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校园欺凌 维护学生权益.doc_第1页
整治校园欺凌 维护学生权益.doc_第2页
整治校园欺凌 维护学生权益.doc_第3页
整治校园欺凌 维护学生权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治校园欺凌 构建和谐社会博野县东墟中学 王淑英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接连发生,其严重程度令人震惊。为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一、 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心理、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校园欺凌分为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两大类。直接欺负指通过语言或行动形式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攻击,如起外号、骂人、羞辱或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攻击,如打人、推人、损坏他人财物等;间接欺负主要指不理睬对方,以社会排斥、散布谣言和诽谤等来伤害对方。二、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1 家庭教育的缺失。 有些家长忙于生活,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孩子犯错时,父母通常采用打骂作为教育手段。长久下去,导致孩子形成灰暗心理,处事容易走极端。2 学校教育的缺失。有些教师不主动接近学生,而是用简单、生硬的办法惩罚或孤立、歧视那些“坏孩子”,使得有些学生因压抑过渡到对抗,最后导致暴力事件发生。3 社会教育的缺失。有些影视作品、电子游戏充斥暴力,宣扬暴力,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非常不利。4 学生自身的原因 道德水平低 ,法律观念差.三、 校园欺凌的危害1、对受欺负者的危害 经常受欺负会导致情绪郁闷,注意力分散、逃学、孤独、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2对欺负者的危害 欺负他人可能会造成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3对社会的危害 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四、治理校园欺凌1依法治理(1)校园欺凌是违法行为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学了法律和权利、义务的一些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普法宣传。让他们知道校园欺凌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如利用语言或网络给他人起外号、骂人、羞辱、散布谣言和诽谤等;校园欺凌可能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如非法搜身(搜书包、行李等)、非法拘禁和非法禁闭等; 校园欺凌可能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如翻看他人日记、信件、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校园欺凌最可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如对人身体造成伤害。(2)校园欺凌可能会构成犯罪我们要教育学生: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严重危害。要让他们知道,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我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用一些身边未成人犯罪的案例来教育学生。二十多年前我校发生过一起未成年人因过失致人死亡的事件,当事人被判处十几年的有期徒刑。这件事给两个家庭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我们都要以此为鉴。(3)受欺负者要敢于维权 我们要教育学生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当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可以通过向学校、家长、法律部门求助。(4)让欺凌者认识到错识,并承担责任。 未成年违法犯罪,我们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让他从心灵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对于那些一贯恃强凌弱者,要依法对他进行处理,让他感受到法律的威慑力,这样才能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2依德治理(1)加强优良传统教育 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程度。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我们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根本。(2)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只要做到“团结友善”,才能建设和谐校园(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规定了价值准则,做为公民只有做到“诚信、友善”,才能实现社会的“平等、公正”,只有“平等、公正”的社会,才能保证国家的“文明、和谐”。也就是说,国家要和谐,公民先友善。同样的道理,校园要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