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刻作品与诗的意境完美结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3-065-01 竹刻艺术历史悠久,渊远流长。远在上古时代,就有削竹为简,取竹为器之记载。礼记?玉藻记载,西周时士大夫所执笏板,系用竹子制成,且刻有文饰。传统竹刻,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立体圆雕,主要是用竹根刻成的立体形象和器物。二是竹面雕刻,主要是雕成笔筒、香筒、臂搁、摆件、扇骨等。竹面雕刻又可分为阴文和阳文。阴文可分为毛雕、浅刻、深刻、陷地深刻等;阳文又可分为留青、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 一件好的竹刻作品,要有诗的意境、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其构图与内容要达到完美的统一。“王世襄”老师曾对我说过:“一件作品看上去要有味,味不够,那只是一般工艺品”。我想这“有味”也许就是说作品艺术性的高低吧。 对于作品产生的规律,法国艺术史学家泰纳在他的艺术哲学序言中说:“在人类创造的事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他个人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竹刻构图历来都是参悟中国书画的构图形式和规则,主要构图形式有横向式构图、斜线式构图、金字塔式构图、V形构图、S形构图、X形构图、L形构图、锯齿形构图、圆形构图等等。竹刻构图不应只满足于书画构图和现有的竹刻构图形式,我们要敢于去探索富有创造性、独特的构图形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竹刻作品。 从中国几千年的雕塑史中可以看出,雕塑内容的选择既可写实又可写意。秦汉时期的雕塑是中国雕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秦俑塑造注重写实,突出对象的形象特征、服饰、甲衣等,酷似实物,每一局部都清晰可辨。这足以证明在两千多年前,我国雕塑的写实能力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代的雕刻艺术构思精心,赋予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借助物质对象抒发情怀。在造型上追求自然庄重,不完全拘泥于对象的真实性,以寓意、象征等语言表现形体,融艺术性和思想性为一体,把我国的雕塑艺术带上一个新的轨道。 竹刻艺术是雕塑艺术的一个门类,其内容同样既有写实又有写意。我个人更偏向于写意性,我认为写意性内容更有利于深化主题和表现内在精神,更能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正像法国现代画家马蒂斯说的:“一种是原本原样地去表现它们;另一种则是艺术地把它们传写下来,在摈弃了原本原样地表现运动的方法时,就可能达到一种更高的理想的美。” 竹刻作品夏山叠翠图,是为表达我在夏日里看到满山苍翠、草木“碧连天”的那种感受而创作的。全幅采用“全景式”构图,给人的感觉仿佛空气中到处飘散着湿漉漉的绿意,阳光、山石、小桥、瀑布乃至人物都被绿色“尽染”,天地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此幅山脚下所刻画的松树,来源于我在黄山山脚下所见到的那种长臂松,是仅凭记忆刻出来的。明月相思图表达了我童年生活中的那段美好记忆。记得那是某年早春的一个晚上,月亮初升时,既大又圆且亮。我无意中看到树杈间的麻雀,相依相伴,抵御风寒,仿佛就是一幅含有朦胧感的完美画面。几年前,一幅有关相思雀的画面触动了我,便创作了此幅作品。 竹刻的打稿设计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打好腹稿,做到胸有成竹,直接操刀雕刻;有的人,用笔在竹材上勾出大概轮廓,胸中自有雕刻中的变化之法;有的人,用笔细细勾描,然后再一丝不苟的去刻。无论采用哪一种打稿方法,都要在雕刻前明白:何处应用阴刻,何处用阳文;何处用深刻,何处用浅雕;何处用留青,何处用陷地总之,要达到雕刻时用适宜、变换的刀法,以期自然浑成而又富于变化。 我在雕刻前,总是先静下心来,待神游其中时再动刀雕刻。雕刻过程中,从不考虑某处用某法的问题,只用“我法”,让作品达到“一刀”之效。竹刻中为表现不同质感、远近、层次等,可一器中用多种刻法;即使是同一题材,也可借不同刻法而呈现多种面目。我的竹刻作品蜻蜓荷花图,就运用了留青、阴刻、陷地深刻、浮雕等不同刻法。其中的荷叶正面用阴刻,背面用浮雕,运用了两种雕刻技法,以表现其不同肌理。 竹刻创作不仅要重视构图形式和所刻内容,而且还要学会巧用材料的材质和肌理,发挥其独特的美感。不同的物质材料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美感,如青铜抛光后所产生的典雅和华贵的美感;木材具有色调柔和、质朴无华的美感;玻璃具有虚幻和通透的美感等等。和材质有关的另一种美术语汇叫“肌理”,指的是材料表面质地或纹理所形成的美感。 “竹令人韵”。竹材具有清静、淡雅的美感。竹筠洁净如玉,竹黄细腻滑润,竹肌带有丝纹,竹根长有须毛若能够利用好竹根、竹面的不同材质和肌理,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竹刻工作者还要大胆地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营养成份,时刻修炼自身。画家林风眠先生曾把艺术家比做蝴蝶,他说:“起初,它是一条蠕动的毛虫。为了能飞起来,它先结一个茧,把自己禁闭在内,化作蛹而彻底变形。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它得从茧中挣脱出来,才能自由地翱翔于空中。茧子即是艺术家在早期必须刻苦学习的技法和接受的教育”。 要想成为一个竹刻艺术家,首先他要耐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水处理工(高级)职业技能认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至2030国内T恤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发展报告
- 食品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告策划师的创意策划与执行方案
- 社交媒体运营专员工作职责与粉丝增长计划
- 2025中国物联网终端设备市场潜力与投资风险预警报告
- 书记员面试职业规划指导
- 2025中国物流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中国灵活用工平台税收合规与劳务纠纷防范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消费级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与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 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有内容)
- DB31/T 367-2017黄浦江游览船及码头运营设施与服务质量要求
- 移模协议书范本
- 锂电池生产中的潜在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 车间工装模具管理制度
- 长城汽车公司管理制度
- 口腔影像委托协议书
- 砌体工程的质量标准与施工要求
- 医院运营管理课件
- 2025年食品机械与设备考试题(附答案)
- 2025网格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