的错误,另外也有少量的固定词语发生变化导致误用。例: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对防止高血压、脑溢血有一定的作用,对咯血、紫斑病也有裨益。前面说的是营养价值,说着说着就说到药用上面了,这就是长句子在叙述的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往往说了后面顾不了前面,忘记了前面说的是什么内容,与前面提到的“漓江四季”一句毛病相同。例:无公害产品,不能替代为“无公害农产品”。因为无公害产品不仅指农产品,还有工业产品等。科普类文章中的一些专业名词往往会导致错误,对于学习这一专门学科的人来说有些问题可以解决,但对于学习文科的人员来说,有些专有名词可能会导致误读误改,而我们做编辑的,不可能什么学问都懂,就要细心和注意了。例:“生境”:“生境”不是生存环境的缩写。辞海释义为:生境: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所在的地段环境。生境内包含生物所必需的生存条件以及其他的生态因素。例:“亲气元素”:不是氢气元素或氢元素。辞海释义:亲气元素,地球化学术语,在陨石硅酸盐相中富集的化学元素。在地球中明显富集在地壳内,有较大的氧化自由能。例:“星云假说”与“原云假说”:两者都是天文理论,星云假说是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后经历代哲学家和科学家论证形成的一种宇宙形成理论,原云假说是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在研究了长周期慧星运行轨道之后提出的一个关于慧星起源的假说,两者虽都是天文方面的名词,但含义不一样,要区别后才能识别。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去用的是前者,现在统一用后者,加一“有”字就是错误了。例: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两个名词不能搞错。3古典文学和古文字方面可能出现的差错现行使用的汉文字是简化字,简化字从繁体字而来,汉文学是从古代文学而来,这其中会存在许多知识上和字体上的变化,在编辑校对工作中予以注意:例:“功名甚着”,在古文中有“功名甚著”一说,但著在现代汉语读音中也读作着,执着与执著通用,用拼音法输入的人员可能就会导致著与着混淆。例:“稽核”与“稽覆”,当我们看到后一个词的时候,可能不敢轻易地改,繁体字“核”与“覆”相近,繁体核字是西字头下面一个激光的激字去掉三点水旁。同理,核对经常变成“覆对”。例:宋齐泓之战中:“迨其未毕济而系之”,“系”字令人费解,为击的繁体字之误。例:晏子使楚:“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名婴,古人有以姓代称的,也有自称以名的单字代称的,婴,即晏婴自称,有时候会被编辑改成“晏”字。4.数字与数量词的用法关于数字的用法,在行文中,经常出现问题,我们记住一点:凡多次提一数字时,注意统一即可,年份(公元)、计算、标示数量的用小写,古代纪元、小于10以内的数字、叙述故事时用大写。经常出现问题的一是数量不确:例:八百多人,几知条胳膊,奋战了一天一夜,终于战胜一洪水。这是2007年比赛中的题目,这就不合情理了,八百多人,就算九百人吧,也才一千多条,人不会有三四条胳膊吧。这个句子是作者为了烘托气氛时强调而导致的。二是表现在增长与减少的倍数的说法上,往往把减少也说成多少倍。可以说增长了多少倍,如果说减少或降低成本,可以说减少到一个具体数字,缩小到几分之几。例:这个楼去年的物管费用是一千万,今年是五百万,比去年减少了两倍。这一句只能说缩小了二分之一。三是复合量词的使用例:新鲜土豆的批发价格为400元/吨。斜杠是作除号用的,不能用在复合量词之间,正确的用法是每吨400元。在科技符号中使用,用于叙述性语言时,可用:吨公里、人次、架次等。附、修辞法简介修词的几种辞格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仿词、反语、婉曲、对偶、排比、层递(递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创新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 多模态数字内容版权识别方法-洞察及研究
- 虚拟与实体结合的购物体验平台建设
- 团队协作与领导力作业指导书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健康生活作息指南
- 电商物流配送优化计划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题库(得分题)打印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自考专业(法律)经典例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
- 江苏文化和旅游厅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表
- 成人学习者数字素养的培养
- 管理会计模拟实训实验报告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新闻采访课件
- 上市公司合规培训
- SPACEMAN(斯贝思曼)冰淇淋机 安装调试培训
- 利润分成合同
- 眼镜店市场可行性分析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