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1页
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2页
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3页
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4页
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ECS 188 : 2009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Technical specifivation for corrugated web steel structure (draft standard for examination)2009年11月 上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Technical specifivation for corrugated web steel structure(draft standard for examination)CECS 188 : 2009主编单位: 同济大学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批准单位: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9年11月 上海波纹腹板钢梁结构技术规程说明各相关单位、专家:由同济大学和之江钢铁(上海)有限公司主编的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经过多方努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多次修改,现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已于2008年8月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立项。为使该规程能更好地反映和适应当今实际情况,编制组拟就该规程对有关单位进一步征求意见。现将送审稿发布,恳请各相关单位提出审查意见。同济大学联络人:张哲江钢铁(上海)有限公司联络人:唐鹏:之江钢铁(上海)有限公司已经采用自动成型焊接设备开始批量生产“之型钢”,相关单位在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开始采用。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 符号2第三章 材料5第四章 基本设计规定74.1 设计原则74.2 设计强度8第五章 波纹腹板钢构件115.1 轴心受力构件115.2 轴心受压构件115.3 受弯构件125.4 拉弯和压弯构件175.5 受压翼缘的局部稳定195.6 构件的变形计算19第六章 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226.1 一般规定226.2 组合梁设计226.3 挠度计算27第七章 连接节点307.1 设计原则307.2 梁-梁连接307.3 梁-柱连接32第八章 制造、安装和防腐蚀408.1 波纹腹板钢构件的制造408.2 波纹腹板钢构件的防腐处理418.3 波纹腹板钢构件的制造容许误差41型钢表43本规范用词说明47引用标准名录48条 文 说 明50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23 Materials54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Designs74.1 Design Principles74.2 Design Strength85 Steel Members with Corrugated Webs115.1 Axially loaded Members115.2 Axially Compressed Members115.3 Bending Members125.4 Tension-bending and Compression-bending Members175.5 Local Stability of Compressed Flange195.6 Deformation Computing of Members196 Composite Bems with Corrugated Steel Webs226.1 General Provison226.2 Design of Composite Beams226.3 Deformation Computing277 Connection Joints307.1 Design Principles307.2 Beam-Beam Connections307.3 Beam-Column Connections328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and Anticorrosion408.1 Manufacture of Steel Members with Corrugated Webs408.2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Steel Members with Corrugated Webs418.3 Tolerances of Steel Members with Corrugated Webs41Section Steel Tables43Note the Wording of This Specification47Directories of Quoting StandardS48Provisions Explanations50- 3 -第一章 总则1.0.1 为使波纹腹板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订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桥梁所采用的波纹腹板钢构件及其所构成的结构。1.0.3 本规程所适用构件,在有强烈腐蚀作用环境条件下不宜采用波纹腹板钢构件。1.0.4 本规程是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 68-84)规定的原则制订的。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BJ 83-85)的规定采用。1.0.5 按本规程设计和施工时,除本规程有明确规定外,荷载应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87)的规定执行,设计尚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要求;材料和施工质量尚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要求。1.0.6对有防火和防腐蚀要求的结构,应按有关的专门规定,作防火和防腐蚀处理。- 1 -第二章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波纹腹板钢构件(steel members with corrugated webs)由波纹腹板和平板翼缘构成的工字型或箱型构件。2.1.2 波纹腹板钢结构(steel structures with corrugated webs)由波纹腹板钢构件组成的钢结构2.1.3 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composite bems with corrugated steel webs) 由混凝土翼板及波纹腹板H型钢组成的组合梁2.2 符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设计值N轴心力绕强轴作用的最大弯矩P波纹腹板钢梁上翼缘作用的沿腹板平面作用的横向荷载2.2.2 计算指标E钢材的弹性模量G钢材的剪切模量正应力f材料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腹板钢材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波纹腹板局部屈曲的弹性极限承载力纹腹板整体屈曲的弹性极限承载力翼缘材料的屈服强度腹板材料的屈服强度腹板承载力翼缘承载力翼缘的塑性抗弯承载力2.2.3 几何参数一个翼缘的面积一个翼缘的净截面积A构件毛截面面积构件承受横向荷载的面积腹板截面积b波纹中水平板带的宽度d波纹中倾斜板带的水平投影宽度波纹中倾斜板带倾角波纹高度q腹板波纹的波长s波长的展开长度净截面抵抗矩梁截面模量h梁上下翼缘形心间距H梁截面全高截面对y轴的惯性矩截面的抗扭惯性矩截面翘曲常数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对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模量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腹板高度腹板厚度翼缘宽度翼缘厚度c荷载分布宽度c0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柱子的整体稳定系数整个构件对x轴的长细比;换算长细比考虑屈曲的承载力折减系数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梁的整体稳定系数梁整体稳定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第三章 材料3.0.1 用于承重结构的波纹腹板钢构件的钢带或钢板,宜采用国家现行普通碳素结构钢GB/T 700规定的Q235钢和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 1591规定的Q345、Q390和Q420钢。当有可靠根据时,可采用其他钢号钢材。3.0.2 用于承重结构的波纹腹板钢构件的钢带或钢板应保证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试验合格和碳、硫、磷的极限含量。3.0.3 用于地震区的波纹腹板钢构件若承受地震作用,则构件翼缘的材料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3.0.4 波纹腹板钢构件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波纹腹板钢构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2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相应的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3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 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的规定。4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 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 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 3632,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技术条件GB/T 3633的规定。5圆柱头焊钉(栓钉)连接件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弧螺栓焊用圆柱头焊钉GB/T 10433的规定。第四章 基本设计规定4.1 设计原则4.1.1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4.1.2 波纹腹板钢梁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4.1.3 设计波纹腹板钢结构时的重要性系数应根据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确定。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波纹腹板钢梁结构的安全等级取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其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时,其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0.95。特殊建筑波纹腹板钢梁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另行确定。4.1.4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波纹腹板钢结构,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采用荷载设计值和强度设计值进行计算。荷载设计值等于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强度设计值等于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4.1.5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波纹腹板钢结构,应考虑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采用荷载标准值和变形限值进行计算。4.1.6 计算结构构件和连接时,荷载、荷载分项系数、荷载效应组合和荷载组合值系数的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的规定。4.2 设计强度4.2.1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1采用。表 1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钢材抗拉、抗压抗剪端面承压(刨平顶紧)牌号厚度或直径(mm)Q235162151253251640205120406020011560100190110Q345163101804001635295170355026515550100250145Q390163502054151635335190355031518050100295170Q4201638022044016353602103550340195501003251854.2.2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2采用。表 2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焊接方法和焊条型号构件钢材对接焊缝角焊缝抗压焊接质量为下列等级时,抗拉抗剪抗压、抗拉、抗剪一级、二级三级牌号厚度或直径(mm)自动焊、半自动焊和E43型焊条的手工焊Q235162152151851251601640205205175120406020020017011560100190190160110自动焊、半自动焊和E50型焊条的手工焊Q345163103102651802001635295295250170355026526522515550100250250210145自动焊、半自动焊和E55型焊条的手工焊Q390163503503002052201635335335285190355031531527018050100295295250170自动焊、半自动焊和E55型焊条的手工焊Q4201638038032022022016353603603052103550340340290195501003253252751854.2.3 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按照表 3采用。表 3 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膨胀系数(以每计)质量密度()2.06105791031210-67850第五章 波纹腹板钢构件5.1 轴心受力构件5.1.1 波纹腹板构件的轴向抗拉和抗压强度应按照下式验算:式中 正应力 N轴心力 一个翼缘的净截面积, 材料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图 1构件截面尺寸示意图5.2 轴心受压构件5.2.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柱子的整体稳定系数,按照b类截面确定。当验算构件绕强轴方向的整体稳定时,应采用如下换算长细比:式中 整个构件对x轴的长细比; A构件截面面积; 构件承受横向荷载的面积; q腹板波纹的波长; s一个波长的展开长度。图 2波纹腹板几何参数示意图当验算构件绕弱轴方向的整体稳定,可以按照普通b类截面计算其稳定系数。5.3 受弯构件5.3.1 构件的抗剪承载力(1)如有充分试验证明波纹腹板屈服前不发生屈曲,腹板的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为腹板钢材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2)如没有充足试验证明波纹腹板屈服前不发生屈曲,抗剪承载力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为考虑屈曲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取、的较小值:式中,和分别为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对应的弹性极限承载力,为屈曲系数,局部屈曲可取为5.34,整体屈曲可取为31.6,。5.3.2 波纹腹板钢梁的弯曲承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1)截面强度式中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为1.0净截面抵抗矩,梁截面的全高;h 梁上下翼缘形心之间的距离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为1.0净截面抵抗矩,2)整体稳定式中绕强轴作用的最大弯矩;按受压纤维确定的梁毛截面模量,。梁的整体稳定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梁整体稳定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按表 4采用; 截面对y轴的惯性矩,梁上下翼缘形心间距离;截面的抗扭惯性矩,;截面的翘曲常数, 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当按上式算的的大于0.45时,应用下式计算的代替值:表 4 等效临界弯矩系数项次侧向支承荷载2.02.01跨中无侧向支承均布荷载作用在上翼缘0.69+0.130.952下翼缘1.73-0.201.333集中荷载作用在上翼缘0.73+0.181.094下翼缘2.23-0.281.675跨度中点有一个侧向支承点均布荷载作用在上翼缘1.156下翼缘1.407集中荷载作用在截面高度上任何位置1.758跨中有不少于两个等距离侧向支承点任意荷载作用在上翼缘1.29下翼缘1.410梁端有弯矩,但跨中无荷载作用1.75-1.05+0.32.3注:1. ,b1为受压翼缘的宽度,l1为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2. M1和M2为梁的端弯矩,使梁产生同向曲率时,M1和M2取同号,产生反向曲率时,取异号,。3. 表中项次3、4和7的集中荷载是指一个或少数几个集中荷载位于跨中附件的情况,对于其他情况的集中荷载,应按表中项次1、2、5、6内的数值采用。4. 表中项次8、9的,当集中荷载作用在侧向支承点处时,取=1.20。5. 荷载作用在上翼缘系指荷载作用点在翼缘表面,方向指向截面形心;荷载用在下翼缘,系指荷载作用点在翼缘表面,方向背向截面形心。5.3.4 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以不计算梁的整体稳定1. 有铺板(各种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板)密铺在梁的受压翼缘并与其牢固相连、能阻止梁受压翼缘的侧向位移时。2. 波纹腹板钢梁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l1与其宽度b1之比不超过所规定的数值时。表 5波纹腹板钢梁简支梁不需计算整体稳定性的最大l1/ b1值钢号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梁跨中有侧向支撑点的梁,不论荷载作用在何处荷载作用在上翼缘荷载作用在下翼缘Q23513.020.016.0Q34510.516.513.0Q39010.015.512.5Q4209.515.012.05.3.5 当波纹腹板钢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且该荷载处又未设置加劲肋时,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应按下式验算:图 3 局部承压试验简图1)当荷载有效分布宽度c0小于腹板波纹的波长q时:式中, c0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按下式计算:腹板承载力,翼缘承载力,为翼缘的塑性抗弯承载力,翼缘宽度,翼缘材料的设计强度,腹板材料的设计强度,翼缘厚度,c集中荷载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自梁顶至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距离,轨道的高度,a为负弯矩塑性铰间距或取:2)当荷载假定分布宽度c0大于腹板波纹的波长q时:式中,和按下式取值:5.4 拉弯和压弯构件5.4.1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拉弯和压弯构件,其强度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式中,、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可以分别取为1.0和1.2。 、净截面抵抗矩。5.4.2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弯矩作用在平面内的波纹腹板压弯构件,其稳定性可以按下式子验算:式中 N所计算杆件段内的轴线压力; 参数,;弯矩作用平面内轴线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和按照换算长细比确定;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对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模量,;弯矩等效系数,按照下列规定采用:1)框架柱和两端支承的构件:i. 无横向荷载作用时:,和为端弯矩,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无反弯点)时取同号;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有反弯点)时取异号,;ii. 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时,=1.0;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时,=0.85;iii. 无端弯矩但有横向荷载作用时,=1.0。2)悬臂构件和分析内力未考虑二阶效应的无支撑纯框架和弱支撑框架柱,=1.0。5.4.3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计算应按照轴心受压杆件计算波纹腹板钢梁受压翼缘的稳定性。受压翼缘的轴力设计值按照下式计算:式中,N1受压翼缘所受轴力设计值; N杆件轴压力设计值; M杆件弯矩设计值。5.5 受压翼缘的局部稳定5.5.1 波纹腹板钢梁轴压、受弯和压弯构件中受压翼缘的局部稳定,应通过板件的宽厚比进行控制。受压翼缘自由外伸宽度b与厚度比值应满足下列要求:5.6 构件的变形计算5.6.1 跨中受集中力作用的简支梁的挠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P横向集中力; l梁的跨度。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可按下式计算:或者在设计中仅考虑梁的弯曲刚度,但对梁的刚度进行折减:5.6.2对于两端固支的梁、连续梁及框架梁在跨中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可按下式计算:对于两端固支的梁、连续梁及框架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可按下式计算:或者在设计中仅考虑梁的弯曲刚度,但对梁的刚度进行折减:5.6.3 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波纹腹板钢结构的变形时,建立单元刚度矩阵时需要考虑构件剪切变形的影响,刚度矩阵应为:矩阵中A=2Af ,而I为只考虑上下翼缘影响的惯性矩, ,。第六章 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6.1 一般规定6.1.1本章规定一般用于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由混凝土翼板与钢梁通过抗剪连接件组成的组合梁。组合梁的翼板可用现浇混凝土板,亦可用混凝土叠合板或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其中混凝土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规定进行设计。6.1.2 混凝土翼板有效宽度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的计算方法确定。6.1.3 组合梁(含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的挠度应按弹性方法进行计算,并按第 的规定考虑混凝土翼板和钢梁之间的滑移效应对组合梁刚度的影响。6.1.4 组合梁施工时,若钢梁下无临时支承,则混凝土硬结前的材料重量和施工荷载应由钢梁承受,钢梁应按本规程第5章规定计算强度、稳定性和变形。6.2 组合梁设计6.2.1 完全抗剪连接组合梁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塑性中和轴在混凝土翼板内,即时:式中 M正弯矩设计值 A钢梁翼缘面积和 图6.1 塑性中和轴位于混凝土翼板内时组合梁截面及应力图形2)当塑性中和轴位于钢梁上翼缘内,即时,图6.2塑性中和轴位于钢梁上翼缘内时组合梁截面及应力图形3)塑性中和轴位于钢梁腹板内式中 钢梁上翼缘面积图6. 3塑性中和轴位于钢梁腹板内时组合梁截面及应力图形6.2.2 负弯矩作用区段:1)当塑性中和轴在钢梁腹板内:式中,负弯矩区混凝土翼板有效宽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钢梁上翼缘的面积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纵向钢筋截面形心至钢梁上翼缘形心的距离。图6.4 负弯矩作用时组合梁截面及应力图形(中和轴位于钢梁腹板)2)塑性中和轴位于钢梁上翼缘内式中,为钢梁下翼缘的面积图6.5负弯矩作用时组合梁截面及应力图形(中和轴位于钢梁上翼缘)6.2.3 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弯曲强度1)塑性中和轴位于钢梁腹板内图6.6 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计算简图(中和轴位于钢梁腹板内)2)当塑性中和轴位于钢梁上翼缘内式中,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抗弯承载力; 部分抗剪连接时一个剪跨区的抗剪连接件数目; 每个抗剪连接件的纵向抗剪承载力。图6.7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计算简图(中和轴位于钢梁上翼缘内)6.2.4 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应根据混凝土翼板的剪跨比采取不同的计算公式,其中当剪跨比10,可以按照下式计算:式中,腹板高度 腹板厚度 腹板材料的设计强度当剪跨比10时,可以考虑混凝土翼板抗剪能力,组合梁抗剪承载力可以按照下式计算:6.2.5 抗剪连接件的计算可以按照钢结构规范GB20017-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6.3 挠度计算6.3.1 组合梁的挠度应分别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进行计算,以其中较大值作为依据。挠度计算可按结构力学公式进行,仅受正弯矩作用的组合梁,其抗弯刚度应取考虑滑移效应的折减刚度,连续组合梁应按变截面刚度梁进行计算。在上述两种荷载组合中,组合梁应各取其相应的折减刚度。6.3.2 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折减刚度B可按下式确定:式中 E钢梁的弹性模量 组合梁的换算截面惯性矩;对荷载的标准组合,可将截面中的混凝土翼板有效宽度除以钢材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换算为钢截面宽度后,计算整个截面的惯性矩;对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则除以2进行换算;对于钢梁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构成的组合梁,取其较弱截面的换算截面进行计算,且不计压型钢板的作用。 刚度折减系数,按下条计算。6.3.3 刚度折减系数按下式计算(当0时,取=0)式中 混凝土翼板截面面积;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翼板,取其较弱截面的面积,且不考虑压型钢板; A钢梁截面面积; I钢梁截面惯性矩; 混凝土翼板的截面惯性矩;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翼板,取其较弱截面的惯性矩,且不考虑压型钢板, 钢梁截面形心到混凝土翼板截面(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为其较弱截面)形心的距离;k抗剪连接件的刚度系数,(N/mm); p抗剪连接件之间的纵向间距(mm); 抗剪连接件在一根梁上的列数。6.3.4 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的挠度需要考虑梁剪切变形的影响,因此其刚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组合梁总刚度 组合梁抗弯刚度 组合梁剪切刚度- 46 -第七章 连接节点7.1 设计原则7.1.1 波纹腹板钢结构的节点连接,可采用焊接、高强度螺栓连接和栓焊混合连接。7.1.2 节点的焊缝连接,根据受力情况可采用全熔透或部分熔透焊缝,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全熔透焊缝: 一、要求与母材等强的焊接连接 二、框架节点塑性区段的焊接连接。7.1.3 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手工电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985)和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986)的规定采用,或选用其他适用的规定。7.1.4 焊缝熔敷金属应与母材强度相匹配。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时,焊接材料的强度应按强度较低的钢材采用。7.1.5 节点连接强度应根据其所受的轴力、弯矩和剪力分别验算强度。7.2 梁-梁连接7.2.1 次梁-主梁节点宜采用简支连接(图7. 1),必要时也可采用刚接连接。图7. 1 次梁-主梁节点7.2.2 梁的拼接可采用下列接头形式: 一、翼缘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腹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图7. 2); 二、翼缘和腹板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三、翼缘和腹板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图7. 2 梁-梁拼接屋脊节点梁的拼接宜采用图7. 3的方式连接:图7. 3 屋脊梁-梁拼接节点7.3 梁-柱连接7.3.1 框架梁与柱的连接宜采用柱贯通型。7.3.2 梁-柱之间的铰接可以在梁高度范围内设置梁、柱的竖向连接板,然后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图7. 4)。图7. 4 梁-柱铰接(强轴方向)7.3.3当梁端垂直于工字型柱腹板与柱铰接时,应在梁高度范围内设置柱的竖向连接板,梁连接板与柱连接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图7. 5)。图7. 5 梁-柱铰接(弱轴方向)7.3.4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都与柱铰接连接的柱,可采用箱型或H型截面(图7. 6)。图7. 6 梁-箱型柱铰接连接7.3.5 梁-柱刚性连接时,应按下列各项进行验算: 一、梁与柱的连接在弯矩和剪力下的承载力; 二、在梁上线翼缘标高处设置的柱水平加劲肋或隔板的厚度。 三、节点域的抗剪强度。7.3.6 当梁与柱翼缘刚性连接时,梁翼缘与柱采用全熔透的焊缝连接,梁腹板与柱宜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图7. 7)。图7. 7 梁-柱刚接(强轴方向)7.3.7 当梁端垂直于工字型柱腹板与柱刚接时,应在梁翼缘对应位置设置柱的横向加劲肋,在梁高度范围内设置柱的竖向连接板。梁柱的现场连接中,梁翼缘与柱横向加劲肋用全熔透的焊缝连接,应避免连基础板件宽度的突变,腹板与柱连接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图7. 8)。图7. 8 梁-柱刚接(弱轴方向)7.3.8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都与柱刚性连接的柱,宜采用箱型截面(图7. 9)。图7. 9 梁-箱型柱刚接连接7.3.9 梁翼缘与柱焊接时,应全部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并按规定设置衬板,翼缘坡口两侧设置引弧板。在梁腹板上下端应做扇形切角,半径宜取35mm,扇形切角端部与梁翼缘连接处,应以半径=10mm的圆弧过渡,衬板反面与柱翼缘相接处宜适当焊接。7.3.10 梁与柱刚性连接时,应在梁翼缘的对应位置设置柱的水平加劲肋(或隔板)。对于抗震设防的结构,水平加劲肋应与梁翼缘等厚。对非抗震设防的结构,水平加劲肋应能传递梁翼缘的集中力,其厚度不得小于梁翼缘厚度的1/2,并应符合板件宽厚比限值。水平加劲肋的中心线应与梁翼缘的中心线对准。7.3.11 门式钢架中梁-柱节点连接宜采用图7. 10的形式:图7. 10 梁-柱节点3第八章 制造、安装和防腐蚀8.1 波纹腹板钢构件的制造8.1.1 波纹腹板钢构件可由薄壁、波折钢板构成的腹板及平钢板构成的翼缘焊接而成。截面高度宜不小于400mm,不大于2000mm。其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见图 4。图 4 波纹腹板钢梁截面尺寸示意图波纹腹板形式可为梯形、矩形和正弦曲线等。8.1.2 构件尺寸构件模数可根据专业生产厂家设备情况定义。1、腹板尺寸:厚度:2.0、3.0、4.02、波纹尺寸:波纹的尺寸应满足下列一些基本条件:hr=30100mm,b/c=11.5,=4060,s/q=1.151.4,hw/tw600。3、翼缘尺寸:宽度:150500 mm厚度:540 mm8.2 波纹腹板钢构件的防腐处理8.2.1 波纹腹板构件应在工厂内进行防腐处理,防腐涂层厚度不小于40m。腹板和翼缘通过角焊缝连接,在腹板未焊接的一侧,焊缝的焊喉部位需要增加一道防锈底漆。8.2.2 波纹腹板构件也可以通过热电镀进行防腐处理。8.3 波纹腹板钢构件的制造容许误差8.3.1 波纹腹板钢梁结构的制造容许误差翼缘:按照平板和宽带钢的要求腹板:波纹水平板带宽度 2mm 波纹倾斜板带投影宽度 2mm 波纹高度 2mm 截面高度 5mm 翼缘的平行 0.5%翼缘宽度 纵向误差 0mm;+5mm 腹板初始弯曲或凹陷 1%腹板高度附:推荐波形附图 1 推荐波形1 s/q=1.25附图 2推荐波形2 s/q=1.17附图3推荐波形2 s/q=1.15型钢表波纹腹板钢梁规格说明:CWA 1000-20010 翼缘厚度mm 翼缘宽度 mm 腹板高度mm 腹板厚度mm A2mm B3mm C4mmCW-500CWAtw=2.0 mmAq=8.0 cm2V=(KN)135 CWBtw=3.0 mmAq=12.0 cm2203 CWCtw=4.0 mmAq=16.0 cm2270 几何尺寸质量几何参数承载力bftfHCWACWBCWC2AfIxixIyiyItIwNMmmmmmmkg/mkg/mkg/mcm2cm4cmcm4cmcm4cm6KNKNm2001052041.2 46.1 51.0 40 26010 25.50 1333 5.77 13.3 867000860 215 2201052042.4 46.3 54.2 44 28611 25.50 1775 6.35 14.7 1153977946 237 2501052047.1 51.0 58.9 50 32513 25.50 2604 7.22 16.7 16933591075 269 2001252445.5 49.5 57.3 48 31457 25.60 1600 5.77 23.0 10485761032 258 2201252449.3 53.2 61.1 53 34603 25.60 2130 6.35 25.3284 2501252455.0 58.9 66.7 60 39322 25.60 3125 7.22 28.8 20480001290 323 3001252464.4 68.3 76.1 72 47186 25.60 5400 8.66 34.6 35389441548 387 2201553059.7 63.6 71.4 66 43762 25.75 2662 6.35 49.5355 2501553066.7 70.7 78.5 75 49730 25.75 3906 7.22 56.3 25900881613 403 3001553078.5 82.4 90.3 90 59676 25.75 6750 8.66 67.5 44756721935 484 3501553090.3 94.2 102.1 105 69622 25.75 10719 10.10 78.8 71072012258 565 2502054086.4 90.3 98.1 100 67600 26.00 5208 7.22 133.3 35208332150 538 30020540102.1 106.0 113.8 120 81120 26.00 9000 8.66 160.0 60840002580 646 35020540117.8 121.7 129.5 140 94640 26.00 14292 10.10 186.7 96611673010 754 40020540133.5 137.4 145.2 160 108160 26.00 21333 11.55 213.3 144213333440 861 30025550125.6 129.5 137.4 150 103359 26.25 11250 8.66 312.5 77519533225 808 35025550145.2 149.2 157.0 175 120586 26.25 17865 10.10 364.6 123098143763 943 40025550164.9 168.8 176.6 200 137813 26.25 26667 11.55 416.7 183750004300 1077 45025550184.5 188.4 196.3 225 155039 26.25 37969 12.99 468.8 261628424838 1212 35030560172.7 176.6 184.5 210 147473 26.50 21438 10.10 630.0 150544844515 1132 40030560196.3 200.2 208.0 240 168540 26.50 32000 11.55 720.0 224720005160 1294 45030560219.8 223.7 231.6 270 189608 26.50 45563 12.99 810.0 319962665805 1456 CW-1000CWAtw=2.0 mmAq=16.0 cm2V=(KN)270 CWBtw=3.0 mmAq=24.0 cm2405 CWCtw=4.0 mmAq=32.0 cm2540 几何尺寸质量几何参数承载力bftfHCWACWBCWC2AfIxixIyiyItIwNMmmmmmmkg/mkg/mkg/mcm2cm4cmcm4cmcm4cm6KNKNm20010102051.0 60.8 70.7 40 102010 50.50 1333 5.77 13.3 3400333 860 430 22010102054.2 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