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自然地理学考试要点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是人类圈与地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质系统,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特定部分,与周围的地球圈层其他部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关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次级巨系统。耗散结构:指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借助于外界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维持的一种空间或时间的有序结构,随着外界的输入而不断地变化,并能进行自行组织,导致体系本身的熵减少。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划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带性因素作用下随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非地带性因素制约下发生变化的规律。干湿度地带性:指广阔大陆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以周边海岸带为起点,越向大陆腹地而越干旱的多向辐合模式。水平地带性: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的总称,是相对于垂直地带性而言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东西延伸呈带状分布,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南北更替的变化。垂直地带性: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大致沿山地等高线方向延伸,沿垂直方向随地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带段性:指一定的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综合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为基础,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根据区域单位的发生发展与联系建立区划单位等级系统的地域系统法。土地分级:是根据复杂程度的相对一致性进行土地个体的划分与合并。土地分类:是以某一分级土地单位的若干个体对象进行的类型抽象。土地评价:是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及生产性能进行评定的过程。土地结构:土地各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土地组成要素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所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垂直带谱:山地所有垂直带的总和相:指自然界中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地段,是土地个体划分的下限单位。限区:由相组成,初级地貌形态紧密联系,水和化学物质连续,具有共同的方向性。地方:由限区组合成的一个土地分级单位,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的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2. 这里同时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3. 地球表层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即表层体。4. 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流交换和循环。5. 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在极小距离内都可能发生变化。6. 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地带性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异各自具有不同的能量基础,两者之间互不从属,但又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并同时作用于地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规模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全大陆及大洋的地域分异;区域性的地域分异;中尺度地域分异;小尺度地域分异。基本的地域分异指地带性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异;派生地域分异指地带性不明显,非地带性明显,两者共同作用的分异。纬度地带性在分布上有哪些规律?热力分带性:全球性的纬度地带性分异;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分异;大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带段性: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带性分异。垂直地带与水平地带的相互关系?联系:1.带谱相似,垂直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与纬度地带性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相一致;2.成因相同,两者都是随气温的递变而变化,一个是自山下到山顶的递减,一个是低纬到高纬的递减。区别:1.带宽幅度。垂直地带的带幅比水平地带的带幅宽度狭窄的多。2.水热对比。水平地带的湿度变化主要决定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对比;而垂直地带由山地降水量在多雨带以下呈现由下向上递增规律来决定的。3.带间联系。水平地带不如垂直地带带间联系密切。4.微域差异。复杂多变的山地地貌使得山地气候复杂化,因而使得垂直地带微域差异十分明显。5.节律变化。水平地带各地带之间的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变化差别大,而垂直地带节律变化基本一致。农用地分等的方法1. 确定评价指标区域;2.确定标准耕作制度;3.指定标准作物和指定作物;4.确定指定作物与标准作物的换算系数;5.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6.计算自然质量系数;7.计算标准作物与指定作物光照、温度、水潜力;8.计算土地的自然质量等指数;9.划分自然质量等级;10.计算土地利用系数;11.计算土地利用等指数;12.划分土地利用等;13.计算土地经济利用系数;14.计算土地经济等指数;15.划分土地经济等。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古地理法,顺序划分法和合并法,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区划原则与区划方法的联系:区划方法的实施通常以区划原则为指导,区划原则的贯彻以相应的区划方法的使用得以体现。土地分类系统的表示方法:顺序排列法,两列指标网格法土地分类的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目的性原则土地评价的原则: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效益与投入相比较的原则;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多学科综合性原则。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依据:适宜性和限制性土地分级的过渡性单位:环节,相组引起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因素:地貌起伏,小气候,岩性,土质,地表水和潜水的排水条件。决定区域发展战略的要素:区位,资源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自然环境整体性发展经历的阶段: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地带性单位有:自然带自然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非地带性单位有:大区地区亚地区州。地理科学体系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三层次:部门地理,一级综合,二级综合三重性:地理理论,地理应用理论,地理区域实践研究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昆明的冬季为何比贵阳温暖?答:受青藏高原地形的影响!我国青藏高原位居于北纬2640度、东经70104度左右,其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左右,平均高度在海拔4000米以上,它对南来北往气流的屏障作用昭然若揭,而实际上从它形成以后,就用无以伦比的摩天雄姿,阻挡着西风带的东去,把西风带分成为南、北两支气流。在冬季,一般大气的层结相对稳定,从西北利亚西部,不时侵入我国的冷空气,其厚度只有10001500米,青藏高原就成为了其难以逾越的障碍,被青藏高原分开的南支气流,基本上是沿着高原的南缘前进,在阿拉山到孟加拉湾,形成一个先向南后又向北气旋弯曲的低气压槽,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便与北方南下到高原东侧的反气旋环流(偏东气流)遭遇,形成一条冷暖辐合带,成为著名的云贵准静止锋,产生云系和降水。但由于静止锋锋面的坡度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梯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说课稿4 川教版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使用压缩软件 2说课稿 冀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节 1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2)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高中音乐《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 鼓乐铿锵 教案
- 10《苏武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2025年初中生物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设计
- 4.2.1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坐标图像题(第2期)原卷版
- 诚信展业与法律法规月演示
-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第7课+课件
-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与常用维护维修方法
- 学会沟通学会表达课件
- 针灸血肿课件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
- 财务尽职调查工作方案
- 焊接和切割作业的防火、防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